2019-2020版高中語文 第一單元 第4課 百丈山記講義+精練(含解析)粵教版《唐宋散文選讀》
《2019-2020版高中語文 第一單元 第4課 百丈山記講義+精練(含解析)粵教版《唐宋散文選讀》》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版高中語文 第一單元 第4課 百丈山記講義+精練(含解析)粵教版《唐宋散文選讀》(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4課 百丈山記 1.通假字 以紀其勝 同“記”,記載。 2.一詞多義 (1)乃 (2)其 3.詞類活用 (1)循磴而東:名詞作動詞,向東走。 (2)獨其西閣為勝:形容詞作名詞,美麗的風景。 (3)于林薄間東南望:名詞作狀語,向東南。 (4)日光燭之:名詞作動詞,照,照耀。 (5)旦起下視:名詞作狀語,向下。 4.文言句式 (1)乃為前所謂小澗者:判斷句。 (2)而作神祠于其東:狀語后置句,于其東作神祠。 5.翻譯下列句子 (1)其沫乃如散珠噴霧,日光燭之,璀璨奪目,不可正視。 譯文:它的水花就像飛散的珍珠噴灑著霧氣,陽光一照,璀璨奪目,不可正眼觀看。
2、 (2)日薄西山,余光橫照,紫翠重疊,不可殫數(shù)。 譯文:太陽迫近西山,余光橫照山上,紫色和綠色重重疊疊,不可勝數(shù)。 一、結構圖解 百丈山記 二、中心主旨 作者游覽百丈山后詩文并作,記其游覽之勝。作者于詩外作文,不僅為著“呈同游諸君”,同時“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并點明了寫作本文的目的:導游,引導人們去游覽百丈山的勝景。作者于描繪之中贊美勝景,也體現(xiàn)出了高超的審美觀察力。 1.第二段作者循水而上寫了哪些景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以水
3、流為線索,寫了以下景物:小澗→石梁→山門→石池→石梁→石梯→小庵→老屋→西閣。 2.課文是怎樣把美麗的百丈山的美景一一呈現(xiàn)出來的?這樣寫對總體把握山水美景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章第二段采用了移步換景的方法,第三段采用了定點換景的手法將百丈山的美景逐步呈現(xiàn)出來。這可讓讀者從總體上把握山水的美景,也可以從局部感知山水之美。 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左控垂崖,疊石為磴,十余級乃得度 控:臨 B.前揖
4、蘆山,一峰獨秀出 揖:正對著 C.日薄西山,余光橫照 ?。浩冉? D.卑庳迫隘,無足觀 足:足夠 答案 D 解析 足:值得,配。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一項是( ) A.或涌或沒,頃刻萬變 B.風來兩峽間,終日不絕 C.既皆賦詩,以紀其勝 D.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閣下 答案 D 解析 “閣下”,文中指西閣樓下;今義指敬辭,稱對方。從前書函中常用,今多用于外交場合。 3.下列加點的詞語與例句詞類活用方式不同的一項是( ) 例句:水皆清澈,自高淙下 A.賓主盡東南之美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C.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D.而世之
5、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 答案 C 解析 C項動詞作名詞。例句及其他三項均為形容詞作名詞。 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A項都是表示大約的數(shù)目,可譯為“多”。B項即使/雖然。C項有時/有的。D項副詞,才/表轉折,而、卻。 課內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5~7題。 出山門而東十許步,得石臺,下臨峭岸,深昧險絕。于林薄間東南望,見瀑布自前巖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數(shù)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噴霧,日光燭之,璀璨奪目,不可正視。臺當山西南缺,前揖蘆山,一峰獨秀出,而數(shù)百里間,峰巒高下,亦皆歷歷在眼。日薄西
6、山,余光橫照,紫翠重疊,不可殫數(shù)。旦起下視,白云滿川,如海波起伏,而遠近諸山出其中者,皆若飛浮來往,或涌或沒,頃刻萬變。臺東徑斷,鄉(xiāng)人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東,水旱禱焉。畏險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觀者至是則亦窮矣。 5.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1)見瀑布自前巖穴瀵涌而出:水同源而分流 (2)臺當山西南缺:面對,向 (3)亦皆歷歷在眼:分明的樣子 6.下列句子中沒有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 A.日光燭之,璀璨奪目 B.鄉(xiāng)人鑿石容磴以度 C.旦起下視 D.于林薄間東南望 答案 B 7.翻譯下面的句子。 畏險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觀者至是則亦窮矣。 譯文:畏險的人就
7、有不敢過的了。而山的美景,也到這里為止了。 文外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題。 游赤松山記 呂祖謙 淳熙十五年,南至后一日,與二三友訪呂兄仲平之廬。 后二日,呼兒覓藜杖,命友戒行囊。緩步出北郭五里許,山光野色,漸與人相應接,而晴光亦時著人。又二里許,至季氏之廬。所居依山,茂林清池相映帶。季氏兄弟與其知友陳巖夫,亦赍袱被,欲共宿山中。又行十里,至小石橋。望赤松山,積靄橫翠,蔚然深明。復行三里許,入山門。長松偃蹇道旁,若不肯與世士為伍。至橋亭,坐于老木之上。與澗橫石,激為清湍,澎湃洶涌。人籟俱息,心目為之醒然。復曳杖入“桃源”,暝色已滿巖谷矣。徙倚“枕流”,四際溟蒙,天水一色
8、,泉聲松韻,殆若暴風急雨之驟至。徐行察之,又若車馬卒奔而未有所止也。云間時有疏星,點綴林杪,與水影相照,清澈無底。坐而假寐神清如游鈞天而不自知夜將半始就寢夢魂所歷蓋亦非人間世也。 晨興復至其處,灝氣游衍,天宇無滓。再至“過清”,駐目久之。即尋支徑謁二仙祠,世相傳以為黃初平[注]覓亡羊之地;或曰,此留侯所謂愿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者,其信然耶?偕行者俱欲登山,酌丹井飲,造之。中道或有依澗而上,觀瀑泉,履白石,欲窮其源而不可得,復相與會于丹泉之上。山高而深,下視群谷,莫不獻狀。歸途高者平,險者順。山回路轉,烏紗欹斜,隨意先后。至山下,日猶未中。飯竟,信其所之。再尋“桃源”之游,昔林木交翳,今皆廓然
9、。復循山磴,游于“物外”。喬木倚天,澗流清壯。此間桃源之津所從始也。過小橋,緣山而行。泉石相捕,無風而濤。行且百步,幽意益邃。橫澗為橋,榜曰“三峽”。驚濤怒流,與巨石相吞嚙。前莫知其所窮,后莫知其所止。復行數(shù)十步過盤石,臨浚流,景象天逸。不特與所謂“物外”者異,亦與所謂“三峽”者異。久之,暮煙四合,不可久留,遂尋舊游而歸。抵夜復坐于“枕流”,林外燈火,久益微茫。泉流靜深,尤與夜氣相宜。 是行也,極目于丹井,稱心于桃源,而于“枕流”“過清”之間,朝暮幾與神交。自己未至辛酉,凡三日而后返。(選自中華書局《古今游記從鈔》,有刪節(jié)) 注 黃初平,東晉人,著名道教神仙,俗稱黃大仙。 8.下列對文中
10、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坐而假寐神/清如游鈞天/而不自知/夜將半/始就寢/夢魂所歷蓋/亦非人間世也 B.坐而假寐/神清如游鈞天/而不自知/夜將半/始就寢/夢魂所歷/蓋亦非人間世也 C.坐而假寐/神清如游鈞天/而不自知/夜將半始/就寢/夢魂所歷蓋/亦非人間世也 D.坐而假寐神/清如游鈞天/而不自知/夜將半始/就寢/夢魂所歷/蓋亦非人間世也 答案 B 解析 結合句意及句子的成分結構加以分析, 主要抓住“神清如游鈞天”“始就寢”即可推斷。原句為:坐而假寐,神清如游鈞天,而不自知,夜將半,始就寢。夢魂所歷,蓋亦非人間世也。 9.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
11、正確的一項是( ) A.“淳熙”是南宋孝宗趙昚的第三個和最后一個年號,共計16年。文中“淳熙十五年”即1188年。 B.“南至”指時令節(jié)日,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民間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相當于今天的“冬至”。 C.“世士”對人的稱謂?!笆朗俊笔郎系馁t士,指與眾不同的人。文中表示長偃松的高潔超然之態(tài)。 D.“辛酉”是中國傳統(tǒng)紀年農歷的干支紀年的方法,屬于60年一個循環(huán)的第58年。 答案 C 解析 “世士”即世俗之士,指一般的俗人。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淳熙十五年冬,作者與幾個朋友到了呂仲平家,后又到了季氏兄弟依赤松山而建的住處
12、,然后一起去游覽赤松山。 B.作者一行先后兩次游歷“桃源”,第一次是傍晚時分,光線昏暗,樹木互相遮蔽;第二次是午飯后,光線明亮,視野開闊。 C.作者一行在赤松山中住了兩夜,赤松山的夜晚靜謐而清幽,讓人感到神清氣爽,心情放松,夢中所到之處也超塵脫俗。 D.本文按時間先后順序記述了作者游覽赤松山的經(jīng)歷,景物隨作者游蹤而變化,時遠時近,有高有低,動靜結合,寫景極具特色。 答案 A 解析 季氏兄弟住所并非依赤松山而建。 11.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緩步出北郭五里許,山光野色,漸與人相應接,而晴光亦時著人。 譯文:緩步出城北門五里多地,山野風光漸漸迎面而來,晴朗的日光
13、也時時讓人喜歡。 (2)或曰,此留侯所謂愿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者,其信然耶? 譯文:也有人說,這里是張良所說的愿意放棄人間事情想要跟從赤松子游仙的地方,難道果真如此嗎? 參考譯文 淳熙十五年,冬至后一天,我與兩三個朋友(一起)到呂仲平兄的家中拜訪。 冬至后兩天,呼喚童子找出藜杖,讓朋友備好行囊(準備去登赤松山)。緩步出城北門五里多地,山野風光漸漸迎面而來,晴朗的日光也時時讓人喜歡。又走了二里多,到了季氏兄弟的住所。他們的住所依山而建,茂密的樹林和清澈的池水相互映襯。季氏兄弟和他們的知心好友陳巖夫,也攜帶行囊被褥,要與我們一起去山中住宿。又走了十里路,到了小石橋。遠望赤松山,層層云霧籠
14、罩著山林,樹木茂密幽深有光澤。又走了三里多路,進入山門。高大的松樹在道旁高高聳立,好像不肯與世人為伍。到了橋亭,在老樹上坐下。山澗中橫立著許多石頭,溪水沖激石頭形成湍急的水流,洶涌澎湃。人的說話聲聽不到了,心神和眼睛因為它而清醒明亮。又拄著藜杖進入“桃源”,暮色已布滿巖壁山谷了。在“枕流”徘徊,四周霧蒙蒙的一片,天水一色,泉水聲和松濤聲就像暴風驟雨突然來到。(我)慢慢地邊走邊觀察,又好像車馬突然狂奔而不停止。云間不時地露出幾顆疏疏朗朗的星辰,點綴在樹梢,和水影相映襯,流水清澈異常。坐下來閉上眼睛休息,神清氣爽好像在天上暢游,卻不知道自己到了哪里,將近半夜才睡覺。睡夢中所到的(地方),大概也不是
15、人世間。 早晨起身,又來到那里,山間霧氣恣意游蕩,天空中沒有一絲渣滓。又來到“過清”,在這里留戀觀賞了好久。然后就尋找小路探訪二仙祠,世人相傳認為(這里就是)黃初平尋覓丟失的羊群的地方;也有人說,這里是張良所說的愿意放棄人間事情想要跟從赤松子游仙的地方,難道果真如此嗎?一起來的人都要登山,喝一喝丹井的水,于是就一起登山。登山的途中,有的人沿著山澗往上,觀賞瀑布流泉,踏過白色山巖,想要尋到山泉的源頭卻沒有成功,然后就在丹泉之上會合。山高峻而幽深,向下窺視群谷,山谷都呈現(xiàn)出各自的形狀?;貋淼穆飞?,感覺高的地方也很平坦,危險的地方也很順利。山回路轉,帽子歪歪斜斜,隨它前后顛倒。到了山下,太陽還沒有
16、到中天。飯后,信步閑走。再次來到“桃源”游玩,以前樹木互相遮蔽,現(xiàn)在都視野開闊。又沿著石階,到“物外”游玩。喬木參天,澗中流水清澈浩蕩。這里就是進入世外桃源之路的起始點。過了小橋,沿著山往前走,山泉和石頭互相沖撞,沒有刮風卻發(fā)出波濤洶涌的聲音。再往前走將近一百步,清幽之意更加深邃。橫跨山澗建了一座橋,上書“三峽”。驚濤激流和巨石相互沖撞,往前不知道它的源頭,往后不知道它的盡頭。又前行數(shù)十步過了盤石,來到湍急的水邊,景象天然超絕。不僅僅與前面所說的“物外”不同,也和前面所說的“三峽”不同。過了很久,暮煙四合,不能長久地停留了,就沿著來時的路線回去了。到了夜里,再次在“枕流”靜坐,林外燈火,夜深更
17、加微茫。泉流靜謐幽深,尤其和夜晚環(huán)境相適合。 這次出行,在丹井縱目遠眺,在桃源盡情游玩,并且在“枕流”“過清”之間,早晨和傍晚多次盡情領略美景。從己未到辛酉,共游玩三天才返回。 (2018·江蘇)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題。 重到沭陽圖記 袁 枚 古之人往往于舊治之所三致意焉。蓋賢者視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沭陽二年,乙丑,量移白下。今戊申矣,感呂嶧亭觀察三札見招,十月五日渡黃河,宿錢君接三家。錢故當時東道主,其父鳴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與談乃父事,轉不甚曉。余離沭時,渠裁斷乳故也。 夜闌置酒,聞車聲啍啍,則嶧亭遣使來迎。遲明行六十里,嶧
18、亭延候于十字橋,彼此喜躍,駢轔同驅。食傾,望見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衣冠數(shù)十輩爭來扶車。大概昔時騎竹馬者,俱龍鐘杖藜矣。 越翌日,入縣署游觀,到先人秩膳處,姊妹斗草處,昔會賓客治文卷處,緩步婆娑,凄然雪涕,雖一庖湢、一井匽,對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張、沈兩吏來,年俱八旬。說當時決某獄,入簾薦某卷,余全不省記。憬然重提,如理兒時舊書,知失物重得。邑中朱廣文工詩,吳中翰精鑒賞,解、陳二生善畫與棋,主人喜論史鑒,每漏盡,口猶瀾翻。余或飲,或吟,或弈,或寫小影,或評書畫,或上下古今,或招人來,或呼車往,無須臾閑。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 居半月,冰霰漸飛,歲將終矣,不得已苦辭主人。主人仍
19、送至前所迎處,代為治筐篋,束韁靷畢,握手問曰:“何時再見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嗟乎!余今年七十有三矣,忍欺君而云再來乎?忍傷君而云不來乎?然以五十年前之令尹,朅來舊邦,世之如余者少矣;四品尊官,奉母閑居,猶能念及五十年前之舊令尹,世之如呂君者更少矣。離而合,合而離,離可以復合,而老不能再少。此一別也,余不能學太上之忘情,故寫兩圖,一以付呂,一以自存,傳示子孫,俾知官可重來,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子曰:聞伯夷、柳下惠之風者,奮乎百世之下,而況于親炙之者乎?提筆記之,可以風世[注],又不徒為區(qū)區(qū)友朋聚散之感也。(選自《小倉山房詩文集》,有刪節(jié)) 注 風世:勸勉世
20、人。 12.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余宰沭陽二年 宰:治理 B.說當時決某獄 決:打開 C.代為治筐篋 治:備辦 D.奉母閑居 奉:侍奉 答案 B 解析 判斷詞語解釋是否正確要根據(jù)上下文?!罢f當時決某獄”,“獄”是“訴訟案件”的意思,聯(lián)系前后文,可判斷B項解釋錯誤。決,在文中應是“判決”的意思。 1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四品官員呂嶧亭在家閑居期間,連續(xù)寫信邀請老縣令舊地重游,袁枚因此再到沭陽。 B.當年袁枚離開沭陽時,錢接三才斷奶,因此談及其父錢鳴和的往事,接三不太清楚。 C.八十多
21、歲的張、沈兩吏是袁枚的老同事,還能依稀記得些許往事,多數(shù)事已忘記了。 D.呂嶧亭在寒冬時節(jié)送客至十字橋,賓主作別時,袁枚覺得自己有生之年很難再來了。 答案 C 解析 C項對原文中“余全不省記”理解有誤。不是張、沈兩位老同事對“多數(shù)事已忘記了”,而是“我”都不記得往事了。 1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遲明行六十里,嶧亭延候于十字橋,彼此喜躍,駢轔同驅。 譯文:天快亮的時候,行駛了六十里,呂嶧亭在十字橋迎接,兩人(見面)十分欣喜,便驅車一同前往。 (2)聞伯夷、柳下惠之風者,奮乎百世之下,而況于親炙之者乎? 譯文:伯夷、柳下惠那樣的高風,百代之后的人聽到,也能奮發(fā)
22、,更何況親受熏陶的人呢? 解析 本題涉及重要實詞、虛詞,古代文化知識,狀語后置句等。(1)“遲明”,黎明,天快亮時?!坝谑謽颉弊鳌昂颉钡臓钫Z,翻譯時要提前?!榜墶保瑑神R并列駕車。“轔”,擬聲詞,車行走時的聲音,如“車轔轔,馬蕭蕭”。(2)“風”,指人的節(jié)操、品質。“奮”,指振奮、振作、奮發(fā)?!鞍偈馈敝赴俅!鞍偈乐隆?,指百代之后。“親炙”,喻指受到熏陶。 15.文中“可以風世”的內容有哪些?請簡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為官當勤政愛民,百姓會懷
23、念他;為人當感恩重義,后代會仿效他。 解析 聯(lián)系第1段“賢者視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可概括出第一條。再聯(lián)系“提筆記之”前面的一句,表現(xiàn)了品德高尚的人,后世的人會效仿他,可概括出第二條。 參考譯文 古代的人往往對自己以前管理的地方多次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這大概是因為)賢能的人對待百姓像對待家人一樣,做官而不能忘記他管轄的地方,那里的百姓,也不能忘記他們吧。我治理沭陽兩年,乙丑年,調到白下做官?,F(xiàn)在戊申年了,感激呂嶧亭觀察使多次寫信邀請,(我)十月五日渡過黃河(來到沭陽),住宿在錢接三家里。錢接三去世的父親以前接待過我,他的父親錢鳴和精神矍鑠有美髯,錢接三和
24、他父親長得很像,和他談論我和他父親的舊事,他反而不很清楚。(可能是)我離開沭陽時,他才剛剛斷奶的緣故。 傍晚擺酒款待我,聽到緩慢而沉重的車行聲,是呂嶧亭派使者來接我。天快亮的時候,行駛了六十里,呂嶧亭在十字橋迎接,兩人(見面)十分欣喜,便驅車一同前往。不久,望見高高的城墻聳立,知道是沭陽新建的。幾十個官紳爭相來扶車。原先騎竹馬的兒童,都成了老態(tài)龍鐘拄著拐杖的老人了。 過了第二天,到縣衙去游覽,到了先人祭祀的地方,姐妹們斗草游戲的地方,昔日宴會賓客批閱文卷的地方,緩步徘徊,傷心地流下了眼淚,即使原先的一間廚房和浴室,一個水池和水溝,面對它們也觸景生情,也不能理解是什么緣故。有姓張的和姓沈的兩
25、個官吏來,年齡都已經(jīng)八十歲。(他們)說起當時判決的某個案件,擔任科舉閱卷官推薦的某篇文章,(這些)我都不記得了。重提后突然記起,像溫習小時候讀過的舊書,又像是失去的東西重新得到。城中朱文廣擅長寫詩,吳中翰精于鑒賞,姓解、姓陳的兩位儒生擅長繪畫和下棋,呂嶧亭喜歡談論歷史典籍,每到深夜,仍然滔滔不絕。我有時飲酒,有時吟詩,有時下棋,有時做畫,有時評論書畫,有時談論古今,有時邀人來,有時驅車到某處,沒有片刻得閑。于是忘記了自己是客人,也忘記了自己年老體衰。 過了半個月,天漸漸地飄起了雪花,這年將要到頭了,不得已向主人辭別。呂嶧亭堅持把我送到以前迎接我的地方,替我置辦了盛東西的器具,替我套好了車馬,
26、握著我的手說:“什么時候能再見到先生您?”我不能回答,不是不回答,是不忍心回答。唉!我現(xiàn)在七十三歲了,難道忍心欺騙他說還能再回來嗎?忍心傷害他說不能夠再來嗎?但是因為五十年前做令尹,離開后又回到以前管轄的地方,世上像我這樣的很少了;四品的官員(指呂嶧亭),在家侍奉自己的母親,還能念及五十年前的舊令尹,世上像呂君這樣的就更少了。離開后再聚,聚了后再分別,離開了可以再聚,而年老不能返年少。這次分別,我不能學太上道君的忘情,所以畫了兩幅圖,一幅給呂嶧亭,一幅給自己,傳給子孫,使他們知道官員可以重回治所,如果他想回來的話,迎接原來的官員像迎接到任的新官一樣,如果當?shù)氐闹魅艘蚕胱屗貋?。孟子說:“伯夷、柳下惠那樣的高風,百代之后的人聽到,也能奮發(fā),更何況親受熏陶的人呢?”提筆記下這篇文章,可以勸勉世人,不只是單單為了抒發(fā)朋友之間真摯的聚散之感。 10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