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課后限時集訓4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體的建立 岳麓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新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 課后限時集訓4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體的建立 岳麓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課后限時集訓(四)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體的建立
(建議用時:40分鐘)
一、選擇題
1.(2019·樂山一模)1688年11月荷蘭執(zhí)政威廉率領遠征軍登陸英國,國王詹姆士二世出逃。議會通過了詹姆士二世“退位”的決議,正式立威廉為國王,瑪麗為女王。此舉意味著英國( )
A.國王徹底喪失統(tǒng)治權
B.法權至上時代來臨
C.責任制內閣正式確立
D.君主制度從此結束
B [1688年光榮革命后,議會通過決議實現政權和平轉移,確立王在法下原則,故選B項;光榮革命后國王仍舊有行政大權,并未徹底喪失統(tǒng)治權,排除A項;1721年責任制內閣確立,排除C項;議會立威廉為國王,說明英國依舊實行君主制度
2、,排除D項。]
2.(2019·石家莊一模)18世紀的英國,首相就某些事務必須征詢國王的意見,但決定權在首相和內閣;國王可以授予相關人士封號、勛章、爵位等;如果國王認為政府的某些行為不妥,可以發(fā)出警告。這表明此時的英國( )
A.君主與首相形成制衡局面
B.國王仍擁有重要的政治權力
C.《權利法案》原則遭到破壞
D.內閣權力極度膨脹局面形成
B [“首相就某些事務必須征詢國王的意見……國王認為政府的某些行為不妥,可以發(fā)出警告”反映了國王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實際地位很重要,說明國王仍擁有重要的政治權力,故選B項;據材料“首相就某些事務必須征詢國王的意見,但決定權在首相和內閣”可知,國
3、王和首相沒有形成制衡局面,排除A項;由材料“決定權在首相和內閣”可知,議會主權原則沒被破壞,排除C項;內閣權力極度膨脹與事實不符,排除D項。]
3.(2019·莆田質檢)以1714年起,輝格黨領袖沃波爾在內閣中總攬一切。政敵稱他為“首相”,諷刺其不適當地突出自己。沃波爾從來沒有組織過內閣,也沒有在下議院領導過一個多數派。1742年他下臺時,其同僚也并未因此而一齊解職。這反映了當時英國( )
A.“光榮革命”的成果遭到侵蝕
B.內閣政策受制于政黨斗爭
C.議會的主權地位開始確立
D.責任制內閣尚未完全定型
D [“沃波爾從來沒有組織過內閣……領導過一個多數派……其同僚也并未因此而一
4、齊解職”這一現象不符合責任制內閣的原則,表明此時責任制內閣還沒有真正確立,故選D項;光榮革命的成果是建立了君主立憲制,材料反映了君主立憲制的發(fā)展完善,排除A項;材料沒體現內閣政策受制于政黨斗爭,排除B項;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議會的主權地位開始確立,排除C項。]
4.(2019·宜賓二模)1906年12月英國政府提出的廢除復數投票制法案從下議院獲得通過,隨后交到了保守黨控制的上議院,但是貴族們以討論選舉權就必須同時討論議席分配為借口否決了這項議案。這主要說明當時英國( )
A.內閣制度遭到破壞
B.貴族權力出現膨脹
C.議會民主還需改革
D.保守黨有絕對權力
C [英國下議
5、院行使立法權、財政權和對行政的監(jiān)督權,上議院一般代表保守勢力的利益。下議院通過的擴大民主的改革法案被上議院找借口否決,說明此時上議院權力仍然比較大,議會的民主制改革仍待發(fā)展,故選C項;材料信息不能說明內閣制度遭到破壞,排除A項;上議院否決下議院提交的議案是正常的程序運作的體現,不是貴族權力出現膨脹,排除B項;D項說法過于絕對,排除。]
5.(2019·湖北荊、荊、襄、宜四地聯考·34)美國制憲會議每解決一個重大問題,每向前邁出一步,幾乎都是沖突各方互諒互讓的結果……制憲會議的領袖們則被戲稱為“和事佬”。這是因為美國憲法的制定過程體現了( )
A.分權制衡原則 B.妥協讓步原則
C.維
6、護統(tǒng)一原則 D.聯邦共和原則
B [由材料“沖突各方互諒互讓的結果”“和事佬”可知,制憲會議在召開過程中各方相互包容與退讓,體現了妥協讓步原則,故選B項;分權制衡強調國家權力由不同部門掌控且相互制約,排除A項;制憲會議召開之前美國已實現國家的統(tǒng)一,排除C項;聯邦共和是美國的政治體制而非制憲會議的原則,排除D項。]
6.(2019·龍巖質檢)1787年美國憲法規(guī)定:行政人員、法官不得在國會占有議席,國會議員也不能受任政府的文官職位,政府官員和國會議員也不能同時擔任法官。此規(guī)定旨在( )
A.協調各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
B.規(guī)定各種權力的制衡
C.創(chuàng)建人民主權原則的新政府
D.加強
7、聯邦政府的權力
B [題干中1787年美國憲法的規(guī)定旨在實現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力的制衡,故選B項;A項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人民主權原則體現在選舉和任期方面,材料未涉及選舉和任期,排除C項;材料主旨強調中央政府內部三權分立,未涉及聯邦政府與州政府的關系,排除D項。]
7.(2019·南京、鹽城一模)美國1787年憲法規(guī)定:“除非按照本憲法所規(guī)定的人口調查或統(tǒng)計之比例,不得征收任何人口稅或其他直接稅。對各州輸出之貨物,不得課稅?!嗖坏脧娖热魏伍_往或來自某一州的船只,駛入或駛出另一州,或向另一州納稅。”上述規(guī)定( )
A.保留了邦聯制的某些特征
B.維護了地方治理的自主權
C.
8、消弭了南北方的貿易爭端
D.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權威性
B [“對各州輸出之貨物,不得課稅”說明1787年憲法維護地方各州的利益,體現了地方的自主權,故選B項;邦聯制與材料中“美國1787年憲法”規(guī)定的聯邦制不符,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南北方的貿易爭端,排除C項;聯邦制下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相結合,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排除D項。]
8.(2019·內江一模)1820年,美國民主派領袖杰斐遜說:“就我所知,社會最高權力的最可靠掌管人只能是人民自己,美國總統(tǒng)制為君主制的‘新版’。”這一認識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美國總統(tǒng)制共和制是虛,君主專制是實
B.美國體制由“邦聯”到“聯邦”,中
9、央權力被削弱
C.美國實行的是間接民主,總統(tǒng)是國家權力核心
D.美國實行的是直接民主,總統(tǒng)只是國家象征
C [“美國總統(tǒng)制為君主制的‘新版’”說明美國總統(tǒng)制具有君主制的特征,即總統(tǒng)權力很大,故選C項;1787年憲法規(guī)定美國實行總統(tǒng)共和制,總統(tǒng)為國家元首,掌握最高行政權,排除A項;美國體制由“邦聯”到“聯邦”,中央權力得到加強,排除B項;美國實行的是間接民主,總統(tǒng)掌握最高行政權,排除D項。]
9.(2019·肇慶一模)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上臺后簽署的“禁穆令”(暫停中東部分國家移民入境)被聯邦法院裁定為違憲,予以終止。這反映出美國( )
A.行政權力服從于司法權
B.總統(tǒng)權力受到國會制約
10、
C.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D.聯邦法院享有特殊地位
D [美國實行三權分立體制,不會出現行政權力服從于司法權的現象,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國會制約總統(tǒng)權力,故B項錯誤;材料不能體現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故C項錯誤;聯邦法院可終止總統(tǒng)法令,這說明在美國政治體制下聯邦法院可以制約總統(tǒng)權力,故D項正確。]
10.(2018·湖南六校聯考)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中有一條極富爭議的規(guī)定:“總統(tǒng)的每一命令須給部長副署方能有效?!庇袑W者據此判斷,總統(tǒng)的職權徒有虛名;但也有學者反對稱,部長副署權實際上不能阻止總統(tǒng)意志的執(zhí)行,它只是一個糾錯機制。反對者的合理依據應是( )
A.部長地位過
11、低導致無法與總統(tǒng)抗衡
B.第三共和國憲法依然保留封建殘余
C.憲法規(guī)定總統(tǒng)擁有最高人事任免權
D.君主派的實力在當時的政壇占上風
C [依據材料“部長副署權實際上不能阻止總統(tǒng)意志的執(zhí)行,它只是一個糾錯機制”,再結合1875年憲法的相關信息,可知反對者認為部長副署對總統(tǒng)不能起到限制作用,原因在于總統(tǒng)掌握行政權,擁有最高人事任免權,部長是由總統(tǒng)任免的,故C項正確。]
11.(2019·南平一模)1878年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向帝國國會提案,要求實行關稅改革,并對糧食和工業(yè)品征收高額進口稅。次年帝國國會以217票對117票通過了提高稅率的新關稅法則。這表明德國( )
12、A.內閣宰相擁有一定立法權
B.農業(yè)基礎薄弱缺乏競爭力
C.意在建立統(tǒng)一的國內市場
D.提高關稅以應對經濟危機
C [“對糧食和工業(yè)品征收高額進口稅”意在保護國內市場,使市場符合統(tǒng)一的要求,故選C項;“帝國國會……通過……新關稅法則”體現了議會的立法權,排除A項;“對糧食和工業(yè)品征收高額進口稅”雖是對工農業(yè)的保護,但不能說明其非常薄弱,排除B項;“1878年”沒有發(fā)生世界性的大危機,排除D項。]
12.1881年,德國首相俾斯麥提出工傷事故保險法案,由于意見存在嚴重分歧未獲國會通過。1882年經過修訂后的法案提交國會,再次遭到反對。俾斯麥為法案通過曾付出極大努力,德國皇帝甚至為此發(fā)表
13、圣諭,但法案還是遭到國會否決未能通過。這一事件體現了( )
A.立憲政體能阻止國王專權
B.國會處于國家權力中心
C.首相和皇帝的權力遭到削弱
D.立法權對行政權的制約
D [材料“俾斯麥為法案通過曾付出極大努力,德國皇帝甚至為此發(fā)表圣諭,但法案還是遭到國會否決未能通過”說明立法權對行政權有一定的制約能力,故D項正確。]
二、非選擇題
13.(2019·常州一模)英美兩國的《權利法案》都是資本主義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憲法性文件。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威廉簽署由議會提出的《權利宣言》。內容包括:國王未經議會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經議會同意不能征收賦稅;向國王請愿
14、是臣民的權利,侵犯即為非法;國會內演說、辯論及議事自由,不應在國會以外之任何地方受到彈劾或訊問;議員選舉自由。此宣言經議會正式批準定為法律,即《權利法案》。
——摘編自袁傳旭《英國光榮革命瑣談》
材料二 《權利法案》作為美國的憲法修正案,更側重于從側面保護公民的權利,其從如下幾方面限制立法權:首先,第一條修正案明確規(guī)定不得立法的事項來保護公民的宗教自由、言論自由和集會請愿權;其次,第三至八條修正案通過賦予公民憲法上的程序性權利來維護其實體權利?!安坏昧⒎ā睏l款在立法權行使的邊界上建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國家的立法權始終不能逾越公民基本權利的藩籬,有利于立法者時刻反思自己的權力界限,并通過
15、程序正義和公平去維護實質正義和公平。
——摘編自張凌飛《淺析〈權利法案〉
對美國立法權的限制》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英國《權利宣言》的規(guī)定所體現的原則,并歸納《權利法案》被視為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奠基性文件的最主要依據。
(2)根據材料二,概括美國《權利法案》保護公民權利的特點及主要方式。結合所學知識,簡述美國對立法機關的約束機制。
(3)綜合上述材料,簡析兩部《權利法案》對世界各國實踐依法治國的影響。
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材料一中,英國《權利法案》限制國王的權力保證議會的權力,體現了議會至上、自由平等、法治的原則。第二小問,《權利法案》的通過使英國開始確立君主立
16、憲制度,而《權利法案》最核心的內容是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國王的權力,保證議會的權力。第(2)問,第一小問依據材料二,美國《權利法案》在保護公民權利方面更側重于從側面保護公民的權利。主要方式涉及對立法權的制約,“不得立法”條款在立法權行使的邊界上建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第二小問根據所學知識,美國的立法機構分為兩院制議會,參議院和眾議院可以相互制約;總統(tǒng)可以否決議會議案;最高法院具有司法最高解釋權;兩黨之間的相互制約。第(3)問,依據材料一、二,在依法治國中突出憲法或憲法性質的文件;法律最終是為維護公民的權力;重視法律程序設置。
答案:(1)原則:議會至上(或王在法下);自由、平等、法治等。依據:
17、通過法律形式(或書面契約形式)限制了國王的權力(或保障了議會的權力)。
(2)特點:從側面保護公民的權利。方式:通過限制立法權來保護,明確規(guī)定“不得立法”條款,確立“正當法律程序”原則。約束機制:國會兩院制、行政否決、司法審査、兩黨政治。
(3)影響:原則上立法活動以憲法為根據,并不得同憲法相抵觸;立足于保障公民權利;重視法律程序的正義等。(任答兩點即可)
14.(2019·菏澤一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50年左右,普魯士的絕對君主依據啟蒙的理性原則,廢除了地方封建等級制度,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中央集權制的現代行政制度體系,奠定了普魯士“警察國家”的政權基礎;在拿破侖戰(zhàn)爭
18、導致國家危亡的緊急狀態(tài)下,由普魯士自由派官僚推動了一場政治改革,使君主絕對主義體制下的行政制度進行重組,以“行政自由”代替“黨政自由”,形成了普魯士現代行政的獨特觀念,并對后世的制度建設產生了深刻影響;1850年左右,在歐洲范圍內黨政民主運動的推動下,在“普魯士式”君主立憲制的框架內,確立了對君主而非對議會負責的政府權力運作模式。
——摘編自徐健《通向行政現代化的普魯士模式》
圍繞材料,結合世界近代史的具體史實,自擬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闡述。(要求:明確寫出論題,闡述須史論結合)
解析:本題可以依據材料以“啟蒙思想為近代普魯士國家建立資本主義制度提供了理論基礎”或“普魯士與英法在國家構
19、建過程上的異同”提取論點。闡述前者觀點依據材料信息和所學知識從啟蒙思想主張、普魯士社會現狀以及普魯士受啟蒙影響結果論證;后者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從普魯士與英法國家構建模式、政治制度變革的程度以及革命方式的不同進行比較回答。
答案:示例一:
論題:啟蒙思想為近代普魯士國家建立資本主義制度提供了理論基礎。
闡述: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以理性為核心思想,思想家們提出了對未來社會的構想,為近代西方國家的建構提供了思想理論來源。1750年左右的普魯士,統(tǒng)治者根據啟蒙的理性原則,結合當時國情,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廢除了地方封建等級制度,開始建立了現代行政制度體系。隨后,深受啟蒙運動中自由、民主思想
20、的影響,普魯士一步步走向君主立憲制的二元制國家。綜上所述,啟蒙思想為普魯士形成近代國家提供了理論基礎。
示例二:
論題:普魯士與英法在國家構建過程上的異同。
闡述:普魯士在國家構建過程中并未脫離歐洲發(fā)展的基本模式。政治上從封建君主專制向民主政治過渡,社會領域從傳統(tǒng)等級社會向尊重平等和個人自由的公民社會轉型。但是普魯士行政制度變革的程度和方式與英法相比明顯不同。首先,英法都經歷了暴力革命,普魯士卻是“改革”而非“革命”。其次,不像歐洲其他國家,普魯士傳統(tǒng)的支柱——君主制作為權力的核心從未受到根本性觸動。因此,英法式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始終沒有在普魯士建立起來,普魯士所建立的是一個融合了君主制與現代民主因素的混合體。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