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年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 跟蹤檢測評估3 古代希臘民主政治和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通用版)2020年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 跟蹤檢測評估3 古代希臘民主政治和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含解析)(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跟蹤檢測評估3 古代希臘民主政治和羅馬法的起源與發(fā)展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隨著雅典城邦的興起,市政廣場、公民大會會場、露天劇場、體育場、摔跤場、神廟、祭壇等規(guī)模巨大的公共建筑開始出現(xiàn),成為公民參與公共活動的場所。這些公共空間的出現(xiàn)( )
A.加劇了公民的貧富分化 B.強化了公民的等級觀念
C.抑制了公民的個性發(fā)展 D.增強了公民的參政意識
解析:根據(jù)題干材料“……祭壇等規(guī)模巨大的公共建筑開始出現(xiàn),成為公民參與公共活動的場所”可以看出,政府鼓勵公民參與公共活動,增強了公民的參政意識,故D項正確。
答案:D
2.[2019·陜西八校聯(lián)考]古代雅典,凡議事會或
2、公民大會決議與憲法抵觸者,任何公民有權向議事會主席團提出申訴,主席團若認為申訴合理,原法案動議者將負其咎。材料意在說明雅典( )
A.政府權力受到公民監(jiān)督 B.任何公民都擁有申訴權
C.嚴格實行責任倒追機制 D.議事會是最高權力機關
解析:材料表明,對議事會或公民大會通過的法案,公民有權提出申訴,這說明雅典政府權力受到公民的監(jiān)督,故A項正確。B、C項與材料主旨不符。雅典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D項錯誤。
答案:A
3.[2019·河北三市聯(lián)考]雅典召開公民大會時會提前四天公布會議議程,對非常重要的問題,公民大會可能進行兩次投票,任何人都可以對他認為不合法的建議提出控訴。這反映出
3、雅典民主( )
A.權力機構(gòu)相互制約 B.公民內(nèi)部輪番而治
C.決策程序力求完善 D.公民權利日漸擴大
解析:由材料“提前四天公布會議議程”“進行兩次投票,任何人都可以對他認為不合法的建議提出控訴”可知,雅典民主的決策程序力求完善,故C項正確。A項誤讀材料。B、D項材料未體現(xiàn)。
答案:C
4.古希臘人的商業(yè)活動需要他們共同生活在城市中,因此,他們只能算是“城里人”,而非像中國古代那樣的“族里人”。這反映出當時兩國( )
A.從文明史觀看所處時代不同
B.政治統(tǒng)治目標有著明顯區(qū)別
C.在社會組織形式上存在差異
D.都存在區(qū)域內(nèi)權力獨立現(xiàn)象
解析:當時古希臘與中國所處時
4、代相同,處于奴隸社會階段,故A項錯誤,“城里人”“族里人”反映的不是政治目標,故B項錯誤;古希臘是城邦制度,是“城里人”,中國是宗法制,是“族里人”,兩者在社會組織形式上存在差異,故C項正確;兩國“都存在區(qū)域內(nèi)權力獨立”現(xiàn)象的說法錯誤,故D項錯誤。
答案:C
5.公元前5世紀末,雅典城邦在市政廣場上建母親神的圣殿,將城邦所有的法律、法令、公民大會和500人議事會的決議,以及收支賬目倶都存放于此,以供公民們查詢。其目的在于( )
A.宣揚神權至上觀念 B.保障公民平等
C.增強公民參政意識 D.維護貴族政治
解析:材料中雅典城市將法律、法令、決議存放于母親神的圣殿里以供公民查詢,
5、這與宣揚神權無關,故A項錯誤;公民們可在圣殿查詢法律、法令、決議與保障公民平等無關,故B項錯誤;公民們可在圣殿查詢法律、法令、決議,增加了政治的公開性,因而可增強公民參政意識,故C項正確;公元前5世紀末,雅典已建立起民主政治,故D項錯誤。
答案:C
6.在雅典城邦,公民可以在公民大會上提出修改或廢除法律,若其提議得不到通過,則將被起訴為不法行為而受到處罰。這反映出雅典政治生活中( )
A.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
B.公民的個人權利受到限制
C.重視法律的穩(wěn)定性和權威性
D.建立了完備的司法監(jiān)督體系
解析:材料體現(xiàn)公民在公民大會上可以提議修改或廢除法律,但若提議不能通過則將遭受處
6、罰,這與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無關,故A項錯誤;材料僅針對公民大會上公民修改或廢除法律的提議不能通過的情況下進行處罰,并非限制公民的個人權利,故B項錯誤;對公民大會上公民修改或廢除法律的提議不能通過的情況下進行處罰,可以讓公民審慎提議修改或廢除法律,從而保障法律的穩(wěn)定性和權威性,故C項正確;材料僅針對公民大會上公民修改或廢除法律的提議不能通過的情況下進行處罰,并非建立完備的司法監(jiān)督體系,故D項錯誤。
答案:C
7.[2019·陜西漢中教學質(zhì)量檢測]公元前5世紀上半葉,雅典十將軍委員會在希波戰(zhàn)爭中的作用日漸增強,取代了原來執(zhí)政官的權力,不僅控制兵權,還掌管國家外交事務及部分財政權。公元前5世
7、紀上半葉,伯利克里連續(xù)15年當選為首席將軍,控制了雅典政局,成為事實上的終身政府首腦。上述材料反映了當時雅典( )
A.民主制具有局限性
B.政治制度建設服務于國防安全
C.公民大會形同虛設
D.在一定程度上實行了精英政治
解析:由材料可知,十將軍委員會權力很大,且從“伯利克里連續(xù)15年當選為首席將軍,控制了雅典政局,成為事實上的終身政府首腦”來看,雅典城邦在權力行使中,個人或極少數(shù)人發(fā)揮很大作用,這說明當時雅典在一定程度上實行了精英政治,D項正確?!懊裰髦凭哂芯窒扌浴辈牧喜⑽瓷婕埃懦鼳項;B項與材料十將軍委員會“不僅控制兵權,還掌管國家外交事務及部分財政權”不符,排除;公民大會
8、是古代雅典的最高權力機關,排除C項。
答案:D
8.[2019·百校聯(lián)盟聯(lián)考]西塞羅說,制定法律的目標是“為了保障公民的福祉、國家的繁昌和人們的安寧而幸福的生活”(《論共和國·論法律》),“法律應成為惡的改造者和善的促進者”(《國家篇·法律篇》)。這說明他( )
A.開始提出自然法思想 B.批判了市民法的狹隘
C.認為法律要公平正義 D.主張公法要高于私法
解析:自然法的哲學觀念最早出現(xiàn)在古代希臘,由赫拉克利特提出,故A項錯誤;材料強調(diào)的是制定法律的目標而非批評市民法,故B項錯誤;由材料“制定法律的目標是為了保障公民的福祉、國家的繁昌和人們的安寧而幸福的生活”“法律應成為惡的改
9、造者和善的促進者”可知法律的制定要捍衛(wèi)自由平等,遵循正義,故C項正確;材料強調(diào)的是制定法律的目標而非公法和私法的關系,故D項錯誤。
答案:C
9.羅馬法主張,“家父權”并不觸及“公法”。當子成為將軍時,可能會指揮其父;成為高級官吏時,需要審判其父親的案件。查士丁尼《法學階梯》規(guī)定,如果子女有不法行為,父親可把子女交出以免除自己的責任。這反映出古代羅馬( )
A.側(cè)重于保護私有財產(chǎn) B.法律高于血緣倫理
C.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 D.壓制人的自由發(fā)展
解析:由材料中“并不觸及‘公法’”可知強調(diào)的是公法,羅馬公法是保護整個國家和社會利益的法律,羅馬私法側(cè)重保護私有財產(chǎn),故A項錯誤;由
10、材料“當子成為將軍時,可能會指揮其父;成為高級官吏時,需要審判其父親的案件”“如果子女有不法行為,父親可把子女交出”可知法律高于血緣倫理,故B項正確;材料強調(diào)的是法律與血緣倫理的關系而非羅馬法的實質(zhì),故C項錯誤;專制集權壓制人的自由發(fā)展,羅馬法強調(diào)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利于自由民的平等自由發(fā)展,故D項錯誤。
答案:B
10.19世紀英國法學者亨利·梅因《古代史》一書中寫道:“羅馬人不愛萬民法,正像他不愛外國人一樣,因為萬民法是從這些外國的制度中來的,并且是為了外國人的利益而制定的?!边@表明萬民法適用于( )
A.羅馬境內(nèi)公民和非公民 B.羅馬共和國的女性公民
C.羅馬共和國的男性公民
11、 D.羅馬帝國內(nèi)的非自由民
解析:材料反映的萬民法維護了外國人即羅馬帝國境內(nèi)的羅馬公民外的自由民的利益,故A項正確;材料沒有反映萬民法維護男性還是女性的利益,且奴隸制社會女性的社會地位低下,故B項錯誤;材料中“羅馬人不愛萬民法”可以推導,萬民法不僅僅保護羅馬公民的利益,故C項錯誤;萬民法適用于羅馬帝國內(nèi)的自由民,非自由民——奴隸不是適用對象,故D項錯誤。
答案:A
11.[2019·衡水中學全國統(tǒng)一聯(lián)合考試]羅馬《民法大全》記載:裁判官說,“如果船員、客店店員、騾馬店伙計未將旅客交給他們看管的物品完整無損地返還給旅客,那么,我將賦予這些旅客以訴權對抗船員、客店店員和騾馬店伙計。”這反映
12、了羅馬法
A.倡導公開公正 B.重視物權保護
C.關注人身安全 D.強調(diào)訴訟程序
解析:根據(jù)材料“我將賦予這些旅客以訴權對抗船員、客店店員和騾馬店伙計”表明訴權在裁判官手中不能說明公開公正,故A項錯誤;據(jù)材料“未將旅客交給他們看管的物品完整無損地返還給旅客”和“我將賦予……以訴權”表明羅馬法重視物權保護,故B項正確;據(jù)材料“未將旅客交給他們看管的物品完整無損地返還給旅客”說明重視的是物權而不是人身安全,故C項錯誤;據(jù)材料“我將賦予這些旅客以訴權”說明訴訟程序帶有主觀意愿而不是強調(diào)程序的重要性,故D項錯誤。
答案:B
12.羅馬法規(guī)定,凡與羅馬沒有簽訂友好條約的國家,該國公民均不受
13、羅馬法的保護,但各國大使例外。任何侵犯大使的人都要送交大使的國家聽憑處罰。這反映出羅馬法( )
A.奠定了近代國際法的基礎
B.確立了領事裁判權
C.維護了羅馬帝國的霸權地位
D.已發(fā)展為萬民法
解析:根據(jù)題干“凡與羅馬沒有簽訂友好條約的國家,該國公民均不受羅馬法的保護,但各國大使例外。任何侵犯大使的人都要送交大使的國家聽憑處罰”可以知道,說明羅馬法保護各國大使的利益,這和近代國際法的理念有吻合之處,故A項正確;領事裁判權是近代國家之間處理國際關系的一種原則,故B項錯誤;題干沒有涉及羅馬帝國的霸權地位,故C項錯誤;萬民法形成于3世紀時,僅憑材料信息不能說明萬民法已經(jīng)形成,故
14、D項錯誤。
答案:A
二、非選擇題(第13題25分,第14題12分,共37分)
13.[2019·湖南長郡中學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種與自然相符合的正當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適用性并且是不變而永恒的。羅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會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會不同。
法是一種自然權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義和非正義的標準。
——西塞羅
禮義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圣人積思慮,習偽故,以生禮義而起法度?!薯樓樾詣t弟兄爭矣,化禮義則讓乎國人矣。
——荀子
材料二 唐代統(tǒng)治者制定《唐律疏議》頒行天下。唐律繼承了古代立法傳統(tǒng),“以禮入
15、法”,然后將各種法規(guī)熔為一爐,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律條都圍繞著“罪”和“刑”分別加以規(guī)定、解釋。唐律規(guī)定了嚴懲十惡,依次為: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nèi)亂。唐律還規(guī)定如果贓證已經(jīng)明確,“理不可疑”,犯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據(jù)犯罪事實進行判決。《唐律疏議》成為以后歷代刑律的藍本,也是中國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華法系的代表。中華法系以自己獨特的風采影響著亞洲與其有交往的各地,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摘編自葉孝信《中國法制史》
(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指出荀子和西塞羅關于法律的認識有什么不同。(7分)
(2)結(jié)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及所學知識,比較羅馬
16、法系和《唐律疏議》代表的中華法系的區(qū)別。(12分)
(3)近代西方資產(chǎn)階級的立法、司法更多地借鑒了羅馬法而不是中華法系,根據(jù)所學,說明原因。(6分)
解析:第(1)問應注意結(jié)合材料一從法律的起源和作用方面指出荀子和西塞羅關于法律認識的不同。第(2)問羅馬法系和《唐律疏議》的區(qū)別應從法律的地位、法律的社會基礎、法律的主體等方面比較說明。第(3)問應注意理解西方資產(chǎn)階級的觀念及需要說明近代西方資產(chǎn)階級的立法、司法更多地借鑒了羅馬法而不是中華法系。
答案:(1)不同:法律的起源:荀子認為法律出自圣人,而西塞羅認為法律基于自然。(4分)
法律的作用:荀子認為法律的作用是讓人擁有美德,而西塞羅認
17、為法律的功用是維護正義。(3分)
(2)區(qū)別:關于法律的地位:中華法系禮法并用,儒家的道德觀念高于法律,習慣法影響很大;羅馬法基于自然法,更加重視法律條文。(4分)
關于法律的社會基礎:中華法系基于小農(nóng)經(jīng)濟和宗族社會,而羅馬法基于商品經(jīng)濟。(4分)
關于法律的主體:中華法系側(cè)重刑法,而羅馬法側(cè)重于協(xié)調(diào)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民法。(4分)
(3)原因:羅馬法是基于商品經(jīng)濟的法律,有法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chǎn)的觀念。這些觀念更符合資產(chǎn)階級的需要,羅馬法更符合資產(chǎn)階級的需要。(6分)
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希臘的民主政治中,享有自由的人要比現(xiàn)在的少得多。古希臘的歷史也
18、要比“人人生而平等”這個時期早得多。在那時,甚至杰出的亞里士多德表面上也承認,某些個體具有超凡的能力。他并不認為,在法律面前所有人都應該被平等對待。事實上,他同意某些超凡之人可以居于法律之上的看法。一些人似乎天生就是統(tǒng)治者,而另一些人生來就是仆人。他們之間沒有共同點。
從以上材料中任意提取一點關于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的認識,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加以分析說明。(12分)
解析:本題為開放探究型試題,在提取信息時,要善于從不同的角度對題目材料進行解讀,然后結(jié)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說明。解答這類題目的關鍵在于如何提取信息,如本題提取信息可以從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古希臘民主政治是公民的民主政治、古希臘學者對民主政治的看法等多個層面進行。
答案:認識:希臘民主政治只是少數(shù)人的民主。(2分)說明:在古代希臘,只有享有公民權的人才享有民主權利,但享有公民權的僅是成年男性公民,婦女、外邦人和奴隸都不享有公民權;古希臘思想家亞里士多德同意“超凡之人可以居于法律之上”,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即使享有公民權的人也只有少數(shù)人能享受到真正的民主。(10分)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