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階段測試10 化學實驗

上傳人:xt****7 文檔編號:105245250 上傳時間:2022-06-11 格式:DOC 頁數:11 大小:802.52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2022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階段測試10 化學實驗_第1頁
第1頁 / 共11頁
2022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階段測試10 化學實驗_第2頁
第2頁 / 共11頁
2022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階段測試10 化學實驗_第3頁
第3頁 / 共11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2022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階段測試10 化學實驗》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階段測試10 化學實驗(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2022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階段測試10 化學實驗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 1.下列圖示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④ 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 C 解析?、儆捎跐饬蛩岬拿芏却笥谒拿芏惹遗c水混合時會釋放出大量的熱,所以稀釋濃硫酸時要將濃硫酸沿玻璃棒(或燒杯內壁)緩慢加入水中,并不斷攪拌使其散熱,該裝置缺少玻璃棒攪拌,所示操作錯誤;②聞氣體的氣味時,應用手輕輕扇動氣體,使少量氣體飄入鼻中,所示操作正確;③滴加液體時,膠頭滴管不能與試管內壁接觸,圖示操作會導致膠頭滴管內的液體被污染,錯誤;④根據過濾操作判斷,所示操作正確;⑤圖示為易燃

2、品標識;⑥圖示為腐蝕品標識。綜合上述②④正確。 2.(xx·天津)下列實驗誤差分析錯誤的是(  ) A.用潤濕的pH試紙測稀堿溶液的pH,測定值偏小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時俯視刻度線,所配溶液濃度偏小 C.滴定前滴定管內無氣泡,終點讀數時有氣泡,所測體積偏小 D.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時,將堿緩慢倒入酸中,所測溫度值偏小 答案 B 解析 將pH試紙潤濕相當于把待測溶液稀釋了,測定稀堿溶液的pH時結果偏小,A項正確;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時俯視刻度線,造成所加水的體積偏小,所配溶液濃度偏高,B項錯誤;滴定前無氣泡,滴定后有氣泡,則所用體積為所讀體積加上氣泡所占的體積,即所測體積

3、偏小,C項正確;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時,應迅速將堿倒入酸中,防止熱量散失,否則會造成所測溫度值偏小,D項正確。 3.(xx·新課標全國Ⅱ)下列圖示實驗正確的是(  ) 答案 D 解析 A項,過濾時要求“一貼、二低、三靠”,該實驗中玻璃棒懸在漏斗上方,沒有靠在三層濾紙上,且漏斗下端尖嘴長管口應緊貼燒杯內壁,故不正確。B項,加熱分解碳酸氫鈉時,因為有水生成,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否則容易炸裂試管,故不正確。C項,該裝置為洗氣裝置,導管口應該是長進短出,故不正確。D項,由教材中的實驗可知制備乙酸乙酯的實驗裝置及藥品都正確,故正確。 4.(xx·山東荷澤模擬)僅用下表提供的儀器(夾持儀器

4、和試劑任選)不能實現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 選項 實驗目的 儀器 A 除去氫氧化鋁膠體中的泥沙 漏斗(帶濾紙)、燒杯、玻璃棒 B 從食鹽水中獲得NaCl晶體 坩堝、玻璃棒、酒精燈、泥三角 C 用0.10 mol·L-1的鹽酸測定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濃度 堿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錐形瓶、膠頭滴管、燒杯 D 用MnO2和濃鹽酸制取干燥、純凈的Cl2 圓底燒瓶、分液漏斗、酒精燈、洗氣瓶、集氣瓶、導管、石棉網 答案 B 解析 A選項,膠體可以透過濾紙,正確;B選項,蒸發(fā)需要蒸發(fā)皿,不需要坩堝,錯誤。 5.(xx·廣東梅州一模)用試紙檢驗氣體性質是一種重要的實驗方

5、法。如圖所示的實驗中(可加熱),下列試紙的選用、現象、對應結論都正確的一項是(  ) 選項 試劑B 濕潤的試紙A 現象 結論 A 碘水 淀粉試紙 變藍 碘具有氧化性 B 氨水、生石灰 藍色石蕊試紙 變紅 氨氣為堿性氣體 C Na2SO3、硫酸 品紅試紙 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D Cu、濃硝酸 KI淀粉試紙 變藍 NO2為酸性氣體 答案 C 解析 A選項,碘使淀粉變藍,與碘的氧化性無關,錯誤;B選項,應該用紅色石蕊試紙,現象是紅色石蕊試紙變藍,錯誤;D選項,NO2把I-氧化為I2,使淀粉變藍,表現了NO2的氧化性,與酸性無關,錯誤。

6、6.(xx·江蘇南通調研題)下列對有關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向盛有碘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無水乙醇,振蕩、靜置,放出有機層后再蒸餾,提取碘水中的碘 B.取淀粉、稀硫酸共熱后的溶液與新制Cu(OH)2反應,無紅色沉淀生成,說明淀粉未水解 C.為繪制中和滴定曲線,在滴定過程中,每隔相同時間用pH計測定一次錐形瓶中溶液的pH D.為除去粗鹽中的Ca2+、Mg2+、SO,先后加入的試劑是H2O、Ba(OH)2、Na2CO3、HCl 答案 D 解析 A選項,乙醇與水互溶,錯誤;B選項,水解后應加堿使溶液呈堿性,然后再與新制Cu(OH)2懸濁液反應,錯誤;C選項,在臨近滴定終點時,測量p

7、H的時間間隔要短,錯誤。 7.(xx·天津七校聯考)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利用分液漏斗進行分液操作時,先打開分液漏斗旋塞,使下層液體慢慢流出,待下層液體完全流出后,關閉旋塞,上層液體再從上口倒出 B.固體藥品取用:塊狀固體用鑷子夾取,粉末狀的用藥匙或紙槽轉移 C.在用簡易量熱計測定反應熱時,可使用碎泡沫起隔熱保溫的作用,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進行攪拌,酸和過量的堿充分反應,取2次-3次的實驗平均值,以達到良好的實驗效果 D.用標準濃度的鹽酸滴定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時,酸式滴定管未用同濃度鹽酸潤洗,將導致測定結果偏低 答案 D 解析 用標準濃度的鹽酸滴定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時

8、,酸式滴定管未用同濃度鹽酸潤洗,就會導致鹽酸的濃度偏低,導致鹽酸消耗體積增多,最終將使測定結果偏高,D項錯誤。 8.(xx·福建)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  ) A.只滴加氨水鑒別NaCl、AlCl3、MgCl2、Na2SO4四種溶液 B.將NH4Cl溶液蒸干制備NH4Cl固體 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D.用可見光束照射以區(qū)別溶液和膠體 答案 D 解析 A項中氨水與NaCl和Na2SO4均不反應,與AlCl3和MgCl2反應均生成白色沉淀,A項錯誤;B項中NH4Cl能發(fā)生水解生成NH3和HCl,最終得不到NH4Cl固體,B項錯誤;酒精和水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離,C

9、項錯誤;膠體有丁達爾效應,而溶液沒有丁達爾效應,D項正確。 9.(xx·重慶)下列實驗可實現鑒別目的的是(  ) A.用KOH溶液鑒別SO3(g)和SO2 B.用濕潤碘化鉀淀粉試紙鑒別Br2(g)和NO2 C.用CO2鑒別NaAlO2溶液和CH3COONa溶液 D.用BaCl2溶液鑒別AgNO3溶液和K2SO4溶液 答案 C 解析 SO3和S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與KOH溶液發(fā)生反應生成相應的含氧酸鹽:SO3+2KOH===K2SO4+H2O,SO2+2KOH===K2SO3+H2O,且都無明顯現象,不能實現鑒別目的,選項A不正確。Br2(g)和NO2都具有較強的氧化性,都能將

10、I-氧化為I2而使?jié)駶櫟牡饣浀矸墼嚰堊兯{,不能實現鑒別目的,選項B不正確。NaAlO2溶液中通入CO2發(fā)生反應:2NaAlO2+3H2O+CO2===2Al(OH)3↓+Na2CO3,有白色沉淀生成,CH3COONa溶液中通入CO2不發(fā)生反應,無明顯現象,可實現鑒別目的,選項C正確。BaCl2溶液與AgNO3溶液可發(fā)生反應:Cl-+Ag+===AgCl↓,產生白色沉淀,BaCl2溶液與K2SO4溶液可發(fā)生反應:Ba2++SO===BaSO4↓,也產生白色沉淀,不能實現鑒別目的,選項D不正確。 10.(xx·北京西城區(qū)期末)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某氣體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則該氣體是

11、SO2 B.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則原溶液中有Cl- C.過濾、結晶、灼燒、萃取、分液和蒸餾等都是常用的分離有機混合物的方法 D.向某溶液中加人NaOH并加熱,產生可使?jié)駶櫦t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則原溶液中有NH 答案 D 解析 A選項,不能排除氯氣的干擾;B選項,應該用硝酸酸化,否則不能斷定為Cl-;C選項,大多數有機物互溶,受熱分解,一般不采取灼燒,常用方法是蒸餾。 11.(xx·天津七校聯考)下列各組物質的無色溶液,不用其他試劑即可鑒別的是(  ) ①KOH Na2SO4 AlCl3 ②NaHCO3 NaNO3 H2SO4 ③HCl NaAlO2 

12、NaCl ④Ca(OH)2 Na2CO3 BaCl2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答案 A 解析 不用其他試劑,采用互滴法進行鑒別。①KOH與AlCl3互滴出現沉淀的現象不同,Na2SO4不參加反應;③NaCl不參加反應,HCl與NaAlO2互滴出現現象不同;④互滴出現兩次白色沉淀的是Na2CO3,但Ca(OH)2、BaCl2無法鑒別。 12.(xx·河南鄭州一模)下列實驗設計能夠成功的是(  ) A.檢驗亞硫酸鈉試樣是否變質:試樣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說明試樣已變質 B.除去粗鹽中含有的硫酸鈣雜質:粗鹽精鹽 C.檢驗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2+:試樣溶液顏色無變

13、化溶液變紅色―→溶液中含有Fe2+ D.證明酸性條件下H2O2的氧化性比I2的強:NaI溶液溶液變藍色―→氧化性:H2O2>I2 答案 C 解析 A選項,硝酸鋇和HCl分別提供NO、H+,能把SO氧化為SO,所以無法排除SO的干擾,錯誤;B選項,碳酸鈉溶液應加在氯化鋇溶液后,否則過量的Ba2+無法除去,錯誤;D選項,硝酸也具有強氧化性,錯誤。 13.(xx·杭州模擬)將空氣緩慢通過如圖所示裝置后,在試管中收集到少量稀有氣體。空氣在通過a-d裝置時,依次除去的氣體是(  ) A.O2、N2、H2O、CO2 B.CO2、H2O、O2、N2 C.H2O、CO2、N2、O2 D.N

14、2、O2、CO2、H2O 答案 B 解析 氫氧化鈉顯堿性,吸收二氧化碳,帶出水蒸氣,濃硫酸吸收水分,銅粉除去氧氣,鎂粉除去氮氣。 14.(xx·上海)如圖是模擬“侯氏制堿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裝置。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a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堿石灰 B.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堿石灰 C.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脫脂棉 D.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脫脂棉 答案 C 解析 侯氏制堿是將CO2通入氨化的飽和食鹽水,且通NH3時應防倒吸,所以應該先由a通NH3再由b通CO2,C項正確。

15、 15.(xx·山東青島一模)下列實驗裝置正確且能達到目的的是(  ) A.裝置①可用于已知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測定未知濃度的鹽酸的實驗 B.裝置②可用于氯化銨固體和氫氧化鈣固體反應制取少量氨氣 C.裝置③可用于收集SO2,并吸收多余的SO2 D.裝置④可用于制取少量Cl2 答案 B 解析 A選項氫氧化鈉溶液應裝在堿式滴定管中,錯誤;C選項,收集SO2應該用向上排空氣法(長進短出),且不能用水處理尾氣,錯誤;D選項,應該用濃鹽酸,錯誤。 16.(xx·桂林中學月考)某學習小組擬利用如下裝置制備氮化鈣(化學式為Ca3N2,極易與H2O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打

16、開活塞K,通入N2,試管A內有氣泡產生,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B.U形管中盛放的干燥劑既可以是堿石灰,也可以是濃硫酸 C.反應結束后,先熄滅酒精燈,待反應管冷卻后再關閉活塞K D.將產物Ca3N2放人鹽酸中,只能得到一種鹽 答案 C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2分) 17.(12分)N2在化工生產、農業(yè)、醫(yī)療、航天航空等諸多領域用途廣泛。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在實驗室制備較純凈的N2,進行了認真的準備。請你參與交流與討論。 [查閱資料]N2的制法有下列三種方案: 方案1:加熱條件下,以NH3還原CuO可制得N2,同時獲得活性銅粉。 方案2:加熱NaNO2和NH4Cl的濃溶液制得N2。

17、 方案3:將空氣緩緩通過灼熱的銅粉獲得較純的N2。 [實驗裝備]用實驗室常見儀器(藥品)等設計的部分裝置如圖所示(有的夾持裝置和加熱儀器未畫出)。 [分析交流](1)若按方案1制得干燥、純凈的N2,且需要的NH3以生石灰和濃氨水作原料制取,整套制氣裝置按氣流從左到右的連接順序是________(填寫序號,下同)。獲得N2的反應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___(寫化學方程式)。 (2)若以排水法收集N2,其中會混入水蒸氣。但也不宜用排空氣法,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提出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以方案2制得N2,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__。為保證實驗順利進行,操作時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至少填寫兩點)。 (4)上述三個方案中,制得的N2純度最差的是________。在對N2純度要求不嚴格的情況下,有人建議將方案1和方案3結合使用,你認為其優(yōu)越性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E→D→B→

20、C 2NH3+3CuO3Cu+N2+3H2O (2)N2的相對分子質是28,與空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相近 用塑料袋直接收集 (3)A 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向燒瓶內加少許碎瓷片(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方案3 CuO和Cu可循環(huán)利用,節(jié)省藥品 解析 (1)觀察A-E裝置,其中裝置A、E是制氣裝置,根據題述可知,用生石灰和濃氨水作原料制備NH3時不需加熱,故選擇裝置E制備NH3。制得的NH3中含有水蒸氣,可用裝置D中的堿石灰吸收水蒸氣,然后將純凈的NH3通入裝置B中的硬質玻璃管中,在加熱條件下NH3與CuO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Cu、N2和H2O;2NH3+3CuO3Cu+N2+3H2O

21、,由于尾氣中含有水蒸氣和可能未反應的NH3,最后要用濃硫酸干燥吸收。 (2)由于N2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8,與空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29)非常接近,所以不宜用排空氣法收集,可以用氣囊或塑料袋等直接收集。 (3)方案2中,制備N2需要加熱,所以應選擇裝置A來制備N2。根據裝置A和制氣的特點,在實驗之前首先應進行氣密性檢查,防止裝置氣密性不好導致實驗失敗。由于用液體和液體混合加熱來制備N2,所以燒瓶內應加入少許碎瓷片防止暴沸。 (4)方案3中,將空氣緩緩通過灼熱的銅粉后,只是除去了空氣中的大部分O2,所得的N2中還含有少量O2、CO2等雜質,其純度最低。方案3制備N2的同時得到了CuO,方案

22、1所需的CuO可由方案3提供,方案3所需的Cu可由方案1提供,這樣CuO和Cu可循環(huán)利用,節(jié)省藥品。 18.(12分)某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取溴苯和溴乙烷。 已知:(1)CH3CH2OH+HBrCH3CH2Br+H2O (2)溴乙烷為無色液體,難溶于水,沸點為38.4 ℃,熔點為-119 ℃,密度為1.46 g·cm-3。 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后,向燒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苯和液溴。 ②向錐形瓶中加入乙醇和濃硫酸的混合液至稍高于進氣導管口處。 ③將A裝置中的純鐵絲小心向下插入混合液中。 ④點燃B裝置中的酒精燈,用小火緩緩對錐形瓶加熱10 min。 請?zhí)顚懴?/p>

23、列空白: (1)A中制取溴苯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導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裝置中U形管內部用蒸餾水封住管底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應完畢后,分離U形管內溴乙烷所用的最主要儀器的名稱是(只填一種)________。

24、 (5)為證明溴和苯的上述反應是取代反應而不是加成反應,該同學用裝置D代替裝置B、C直接與A相連重新操作實驗。D中小試管內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還需使用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導氣、冷凝回流 (3)溶解吸收HBr,防止HBr及產物逸出 (4)分液漏斗

25、(5)吸收HBr中混有的Br2 硝酸銀溶液(或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 解析 (1)燒瓶A中在溴化鐵的催化下,苯與溴發(fā)生了取代反應生成溴苯和溴化氫: 。 (2)為了防止反應物揮發(fā),導管a起了導氣、冷凝回流的作用。 (3)C裝置中U形管內部用蒸餾水封住管底以確保溴化氫被充分吸收,并減少溴乙烷的揮發(fā)。 (4)由于溴乙烷密度比水大且與水不混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離出溴乙烷。 (5)判斷發(fā)生的反應是取代反應還是加成反應,可根據有無溴化氫生成。通過四氯化碳洗氣,以除去單質溴,避免造成干擾。檢驗溴離子可用稀硝酸和硝酸銀溶液。 19.(14分)甲、乙兩個研究性學習小組為測定氨分子中氮、氫原子個數比,設

26、計了如下實驗流程: 實驗中,先用制得的氨氣排盡洗氣瓶前所有裝置中的空氣,再連接洗氣瓶和氣體收集裝置,立即加熱氧化銅。反應完成后,黑色的氧化銅轉化為紅色的銅。 下圖A、B、C為甲、乙兩小組制取氨氣時可能用到的裝置,D為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 甲小組測得:反應前氧化銅的質量m1 g、氧化銅反應后剩余固體的質量m2 g、生成氮氣在標準狀下的體積V1 L。 乙小組測得:洗氣前裝置D的質量m3 g、洗氣后裝置D的質量m4 g、生成氮氣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V2 L。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儀器a的名稱____________。 (2)檢查A裝置氣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兩小組選擇了不同的方法制取氨氣,請將實驗裝置的字母編號和制備原理填寫在下表的空格中。 實驗裝置 實驗藥品 制備原理 甲小組 A 氫氧化鈣、硫酸銨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小組 __②__ 濃氨水、氫氧化鈉 用化學平衡原理分析氫氧化鈉的作用③____

2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小組用所測數據計算出氨分子中氮、氫的原子個數之比為____________。 (5)乙小組用所測數據計算出氨分子中氮、氫的原子個數比明顯小于理論值,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此,乙小組在原有實驗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裝有某藥品的實驗儀器,重新實驗。根據實驗前后該藥品的質量變化及生成氮氣的體積,得出了合理的實驗結果。該藥品的名稱是____________。 答案 (1)圓底燒

29、瓶 (2)連接導管,將導管插入水中,加熱試管,導管口有氣泡產生,停止加熱導管內有水回流并形成一段穩(wěn)定的水柱 (3)①(NH4)2SO4+Ca(OH)22NH3↑+2H2O+CaSO4 ②B ③氫氧化鈉溶于氨水后放熱,增大OH-濃度,使NH3+H2ONH3·H2ONH+OH-向逆方向移動,加快氨氣逸出 (4)5V1∶7(m1-m2) (5)濃硫酸吸收了未反應的氨氣,從而使計算的氫的量偏高 堿石灰(氫氧化鈉、氧化鈣等) 解析 (1)儀器a是圓底燒瓶 (2)連接導管,將導管的末端插入水中,稍微加熱試管,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后,在導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30、。 (3)①仿照NH4Cl與堿石灰混合加熱制取氨氣,即可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NH4)2SO4+Ca(OH)2CaSO4+2H2O+2NH3↑。②選用裝置C要求固體為塊狀固體,NaOH為粉末狀,故不能選用C裝置,選用B裝置即可。③固體NaOH溶于濃氨水后,放出大量的熱,促使NH3揮發(fā),溶液中OH-濃度的增大,這兩個因素都使NH3+H2ONH3·H2ONH+OH-向逆反應方向即生成NH3的方向移動。 (4)由反應前后氧化銅減少的質量即可求得氨氣被氧化生成水的質量為(m1-m2)g,其中氫原子的物質的量為(m1-m2)mol;氮原子的物質的量為×2 mol,則氨分子中氮、氫原子個數比

31、為×2 mol:(m1-m2)mol=5V1∶7(m1-m2)。 (5)可能是未參加反應的氨氣與水蒸氣一起被濃硫酸吸收了,導致計算出的水的質量增大,求得氫原子的物質的量增大,最終求得氨分子中氮、氫原子個數比明顯比理論值小??梢赃x用只吸收水分而不吸收氨氣的藥品(如堿石灰等)及相應的裝置。 20.(14分)(xx·廣州模擬)SO2是一種大氣污染物,某興趣小組欲探究SO2的性質及綠色實驗方法,設計如下方案: (1)B、C、D分別用于檢驗SO2的漂白性、還原性和氧化性。其中C、D分別為碘水和硫化氫的水溶液,則B中所盛試劑為________,C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

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了實現綠色實驗的目標,某同學重新設計了如圖A2的制取裝置來代替A1裝置,與A1裝置相比,A2裝置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___(任寫一點即可)。 (3)E中用氨水吸收尾氣中的SO2,“吸收液”中可能含有OH-、SO、SO、HSO等陰離子。已知亞硫酸氫鹽一般易溶于水,SO2也易溶于水?,F有儀器和試劑為小燒杯、試管、玻璃棒、膠頭滴管、過濾裝置和濾紙;2 mol·L-1鹽酸、2 mol·L-1HNO3、1 mol·L-1BaCl2溶液、1 mol·L-1Ba(OH)2溶液、品紅溶液、蒸餾水。請設計實驗證明“吸收液”中存在SO和HSO,完成下表的實驗操作、預期現象與結論: 實驗操作 預期現象與結論 步驟1:取適量“吸收液”于小燒杯中,用膠頭滴管取1 mol·L-1 BaCl2溶液向小燒杯滴加直至過量 若出現白

34、色渾濁,則溶液中存在SO或SO 步驟2:將小燒杯中的濁液過濾、洗滌,再用適量水把附在濾紙上的固體沖入另一小燒杯中;向沖下的固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驟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品紅溶液 SO2+I2+2H2O===SO+2I-+4H+ (2)不用加熱,安全性能高(或易于控制反應進行,反應更充分等合理答案均可) (3) 實驗操作 預期現象與結論 步驟2:滴入1

35、滴(或少量)品紅溶液,再滴入過量2 mol·L-1鹽酸,振蕩 若品紅溶液褪色(或有氣泡),則“吸收液”中存在SO 步驟3:用試管(或小燒杯)取適量濾液,向其中滴入過量的1 mol·L-1Ba(OH)2溶液[或滴入1滴(或少量)品紅溶液,再滴入2滴-3滴(或過量)的2 mol·L-1鹽酸],振蕩 若出現白色沉淀(或品紅溶液褪色,或有氣泡),則“吸收液”中存在HSO 解析 (1)B是檢驗SO2有漂白性的裝置,所盛試劑應為品紅溶液。SO2可被碘水氧化而表現還原性,離子反應方程式為SO2+I2+2H2O===SO+2I-+ 4H+。 (2)A2比A1裝置更加節(jié)約能源,試劑價格低廉,而且用量可控。 (3)證明SO可加入氯化鋇溶液,生成白色沉淀BaSO3,該沉淀溶于鹽酸,生成有漂白性的氣體SO2。將加入氯化鋇的混合液過濾,向濾液中加入氫氧化鋇溶液,又有白色沉淀生成,且該沉淀溶于鹽酸,生成有漂白性的氣體SO2,則說明HSO的存在。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