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專用)2019版高考數(shù)學大一輪復習 第八章 立體幾何初步 第47講 線面垂直與面面垂直學案
《(江蘇專用)2019版高考數(shù)學大一輪復習 第八章 立體幾何初步 第47講 線面垂直與面面垂直學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江蘇專用)2019版高考數(shù)學大一輪復習 第八章 立體幾何初步 第47講 線面垂直與面面垂直學案(2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第47講 線面垂直與面面垂直 考試要求 1.空間中線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質(zhì)定理(B級要求);2.運用線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質(zhì)定理證明一些空間圖形的垂直關系的簡單命題(B級要求). 診 斷 自 測 1.(教材改編)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________(填序號). ①如果平面α⊥平面β,且直線l∥平面α,則直線l⊥平面β; ②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內(nèi)一定存在直線平行于平面β; ③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內(nèi)一定不存在直線垂直于平面β; ④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α∩β=l,那么l⊥γ. 解析 根據(jù)面面垂直的性質(zhì),知①不正確,直
2、線l可能平行平面β,也可能在平面β內(nèi),②③④正確. 答案?、冖邰? 2.設平面α與平面β相交于直線m,直線a在平面α內(nèi),直線b在平面β內(nèi),且b⊥m,則“α⊥β”是“a⊥b”的________條件. 解析 若α⊥β,因為α∩β=m,b?β,b⊥m,所以根據(jù)兩個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可得b⊥α,又a?α,所以a⊥b;反過來,當a∥m時,因為b⊥m,且a,m共面,一定有b⊥a,但不能保證b⊥α,所以不能推出α⊥β. 答案 充分不必要 3.(2018·宿遷質(zhì)檢)對于四面體ABCD,給出下列四個命題: ①若AB=AC,BD=CD,則BC⊥AD; ②若AB=CD,AC=BD,則BC⊥AD; ③若
3、AB⊥AC,BD⊥CD,則BC⊥AD; ④若AB⊥CD,AC⊥BD,則BC⊥AD. 其中為真命題的是________(填序號). 解析?、偃鐖D,取BC的中點M,連接AM,DM,由AB=AC?AM⊥BC,同理DM⊥BC,且AM∩DM=M?BC⊥平面AMD,而AD?平面AMD,故BC⊥AD.④設A在平面BCD內(nèi)的射影為O,連接BO,CO,DO,由AB⊥CD?BO⊥CD,由AC⊥BD?CO⊥BD?O為△BCD的垂心?DO⊥BC?AD⊥BC. 答案?、佗? 4.(必修2P37習題6改編)如圖,平面ABC⊥平面ABD,∠ACB=90°,CA=CB,△ABD是正三角形,O為AB的中點,則圖中直
4、角三角形的個數(shù)為________. 解析 由題可知△ABC,△ACO,△BCO,△OAD,△OBD,△OCD是直角三角形. 答案 6 5.(必修2P47練習5改編)如圖,已知直線AB⊥α,垂足為B,AC是平面α的斜線,CD?α,CD⊥AC,則圖中互相垂直的平面有________對. 解析 平面ABC⊥α,平面ABD⊥α,平面ABC⊥平面ACD. 答案 3 知 識 梳 理 1.直線與平面垂直 (1)定義 如果直線l與平面α內(nèi)的任意一條直線都垂直,則直線l與平面α垂直. (2)判定定理與性質(zhì)定理 文字語言 圖形語言 符號語言 判定定理 如果一條直線和
5、一個平面內(nèi)的兩條相交直線都垂直,那么這條直線垂直于這個平面 ?l⊥α 性質(zhì)定理 如果兩條直線垂直于同一個平面,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 ?a∥b 2.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 (1)定義 平面的一條斜線與它在這個平面內(nèi)的射影所成的銳角,叫做這條直線與這個平面所成的角.若一條直線垂直于平面,它們所成的角是直角,若一條直線與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內(nèi),它們所成的角是0°的角. (2)范圍:[0,]. 3.平面與平面垂直 (1)二面角的有關概念 ①二面角:一條直線和由這條直線出發(fā)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二面角; ②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點為端點,在兩個面內(nèi)分別作垂直
6、于棱的射線,這兩條射線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2)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定義 如果兩個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說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 (3)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與性質(zhì)定理 文字語言 圖形語言 符號語言 判定定理 如果一個平面經(jīng)過另一個平面的一條垂線,那么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 ?α⊥β 性質(zhì)定理 如果兩個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個平面內(nèi)垂直于它們交線的直線垂直于另一個平面 ?l⊥α 考點一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與性質(zhì) 【例1】 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PA⊥平面ABCD,AB⊥AD,AC⊥CD,∠ABC=60°,PA=AB=BC,E是
7、PC的中點. (1)求證:CD⊥AE; (2)求證:PD⊥平面ABE. 證明 (1)在四棱錐P-ABCD中, 因為PA⊥底面ABCD, CD?平面ABCD,故PA⊥CD. 因為AC⊥CD,PA∩AC=A, PA?平面PAC,AC?平面PAC, 所以CD⊥平面PAC. 而AE?平面PAC,所以CD⊥AE. (2)由PA=AB=BC, ∠ABC=60°,可得AC=PA. 因為E是PC的中點,所以AE⊥PC. 由(1)知,AE⊥CD,且PC∩CD=C,PC,CD?平面PCD, 所以AE⊥平面PCD. 而PD?平面PCD,所以AE⊥PD. 因為PA⊥平面ABCD,A
8、B?平面ABCD, 所以PA⊥AB. 又因為AB⊥AD,PA∩AD=A,PA,AD?平面PAD, 所以AB⊥平面PAD, 又PD?平面PAD,所以AB⊥PD. 又因為AB∩AE=A, AB?平面ABE,AE?平面ABE, 所以PD⊥平面ABE. 規(guī)律方法 在線線垂直和線面垂直的相互轉(zhuǎn)化中,平面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應考慮線與線、線與面所在的平面特征,以順利實現(xiàn)證明需要的轉(zhuǎn)化.其中證明線面垂直的方法有: ①利用線面垂直的定義; ②利用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③若a⊥α,a∥b,則b⊥α; ④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質(zhì)定理, 即α∥β,a⊥α?a⊥β; ⑤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
9、理:α⊥β,α∩β=l,a?α,a⊥l?a⊥β. 【訓練1】 (2017·蘇州期末改編)如圖,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求證:A1C⊥平面C1BD. 證明 如圖,連接AC, 則AC⊥BD. 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AA1⊥平面ABCD,BD?平面ABCD,所以AA1⊥BD. 又因為AA1∩AC=A,AA1,AC?平面AA1C, 所以BD⊥平面AA1C. 因為A1C?平面AA1C, 所以A1C⊥BD. 同理可證A1C⊥BC1. 又因為BD∩BC1=B,BD,BC1?平面C1BD,所以A1C⊥平面C1BD. 考點二 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與性質(zhì)
10、 【例2-1】 如圖,S為平面ABC外一點,SA⊥平面ABC,平面SAB⊥平面SBC. (1)求證:AB⊥BC; (2)若AF⊥SC于點F,AE⊥SB于點E,求證:平面AEF⊥平面SAC. 證明 (1)如圖,作AE⊥SB于點E. 因為平面SAB⊥平面SBC, 平面SAB∩平面SBC=SB, AE?平面SAB, 所以AE⊥平面SBC. 因為BC?平面SBC, 所以AE⊥BC. 因為SA⊥平面ABC, BC?平面ABC,所以SA⊥BC. 又因為AE∩SA=A, AE?平面SAB,SA?平面SAB, 所以BC⊥平面SAB. 又AB?平面SAB,所以AB⊥BC.
11、 (2)由(1)可知AE⊥平面SBC, 又SC?平面SBC,所以AE⊥SC. 又因為SC⊥AF,AE∩AF=A, AE?平面AEF,AF?平面AEF, 所以SC⊥平面AEF. 又SC?平面SAC, 所以平面AEF⊥平面SAC. 【例2-2】 如圖,四棱錐P-ABCD中,AB⊥AC,AB⊥PA,AB∥CD,AB=2CD,E,F(xiàn),G,M,N分別為PB,AB,BC,PD,PC的中點. (1)(一題多解)求證:CE∥平面PAD; (2)求證:平面EFG⊥平面EMN. 證明 (1)法一 取PA的中點H,連接EH,DH. 又E為PB的中點, 所以EH綊AB. 又CD
12、綊AB, 所以EH綊CD. 所以四邊形DCEH是平行四邊形,所以CE∥DH. 又DH?平面PAD,CE?平面PAD. 所以CE∥平面PAD. 法二 連接CF. 因為F為AB的中點, 所以AF=AB. 又CD=AB, 所以AF=CD. 又AF∥CD,所以四邊形AFCD為平行四邊形. 因此CF∥AD,又CF?平面PAD,AD?平面PAD, 所以CF∥平面PAD. 因為E,F(xiàn)分別為PB,AB的中點,所以EF∥PA. 又EF?平面PAD,PA?平面PAD, 所以EF∥平面PAD. 因為CF∩EF=F,CF,EF?平面CEF,故平面CEF∥平面PAD. 又CE?平面
13、CEF,所以CE∥平面PAD. (2)因為E、F分別為PB、AB的中點,所以EF∥PA. 又因為AB⊥PA, 所以EF⊥AB,同理可證AB⊥FG. 又因為EF∩FG=F,EF?平面EFG,F(xiàn)G?平面EFG. 所以AB⊥平面EFG. 又因為M,N分別為PD,PC的中點, 所以MN∥CD,又AB∥CD,所以MN∥AB, 所以MN⊥平面EFG. 又因為MN?平面EMN,所以平面EFG⊥平面EMN. 規(guī)律方法 (1)判定面面垂直的方法 ①面面垂直的定義; 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β,a?α?α⊥β). (2)在已知平面垂直時,一般要用性質(zhì)定理進行轉(zhuǎn)化. 在一個平面內(nèi)作交線
14、的垂線,轉(zhuǎn)化為線面垂直,然后進一步轉(zhuǎn)化為線線垂直. 【訓練2】 (2016·江蘇卷)如圖,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別為AB,BC的中點,點F在側(cè)棱B1B上,且B1D⊥A1F,A1C1⊥A1B1. 求證:(1)直線DE∥平面A1C1F; (2)平面B1DE⊥平面A1C1F. 證明 (1)由已知,DE為△ABC的中位線, ∴DE∥AC,又由三棱柱的性質(zhì)可得AC∥A1C1, ∴DE∥A1C1, 且DE?平面A1C1F,A1C1?平面A1C1F, ∴DE∥平面A1C1F. (2)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平面A1B1C1, ∴AA1⊥A1C1,
15、又∵A1B1⊥A1C1,且A1B1∩AA1=A1, A1B1,AA1?平面ABB1A1, ∴A1C1⊥平面ABB1A1,∵B1D?平面ABB1A1, ∴A1C1⊥B1D,又∵A1F⊥B1D,且A1F∩A1C1=A1, A1F,A1C1?平面A1C1F, ∴B1D⊥平面A1C1F,又∵B1D?平面B1DE, ∴平面B1DE⊥平面A1C1F. 考點三 垂直關系中的探索性問題 【例3】 如圖,在三棱臺ABC-DEF中,CF⊥平面DEF,AB⊥BC. (1)設平面ACE∩平面DEF=a,求證:DF∥a; (2)若EF=CF=2BC,試問在線段BE上是否存在點G,使得平面DFG⊥
16、平面CDE?若存在,請確定G點的位置;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1)證明 在三棱臺ABC-DEF中,AC∥DF,AC?平面ACE,DF?平面ACE,∴DF∥平面ACE. 又∵DF?平面DEF,平面ACE∩平面DEF=a, ∴DF∥a. (2)解 線段BE上存在點G,且BG=BE,使得平面DFG⊥平面CDE. 證明如下: 取CE的中點O,連接FO并延長交BE于點G,連接GD,GF, ∵CF=EF,∴GF⊥CE. 在三棱臺ABC-DEF中,AB⊥BC?DE⊥EF. 由CF⊥平面DEF?CF⊥DE. 又CF∩EF=F,∴DE⊥平面CBEF,∴DE⊥GF. ?GF⊥平面CDE
17、. 又GF?平面DFG, ∴平面DFG⊥平面CDE. 此時,如平面圖所示,延長CB,F(xiàn)G交于點H, ∵O為CE的中點,EF=CF=2BC, 由平面幾何知識易證△HOC≌△FOE, ∴HB=BC=EF. 由△HGB∽△FGE可知=,即BG=BE. 規(guī)律方法 同“平行關系中的探索性問題”的規(guī)律方法一樣,一般是先探求點的位置,多為線段的中點或某個三等分點,然后給出符合要求的證明. 【訓練3】 (2018·北京東城區(qū)模擬)如圖,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側(cè)棱AA1⊥底面ABC,M為棱AC的中點.AB=BC,AC=2,AA1=. (1)求證:B1C∥平面A1BM; (
18、2)求證:AC1⊥平面A1BM; (3)在棱BB1上是否存在點N,使得平面AC1N⊥平面AA1C1C?如果存在,求此時的值;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1)證明 連接AB1與A1B,兩線交于O點,連接OM, 在△B1AC中,∵M,O分別為AC,AB1中點, ∴OM∥B1C, 又∵OM?平面A1BM,B1C?平面A1BM, ∴B1C∥平面A1BM. (2)證明 ∵側(cè)棱AA1⊥底面ABC,BM?平面ABC, ∴AA1⊥BM, 又∵M為棱AC中點,AB=BC,∴BM⊥AC. ∵AA1∩AC=A,∴BM⊥平面ACC1A1, ∴BM⊥AC1. ∵AC=2,∴AM=1. 又∵
19、AA1=,∴在Rt△ACC1和Rt△A1AM中, tan∠AC1C=tan∠A1MA=. ∴∠AC1C=∠A1MA, 即∠AC1C+∠C1AC=∠A1MA+∠C1AC=90°, ∴A1M⊥AC1. ∵BM∩A1M=M,BM,A1M?平面A1BM, ∴AC1⊥平面A1BM. (3)解 當點N為BB1中點,即=時, 平面AC1N⊥平面AA1C1C. 證明如下: 設AC1中點為D,連接DM,DN. ∵D,M分別為AC1,AC中點, ∴DM∥CC1,且DM=CC1. 又∵N為BB1中點,∴DM∥BN,且DM=BN, ∴MBND為平行四邊形,∴BM∥DN, ∵BM⊥平面
20、ACC1A1,∴DN⊥平面ACC1A1. 又∵DN?平面AC1N,∴平面AC1N⊥平面AA1C1C. 【訓練4】 (2018·蘇州模擬)如圖,邊長為4的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與正三角形PAD所在平面互相垂直,M,Q分別為PC,AD的中點. (1)求證:PA∥平面MBD. (2)在線段AB上是否存在一點N,使得平面PCN⊥平面PQB?若存在,試指出點N的位置,并證明你的結(jié)論;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1)證明 如圖,連接AC交BD于點O,連接MO. 由四邊形ABCD為正方形,知點O為AC的中點,又因為M為PC的中點, 所以MO∥PA. 因為MO?平面MBD,PA?平面MB
21、D, 所以PA∥平面MBD. (2)解 存在點N,當N為AB的中點時,平面PCN⊥平面PQB.證明如下: 因為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Q為AD的中點, 所以BQ⊥NC. 因為Q為AD的中點,△PAD為正三角形, 所以PQ⊥AD. 因為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PQ?平面PAD, 所以PQ⊥平面ABCD. 又因為NC?平面ABCD,所以PQ⊥NC. 又因為BQ∩PQ=Q,BQ,PQ?平面PQB, 所以NC⊥平面PQB. 因為NC?平面PCN, 所以平面PCN⊥平面PQB. 一、必做題 1.若平面α⊥平面β,平面α∩平面β=直線l,
22、則下列命題正確的有________(填序號). ①垂直于平面β的平面一定平行于平面α; ②垂直于直線l的直線一定垂直于平面α; ③垂直于平面β的平面一定平行于直線l; ④垂直于直線l的平面一定與平面α,β都垂直. 解析 對于①,垂直于平面β的平面與平面α平行或相交,故①錯誤; 對于②,垂直于直線l的直線與平面α垂直、斜交、平行或在平面α內(nèi),故②錯誤; 對于③,垂直于平面β的平面與直線l平行或相交,故③錯誤;易知④正確. 答案?、? 2.(2018·常州模擬)設m、n是兩條不同的直線,α、β是兩個不同的平面,則下列命題正確的是________(填序號). ①若m⊥n,n∥α,則
23、m⊥α; ②若m∥β,β⊥α,則m⊥α; ③若m⊥β,n⊥β,n⊥α,則m⊥α; ④若m⊥n,n⊥β,β⊥α,則m⊥α. 解析 ①中,由m⊥n, n∥α,可得m?α或m∥α或m與α相交,錯誤;②中,由m∥β,β⊥α,可得m?α或m∥α或m與α相交,錯誤;③中,由m⊥β,n⊥β,可得m∥n,又n⊥α,則m⊥α,正確;④中,由m⊥n,n⊥β,β⊥α,可得m與α相交或m?α或m∥α,錯誤. 答案?、? 3.(2018·無錫模擬)如圖,在斜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BC1⊥AC,則C1在底面ABC上的射影H必在直線______上. 解析 由AC⊥AB,AC⊥BC1
24、, ∴AC⊥平面ABC1. 又∵AC?平面ABC,∴平面ABC1⊥平面ABC. ∴C1在平面ABC上的射影H必在兩平面交線AB上. 答案 AB 4.如圖,三棱柱ABC-A1B1C1中,側(cè)棱AA1垂直底面A1B1C1,底面三角形A1B1C1是正三角形,E是BC中點,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填序號). ①CC1與B1E是異面直線; ②AC⊥平面ABB1A1; ③AE與B1C1是異面直線,且AE⊥B1C1; ④A1C1∥平面AB1E. 解析?、俨徽_,因為CC1與B1E在同一個側(cè)面中,故不是異面直線;②不正確,由題意知,上底面ABC是一個正三角形,故不可能存在AC
25、⊥平面ABB1A1;③正確,因為AE,B1C1為在兩個平行平面中且不平行的兩條直線,故它們是異面直線;④不正確,因為A1C1所在的平面與平面AB1E相交,且A1C1與交線有公共點,故A1C1∥平面AB1E不正確. 答案?、? 5.如圖,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斜邊BC上的高AD為折痕,把△ABD和△ACD折成互相垂直的兩個平面后,某學生得出下列四個結(jié)論: ①BD⊥AC; ②△BAC是等邊三角形; ③三棱錐D-ABC是正三棱錐; ④平面ADC⊥平面ABC. 其中正確的是________(填序號). 解析 由題意知BD⊥平面ADC,故BD⊥AC,①正確;AD為等腰直角三角形斜邊B
26、C上的高,平面ABD⊥平面ACD,所以AB=AC=BC,△BAC是等邊三角形,②正確;易知DA=DB=DC,又由②知③正確;由①知④錯. 答案 ①②③ 6.如圖所示,直線PA垂直于⊙O所在的平面,△ABC內(nèi)接于⊙O,且AB為⊙O的直徑,點M為線段PB的中點.現(xiàn)有結(jié)論:①BC⊥PC;②OM∥平面APC;③點B到平面PAC的距離等于線段BC的長.其中正確的是________(填序號). 解析 對于①,∵PA⊥平面ABC,∴PA⊥BC, ∵AB為⊙O的直徑,∴BC⊥AC,∴BC⊥平面PAC, 又PC?平面PAC,∴BC⊥PC; 對于②,∵點M為線段PB的中點,∴OM∥PA, ∵PA
27、?平面PAC,OM?平面PAC, ∴OM∥平面PAC; 對于③,由①知BC⊥平面PAC,∴線段BC的長即是點B到平面PAC的距離,故①②③都正確. 答案?、佗冖? 7.如圖,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側(cè)棱長為2,AC=BC=1,∠ACB=90°,D是A1B1的中點,F(xiàn)是BB1上的動點,AB1,DF交于點E.要使AB1⊥平面C1DF,則線段B1F的長為________. 解析 設B1F=x, 因為AB1⊥平面C1DF,DF?平面C1DF, 所以AB1⊥DF. 由已知可得A1B1=, 設Rt△AA1B1斜邊AB1上的高為h, 則DE=h. 又2×=h, 所以h=,D
28、E=. 在Rt△DB1E中, B1E= =. 由面積相等得×=x, 得x=. 答案 8.如圖,PA⊥圓O所在的平面,AB是圓O的直徑,C是圓O上的一點,E,F(xiàn)分別是點A在PB,PC上的射影,給出下列結(jié)論: ①AF⊥PB;②EF⊥PB;③AF⊥BC;④AE⊥平面PBC. 其中正確結(jié)論的序號是________. 解析 由題意知PA⊥平面ABC,∴PA⊥BC. 又AC⊥BC,且PA∩AC=A, ∴BC⊥平面PAC,∴BC⊥AF. ∵AF⊥PC,且BC∩PC=C, ∴AF⊥平面PBC, ∴AF⊥PB,又AE⊥PB,AE∩AF=A, ∴PB⊥平面AEF,∴PB⊥EF.
29、 故①②③正確. 答案?、佗冖? 9.(2018·無錫一模)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為矩形,AP⊥平面PCD,E,F(xiàn)分別為PC,AB的中點.求證: (1)平面PAD⊥平面ABCD; (2)EF∥平面PAD. 證明 (1)∵AP⊥平面PCD,CD?平面PCD, ∴AP⊥CD. ∵ABCD為矩形,∴AD⊥CD, 又∵AP∩AD=A,AP?平面PAD,AD?平面PAD, ∴CD⊥平面PAD, ∵C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 (2)連接AC、BD交于O,連接OE,OF. ∵ABCD為矩形,∴O為AC中點, ∵E為PC中點,∴OE∥PA.
30、 ∵OE?平面PAD,PA?平面PAD,∴OE∥平面PAD, 同理,OF∥平面PAD, ∵OE∩OF=O,OE,OF?平面OEF, ∴平面OEF∥平面PAD, ∵EF?平面OEF,∴EF∥平面PAD. 10.在直角梯形SBCD中,∠D=∠C=,BC=CD=2,SD=4,A為SD的中點,如圖(1)所示,將△SAB沿AB折起,使SA⊥AD,點E在SD上,且SE=SD,如圖(2)所示. (1)求證:SA⊥平面ABCD; (2)求二面角E-AC-D的正切值. (1)證明 由題意知SA⊥AB, 又SA⊥AD,AB∩AD=A,AB,AD?平面ABCD, 所以SA⊥平面ABCD.
31、(2)解 在AD上取一點O,使AO=AD, 連接EO,如圖所示. 又SE=SD,所以EO∥SA. 所以EO⊥平面ABCD. 過O作OH⊥AC交AC于H,連接EH,則AC⊥平面EOH,EH?平面EOH, 所以AC⊥EH, 所以∠EHO為二面角E-AC-D的平面角. 已知EO=SA=. 在Rt△AHO中,∠HAO=45°,OH=AO·sin 45° =×=. tan∠EHO==2,即二面角E-AC-D的正切值為2. 二、選做題 11.如圖,在直二面角α-MN-β中,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斜邊BC?α,一直角邊AC?β,BC與β所成角的正弦值為,則AB與β所成的角是___
32、_____. 解析 如圖所示,作BH⊥MN于點H,連接AH, 則BH⊥β,∠BCH為BC與β所成的角. ∵sin∠BCH==, 設BC=1,則BH=. ∵△ABC為等腰直角三角形,∴AC=AB=, ∴AB與β所成的角為∠BAH. ∴sin∠BAH===, ∴∠BAH=. 答案 12.如圖所示,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平面AED⊥平面ABCD,EF∥AB,AB=2,BC=EF=1,AE=,DE=3,∠BAD=60°,G為BC的中點. (1)求證:FG∥平面BED; (2)求證:平面BED⊥平面AED; (3)求直線EF與平面BED所成角的正弦值. (
33、1)證明 如圖,取BD的中點O,連接OE,OG. 在△BCD中,因為G是BC的中點, 所以OG∥DC且OG=DC=1. 又因為EF∥AB,AB∥DC, 所以EF∥OG且EF=OG, 所以四邊形OGFE是平行四邊形,所以FG∥OE. 又FG?平面BED,OE?平面BED, 所以FG∥平面BED. (2)證明 在△ABD中,AD=1,AB=2,∠BAD=60°, 由余弦定理可得BD=,進而∠ADB=90°, 即BD⊥AD. 又因為平面AED⊥平面ABCD,BD?平面ABCD, 平面AED∩平面ABCD=AD, 所以BD⊥平面AED. 又因為BD?平面BED, 所以平面BED⊥平面AED. (3)解 因為EF∥AB,所以直線EF與平面BED所成的角即為直線AB與平面BED所成的角. 過點A作AH⊥DE于點H,連接BH. 又平面BED∩平面AED=ED, 由(2)知AH⊥平面BED, 所以直線AB與平面BED所成的角即為∠ABH. 在△ADE中,AD=1,DE=3,AE=, 由余弦定理得cos∠ADE=,所以sin∠ADE=, 因此AH=AD·sin∠ADE=. 在Rt△AHB中,sin∠ABH==. 所以直線EF與平面BED所成角的正弦值為. 20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6.煤礦安全生產(chǎn)科普知識競賽題含答案
- 2.煤礦爆破工技能鑒定試題含答案
- 3.爆破工培訓考試試題含答案
- 2.煤礦安全監(jiān)察人員模擬考試題庫試卷含答案
- 3.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管理人員(地下礦山)安全生產(chǎn)模擬考試題庫試卷含答案
- 4.煤礦特種作業(yè)人員井下電鉗工模擬考試題庫試卷含答案
- 1 煤礦安全生產(chǎn)及管理知識測試題庫及答案
- 2 各種煤礦安全考試試題含答案
- 1 煤礦安全檢查考試題
- 1 井下放炮員練習題含答案
- 2煤礦安全監(jiān)測工種技術(shù)比武題庫含解析
- 1 礦山應急救援安全知識競賽試題
- 1 礦井泵工考試練習題含答案
- 2煤礦爆破工考試復習題含答案
- 1 各種煤礦安全考試試題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