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淮陽縣西城中學(xué)七年級地理上冊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知識點分析 中圖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河南省淮陽縣西城中學(xué)七年級地理上冊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知識點分析 中圖版(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
1、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地球的平均半徑是6371千米,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地球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
2、 實際上,地球里并不是真的有一根地軸,這是為了認(rèn)識上的方便人們假設(shè)出來的。
3、 在地球儀上,與兩極距離相等的大圓圈,代表赤道。同赤道平行的線,叫緯線,緯線有無數(shù)條,呈東西方向,緯線之間相互平行;連接南北兩極并與緯線垂直相交的線,叫做經(jīng)線,經(jīng)線有無數(shù)條,呈南北方向,經(jīng)線都相交于南北兩極點。
4、 為了區(qū)別各條經(jīng)線與緯線,人們給它們標(biāo)定了不同的度數(shù),分別叫做經(jīng)度與緯度。
5、 緯度從赤道開始量算,赤道是0°,向南向北各至90°;赤道以北
2、稱北緯,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稱南緯,用字母S表示。
6、 0°經(jīng)線穿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稱為本初子午線,本初子午線以西直至180°經(jīng)線稱為西經(jīng),用字母W表示,本初子午線以東直至180°經(jīng)線稱為東經(jīng),用字母E表示。
西半球
東半球
西半球
7、 人們習(xí)慣上把地球分為東、西兩半球和南、北兩半球。為了保證部分國家和地區(qū)的完整,以20°W和160°E兩條經(jīng)線為東、西半球的分界線;以赤道為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20°W
8、
180°
160°E
0°
180°
9、人們將23.5°N緯線稱為北回歸線,將66.5°N緯線稱為北極圈;將23.5°S稱為南回歸線,將66.
3、5°S緯線稱為南極圈。
北極圈(66.5°N)
北寒帶
10、五帶的劃分:人們根據(jù)太陽熱量在地表的分布狀況,把地球表面劃分為五個溫度帶,簡稱“五帶”。
北回歸線(23.5°N)
北溫帶
熱帶
赤道
4、0°
南回歸線(23.5°S)
熱帶
南溫帶
南極圈(66.5°S)
南寒帶
5、
11、地圖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和圖例。
12、判斷方向的方法:一般地圖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有指向標(biāo)的地圖,指向標(biāo)的箭頭通常指向北方;有經(jīng)緯網(wǎng)的地圖,經(jīng)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0
圖上距離
10千米
實地距離
13、比例尺= ;比例尺三種表示形式:線段式 : ;數(shù)字式:1:1000000; 文字式: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0千米
14、比例尺大小比較:例如,圖A的比例尺為1/20和圖B的比例尺為1/2000000相比,圖A的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圍小,表示的內(nèi)容詳細(xì);圖B的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圍大,表示的內(nèi)容粗略
6、。
15、海拔指地面上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又叫做絕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叫做相對高度。海拔和相對高度一般都以米作為計量單位。
16、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是我國最高峰,也是世界最高峰,有“世界第三極”之稱;吐魯番盆地海拔最低點—154.31米,是我國陸地最低點。
17、基本地形類型有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高度和起伏變化都很大,大多呈脈狀分布)、丘陵(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地勢起伏不大,坡度緩和,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高原(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外圍較陡、內(nèi)部起伏和緩)、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起伏很?。⑴璧兀ê0尾欢?,周圍高,中
7、間低)
18、我們把一個區(qū)域內(nèi)海拔相同的各點相連的線稱為等高線。山的等高線特點是中間高,四周低,山峰在地圖上用 表示;鞍部是相鄰兩座山峰之間的連接部位,緩坡的等高線稀疏,陡坡的等高線密集,陡崖的等高線重合在一起;山脊和山谷是等高線彎曲最大的地方,山脊的最彎處指向低處,山谷的最彎處指向高
處。如右圖,A表示山峰,B表示鞍部,C表示山谷,易于形成小溪D表示山脊,E表示陡崖。①表示緩坡,利于爬山②表示陡坡
19、在分層設(shè)色地形圖上,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是:用綠色 黃色 褐色的顏色漸變表示陸地上地勢由低到高的變化,綠色表示平原,黃、褐等色表示山地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冰川;用淺藍(lán)到深藍(lán)的變化表示海水由淺到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