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選考)2022屆高考物理二輪復習 加試選擇題小卷8》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浙江選考)2022屆高考物理二輪復習 加試選擇題小卷8(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浙江選考)2022屆高考物理二輪復習 加試選擇題小卷8
1.如圖所示,S1和S2是兩個相干波源,其振幅均為A,周期均為T。實線與虛線分別表示兩列波的波峰和波谷。此刻,c是波谷與波谷的相遇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a處質點始終處于離平衡位置2A處
B.隨著時間的推移,c處的質點將向右移動
C.從該時刻起,經(jīng)過T,c處的質點將通過平衡位置
D.若S2不動,S1沿S1b連線向b運動,則b處質點仍然始終處于平衡位置
2.對下列現(xiàn)象解釋正確的是( )
A.圖甲和泊松亮斑的原理一樣
B.圖乙和三棱鏡色散的原理一樣
C.圖丙和利用光學技術檢查鏡面的平整程度的原理一樣
2、
D.圖丁和偏振太陽鏡的原理一樣
3.云室能顯示射線的徑跡,把云室放在磁場中,從帶電粒子運動軌跡的彎曲方向和半徑大小就能判斷粒子的屬性,放射性元素A的原子核靜止放在磁感應強度B=2.5 T的勻強磁場中發(fā)生衰變,放射出粒子并變成新原子核B,放射出的粒子與新核運動軌跡如圖所示,測得兩圓的半徑之比R1∶R2=42∶1,且R1=0.2 m,已知α粒子質量6.64×10-27 kg,β粒子質量mβ=9.1×10-31 kg,普朗克常量取h=6.6×10-34 J·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新原子核B的核電荷數(shù)為84
B.放射性元素A原子核發(fā)生的是β衰變
C.衰變放射出的粒子的速度
3、大小為2.4×107 m/s
D.如果A原子核衰變時釋放出一種頻率為1.2×1015 Hz的光子,那么這種光子能使逸出功為4.54 eV的金屬鎢發(fā)生光電效應
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發(fā)生β衰變時,原子核發(fā)出電子,說明電子是原子核的組成部分
B.α粒子的散射實驗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結構模型,還可確定各種元素原子核的電荷數(shù)
C.鈾核裂變的核反應方程可能是Xe+ Sr+n
D.組成原子核的核子越多,它的結合能越大,比結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穩(wěn)定
5.圖甲所示為一列沿x軸正方向傳播的橫波在t=0時刻的波動圖象。乙圖可能是P質點也可能是N質點的振動圖象,質點振動方程為y=10sin 5
4、πt(cm)。則( )
A.該波的振幅為10 cm
B.乙圖為P質點的振動圖象
C.該波的波速為10 m/s
D.1 s內質點N通過的路程為1 m
6.1907年起,美國物理學家密里根開始以精湛的技術測量光電效應中幾個重要的物理量,檢驗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的正確性。按照密里根的方法進行實驗時得到了某金屬的Uc和ν的幾組數(shù)據(jù),并作出了如圖所示的圖線,電子的電量為e=1.6×10-19 C,則由圖線可知 ( )
A.該金屬的截止頻率約為4.27×1014 Hz
B.該金屬的逸出功約為0.48 eV
C.可以求得普朗克常量h約為6.3×10-34 J·s
D.若用波長為
5、500 nm的紫光照射該金屬,能使該金屬發(fā)生光電效應
加試選擇題小卷(八)
1.C 解析 a處是波峰與波峰疊加,為振動加強點,振幅為2A,但質點并不始終處于離平衡位置2A處,A錯誤;質點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動,并不隨波移動,B錯誤;從該時刻起,經(jīng)過T,c處為兩個相干波源的平衡位置相遇的位置,質點將通過平衡位置,C正確;兩列波傳到b點的振動情況一直在變化,當S2不動,S1沿S1b連線向b運動,b處質點不可能始終處于平衡位置,D錯誤。
2.BCD 解析 沙漠蜃景是光的全反射現(xiàn)象,而泊松亮斑的原理是光的衍射,它們的原理不相同,故A錯誤;彩虹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而三棱鏡色散也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原理相
6、同,故B正確;彩色的肥皂泡是光的干涉現(xiàn)象,而檢查光學平面的平整程度也是光的干涉現(xiàn)象,原理相同,故C正確;立體電影是光的偏振現(xiàn)象,偏振太陽鏡也是光的偏振現(xiàn)象,原理相同,故D正確。
3.ACD 解析 由動量守恒0=mv-mαvα,粒子做圓周運動向心力等于洛倫茲力,qvB=,又qα=2e,R1∶R2=42∶1,由以上關系得該放射性元素的電荷量q=84e,即衰變前原子核的電荷數(shù)為84,故A正確;衰變過程中動量守恒,因初動量為零,故衰變后兩粒子動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粒子軌跡為外切圓,說明兩粒子所受的洛倫茲力方向相反,均帶正電,故發(fā)生的是α衰變,故B錯誤;因R1=,得vα= m/s≈2.4×107 m
7、/s,故C正確;A原子核衰變時釋放出一種頻率為1.2×1015 Hz的光子,依據(jù)E=hν=6.6×10-34×1.2×1015 J=7.92×10-19 J=4.95 eV>4.54 eV,因此能使金屬鎢發(fā)生光電效應,故D正確。
4.BCD 解析 發(fā)生β衰變時,原子核發(fā)出的電子是核內中子轉化為質子時放出的,電子不是原子核的組成部分,選項A錯誤;α粒子的散射實驗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結構模型,還可確定各種元素原子核的電荷數(shù),選項B正確;裂變是重核在中子轟擊下裂變成輕核,鈾核裂變的核反應方程可能是XeSr+n,選項C正確;組成原子核的核子越多,它的結合能越大,比結合能是組合能與核子數(shù)之比,比結合能越大
8、,原子核中核子結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穩(wěn)定,故D正確。
5.ACD 解析 由圖象可知,該波的振幅為10 cm,選項A正確;由波形圖可知,t=0時刻質點P在平衡位置向下振動,可知乙圖不是P質點的振動圖象,選項B錯誤;由y=10sin 5πt(cm),知ω=5π rad/s,則該波的周期為T==0.4 s,由甲圖可知波長λ=4 m,所以波速為v==10 m/s,故C正確;因為t=1 s=2.5T,所以1 s內,質點P通過的路程為s=10A=100 cm=1 m,故D正確。
6.ACD 解析 根據(jù)光電效應方程可知:Ekm=hν-W逸出,而eUc=Ekm,解得Uc=ν-;由圖象可知該金屬的截止頻率約為4.27×1014 Hz,選項A正確;由圖象可知當ν=0時Uc= V=1.72 V,則該金屬的逸出功約為W逸出=1.72 eV,選項B錯誤;由圖象可知 V·Hz-1,解得h≈6.3×10-34 J·s,選項C正確;根據(jù)E= J≈2.3 eV>1.72 eV,則用波長為500 nm的紫光照射該金屬,能使該金屬發(fā)生光電效應,選項D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