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專用)2020版高考語文總復習 專題十四 文化經典閱讀課件.ppt

上傳人:tia****nde 文檔編號:14279691 上傳時間:2020-07-15 格式:PPT 頁數(shù):128 大?。?.38M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浙江專用)2020版高考語文總復習 專題十四 文化經典閱讀課件.ppt_第1頁
第1頁 / 共128頁
(浙江專用)2020版高考語文總復習 專題十四 文化經典閱讀課件.ppt_第2頁
第2頁 / 共128頁
(浙江專用)2020版高考語文總復習 專題十四 文化經典閱讀課件.ppt_第3頁
第3頁 / 共128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4.9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浙江專用)2020版高考語文總復習 專題十四 文化經典閱讀課件.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浙江專用)2020版高考語文總復習 專題十四 文化經典閱讀課件.ppt(12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二部分 古代詩文閱讀,專題十四文化經典閱讀 重在理解與傳承的經典性閱讀,真題研練,核心突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落實比方法更重要,真題研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解考點考情,磨高考真題,探命題特點,解考點考情,考點要求 傳統(tǒng)文化經典(如論語)的理解和評價 簡釋:“傳統(tǒng)文化經典”是指在中國歷史上有重要作用并在現(xiàn)在仍有重要影響的文化典籍,上至論語,下至曾國藩家書,涉及經史子集,浩繁龐大,但主要指“子”部分,即先秦時期諸子百家書籍,尤以論語為首為要。加個括號特別說明了這一點?!袄斫狻薄霸u價”點明了考查的重點:一是理解經典,二是評價經典。無論是理解還是評價,都重在經典的思想文化內涵。,考點簡釋,考情表覽,

2、1.考查范圍:除2015、2016兩年考其他經典外,全都考查論語。 2.考查材料:可以是單則,也可以是兩則;可以是同一經典內不同章節(jié)的兩則,也可以是不同經典的兩則。意在引導學習經典要善于內引外聯(lián),學會比較、遷移。 3.考查題型:總體來看,基本上一為填空題,12分;一為簡答題,34分,前易后難。 4.考查能力:以理解、概括為主,兼及識記、分析、評價。 5.主要考點:經典文化常識、名句的識記;經典思想內涵的提取和理解。,數(shù)據(jù)密解,磨高考真題,1.(2018浙江)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論語述而)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

3、觀也已?!?(論語泰伯) 注才之美:美好的才華。使:假使。 (1)第一則材料中“夢見周公”的含義是什么?(2分) 答后四思該題考了什么?該題是怎么考的?標準答案是如何組織的? 我的問題是什么?如何解決? 參考答案評分標準:“夢見周公”表明孔子對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周代文化”,1分,“推崇”或“向往”類似詞語,1分),答題提示:本題借助孔子“夢見周公”表達了他對周公所代表的“周禮”的推崇和向往。應該說,只要考生有基本的論語知識基礎,一般都能寫出關鍵詞(或類似詞語)“周禮”“推崇和向往”等。從這個角度來看,這道題審題和解答難度都不大。 考生需關注“字、詞、句的味道”??鬃诱f“甚矣吾衰也”,這

4、句背后的“潛臺詞”就是“我已經衰老得很厲害了(無論是形體上還是精神上)”,這是孔子面對生命的短暫和渺小,以及現(xiàn)實的殘酷和黑暗,發(fā)出的悲鳴。“嚶其鳴矣,求其友聲”,這個時候“周公”何嘗不是孔子的一種精神慰藉。但現(xiàn)實是“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的悲涼。是孔子夢不到周公,還是周公不來孔子的夢中,這不得而知,但無論是哪一點,都代表了孔子暮年的痛苦;仁政未曾實現(xiàn),禮義沒有推行,更絕望的是高處不勝寒,知音無處尋。,(2)概括第二則材料的主旨,并加以分析。(4分) 答后四思該題考了什么?該題是怎么考的?標準答案是如何組織的?我的問題是什么?如何解決? 參考答案評分標準:主旨在于說明德、才的關系,孔子強調德重于

5、才。“周公之才之美”,是極言其才干之優(yōu)異;“驕”“吝”則是惡劣的品質??鬃诱J為,一個人如果品德不好,即使才華出眾也不足稱道。(概括主旨,2分;分析,2分),答題提示:通過對題干的把握和對材料二的提煉和分析,本題可以拆分成以下兩個基本問題:“主旨”是什么?就是孔子對“德行與才華”的觀點,即“孔子注重德行修養(yǎng),注重內在品質的培養(yǎng)”?!爸髦肌痹诓牧隙惺侨绾误w現(xiàn)的?即對材料二進行相應的分析,只要表述得當,即符合要求。,本題材料選自課外,第一關就是翻譯,但結合注釋,難度不大。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已!”大致意思是“假如一個人有周公那樣的美好才華,但如果他驕傲、小氣,那么他其余

6、的表現(xiàn)也就不值得一看了”。過了翻譯關,接下來需要注意提煉和概括。“周公之才之美”,可提煉出“外在表現(xiàn)的才華”等,“驕且吝”可概括出“內在的不良德行”,進而提煉看出孔子推崇正面的“德行、內在品質”的結論。一般來說,考生如果要答到“德、才”之間的關系,確實有一定的難度。但如果有“顯性、隱性關鍵詞”的意識,也并非無法實現(xiàn)。從本題來看,“之才之美”,顯性的關鍵詞是“才(美)”,稍作提煉,就是“才華及外在表現(xiàn)”,“驕且吝”,是人性格上的缺陷,很明顯這里是孔子提出的反面教材,只要作一個正面的轉化,也不難得出“內在的品質”這個隱性關鍵詞。,參考譯文 孔子說:“我衰老得多么厲害呀!我好長時間沒再夢見周公了!”

7、 (論語述而) 孔子說:“即使有周公那樣美好的才華,假使驕傲自大而又吝嗇小氣,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論語泰伯),2.(2017浙江)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知十,賜也聞一知二?!弊釉唬骸案ト缫玻晃崤c女,弗如也?!?論語公冶長)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論語述而) (1)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長,論語先進篇以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區(qū)分,其中顏淵屬于_,子貢屬于_。(2分) 參考答案評分標準:德行言語(1空1分),答題提示:“德行”,指品德行為高尚?!把哉Z”,能言善辯,指善于辭令和外

8、交應對?!罢隆保搁L于政事、政務?!拔膶W”,古代文獻,指通曉詩書禮樂等古代文獻。 第二個語段,孔子夸贊顏淵能像自己一樣做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表明孔子覺得弟子顏回在德行上最能傳其衣缽。據(jù)此可推測顏淵屬于德行。第一個語段,從子貢的回答來看,他口才很好。子貢知道孔子欣賞顏回,于是直接回答不如,而且用自己來突出顏回的優(yōu)點,從側面又突出孔子對顏回教育得法,這個回答深得孔子的心意。據(jù)此可推測子貢屬于言語。,(2)一說“吾與女,弗如也”中的“與”為連詞,可斷為“吾與女弗如也”。根據(jù)這樣斷句,綜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的教育技巧。(4分) 答后四思該題考了什么?該題是怎么考的?標準答案是如何組織的?我的問

9、題是什么?如何解決? 參考答案評分標準:平等待人。孔子常常以自己與弟子同列,來說明同具某種修養(yǎng),或同有某種不足,體現(xiàn)出平等待人的教育家風度。善于勉勵??鬃幼苑Q與顏回同樣具有“用舍行藏”的修養(yǎng),意在勉勵顏回更加精進??鬃訉ψ迂暤囊环?,意在安慰子貢,并勉勵他取法乎上,再加深造。(每點2分,其中技巧1分,分析1分),答題提示:首先要逐句理解大意,然后在此基礎上分析評價其教育技巧。第一個語段中,孔子把自己放低到跟弟子子貢一樣的水平,表示自己也不如顏回。第二個語段中,“惟我與爾有是夫”一句,孔子將弟子顏回提高到自己的高度。孔子這樣將自己同學生并列,體現(xiàn)了他平等待人的風度。 第一個語段中,孔子雖然直言子

10、貢不如顏回,但說自己也不如顏回,意在安慰勉勵子貢。第二個語段中,孔子說顏回同自己一樣,也具有“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修養(yǎng),無疑是對顏回品德的高度贊揚,在夸贊之中更有激勵。,參考譯文 孔子對子貢說:“你和顏回比,哪一個強些?”子貢回答說:“我怎敢跟顏回比?他聽到一件事,就可以推斷出十件事;我呢,聽到一件事只能推斷出兩件事。”孔子說:“你是不如他;我和你,都不如他。”(論語公冶長) 孔子對顏淵說:“有用我的,就把我的這些主張實行起來;不用我,我就隱退。只有我和你能這樣了!”(論語述而),3.(2016浙江)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 墨子節(jié)用:“圣人為政一國,一國可倍也;大之為政天下,天

11、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國家,去其無用之費,足以倍之。圣王為政,其發(fā)令興事,使民用財也,無不加用而為者,是故用財不費,民德不勞,其興利多矣?!?注加用:更有用,更有價值。德:通“得”。 (1)從這段文字看,“節(jié)用”的含義是。(不超過6個字)(1分) 參考答案評分標準:去無用之費(超出字數(shù)不得分) 答題提示:本題從理解詞義的角度考查對文化經典的理解。在理解整個語段的基礎上,結合“因其國家,去其無用之費,足以倍之”等語句可以判斷出。,(2)根據(jù)選文,理解并概括墨子的“為政”思想。(4分) 答后四思該題考了什么?該題是怎么考的?標準答案是如何組織的?我的問題是什么?如何解決? 參考答案評分標

12、準:不贊成通過對外掠奪來增強國力。合理地節(jié)約用度。珍惜人力物力,減輕百姓負擔。(1點1分,3點4分) 答題提示:本題考查對古代文化經典的理解和概括。首先要逐句理解大意,然后劃分層次。首句是總領句,后面兩句是具體體現(xiàn)。借助文段中的關鍵詞句,如“非外取地也”“去其無用之費”“民德不勞”等,即可概括出。,4.(2015浙江)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 知言者,盡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無不有以究極其理,而識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氣,即所謂體之充者。本自浩然,失養(yǎng)故餒,惟孟子為善養(yǎng)之以復其初也。蓋惟知言,則有以明夫道義,而于天下之事無所疑;養(yǎng)氣,則有以配夫道義,而于天下之事

13、無所懼,此其所以當大任而不動心也。 (選自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 (1)根據(jù)材料可以判斷,朱熹這段話是對孟子中“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_”一句的注釋。(2分) 參考答案評分標準:浩然之氣(有錯別字不得分),答題提示:本題以填空的形式考查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材料選自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由此可知,材料中的內容都是對孟子的注釋。題目又明確問“朱熹這段話是對孟子中我知一句的注釋”,其實即便沒有這樣的語境,考生對“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這句話應該也是十分熟悉的。難度不大。,(2)從畫線句中概括“知言”和“養(yǎng)氣”的功能。(3分) 答后四思該題考了什么?該題是怎么考的?標準答案是如何組織的?

14、我的問題是什么?如何解決? 參考答案評分標準:知言,能明道義,于事無疑。養(yǎng)氣,能配道義,于事無懼。(1點1分,2點3分) 答題提示: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歸納和概括要建立在讀懂文本的基礎上,概括準確、全面,需要結合上下文,還需要結合孟子的話來理解。,參考譯文 懂得如何辯言,只不過是盡心知性罷了。對于天下的言語,沒有不探究其原理的,并且認識是非得失的原因啊。浩然充沛,盛大流行的樣子。氣,也就是充滿身體的東西。本來是浩然充沛的,只不過失去了培養(yǎng)所以才會空虛,只有孟子善于培養(yǎng)并且能夠恢復到原來的樣子。大概是他懂得辯言,就能夠明曉道義,并且對天下的事情沒有疑惑;培養(yǎng)氣,就能配合道義

15、,對于天下事沒有什么畏懼,這就是他擔當大任而不動搖的原因吧。,探命題特點,1.所節(jié)選的經典片段特點:語言凝練,思維性強;立場堅定,態(tài)度鮮明,理據(jù)充分;與現(xiàn)代生活關系密切,對當代人們安身立命仍有指導意義。 2.要考查的經典思想內涵特點:文化經典中有現(xiàn)實意義的思想觀點,如為政觀、交友觀、教育觀和個人修養(yǎng)等。 3.兩種題型特點:填空題,要填的多是經典中的常識、名句,或是核心思想的概括,答案要求高度精準,字數(shù)相當簡潔,不得寫錯別字。 簡答題,多是針對材料中包含的思想觀點而出,涉及關鍵詞語、句子的理解,甚或句讀,要求能從語言文字中準確提取,概括出思想內核,并能分析、評價。,核心突破,落實比方法更重要,理

16、解必備知識準確把握經典的思想內涵,掌握關鍵能力文化經典思想內涵的理解方法,練就學科素養(yǎng)文化經典閱讀,核心內容 導圖概覽,核心內容 導圖概覽,一、論語十大思想內涵 (一)教材論語選讀的復習方法 1.對每個章節(jié),復習要抓文字、文章、文化三個層次,文化是重點 “文字”層次指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積累,目的在于讀懂文章,積累知識;“文章”層次指對章法技巧的分析和鑒賞,目的在于學習章法,培養(yǎng)能力;“文化”層次指對文化傳統(tǒng)的評價和理解,目的在于傳承文化,提升思想。,理解必備知識,2.要掌握孔子的幾大思想觀點的核心,如為政觀、義利觀、交友觀、教育觀、文化觀、禮樂觀、仁愛觀、中庸觀;尤其要認真閱讀每課后的“相關鏈

17、接”,把精要之處加以圈畫或摘錄,弄通弄懂弄透弄熟。對“仁、義、禮、智、信”五大關鍵詞在孔子學說中的關系以及各自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結合教材說清楚。 3.重視每篇課文后所附的“相關鏈接” “相關鏈接”都是古今大家對孔子或論語相關思想的解說,挖掘深廣,解析精辟,具有較強的概括性,是理解孔子或論語思想的好幫手。,(二)論語十大思想內涵梳理 1.為政以德 在治國方略上,孔子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數(shù)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也叫“德治”或“禮治”。實行德治的具體辦法有:重教化,輕刑罰;反對過度榨取,主張“使民也義”;為政需正己;舉賢才。 應特別注意孔子的“均無貧”思想??鬃铀^的“均無

18、貧”指的是不同等級地位的人各自得到應該得到的部分,是站在統(tǒng)治階級的立場上闡釋的,不同于“平均主義”。,教材助解1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論語) 夫圣人之治國,不恃人之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為非也。恃人之為吾善也,境內不什數(shù);用人不得為非,一國可使齊。為治者用眾而舍寡,故不務德而務法。 (韓非子) 注為吾善:自我完善。用:使。不什數(shù):不能用十來計算,即不到十個。 (1)從上面兩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韓非子的為政觀。 孔子:_ 韓非子:_,為政以德(或“以德、禮治國”)。,以法治國。,(2)請對這兩種為政觀進

19、行簡要評析。 答案孔子認為“法治”雖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韓非子認為能夠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眾人,必須以法治國。兩種觀點各有側重,各有偏頗,宜相互補充。,參考譯文 孔子說:“用政令來訓導百姓,用刑罰來整頓百姓,百姓可以免除罪過但沒有羞恥心;用道德來訓導百姓,用禮教來整頓百姓,百姓就會有羞恥心而內心歸依?!?論語) 圣人治理國家,不是依賴人們的自我完善,要的是那種人們不敢做壞事的局面。要是靠人們的自我完善,國內找不出十個;要是形成人們不敢做壞事的局面,就可以使全國整齊一致。治理國家的人需要采用多數(shù)人都得遵守的措施,不能用只有少數(shù)人才能做到的辦法,因此不應該推崇德治,而應該

20、實行法治。 (韓非子),2.克己復禮 孔子所說的“禮”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倫理”為基礎的嚴格的“等級”制,作為治理國家的規(guī)范;二是個人之“禮”,即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準則,服從于制度之“禮”。 孔子“克己復禮”思想包括三項內容。 (1)克己復禮:約束自己而回歸于禮。此處的“禮”指的是周禮?!翱思簭投Y”是孔子在“禮樂崩壞”時代倡導的理論主張和行為準則。 (2)禮與仁的關系:孔子的禮是建立在仁的基礎上的禮,不僅講制度,講規(guī)范,還講帶著仁愛之心去執(zhí)行這些規(guī)范;孔子的仁是禮指導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制度為前提和目的的仁愛,不是無差別的兼愛、博愛。,(3)孝與仁

21、的關系:在“仁”的諸多道德要求中,“孝”與“悌”被看作是做人的一種天經地義的綱紀要求,也是一個人“修身養(yǎng)性”、追求“仁”、實踐“仁”的根本?!靶ⅰ奔葱⒕锤改福般奔醋鹁葱珠L?!靶弊鳛榭鬃訉W說中的一個倫理道德觀念,規(guī)定了一個人對父母、兄長所應具有的態(tài)度和行為要求。,教材助解2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論語八佾)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 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論語陽貨) (1)孔子為什么認為季氏用八佾舞是件不能容忍的事?

22、答案不合周禮的規(guī)定。按照周禮,天子才能有八佾,季氏是大夫,只能有四佾,用八佾是對天子的僭越,僭越就是犯上。不合仁的要求。犯上就會作亂,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天下就會亂套,這是最大的不仁,所以孔子不能容忍。,(2)以上章句中孔子強調了“禮”“樂”“仁”三者的關系,請用自己的話說說它們之間的關系。 答案樂是表達人們思想情感的一種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禮的一部分。禮與樂都是外在的表現(xiàn),而仁則是人們內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樂必須反映人們的道德。這里,孔子把禮、樂與仁緊緊聯(lián)系起來,認為沒有仁德的人根本談不上禮、樂的問題。,參考譯文 孔子評論季氏說:“他用八佾在庭院中奏樂舞蹈,如果這都可以容忍,那還有什么不可容

23、忍呢?”(論語八佾) 顏淵問什么是仁。孔子說:“約束自己而回歸于禮就是仁。一旦約束自己而回歸于禮,天下的人就會稱贊他仁德了。實踐仁德全靠自己,難道還靠別人嗎?” (論語顏淵) 孔子說:“禮呀禮呀,難道僅僅是指玉帛之類的禮物說的嗎?樂呀樂呀,難道僅僅是指鐘鼓之類的樂器說的嗎?”(論語陽貨),3.知其不可而為之 (1)知其不可而為之 “知其不可而為之”是對孔子的概括,表現(xiàn)出孔子堅持理想、堅持原則、認定目標的執(zhí)著精神。這種精神,是儒家積極進取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在今天,這種精神還是值得提倡的。 (2)儒道之辯入世與出世 孔子不倡導消極避世,與道家的主張不同??鬃印皯撊弧?悵惘失意的樣子),一方面為眾生滔

24、滔、知音難覓而悵惘;另一方面又堅定不移地堅持著自己的濟世思想,“知其不可而為之”,認為天下無道,才更需要自己挺身而出,匡扶正義。應該說“知其不可而為之”是做人的大道理,我們也應該學習孔子這種孜孜不倦的執(zhí)著精神。,教材助解3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 材料一: 陳成子弒簡公??鬃鱼逶《?,告于哀公曰:“陳恒弒其君,請討之?!惫唬骸案娣蛉?!” 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論語憲問) 材料二: 子張問曰:“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于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

25、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痹唬骸叭室雍??”曰:“未知。焉得仁?”(論語公冶長),注崔子:齊君的臣子崔杼。陳文子:與崔杼同朝為官,兩者地位相當。乘:一輛四匹馬拉的大車叫一乘。陳文子有馬十乘,在當時應算極其富有。違:避開,離開。,(1)材料一體現(xiàn)的是儒家的_精神。,知其不可而為之(或“恪守周禮”,或“維護周禮”),(2)面對弒君事件,孔子與陳文子的做法有何不同?你更贊成哪種做法?為什么? 答案孔子:積極參與,盡到自己的責任。陳文子:潔身自好,遠離污濁之地。 評析:(示例一)贊同孔子的做法。世道混亂,如果人人都潔身自好,明哲保身,那世間事務誰來承擔,社會進步誰來推動??鬃拥淖龇m

26、然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但他“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值得肯定。陳文子的做法在本質上就是一種逃避責任的表現(xiàn)。 (示例二)贊同陳文子的做法。面對這樣混亂的社會,僅憑個人能力無法改變。從材料一中也可看到,孔子的做法并沒有收到任何效果。與其徒勞無功,不如遠離不守禮道之人,保持自己清高的品質。,參考譯文 材料一: 陳成子殺了齊簡公??鬃育S戒沐浴而后朝見,報告魯哀公說:“陳恒殺了他的君主,請出兵討伐他?!卑Чf:“報告給那三位大臣!” 孔子退下后說:“因為我忝居大夫之列,所以不敢不報告。君主卻說報告給那三位大臣!” 孔子到三位大臣那里報告,三個人不同意出兵??鬃诱f:“因為我忝居大夫之后,所以不敢不報告?!?

27、材料二: 子張問:“崔杼殺了他的君主齊莊公,陳文子家有四十匹馬,都舍棄不要了。他離開齊國,到了另一個國家,然后說:這里的執(zhí)政者也和我們齊國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就離開了。到了另一個國家,又說:這里的執(zhí)政者也和我們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又離開了。這個人你看怎么樣?”孔子說:“可算得上清高了?!弊訌堈f:“可說是仁了嗎?”孔子說:“不知道。這怎么能算得仁呢?”,4.仁者愛人 (1)“仁”的內涵 “仁”的基本要點是“愛人”,具體體現(xiàn)在各個方面,諸如“孝弟、謹信、愛眾、親仁、忠恕、博施濟眾、體諒人而不強加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視人、關心弱者、珍愛生命”等?!叭省笔强鬃诱軐W思想的核心。 (2)“仁愛”和“

28、兼愛” 孔子的“仁愛”是建立在“禮”的基礎上的,也是以“禮”為原則和指導的,孔子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親情為紐帶,推己及人,從家庭親人到整個社會,實現(xiàn) “仁愛”。墨子的“兼愛”則是建立在所有人平等的基礎上,人與人之間互相友愛,利益共享,顯然是一種理想主義的觀點,在階級社會里,是難以實現(xiàn)的。,(3)孔子的“仁愛觀” 孔子的“仁”是以大的原則為前提的,即保證國家穩(wěn)定、百姓安生。而具體應從小事做起,落實到個人的一切行動中。如孔子對管仲的評價:孔子一方面肯定管仲在維護天下一統(tǒng)方面的貢獻,肯定其為“仁者”,看到了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九合諸侯、匡正天下的突出貢獻;另一方面,孔子否定管仲“知禮”

29、,指責管仲超越了一個臣子的本分,也像國君一樣有“反坫”(坫土筑的平臺)、樹“塞門”(相當于屏風、影壁等)。 (4)推己及人 孔子的仁愛是把孝悌視為根本,主張在“親親”的基礎上推己及人,這是他實踐仁的方法,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在考慮自己的同時也要想到其他人。在這里孔子并沒有否定個人的利益,只是強調一定要由自己的難處或愿望想到別人的難處或愿望,并盡力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同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其實也就是所謂的“忠恕”之道。,教材助解4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 論語鄉(xiāng)黨:“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這段文字,據(jù)唐人陸德明經典釋文的句讀可以標點為:“廄

30、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1)分別指出上面兩種不同標點的引文中孔子對人、馬的態(tài)度。 _ _ 解析本題考查對傳統(tǒng)文化經典論語的解讀。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比較句讀的不同所顯示的語意的不同。第一種句讀表明孔子只關心人的傷亡,對馬的傷亡則不聞不問。第二種句讀表明孔子既關心人的傷亡,也關心馬的傷亡,只不過先人后馬,先重后輕。,貴人賤馬,人、馬并重(或“先人后馬”),(2)對照孔子的仁愛觀,談談你對后一種句讀的看法。 答案這種句讀體現(xiàn)了后儒對孔子的推崇,但“人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因為孔子的“仁”并非兼愛,他主張在“親親”的基礎上推己及人。 解析本題考查對傳統(tǒng)文化經典論語的分析評價,要透

31、過現(xiàn)象認識孔子思想的核心。在當時,馬很貴,而看護馬的大抵都是奴隸賤民,在一般王公貴族眼里,馬是比人要值錢得多的。但是,孔子以人道主義關懷,先問人后問馬,體現(xiàn)了孔子的人本思想,值得尊敬。,5.君子之風 “君子”一詞在論語中總共出現(xiàn)了一百多次,那么,到底什么樣的人才能稱為君子呢?什么是君子的風范呢? 縱觀“君子之風”一章,可以歸結為一句話,即“文”和“質”兼美。所謂“文”,就是外在的行為表現(xiàn);所謂“質”,就是內在的修養(yǎng)。 先說“質”。其具體要求:一要堅守道義,講求誠信,即“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甚至“殺身以成仁”;二要見利思義,安貧樂道,視不義而得的富貴如浮云,不恥惡衣惡食,不患得患失;三要樂

32、以忘憂,做到不憂、不惑、不懼;四要動靜適宜,心胸廣大,意志堅毅。 再說“文”。要行為有禮,態(tài)度謙遜??鬃幼约壕蜕眢w力行,他“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是“文”的杰出代表。,與“君子”相對的便是“小人”。小人見利忘義,貪生怕死,貪圖享受,又患得患失??鬃訉⑦@種人斥為“鄙夫”(庸俗淺薄的人),認為這種人為了個人利益,什么手段都使得出來,不可與其共事。,教材助解5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 材料一: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 材料二: 季康子問政于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

33、風,必偃?!?(論語顏淵) 材料三: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論語季氏),材料四: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論語里仁) 材料五: 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論語子路) (1)論語中“君子”常常與“小人”對比,請分別說出材料一、二中君子與小人的含義。 答案材料一中,君子、小人是就外在身份而言,君子是有較高的政治地位者,小人是指統(tǒng)治下的老百姓;材料二中,君子與小人是從德行修養(yǎng)方面來區(qū)分的,君子是有道德的人

34、,小人是德性敗壞的人。,(2)結合材料,從不同角度簡析君子與小人的區(qū)別。 答案君子與小人的志向不同:君子的志向是修持德行操守,小人追求更多的產業(yè)及個人私利。 行事原則不同:君子不易討好,但辦事秉公而行,衡量人的才能加以任用;小人喜歡阿諛奉承,但用人時會求全責備,苛刻挑剔。 心態(tài)不同:君子敬畏天命,敬畏身居高位的人,敬畏圣人的言論;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懂得敬畏,不尊重在上位的人,蔑視圣人之言。(寫出任意兩點即可),參考譯文 材料一: 孔子說:“君子團結而不勾結,小人勾結而不團結?!?材料二: 季康子向孔子問什么是為政之道,說:“如果殺掉不守道義的人,來親近道德高尚的人,怎么樣?”孔子答道:“

35、您治理國政,哪里用得著殺人呢?您向往善道,百姓也就會從善了。君子的道德好比風,小人的道德好比草。草受風吹拂,一定順風倒伏?!?材料三: 孔子說:“君子應該有三點敬畏:敬畏上天的意志(自然規(guī)律),敬畏德高的王公大人,敬畏圣人的言論。小人不知道上天的意志,因而他不畏懼,他輕慢德高的王公大人,蔑視圣人的言論?!?材料四: 孔子說:“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圖;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僥幸。” 材料五: 孔子說:“為君子辦事很容易,但很難取得他的歡喜。不按正道去討他的喜歡,他是不會喜歡的;但是,當他使用人的時候,總是量才而用人。為小人辦事很難,但要取得他的歡喜則是很容易的。不按正道去討

36、他的喜歡,也會得到他的喜歡;但等到他使用人的時候,卻是求全責備?!?6.周而不比 (1)周而不比 “周而不比”主要就是“群而不黨”,普遍團結人而不搞宗派,與眾人和諧相處,不拉小團體,不結黨營私。要做到“周而不比”,一要胸襟寬廣,不心胸狹窄,不結黨營私,不排除異己;二要以道義為重,做人講忠信,辦事講原則,不唯利是圖,不互相勾結利用,不背信棄義,不以原則做交易。 根據(jù)孔子關于交友的論述,“周而不比”主要表現(xiàn)在“群而不黨”“和而不同”,即交往應有一定的原則,出于正當?shù)哪康模耙晕臅?,以友輔仁”,而不是朋比為奸。又提出三種“益友”與三種“損友”為交友的標準,應該與正直、誠信、博學多聞的朋友交往,而不

37、與諂媚逢迎、態(tài)度偽善、夸夸其談的人相交。,交友也應有度?!耙?guī)過勸善”是朋友的真正價值所在,但也有一定的限度,否則會使感情疏遠甚至反目成仇;朋友之間的交往應遵循適度原則,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使彼此的關系更加和睦。對待朋友不“以言舉人”,也不“以人廢言”。 (2)矜而不爭 孔子認為君子有“仁德”之心,君子不爭,不是說沒有進取心,而是有進取心但不斤斤計較。君子在集體生活中,與他人和睦相處,關系融洽,為公共利益,為多數(shù)人的利益團結一致,而恥于與少數(shù)人拉幫結派,相互勾結。 (3)以直報怨 “以直報怨”即當面直陳其怨,不必迂回曲折,旁敲側擊,而應單刀直入,以直言相告自己的憤怨。相對而言,道家的“以德報怨”

38、顯得過于寬厚;法家的“以牙還牙”“以怨報怨”顯得過于褊狹。冤冤相報,不利于社會穩(wěn)定,“以直報怨”當是比較高的境界。,教材助解6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 材料一: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衛(wèi)靈公) 材料二: “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莊子) (1)材料一中,孔子的交友原則是_。,誠信交往(或“客觀理性待人”),(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是否符合孔子的交友觀?結合孔子的交友觀談談你對“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的認識。 答案(示例)符合。君子待人接物淡如清水,小人待人接物甜如甜酒。

39、孔子提倡“與人為善”,鼓勵交往主體以善良的心地和開放的襟懷接納對方??鬃诱J為朋友之間應該講誠信,“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而不是以利益相合。故淡如清水,相合為江河,而非酒與醴相合久則敗壞。孔子強調君子“周而不比”“矜而不爭,群而不黨”,以追求“和而不同”的和諧理想的人際交往狀態(tài)。故人際交往清凈如水,內心純凈澄澈亦如水。,參考譯文 材料一: 孔子說:“君子不因為言論可取就選用一個人,也不因為人不可取就拒絕他的言論?!?材料二: “而且君子的交誼淡得像清水一樣,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樣;君子淡泊卻心地親近,小人甘甜卻利斷義絕。大凡無緣無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會無緣無故地離散?!?7.誨人不倦 (1)

40、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有: 有教無類。有教無類是指對教育對象一視同仁,沒有區(qū)別。它不是教學方法,孔子的教學方法是因材施教,二者是有區(qū)別的。 啟發(fā)誘導原則?!安粦嵅粏ⅲ汇话l(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假如學生未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就不勉強施教??鬃犹貏e重視讓學生根據(jù)已知事物的知識、經驗有所發(fā)揮,他與子夏對詩經的討論引發(fā)子夏的頓悟,就是最好的例證。 因材施教原則??鬃幼⒅貙W生的個體差異,對不同的對象施以不同的教育內容,分科教育,定向培養(yǎng)。,(2)孔子的治學思想:述而不作。 所謂“述而不作”,是指只綜合、闡述和宣傳古代前賢的理論、學說、主張,而不創(chuàng)新立異、自立新說。這是孔子謙虛的說法,也跟他的政

41、治傾向有關。孔子提倡“復禮”,向往周朝的禮儀、制度、文化,而當時的現(xiàn)實是“禮樂崩壞”,所以他更認為要大力宣揚古代文化。對于“述而不作”,一方面說明孔子“復古”的政治立場,以古代禮樂作為最高的標準;但另一方面,孔子在綜述古代文化中形成自己的體系,有創(chuàng)新在,并非“傳聲筒”,更非今天一些“學者”東拼西湊、剪剪貼貼可比。,教材助解7 (2018北京)論語記錄了孔子與弟子間的許多對話,如先進篇: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弊釉唬骸扒笠?/p>

42、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注斯:就。兼人:勇于作為。 請簡要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內容,并說明此則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樣的思想。,答案三次回答:孔子告訴子路不應聽到某種道理就立刻去實行它,要先聽聽父兄的意見。 孔子告訴冉有可以聽到某種道理就去實行它。 孔子認為冉有容易退縮,所以鼓勵他進?。徽J為子路勇于作為,膽子太大,所以要他謹慎些。 思想:此則短文生動地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育思想。,解析找出孔子回答的原話,根據(jù)題目“簡要概述”的要求,在翻譯原句的基礎上概括。子路性格勇猛,做事有時不免輕率,所以孔子要他在聽到一件該做的事時最好向父兄請教后才去做。而冉有由于個性謙和,遇事往往畏縮,因

43、此孔子要他在聽到一件該做的事后立刻去做。孔子用一退一進來教育弟子,以改正他們過與不及的毛病??鬃俞槍γ總€弟子不同的性格,給予不同的教育,體現(xiàn)的是因材施教的思想。,參考譯文 子路問道:“聽到一件合于義理的事,就立刻去做嗎?”孔子說:“父親和兄長還活著,怎么可以(不先請教他們)聽到了立刻就去做呢?” 冉有問道:“聽到一件合于義理的事,就立刻去做嗎?”孔子說:“聽到了就應該立刻去做。” 公西華說:“子路問聽到一件合于義理的事,就立刻去做嗎時,您回答父親和兄長還活著,怎么可以(不先請教他們)聽到了立刻就去做呢?;冉有問聽到一件合于義理的事,就立刻去做嗎時,您回答聽到了就應該立刻去做。我感到迷惑,我大膽

44、地問個明白?!笨鬃诱f:“冉有畏縮不前,所以我鼓勵他進?。蛔勇泛糜逻^人,所以我提醒他退讓些?!?8.高山仰止 “高山仰止”一章主要是領會孔子作為一個老師與學生的融洽關系及其人格魅力。 孔子的學問與道德是高不可攀的,但是他并不以此為傲。孔門師生之間,融洽和諧,真誠相待。他賞罰公正,喜怒好惡從不掩飾??组T弟子即使受到老師的嚴厲斥責,也依然理解老師、尊敬老師。顏淵對老師的評價是“仰之彌高,鉆之彌堅”;子貢對老師也相當尊敬,不能容忍別人對老師的詆毀,他把老師的學問比作“數(shù)仞之墻”,同時又把孔子比作“日月”,“無得而逾”。 孔子對待學生,至情至性,平易近人,一點兒架子也沒有。老師說錯話,學生可以反駁;老師

45、做錯事,學生可以不高興??鬃訉W生的態(tài)度,有成績就表揚,有過錯就批評??鬃雨P愛學生如同關愛自己的孩子。,教材助解8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論語陽貨) (1)在“割雞焉用牛刀”這一比喻中,“割雞”與“用牛刀”系喻體,在原文中其相對應的本體分別是什么? 答案割雞:治理武城縣。用牛刀:運用禮樂之道。,(2)子游引述孔子的話有什么用意?請簡要說明。 答案君子學習了禮樂就能愛人,小人學習了禮樂就容易使喚,可見無論是君

46、子還是小人,都要學習禮樂之道。武城雖小,作為縣宰也要用禮樂之道教化百姓,使君子和小人各安其分。從而巧妙地反駁了孔子的話。,參考譯文 孔子去武城,聽到彈琴唱歌的聲音??鬃游⑽⒁恍?,說:“殺雞何必用牛刀呢?” 子游回答說:“以前我聽先生說過:有地位的人學禮樂之道就會愛人,卑賤的人學禮樂之道就容易使喚?!?孔子說:“弟子們!言偃的話是對的。我剛才的話不過跟他開玩笑罷了?!?9.沂水春風 “沂水春風”一章反映的主要是孔子禮樂治國的思想。“沂水春風”是禮樂治國精神的體現(xiàn),是國泰民安、和諧社會構想之縮影。曾點所描繪的這個境界,就是社會安定、國家自主、經濟穩(wěn)定、天下太平,每個人都能享受真、善、美的人生。,教

47、材助解9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論語先進),(1)孔子“與點”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曾點所描繪的春游圖景,是“為國以禮”的結果,與孔子的治國思想相同。 (2)孔子“哂”子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子路不知謙讓,本身就不符合“禮治”之道,所以孔子要“哂之”了。,參考譯文 孔

48、子說:“因為我比你們大幾歲,不要因為我年長的緣故就不敢說話。你們平??偸钦f:沒人了解我啊!如果有人了解你們,你們想做些什么呢?” 子路不管不顧地回答說:“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中間,外有敵軍進犯,內又有饑荒發(fā)生;我來治理它,等到三年,可使百姓具備勇武精神,并且明白道義。” 孔子微微一笑。 曾皙說:“暮春時節(jié),換季的春服穿上了身,約上五六個青年人,六七個少年人,在沂水里洗一洗,在舞雩壇上吹吹風,然后唱著歌回家?!?孔子深深地感嘆說:“我贊同曾點的志向!”,10.中庸之道 (1)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一種溫和主義,有持中、穩(wěn)健、理性、包容、調和的特色,適用于社會改良和社會穩(wěn)定。大致有以下幾個

49、方面的內涵: “中庸之道”強調處事有“度”,過猶不及?!安患啊笔菦]有達到“中”,其根源在于太拘謹和保守;而“過”則是超過了“中”,其原因在于太放縱和激進。兩者盡管趨向相反,但都違背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因而都是偏離中道而走向極端的失中現(xiàn)象。 強調符合義的原則性。與人交往要有度,符合道義的就去做,不符合道義的就不做。只要努力做到合情合理就夠了,就是一個君子了。,強調溫和的處事原則。真正的中庸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氣質、德行、作風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對立的雙方應互相牽制,互相補充,這樣才符合中庸。 強調“權”(通權達變)的重要性。一切事物在按照常規(guī)不斷變化發(fā)展的同時,還可能出現(xiàn)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況

50、。而中庸之道作為一種切合實際的思想方法,必須與之相適應。所以,在具體實踐中運用“中”這一基本原則時,還必須根據(jù)實際情況而有所變通。,(2)和而不同 事物通過變革達到實質上的統(tǒng)一或協(xié)調狀態(tài),叫作“和”;掩蓋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齊一致,謂之“同”。君子可以與他周圍的人保持和諧融洽的關系,但他對待任何事物都必須經過自己大腦的獨立思考,從不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則沒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只求與別人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原則,但他卻不能與別人保持融洽友好的關系。這是在為人處事方面。其實,在所有問題上,往往都能體現(xiàn)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區(qū)別。,教材助解10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

51、。 材料一: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論語里仁) 材料二: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論語學而) 材料三: 孔子之去齊,接淅注而行;去魯,曰:“遲遲吾行也,去父母國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處而處,可以仕而仕,孔子也。(孟子萬章下) 注接淅:撈起下鍋的米漉著水,指匆忙上路。,(1)材料三中“去父母國之道也”的“道”,本質上與材料一、二中的“_”和“_”是相通的。(各用一個字),義,禮,(2)結合三則材料,簡析儒家的“中庸”哲學思想。 答案(2)過猶不及,講求適度(執(zhí)其兩端,取用

52、其中),材料一中“適”和“莫”就是兩個錯誤的極端。 和而不同(主張有差別的調和,反對無差別的混同),矛盾對立中求統(tǒng)一和諧,材料二強調了“和”的重要性和相對性。 通權達變,如材料三中“去齊”和“去魯”、“處”和“仕”的不同情形,應對靈活。 符合禮義,即明確是非善惡,合乎道德倫理規(guī)范和社會制度。材料二表明“禮”的作用在于“和”(各得其分),“和”以“禮”為原則。材料三中“去齊”之“速”,是因為用行舍藏、亂邦不居;“去魯”之“遲”,是緣于行道天下而眷戀家國:兩者均合乎禮義。,參考譯文 材料一: 孔子說:“君子對于天下的人,既不親近哪個,也不疏遠哪個,而是和義在一起?!?材料二: 有子說:“禮的運用,

53、以和諧為貴。先代圣王的治道,這是最為美善的地方,大事小事都遵循這一原則。但也有行不通的時候:只知和諧為貴而一味求和,不以禮儀加以節(jié)制,那也就行不通了?!?材料三: 孔子離開齊國,撈起下鍋的米漉著水,匆忙上路;離開魯國,說:“慢慢地走我的路,這是離開祖國的做法?!蹦芏虝壕投虝海荛L久就長久,能退處(隱居)就退處,能做官就做官。這就是孔子。,二、其他文化經典思想內涵 (一)孟子思想內涵 1.性善理論 性善理論是孟子整個思想的核心。孟子認為,人性是善的,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并非后天形成的:人天性就具有“不學而能”的“良能”與“不慮而知”的“良知”;人皆有同情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但是

54、,人類這種“善性”是要呵護和培養(yǎng)的。因為孟子所謂的“善性”不是說現(xiàn)實社會中每個人都是善的,而是指每個人的資質中均有善的可能和傾向。因此,性善論其實僅僅指人在本質上具有善的潛能。它必須經過自我修養(yǎng),才能發(fā)展為完善的道德;否則,外來的破壞,都可能使其“失其本心”。應如何培養(yǎng)呢?首先要有從善如流的愿望,其次要通過自我反省的修養(yǎng)方法去尋找放失了的善心。孟子還認為,在道德修養(yǎng)過程中必須注重客觀環(huán)境的影響。 性善論是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論基礎。,2.仁政學說 孟子的仁政學說包括三大方面: (1)民本思想。這是孟子思想的精華。體現(xiàn)在:關注民生;順應民心;尊重民意。 (2)仁政思想:養(yǎng)民;利民之產;使民以時(

55、征用百姓要不違農時);取民有制反對重賦,稅率應以合理、適度為標準。 (3)王道思想:要憑道德力量實行仁政,而非依仗武力統(tǒng)一天下;要保民而王,確保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要以德治國。,3.道德修養(yǎng)學說 孟子十分重視修養(yǎng),強調道德修養(yǎng)的自覺性,認為道德修養(yǎng)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1)反求諸己。道德修養(yǎng)除了接受外部的教育外,更重要的還是依靠自己的反省和體悟:要改過遷善,積極學習別人的善行。 (2)善養(yǎng)“浩然之氣”。道德修養(yǎng)要追求“浩然正氣”的崇高境界。所謂“浩然正氣”,是一種非常宏大、剛健而正直的道德正氣。如何蓄積這種“浩然正氣”呢?一要持志養(yǎng)氣,堅持崇高的志向追求;二要“動心忍性”,有意識地在逆境中磨礪

56、意志;三要“存心養(yǎng)性”,清心寡欲。 (3)塑造“大丈夫”人格。這種人格是指“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有的人在人性與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4)重義輕利。去利懷義,舍利取義。,4.立身處世學說 孟子認為立身處世要“明人倫”,以孝悌為本:對一切人的愛,要從對自己親人的愛做起,“孝悌”是仁義的根本。要真誠做人: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人要知恥:先要有人格尊嚴,要堂堂正正做人;要有羞恥之心,人們才會有所作為,積極發(fā)奮。,(二)荀子思想內涵 1.性惡論?!叭酥詯海渖普邆我病?,認為人的天然本性是追求利欲的,要達到至善,就要人為地用禮義法度來制約人之惡性。 2.天人論。主張?zhí)煨杏?/p>

57、常、人可制天命而用之,認為“天”是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獨立運行的自然,人世間的吉兇禍福是由人自己掌握和調控而產生的,人要明天人之分,應天以治。 3.禮論。認為“禮”是先王為了調節(jié)人們的欲望、避免戰(zhàn)亂而制定出來的度量分界,為確保公共秩序的正常運轉,禮的遵循要訴諸強制性,主張國家分等級而治,尊君重法。 4.教育觀。重視教育和學習的功能,教育決定了人后天的成長,“學不可以已”,是他“天人相分”的天道觀及“化性起偽”的人性論的邏輯延伸。,(三)老子和莊子思想內涵 1.老子: (1)道法自然。“道”生長萬物,卻無目的、無意識,它“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聽任萬物自然而然發(fā)展著。 (2)無為而

58、治。認為“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強調順應自然變化不妄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3)樸素辯證法。認為天地萬物萬事存在著互相矛盾的對立面,互相依存又互相轉化。,2.莊子: (1)逍遙游。追求一種“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不滯于物、無所依憑的絕對的精神自由境界。 (2)天人合一?!疤斓嘏c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人唯有安時處順,才能不喪失本性。 (3)齊物論。認為世間萬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來千差萬別,歸根結底卻是齊一的;人們的各種觀點看起來千差萬別,歸根結底也是齊一的,沒有所謂是非和不同。,(四)墨子思想內涵 1.兼愛非攻。所謂“兼愛”

59、即平等與博愛,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礎上相互友愛,“愛人若愛其身”,并認為社會上出現(xiàn)強執(zhí)弱、富侮貧、貴傲賤的現(xiàn)象,是天下人不相愛所致。“非攻”即反對侵略戰(zhàn)爭。 2.天志明鬼。認為天之有志,兼愛天下百姓。“人不分幼長貴賤,皆天之臣也”“天之愛民之厚”,君主若違天意就要受天之罰,反之則會得天之賞。堅信鬼神其有,認為它們對于人間君主或貴族會賞善罰暴。 3.尚同尚賢?!吧型币蟀傩张c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施行義政?!吧匈t”包括選舉賢者為官吏或國君。國君必須選舉國中賢者,而百姓理應在公共行政上對國君有所服從。要求君上能尚賢使能,反對君主用骨肉之親,對于賢者不拘出身,“官無常貴,民無終

60、賤”。,4.節(jié)用節(jié)葬。抨擊君主、貴族的奢侈浪費,反對儒家看重的久喪厚葬之俗。認為君主、貴族都應像古代大禹一樣,過清廉儉樸的生活。墨子要求墨者在這方面也能身體力行。 (五)韓非子思想內涵 1.性本利。認為民眾的本性是“惡勞而好逸”,要以法來約束民眾,施刑于民,才可“禁奸于未萌”,施刑法恰恰是愛民的表現(xiàn)。 2.法治。主張改革和施行法治,要求“廢先王之教”“以法為教”,并嚴格執(zhí)法,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貴”“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3.君主專制中央集權論。主張“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zhí)要,四方來效”,國家大權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須有權有勢,才能治理天下;清除世襲貴族

61、,選拔一批經過實踐鍛煉的封建官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fā)于卒伍”。,掌握關鍵能力,一、理解并概括思想觀點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題目。 子適衛(wèi),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痹唬骸凹雀灰?,又何加焉?”曰:“教之?!?論語子路) 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孟子梁惠王上) 夫當家之愛子,財貨足用,貨財足用則輕用,輕用則侈泰。親愛之則不忍,不忍則驕恣。侈泰則家貧,驕恣則行暴。此雖財用足而愛厚,輕刑之患也。凡人之生也,財用足則隳于用力,上懦則肆于為非。(韓非子六反),1.根

62、據(jù)上面的材料,概括儒家治國的三個階段。 答案庶民,富民,教民。 2.結合上面的材料,說說儒家和法家的經濟思想有何不同。 答案儒家認為治理國家應當“制民之產”,先奠定一定的物質基礎,讓人民生活有所保障,以求社會秩序和諧。 法家主張貧民弱民,認為大凡人的本性,一旦富足了,就會懶于勞作,容易犯罪,使社會混亂。,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題目。 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 子曰:“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

63、能學也?!?論語述而) 3.“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可看出孔子怎樣的品格? 答案堅韌,對“圣”“仁”理想的堅定。,4.孔子曾說“我欲仁,斯仁至矣”,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如何實現(xiàn)“仁至”的理解。 答案(1)要有實踐“仁”的正確方法,即“近取譬”,首先是拿自己打比方,自己想站得住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也使別人行得通,這樣“仁”變得切實可行。 (2)要有實踐“仁”的正確態(tài)度,即“不厭倦”,持之以恒,就可以慢慢接近“仁”。,方法點撥,1.要了解并儲備經典著作的主要思想體系及其內涵。如孔子的“仁政”“克己復禮”,孟子的“大丈夫人格”,墨子的“非攻兼愛”等,它們是閱讀與答題的根本基礎。 2.讀懂所給

64、材料,拎出核心詞語。 (1)粗譯所給語段,盡量讀懂其“字面意” 積極調動積累的文言知識,大膽而靈活地遷移到文意的疏通上。語段后如有注釋,一定要借助它們來讀懂文意。 (2)拎出體現(xiàn)思想的核心詞語 讀的是語意,抓的是思想。幾乎任何語段,都有能體現(xiàn)其思想的核心詞語(如“義”“孝”“德”“信”等),閱讀時把這些詞語拎出來,就能“綱舉目張”。有的核心詞語題干已給出,如“請簡要概括孔子對自省的看法”。題干中的“自省”就是語段中的核心詞,以“自省”為中心去讀語段,就容易多了。,3.用好“綜合”“抽象”“轉化”三種概括方法。 綜合。把多則材料中分散的詞句篩選出來,按一定的標準進行歸類分點。 抽象。把原文中具體

65、的人、事、物條件隱去,從中提取出具有普遍性的特點,并用適當?shù)脑~語替代原文。 轉化。用現(xiàn)代漢語替代原文的文言詞語,當然,轉化不是翻譯,一般盡量用成語或術語表達。,二、分析并比較思想觀點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題目。 子適衛(wèi),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論語)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老子) 5.在孔子看來,作為地方長官管理一個地區(qū),應該依次完成哪些任務? 答案(1)庶之,富之,教之。 (2)先鼓勵生育,以增加人口;然后帶動百姓發(fā)家致富;再去設立學校教育百姓。,6.老

66、子的執(zhí)政觀與孔子有何差異?請結合當代中國實際對老子與孔子的執(zhí)政觀予以評析。 答案(1)差異:孔子主張管理者要依靠自己的智慧逐步推行仁政;而老子則認為最好的管理是盡量不去騷擾百姓,讓百姓自由發(fā)展。 (2)評析:當前中國政府強調積極有為的政府引導,與孔子的執(zhí)政觀有相似之處,但在尊重自然、休養(yǎng)生息等方面也借鑒了老子的理念。,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題目。 材料一: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論語憲問) 材料二: 子入太廟,每事問?;蛟唬骸笆胫^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論語八佾) 材料三: 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