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認識從何而來教學設計 (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人的認識從何而來教學設計 (2)(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人的認識從何而來》教學設計
肖麗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識記實踐的含義、構成要素、特點,基本形式。
2、理解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實踐觀,以及運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原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實踐第一的觀點,一切知識來源于實踐,一切知識都要服務于實踐。
★教學重點、難點
實踐的基本特征,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教學方法
教師啟發(fā)、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
教學過程
一、視頻導入
2013
2、年6月11日17時37分,這是一個值得中華民族驕傲和自豪的時刻,因為這一刻發(fā)生了一件中國航天史上的喜事,神舟十號的成功發(fā)射,并且于6月14日在太空實現(xiàn)了與天宮一號的成功對接。同學們,下面讓我們再通過一段視頻來回顧一下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的成功對接。播放視頻。
神舟十號和天宮一號的成功對接是我們追逐強國夢,強軍夢的成功實踐,他為我國深空探測活動的持續(xù)開展奠定了基礎,幫助我們更好的去認識外太空。那么同學們,我們對外太空的認識是從何而來的呢?
生:實踐。
師:到底什么是實踐,實踐具有什么特征?實踐和認識的關系是怎樣的呢?下面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進入本堂課的學習。
二、實踐及其特點
瀏覽教
3、材42、43頁了解實踐的含義,特征,及分類。
1、實踐的含義
判斷幾幅圖片哪些是實踐?并請學生給出不是實踐的原因。教師
總結實踐的含義,提醒學生注意實踐的主體、對象,是物質(zhì)性的活動而不是純主觀的思維活動。
歸納: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zhì)性活動。
根據(jù)實踐對象的不一樣,我們把實踐分為了三類,下面再讓我們
回過頭來看看剛才的幾幅圖片。
2、實踐的分類
幾幅圖片所改造的對象分別有自然界,人類社會,探索世界規(guī)律的活動。根據(jù)對象的不一樣,我們把它分為生產(chǎn)實踐,變革社會的實踐,科學實驗活動。
那么零零種種的實踐到底有何特征?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實踐的特征。
3、實踐的特征
合
4、作探究:我們開展外太空探測,需要準備哪些條件?
生:人力(科技工作者)、物力(材料、設備、飛船)、財力(資
金),引導學生歸納出構想,想法。
師:請同學們結合外太空探測這一實踐活動所需的條件,以及教材知識分析實踐活動的特征。
生:略
剛才我們緊緊圍繞著外太空探測這一實踐活動歸納出了實踐的特征,當然外太空探測只是人類很多種實踐活動中的一種,其他的實踐活動同樣具有這樣的特征。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實踐的含義,分類,特征,我們對實踐這一人類所特有的活動就有了一個深刻的了解。但是我們今天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還沒解決,那就是人的認識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呢?
生:實踐
師:那么認識是不是來
5、源于實踐,實踐和認識又是什么關系呢?請同學們?yōu)g覽教材44——46頁,了解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三、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觀看視頻《太空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提出問題:
1、科學家如何知道這些結論的?
師:科學家怎么就知道太空能做實驗,能分離藥物,做新的合金呢?這些認
識是通過什么得到的?
生:太空探測實踐活動。
師:認識從何而來的?而我們現(xiàn)在也知道了太空能做實驗,能分離藥物,做
新的合金,那我們又是怎么獲得這些認識的呢?
生:略
師:引導學生得出獲得認識的途徑有直接經(jīng)驗,間接經(jīng)驗。但來源只有一個,實踐。
2、人們對外太空的認識為什么在不斷的發(fā)展?
①人們在實踐活動中遇到了新的問題
6、,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動著認識在不斷的發(fā)展;
②實踐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工具促進了認識的發(fā)展;
③實踐能提高和鍛煉人的認識能力。
3、如何證明這些結論是對的?
師:科學家說的這些結論都是正確的嗎?怎樣證明認識的正確性
呢?實踐。
4、人類太空實驗的目的是什么?
俗話說:學以致用,太空實驗得到的認識最終要用于實踐,去推動實踐的發(fā)展。
四:生活中的哲學(學生實踐活動——品嘗食品的味道)
讓學生從這一活動中,再次體驗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五:課堂小結
本堂課我們首先了解了實踐及其特點,通過一些圖片讓同學們歸納了實踐的含義,分類。我們通過外太空的探測活動這一實踐活動所需的條件歸納出了實踐的特征。第二我們了解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是認識的來源,動力,檢驗標準,目的和歸宿。最后老師也希望同學們能把我們學到的東西都用于實踐中,做到知行合一,經(jīng)世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