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壓扁的沙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被壓扁的沙子(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被壓扁的沙子》鞏固練習
石林鹿阜中學 吉玉梅
1、根據(jù)拼音給多音字組詞。
殼
qi
(
)
(
)
o
薄 b o
k (
)
b
(
)
(
)
ī
(
)
彈
d
n
y ng
(
)
應
(
)
t
n
y ng
2、下列帶點詞語的拼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褶(zhě)皺 劫(ji )難
B.遺 ?。╤i ) 蟾蜍(
2、y)
C.兩 棲(qī) 深淵(yuān)
D.追 溯(su) 衍(yǎn)射
3、下列詞語有錯誤的一項是( )
A.流逝 時間流逝 流失 水土流失
B.熔化 巖石熔化 融化 冰雪融化
C.導致 導致失敗 倒置 本末倒置
D.漂移 大陸漂移 飄逸 白云飄逸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
( )
所有陸地 ________都處在熱帶和溫帶環(huán)境內(nèi), 所以恐龍可
以在泛大陸的不同地區(qū)舒適的生活。 在過去的 9 年里,科學家們________對 6500 萬年前恐龍滅絕的一個新觀點爭論不休。
如果你把溫度升得足夠高
3、,就 ________使這種變化加快。 似乎
可以肯定地說,斯石英也 ________出現(xiàn)在壓力極高的地殼深
處。
A.似乎 常常 可 肯定
B.似乎 一直 可 應該
C.幾乎 常常 可能 應該
D.幾乎 一直 可能 肯定
5、把下列句子壓縮到最簡形式。①任何由火山攜帶而來的斯石英都被轉(zhuǎn)化為普通的二氧
化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板塊構(gòu)造”理論很快為地質(zhì)界幾乎所有的問題提供了答
案。
答: 。
6、說說帶點詞語在句子表達
4、中的作用。
①這些古老的爬行動物在南極的出現(xiàn), 說明恐龍 確實遍布
..
于世界各地。
答: 。
②許多塵埃進入了平流層中, 結(jié)果造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
陽光無法抵達地球表面。 這也許是導致包括所有恐龍在內(nèi)的許
..
多地球生物滅絕的原因。
答:
。
(一)語段點將
1961 年,一位名叫 S.M.斯季紹夫的原蘇聯(lián)科學家發(fā)現(xiàn),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純的沙子)處于超高壓的狀態(tài),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 從而變得極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壓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這種被壓扁的沙子因此被稱為“斯石英”。
5、
斯石英并不十分穩(wěn)定, 原子之間靠得太近以至于它們又出現(xiàn)相互排斥的趨勢,最后又變?yōu)槠胀ㄉ匙?。然而,由于原子之間結(jié)合得極為致密,所以這種反彈變化進行得非常緩慢,從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數(shù)百萬年。
金剛石的形成與此相同。 金剛石中的碳原子被擠壓得異常緊密,它們同樣存在一個向外擴散并且恢復為普通碳的趨勢。在通常條件下,這也需要數(shù)百萬年。
如果你把溫度升得足夠高,就可使這種變化加快。增溫可
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們之間能夠相互分離,返回到原始狀
態(tài)。因此,如果在 850℃的溫度下把斯石英加熱 30 分鐘,它將
變?yōu)槠胀ㄉ匙印#阋部梢栽谡婵罩袑饎偸訜?,從而把?
恢復
6、到原始碳的狀態(tài),但誰愿意這樣做呢?)
1、對第一段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斯石英是原蘇聯(lián)科學家斯季紹夫在 1961 年發(fā)現(xiàn)的。
B.斯石英和沙子是二氧化硅。
C.斯石英和沙是由兩種不同的原子構(gòu)成的。
D.斯石英要比沙子重得多。
2、第二段中說“斯石英并不十分穩(wěn)定”的依據(jù)是( )
A.斯石英是沙子組成的。
B.斯石英的原子之間靠得太近。
C.斯石英的原子之間結(jié)合得極為致密。
D.斯石英原子的相互排斥進行得非常緩慢。
3.第三段中“金剛石的形成與此相同”中的“此”指的
是( )
A.金剛石中的
7、碳原子被擠壓得異常緊密。
B.金剛石和斯石英同樣存在一個向外擴散恢復原貌的趨
勢。
C.斯石英的原子之間靠得太近。
D.斯石英的原子出現(xiàn)相互排斥的趨勢。
4.第四段第一句中“如果”能不能換成“只要”?為什
么?
答: 。
5、第四段括號中的話所起的作用是( )
A.說明金剛石是由碳構(gòu)成的。
B.說明金剛石的珍貴,變成碳太可惜了。
C.補充說明增溫可以加速斯石英返回原始狀態(tài)。
D.補充說明金剛石可以分解成碳,而斯石英只能分解成
沙子。
(二)遷移過關
①大顱欖是一種稀有樹木,樹高 30 米,壽命 300 年
8、。大顱欖木質(zhì)堅硬,樹姿秀美,既可作建筑用材, 也可作綠化樹木。但這種樹全世界只有毛里求斯有,就是在毛里求斯也不多,一共才 13 棵。這種樹雖然也結(jié)果實,果實里也有種子,但在自然條件下卻看不到它發(fā)芽;人工精心培育,也依然未能使其發(fā)芽成苗。這 13 棵樹現(xiàn)在的年齡已達 300 歲,可說是進入暮年了。如果它們壽終正寢,地球上就永遠不會有大顱欖了。
②自然界不可能有不發(fā)芽的種子。大顱欖能結(jié)子卻不發(fā)
芽,那么這 13 棵樹又從何而來呢?這個謎使科學家很傷腦筋。
③美國生態(tài)學家坦普爾偶然發(fā)現(xiàn), 毛里求斯的特有動物渡渡鳥的最后滅絕是 1681 年,離現(xiàn)在 300 多年,而這 13 棵樹的年
9、齡也是 300 多歲,兩者之間會有什么聯(lián)系呢?后來在毛里求斯又發(fā)現(xiàn)了渡渡鳥的殘骸,殘骸里有大顱欖的種子,可見渡渡鳥喜歡吃這種樹的種子。 看來大顱欖與渡渡鳥確實有著某種聯(lián)系。
④坦普爾認為, 渡渡鳥的滅絕是大顱欖目前瀕于滅絕的原因。坦普爾發(fā)現(xiàn),大顱欖的種子厚實堅硬。進行耐壓實驗,在
590 公斤的壓力下還不破裂; 而山核桃果實在 50 公斤的壓力下就會破裂。種子外殼太厚太硬,種子不能吸收水分,胚芽不能沖破硬殼,當然就不能萌發(fā)成苗。渡渡鳥的砂囊有極強的消化能力,它像一只白磨機,把大顱欖的種子外殼磨薄,使種子容
易發(fā)芽。大顱欖正是靠渡渡鳥對種子的加工才得以傳宗接
10、代。渡渡鳥滅絕后,大顱欖種子沒有了磨薄處理者,因此就不能萌發(fā)了。正是這個原因,使大顱欖樹越來越少,幾乎到了滅絕的邊緣。
⑤坦普爾后來進一步用實驗證實了自己的猜想。
1、找出第①段中與“這種樹全世界只有毛里求斯有,就
是毛里求斯也不多,一共才 13 棵”相照應的一個詞 ________。
2、讓生態(tài)學家覺得大顱欖與渡渡鳥確實有某種聯(lián)系的根據(jù)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對大顱欖樹“幾乎到了滅絕的邊緣”的原因分析錯誤
的一項是( )
A.大顱欖樹的種子外殼太厚太硬。
B.大顱欖
11、樹的種子不能吸取水分,自身無法發(fā)芽。
C.大顱欖樹的種子發(fā)芽成活率很低。
D.能將大顱欖樹的種子磨薄使其發(fā)芽的渡渡鳥滅絕了。
4、第④段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請寫出其中的兩種。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略 2 .A 3.D 4.B 5.①斯石英被轉(zhuǎn)化為二氧化硅 ②“板塊構(gòu)造”理論提供了答案 6 .①“確實”是副詞,有“的確”、“實在”的意思,表示情況完全符合實際,用在這
個句中,肯定了恐龍在世界各地都存在 ②“也許”是副詞,有“或者”、“可能”的意思。用在這個句子里表示對恐龍滅絕的這種原因只是一種猜測,而不是結(jié)論,使表達極有分寸
(一) 1.B 2 .B 3 .C 4 .能換。因為“增溫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加速分離” ,這是事實 5 .C
(二) 1.稀有 2 .(1)渡渡鳥從最后滅絕到現(xiàn)在的時間
與 13 棵樹樹齡相同 (2)渡渡鳥殘骸里有大顱欖的種子 3 .C
4.列數(shù)字 打比方 作比較等(只寫出兩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