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第18課 逍遙游(節(jié)選)課件 粵教版必修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語文 第18課 逍遙游(節(jié)選)課件 粵教版必修2(1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18課逍遙游(節(jié)選)第四單元 文言文(1) 學習重點1.積累本文文言基礎知識,翻譯文中重要句子。2.抓住文眼句,領悟莊子“逍遙游”的含意;賞析作品想象奇譎、寓理于寓的藝術特點。文本導學 1.詞語理解(1) 一詞多義 答案 基礎積累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以游無窮者: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窮盡、完了,“無窮”指宇宙鮮、無,“窮發(fā)”指不毛之地窮困,指處境窘迫困難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晚有兒息:長太息以掩涕兮:息指有生命的東西呼吸所產(chǎn)生的氣息氣息,指六月風子嗣、后代嘆氣 答案 置杯焉則膠:鄭人有且置履者:沛公則置車騎:置購買,置辦放放棄,放到一邊齊諧者,志怪者也: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處處志
2、之:志志向記載,記錄做標記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化而為鳥:怒而飛:其遠而無所至極邪:水淺而舟大也: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代詞,它 連詞,表示選擇關系,譯為“是 還是 ”連詞,表示順承關系 答案 其而連詞,表示并列關系連詞,表示因果關系,因而連詞,表示轉折關系連詞,表示遞進關系,并且連詞,表示修飾關系 (2)古今異義怒而飛古義:今義: 眾人匹之古義:今義:憤怒。奮力。一般人。多數(shù)人。 答案 腹猶果然古義:今義: 窮發(fā)之北古義:今義:小年不及大年古義:今義:毛,草木。頭發(fā)。壽命短的。農(nóng)歷臘月是29天的年份;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飽足的樣子。
3、副詞,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連詞,假設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 答案 2.語句翻譯(1)齊諧者,志怪者也。譯文: (2)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譯文:(3)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譯文:齊諧這部書,是記載怪異事情的書。(判斷句) 天空的深藍色,是它真正的顏色呢,還是天空高遠沒有盡頭呢?大鵬俯瞰下方大地,也不過像是人仰望天空一樣罷了。(注意:“其 其 ”,表選擇) 哪用得著飛上數(shù)萬里的高空再向南飛呢?(注意:“奚以 為”,表反問的句式;南,名詞用作動詞) 答案 (4)眾人匹之,不亦悲乎!譯文: 一般人跟他相比,不也很可悲嗎!(注意:“不亦 乎”,表委婉的反問句
4、式)(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譯文: 至于順應天地萬物的本性,駕馭陰、陽、風、雨、晦、明的變化,在無邊無際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還依靠什么呀! 答案 1.逍遙游“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文筆汪洋恣肆。誦讀時,針對不同的描述對象應該讀出怎樣的情感? 答案 整體把握答案讀“大鵬怒飛”一層,要讀出氣勢和力量。讀“蜩與學鳩”一層,要讀出其渺小。讀“小年與大年”一層,要讀出鮮明的對比。讀“湯之問棘”一段,要讀出對鯤鵬的贊美,讀出對斥 渺小、短視的蔑視。最后一段舉例論證,對“知效一官 而征一國者”,讀時要帶不屑一顧的態(tài)度;對宋榮子、列子既要有贊美之情,又要強調他們“猶有未樹
5、”、“猶有所待”;結尾“故曰”一句是結論,要讀得十分肯定。 2.什么是“逍遙游”?從課文哪個句子可以看出莊子心中“逍遙游”的境界? 答案 答案(1)“逍遙”是一個聯(lián)綿詞,聯(lián)綿詞往往表達一種難以言傳、悠遠舒長的意境,指自由存在的樣子。“逍遙游”就是沒有任何束縛、自由自在地活動。(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1.有人認為逍遙游一文中有兩個最重要的概念,即“有待”和“無待”。什么是“待”?文中哪些人、物是“有所待”的?又有哪些人、物是“無所待”的? 答案 重點突破答案“待”意為“依賴,憑借”。文中“有所待”的人、物有:宋榮子、列子,鵬、野馬、塵埃、蜩、學鳩?!盁o所待
6、”的人:至人、圣人、神人。 2.如何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鵬形象? 答案 探究點撥作者在塑造鯤鵬形象時說:“去以六月息者也?!宾H鵬展翅高飛,必須憑借六月的大風。為了說明世間萬物都要憑借外力才能活動,還舉了山野中游動的霧、空中飛揚的塵埃等例子。自然界大到鯤鵬,小至飄浮的塵埃,它們的活動都是有所憑借的,從而回答了“逍遙”要有所憑借,進而說明它們不是真正的“逍遙”。 答案作者從原則上否定了大鵬,認為它展翅高飛還要憑借海運,并非真正的逍遙。但是,作者又義正詞嚴地駁斥蜩與學鳩的嘲笑,強調指出有“小大之辯”,并且三次濃墨重彩,不避重復地描繪大鵬的雄偉形象,熱愛之情躍然紙上,這是為什么呢?也許作者在才能無雙、向往
7、著逍遙卻又無法逍遙的大鵬形象里,正隱藏著自己難言的苦情。什么苦情呢?我們不妨作出這樣的比較想象:一只大鵬在茫茫北冥中沖天而起,一顆心靈在深深苦悶中掙扎而出,幻想的翅膀張開了,怒而飛向“無何有之鄉(xiāng)”;有所待的大鵬失敗了,那么心靈呢?有所求的心靈能在那污濁黑暗的廣漠之野找到慰藉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那雄偉的大鵬形象所體現(xiàn)的正是作者欲飛的理想和無法飛走的悲哀。 3.文章第六段寫道:“此小大之辯也?!甭?lián)系全文找出莊子所舉的“小”與“大”的例子并說出作者對它們的看法。設喻對比作者態(tài)度小大 答案 “小”和“大”只是量的區(qū)別,不是事物之間的質的差別,他們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都是“有所待”,算不得“逍遙游”。
8、大鵬冥靈、大椿、彭祖宋榮子、列子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朝菌、蟪蛄、眾人蜩、學鳩、斥 4.“湯之問棘”這些內容和前面似有重復,應該怎樣理解? 答案 答案第一段中對大鵬的描述出自齊諧,齊諧是記載怪異之事的,人們會懷疑它的真實性。作者引“湯之問棘”來加以證實。再者,前后兩處描寫詳略不同,描寫也不一樣。對于鵬之背,前者為“不知其幾千里也”,后者為“背若太山”;對于“扶搖”,前者沒有描述其形狀,后者用“羊角”描其狀。其實,這是莊子的有意之筆,通過“重言” (即重復之言)來加重論說的分量,加深讀者對“小大之辯”的理解,與開頭部分呼應和印證。 想象奇譎、借助寓言說理是莊子散文的突出特點,請
9、結合本文作簡要賞析。 答案 美點賞析 答案本文意在闡明深刻的道理,但莊子沒有正面立論,而是展開奇特的想象,巧設寓言,借形象的寓言闡發(fā)深刻的道理。如寫鯤的神奇變化,鵬的遨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寫鵬的南徙,一“擊”一“摶”,“三千里”,“九萬里”,“扶搖”直上,生動形象,意境何等壯闊。幾乎文中所涉之物、之事無不是想象的產(chǎn)物。在描述這些想象中的事物時,又善于運用夸張、比喻、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把虛構之物寫得活靈活現(xiàn)、生動具體;豐富的想象、巧設的寓言,看似離奇,卻寄寓著莊子的睿智卓見。同時,也使文章汪洋恣肆,開闔自如,充滿了浪漫主義的文學色彩。 答案 用形象說理會使抽象的道理更易為人所理解和接受,近年來,議論文寫作越來越趨于散文化,學會用形象說理是寫好議論性散文的一種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