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無處不在》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恐龍無處不在》教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恐龍無處不在》教案
教學目標:
1 .不同領域的科學發(fā)現(xiàn)可以互相啟發(fā),從而發(fā)現(xiàn)新的論據(jù)或得出新的結 論。
2 .短文的行文順序及說明方法、語言特色。
3 .學會從不同角度對所觀察到的自然現(xiàn)象進行思考。
4 .廣泛閱讀科普文章,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教學重點:
了解兩篇短文所說明的事理,說明的順序、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不同領域的科學發(fā)現(xiàn)可以互相啟發(fā),從而發(fā)現(xiàn)新的論據(jù)或得出新的結 論。
教學方法: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滿足他們的表達欲,活躍學習氣氛。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問題預設:
本文是一篇淺顯的科普說明文,涉及的物種“恐龍”是學生們特別感興趣的, 學生的表達欲
2、望估計會特別強烈。 但是,學生在熱烈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時候有可能 忽略對行文結構的分析。這一點,我們教師在授課時不可忽視。
另外,學生在課堂上可能會提出地球未解之謎來尋求老師的解答。 如果出現(xiàn)
這種情況,我們教師也不必一一講解,避免浪費過多地課堂時間,只要引導學生 正確認識科學發(fā)展的局限性與發(fā)展性即可。
知識鋪墊:
一 .給加點的字注音。
褶皺( )
( )
劫難( )
( )
潮汐(
臀(
隕石( 馱(
遺骸
追溯
.解釋下列詞語的含義
流逝:
追溯:
劫難:
大衣無縫:
三.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說明方法。
(1)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
3、極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羅斯島發(fā)現(xiàn)了 一些化石骨骼。( )
(2)可以這樣比喻,板塊背上馱著許多大陸,當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 動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 )
(3)如果在850c的溫度下把斯石英加熱30分鐘,它將變?yōu)槠胀ㄉ匙印?
( )
教材解讀: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大陸漂移圖示)
介紹“大陸漂移假說”產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 因病躺在床上。當他把目光移到墻上那張已看過千百遍的世界地圖上時, 突然產
生了一個新奇的想法:為什么地圖上南美洲巴西亞馬遜河口突出的一塊大陸, 同
非洲喀麥隆海岸凹陷進去的部分,形狀竟會如此相似 ?為什么沿北美洲的東海岸
4、到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帶,與歐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陸, 竟會 如此吻合呢?難道這幾塊大陸原來曾連在一起,后來才分離開來的嗎 ?
魏格納被這個奇妙的想法激動得幾天沒有睡好覺。 他把地圖上所有的陸塊都 進
行了比較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它們的海岸線都能較好地吻合在一起。 后來,他經(jīng)過多
方面的研究、求證,大膽地提出了轟動世界科學的著名學說一一大陸漂移假說。
那么“恐龍無處不有”與大陸漂移假說有什么關系呢 ?
(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
1 .理解“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fā)現(xiàn)肯定會 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的科學觀點。
2 .把握“恐龍無處不在"印證大陸漂移假說的
5、說明順序和方法。
二、檢查學案:
一)給加點的字注音。
褶皺(
?
)
潮汐( :
?
) 遺骸
?
( )
臀(
?
)
劫難(
*
)
隕石( :
*
) 追溯
*
( )
馱(
)
二)解釋下列詞語的含義。
流逝: 劫難:
追溯: 天衣無縫:
三)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說明方法。
(1)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極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羅斯島發(fā)現(xiàn)了一些
化石骨骼。( )
(2)可以這樣比喻,板塊背上馱著許多大陸,當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
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 )
(3)如果在850c的溫度下把斯石英加熱3
6、0分鐘,它將變?yōu)槠胀ㄉ匙印?
( )
三、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研討以下問題)
1. “恐龍確實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
問題預設:該題的難度不大,應該所有的同學都能找到。針對后三分之一學生中 理解
有困難的個別學生,我可以讓他們圍繞這句話在課文中尋找具體的語句來證明這 句話
的正確性。這樣,學生就更容易理解了。
明確:1986年在南極發(fā)現(xiàn)鳥臀目恐龍。地球的其他大陸上也都發(fā)現(xiàn)有恐龍化石。 因
而“恐龍確實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說成立。
2. “大陸漂移”使恐龍遍布世界的說法由何而來 ?
明確:科學家并不滿足于南極發(fā)現(xiàn)恐龍化石最直接的結論, 即“恐龍無處不在”
他們就此產
7、生了更多的疑問,如“恐龍何以在南極生存 ?” “恐龍是如何越過大 洋進到另一個陸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是大陸漂移把恐龍帶到 了南極”。
3. .你怎么看待科學家們的推斷?
四、理解分析:
1.學生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說明的層次順序。
討論明確:
全文共15個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個科學觀點引出說明內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闡述說明內容一一由恐龍化石在南極的發(fā)現(xiàn)說明
“恐
龍無處不在”,再由“恐龍無處不在”這一發(fā)現(xiàn)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總結說明內容,結束全文。
2、說明方法講解。
列數(shù)字是一個重要說明方法,
8、如:
①“在四十多億年的地球發(fā)展史中,泛大陸形成和分裂過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 泛大陸大約是在2. 25億年前形成的。這個泛大陸存在了數(shù)百萬年后,又開始顯 示出破裂的跡象”。
②“大約在2億年前,泛大陸分裂成四部分?!?
③“印度向北移動,并且大約在 5000萬年前與亞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馬拉 雅山脈。”
④“到6500萬年以前,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所有的恐龍都滅絕了。”
⑤“大約經(jīng)歷了 1億年,(南極)氣候逐漸變冷,植物慢慢越來越稀少,動物種 類和數(shù)量也大量減少?!?
課堂點撥:運用大量的數(shù)據(jù)進行說明,給人以科學依據(jù)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說 服力。
五、拓展延伸
科學家能從一個科
9、學領域的發(fā)現(xiàn)中產生聯(lián)想,經(jīng)過懷疑、推測、研究、論證 之后有新的發(fā)現(xiàn)。同學們要從中受到啟發(fā),善于多角度思考問題,以培養(yǎng)自己的 創(chuàng)新能力。
六、布置作業(yè)
借閱有關資料,或參觀自然博物館,或看有關科幻影片,了解一下恐龍的世 界。
教學后記
本文涉及的“恐龍”是學生最感興趣的一種動物。所以,在講本課之前, 我特意從網(wǎng)上搜索了關于恐龍滅絕的各種假說, 又制成了視頻供學生觀賞。通過 本課的教學,我體驗到了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工具給我們的教學所帶來的益處。
附:
《恐龍無處不在》學案
) 潮汐(
臀(
) 隕石(
馱(
*
遺骸
追溯
、給加點的字注音 褶皺(
( )
劫難(
10、
( )
二、解釋下列詞語的含義。
流逝: 大衣無縫:
劫難: 追溯:
三、在括號里寫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說明方法。
(1)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極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羅斯島發(fā)現(xiàn)了一些
化石骨骼。( )
(2)可以這樣比喻,板塊背上馱著許多大陸,當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
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 )
(3)如果在850c的溫度下把斯石英加熱30分鐘,它將變?yōu)槠胀ㄉ匙印?
( )
四、細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 .從你搜集的材料中篩選出恐龍誕生于什么時候?在地球上存在了多少年?
2 .“恐龍確實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3 . “大陸漂移”使恐龍遍布世界的說法由何而來 ? 五、拓展練習:根據(jù)本文的閱讀體驗,談一談你是怎么看待科學家們的推斷 的?只要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