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經濟學課件】第三章 彈性理論及其應用
3 彈性理論及其應用基礎概念:彈性的一般解釋n彈性(elasticity)就是一個事物對另一個事物的反應程度n設自變量為X,因變量為Y,當X發(fā)生X的變化,會引起Y發(fā)生Y的變化則Y對X的彈性可以表示為:XYXXYYe%自變量的變動率因變量的變動率彈性理論分析的主要內容n需求價格彈性n需求收入彈性n需求交叉彈性n供給價格彈性n稅收負擔原理n蛛網理論第一節(jié) 需求價格彈性分析一、什么是需求價格彈性價格變動百分比需求量變動百分比需求價格彈性QPPQPPQQe 價格變動1,所引起的需求量的變動百分比號的意義是什么?nP17 Q1100 P25 Q2300二、如何計算需求價格彈性?P87654321Q01002003004005006007007100722001111QPPQPPQQe67. 1300522002222QPPQPPQQe問題:n為什么結果出現了不一致?n因為我們使用了不同的計算基礎:n價格變動前n價格變動后解決辦法:221PPP221QQQ33001005722002121QQPPPQPPQQe原來彈性有兩種類型:n點彈性(Point elasticity) n弧彈性(arc elasticity) QPPQPPQQe2121QQPPPQPPQQe思考什么情況下計算點彈性?什么情況下計算弧彈性?應當記住的結論:n當價格變化很小時,使用點彈性n當價格變化很大時,使用弧彈性問題:如何精確計算點彈性?問題:如何精確計算點彈性?用微積分計算點彈性n如果知道了需求曲線的函數形式,我們就可以用微分法計算點彈性。
公式為:dPdQQPQPPQPPQQePP00limlim例題:n已知某種商品需求函數為Q=20-2p,導出點彈性公式,并計算P=2和P=6時的點彈性n當P=2時,Q=20-22=16 e=22/16=0.25n當P=6時,Q=20-26=8 e=26/8=1.5QPQPdPdQQPe2)2(n1、完全有彈性 e三、需求價格彈性的類型PQD思考:哪些商品具有完全彈性?n2、完全無彈性 e0三、需求價格彈性的類型PQD思考:哪些商品具有完全無彈性?n3、單位彈性 e1三、需求價格彈性的類型PQD思考:哪些商品具有單位彈性?n4、缺乏彈性 e1三、需求價格彈性的類型PQD思考:哪些類型的商品缺乏彈性?n5、富有彈性 e 1三、需求價格彈性的類型PQD思考:哪些類型的商品富有彈性?e1e1(高價位)e1e1e1TR3P3Q3 TR4P4Q4TR3 TR4 P3 P4缺乏彈性時,提價有利n本身被需要的程度:越需要,彈性越小n被替代的程度:不易被替代,彈性越小n用途大小:用途少,彈性小n結論:專家的需求彈性小,所以價格高現在回答:專家的待遇比較高?總結:彈性值缺乏彈性富有彈性降價的影響銷售收入減少銷售收入增加提價的影響銷售收入增加銷售收入減少措施適當高價適當低價具體經營策略:n區(qū)分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n分析有沒有自己產品的替代品n分析產品在消費者家庭總支出的比重n開發(fā)產品的新用途n考慮時間因素案例討論n1、分析為什么在購買設備時,最好要求供應商同時配售或贈送一些配件?n2、為什么同樣的商品的在國內的銷售價格往往會高于在國外的銷售價格?需求收入彈性分析n反映需求量的變動對收入變動的敏感程度的指標,它表示當人們收入變動百分之一時,需求量相應地變動百分之幾一、什么是需求收入彈性?QIIQIIQQeIn若eI0,該類商品稱為常規(guī)商品,其需求量隨收入增加而增加。
n若eI0,該商品稱為低檔品,其需求量隨收入增加而減少,如土豆、高梁米、玉米面等n 對常規(guī)商品來說,eI1時,又稱為高檔品,eI1時,又稱為必需品二、根據其正負值的情況來判定商品的類型:收入I消費量QQ/QI/IeI類型80005 1200010100502高檔16000155033.331.50高檔200001820250.80必需240002011.11200.56必需2800019516.670.30低檔32000185.2614.290.37低檔需求收入彈性實例產 品需求收入彈性家 電520電 影341日用瓷器077香 煙086出國旅游309恩格爾法則與農民的處境食品收入彈性估計牛肉1.05雞肉0.28豬肉0.14西紅柿0.24土豆0.15 隨著收入的增加,食品的消費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將會越來越小深刻寓意n在經濟繁榮時期,農民不大可能像從事其他職業(yè)的人那樣富裕起來因為食物消費不會跟國內生產總值保持同步增長,農民的收入也不會像國民收入那樣增長得快n為什么要特別關注“三農”問題? n區(qū)分兩個不同階層的生活水平n企業(yè)調整產品結構的重要依據當社會收入水平提高時,應增加需求收入彈性大的產品,減少需求收入彈性小的產品。
注意產品的改造,比如,增加功能,提高檔次等當社會收入水平下降時,應增加需求收入彈性小的產品,減少需求收入彈性大的產品n制定國家收入政策的依據n調整國民經濟結構的依據三、需求收入彈性的運用需求交叉彈性分析nexy0,意味著X和Y這兩種商品之間存在著替代關系nexy0時,則意味著X和Y是互補的exy越大,說明這兩種商品的替代或互補關系越密切nexy=0時,時,X與Y是獨立商品一、需求交叉彈性xyyxyyxxxyQPPQPPQQe用來考察某一種產品需求對另一種產品用來考察某一種產品需求對另一種產品價格的反應程度價格的反應程度需求交叉彈性的實例X 商商 品品Y 商商 品品交交 叉叉 價價 格格 彈彈 性性人人 造造 黃黃 油油黃 油0 81黃黃 油油人 造 黃 油0 67天天 然然 氣氣汽 油0 20牛牛 肉肉豬 肉0 28豬豬 肉肉牛 肉0 14n如果企業(yè)生產多種產品,可以通過交叉彈性,確定其產品結構是否合理n確定定價策略互補品可以分為基本產品和配套產品對基本產品定低價,對配套產品定高價如美國吉列牌剃須刀,刀架定低價,刀片定高價n如果產品在不同的企業(yè)生產,可以根據交叉彈性,判定企業(yè)間的關系二、需求交叉彈性的應用請你參與n為什么壞天氣導致農業(yè)減產,而農民的收入卻提高了?n已知某兩種商品的需求交叉彈性為1.2,這兩種商品是什么關系?供給價格彈性分析一、什么是供給價格彈性價格變動百分比供給量變動百分比供給彈性sssssQPPQPPQQe 價格變動1,所引起的供給量的變動百分比。
二、供給彈性的計算sssssQPPQPPQQe點彈性的計算:弧彈性的計算:2121ssssssQQPPPQPPQQe三、供給彈性的類型n完全有彈性 esn完全無彈性 es0n單位彈性 es1n缺乏彈性 es1n富有彈性 es1 BA LPQ 0OBBLOBABABBLQPPQesss供給彈性的幾何表示供給彈性的幾何表示供給曲線各點彈性的大小表示PQ0BCAes1 es=1 es1S四、影響供給彈性大小的因素n1. 生產商品的難易程度一般來說,在一定時期內,容易生產的產品,其供給量變動速度快,因而供給彈性就大;較難生產的產品,其供給量變動速度就慢,因而供給彈性就小比如汽水的供給彈性大,小麥的供給彈性小供給價格彈性的大小與商品生產的難易程度成反向變化 四、影響供給彈性大小的因素n2. 生產成本增加幅度的大小如果增加一種產品的產量時所引起的成本增加較大,這意味著增加生產的負擔大,即使產品價格上漲,其增加生產的可能性也小,該產品的供給彈性就小反之,供給彈性就大 四、影響供給彈性大小的因素n3.生產規(guī)模的大小與規(guī)模變化難易程度.一般來說,生產規(guī)模大的企業(yè),當價格發(fā)生變化時,其生產規(guī)模受設計生產能力和專業(yè)化設備的制約,較難變動或調整周期較長,因而其供給彈性?。欢a規(guī)模較小的企業(yè),應變能力強,生產規(guī)模較易變動或調整周期短,因而供給彈性大。
例如,一個食品廠的供給彈性就要比一個飛機制造廠的供給彈性大所以,生產規(guī)模大,資本密集型企業(yè),供給彈性較?。簧a規(guī)模小,勞動密集型企業(yè),供給彈性大 四、影響供給彈性大小的因素n4.派生供給的難易程度和派生供給彈性的大小派生供給是對生產最終產品的原材料、機器設備、半成品和燃料等中間產品的供給派生供給的彈性大,則最終產品的供給彈性也大,派生供給的彈性小,則最終產品的供給彈性也就小,兩者呈同向變化 四、影響供給彈性大小的因素n5. 時間因素同種產品在長期內的供給彈性要比在短期內的供給彈性要大,因為時間越長,生產調整的可能越大但是,在短期內供給彈性的大小還要視庫存能力而定,對于庫存能力較強的商品,當價格下跌時,由于這類商品可以增加庫存量,現時供給就會減少;當價格上漲時,因有前期存貨,就可迅速增加現時供給所以,庫存能力較強的商品的供給彈性就較大 彈性理論的綜合運用蛛網理論稅收負擔原理蛛網理論n蛛網理論所研究的商品具有這樣的特點:它們開始生產后,要經過一定時間才能生產出來,在此期間生產量不能變更,即:n (1)本期價格取決于本期的產量: Pt=f(Qt)n (2)本期的產量取決于上期的價格: Qt=f(Pt-1) n蛛網理論所考察的內容,就是一種商品價格的波動對下一生產周期的產量產生什么影響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均衡運動問題。
n有三種類型:收斂型發(fā)散型封閉型 思考:n蛛網理論給予我們的啟示是什么?n啟示:1、市場經濟條件下,到底要不要政府的宏觀調控?2、應該對哪些類型的商品進行調控?3、調控的力度為什么不同?稅收負擔原理nT 稅負原理 BS0D E1 E0S1 AP1P0P2 Q1 Q0PQ0002021OQOPPPQQQPPQ供給彈性001021OQOPPPQQQPPQ需求彈性生產者稅負消費者稅負需求彈性供給彈性2010PP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