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數(shù)學動態(tài)幾何題中的定值型問題賞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考數(shù)學動態(tài)幾何題中的定值型問題賞析(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中考數(shù)學動態(tài)幾何題中的“定值型”問題賞析
在動態(tài)幾何問題中,當一些元素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在確定的范圍內(nèi)變化時,與它相關的另一些幾何元素的某些量或其數(shù)量關系保持不變,這類問題稱為幾何定值問題。定值問題由于有時甚至不知道定值的結(jié)果,而使人難以下手,給問題解決帶來困難。解決這類問題時,要善于運用辯證的觀點去思考分析,在“可變”的元素中尋求“不變”的量.一般可采用特殊值或特殊的位置,探得定值,如果需要的話再考慮證明;或直接推理、計算,并在計算中消去變量,從而得到定值。以下以2010年中考題為例說明具體的求解策略
一、長度定值
例1.(2010山東聊城)如圖,點P是矩形ABCD的邊AD的一個動點
2、,矩形的兩條邊AB、BC的長分別為3和4,那么點P到矩形的兩條對角線AC和BD的距離之和是( )
A. B. C. D.不確定
解析:因為四邊形ABCD是矩形,由勾股定理得AC=BD=5.
過點P分別作AC、BD的垂線PE、PF,容易得△PDF∽△BDA,
∴,即,∴,
同理,
∴PE+PF=.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屬于矩形中動點定值問題,在選擇題中,可以采取特殊點法求解,譬如P與A重合、P與B重合或P為AD的中點等特殊情形下,求出PE+PF的值探求答案.
二、角度定值
例2.(2010年廣東廣州)如圖,⊙O的半徑為1,點P是⊙O上一點,弦A
3、B垂直平分線段OP,點D是上任一點(與端點A、B不重合),DE⊥AB于點E,以點D為圓心、DE長為半徑作⊙D,分別過點A、B作⊙D的切線,兩條切線相交于點C.
(1)求弦AB的長;
(2)判斷∠ACB是否為定值,若是,求出∠ACB的大?。环駝t,請說明理由;
(3)略
分析:(1)連接OA,OP與AB的交點為F,則△OAF為直角三角形,且OA=1,OF=,借助勾股定理可求得AF的長,根據(jù)垂徑定理求得AB;(2)要判斷∠ACB是否為定值,只需判定∠CAB+∠ABC的值是否是定值,由于⊙D是△ABC的內(nèi)切圓,所以AD和BD分別為∠CAB和∠ABC的角平分線,因此只要∠D
4、AE+∠DBA是定值,而∠DAE+∠DBA等于弧AB所對的圓周角,這個值等于∠AOB值的一半,只需看∠AOB值即可。
解:(1)連接OA,取OP與AB的交點為F,則有OA=1.
∵弦AB垂直平分線段OP,∴OF=OP=,AF=BF.
在Rt△OAF中,∵AF===,∴AB=2AF=.
(2)∠ACB是定值.
理由:由(1)易知,∠AOB=120,
因為點D為△ABC的內(nèi)心,所以,連結(jié)AD、BD,則∠CAB=2∠DAE,∠CBA=2∠DBA,
因為∠DAE+∠DBA=∠AOB=60,所以∠CAB+∠CBA=120,所以∠ACB=60;
(3)略
點評:本題是圓為載體的角度定值問
5、題,考查了三角形內(nèi)切圓、角平分線的性質(zhì)、三角形內(nèi)角和、同弧所對的圓周角與圓心角之間的關系及整體思想綜合運用,采用了直接推理、計算得到定值。
三、周長定值
例3.(2010重慶)已知:如圖(1),在平面直角坐標xOy中,邊長為2的等邊△OAB的頂點B在第一象限,頂點A在x軸的正半軸上.另一等腰△OCA的頂點C在第四象限,OC=AC,∠C=120.現(xiàn)有兩動點P、Q分別從A、O兩點同時出發(fā),點Q以每秒1個單位的速度沿OC向點C運動,點P以每秒3個單位的速度沿A→O→B運動,當其中一個點到達終點時,另一個點也隨即停止.
(1)(2)略
圖③
(3)如圖(2),現(xiàn)有∠MCN=60,其兩邊分別與
6、OB、AB交于點M、N,連接MN.將∠MCN繞著C點旋轉(zhuǎn)(0<旋轉(zhuǎn)角<60),使得M、N始終在邊OB和邊AB上.試判斷在這一過程中,△BMN的周長是否發(fā)生變化?若沒有變化,請求出其周長;若發(fā)生變化,請說明理由.
解:(1)(2)略
(3)的周長不發(fā)生變化.
延長至點,使,連結(jié).(如圖③)
∵,
∴≌.
∴,.
∴.
∴.
又∵.
∴≌.∴.
∴.
∴的周長不變,其周長為4.
點評:本題是定角(60)在等邊三角形內(nèi)旋轉(zhuǎn)的動態(tài)幾何問題,探究運用過程中的的周長是否定值,解題時通過旋轉(zhuǎn)變換,將三角形的周長轉(zhuǎn)化為直線段上線段和差,
7、直接計算證明了周長為定值。解題時,也可讓∠MCN運動到MN平行于OA或M與O重合或N與A重合(退化的三角形)這幾種特殊情形,探求不變的周長的值。
三、面積定值
例3.(2010廣州)如圖所示,四邊形OABC是矩形,點A、C的坐標分別為(3,0),(0,1),點D是線段BC上的動點(與端點B、C不重合),過點D作直線=-+交折線OAB于點E.
(1)略
(2)當點E在線段OA上時,若矩形OABC關于直線DE的對稱圖形為四邊形O1A1B1C1,試探究O1A1B1C1與矩形OABC的重疊部分的面積是否發(fā)生變化,若不變,求出該重疊部分的面積;若改變,請說明理由.
C
D
B
A
E
8、
O
思路點撥:(2)重疊部分是一個平行四邊形,由于這個平行四邊形上下邊上的高不變,因此決定重疊部分面積是否變化的因素就是看這個平行四邊形落在OA邊上的線段長度是否變化.
解:(1)略
(2)如圖3,設O1A1與CB相交于點M,OA與C1B1相交于點N,則矩形O1A1B1C1與矩形OABC的重疊部分的面積即為四邊形DNEM的面積。
由題意知,DM∥NE,DN∥ME,∴四邊形DNEM為平行四邊形
根據(jù)軸對稱知,∠MED=∠NED
又∠MDE=∠NED,∴∠MED=∠MDE,∴MD=ME,∴平行四邊形DNEM為菱形.
過點D作DH⊥OA,垂足為H,
因為直線DE的解析式
9、=-+中,比例系數(shù)k=,
所以tan∠DEN=,因為DH=1,∴HE=2,
設菱形DNEM 的邊長為a,
則在Rt△DHM中,由勾股定理知:,∴
∴S四邊形DNEM=NEDH=
∴矩形O1A1B1C1與矩形OABC的重疊部分的面積不發(fā)生變化,面積始終為.
點評:本題是點動、線動相結(jié)合的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動態(tài)幾何題,通過運動時所形成的不同位置,考查了矩形、一次函數(shù)、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方程、面積、軸對稱變換、銳角三角函數(shù)等知識點和數(shù)形結(jié)合的數(shù)學思想。第(2)小題是以面積為載體的動態(tài)探究題,從面積的角度探求動態(tài)過程中的不變量,解題的關鍵是找出動態(tài)過程中的不變量,通過直接計算求得定值。
10、
五、比值定值
例5.(2010湖北咸寧)如圖,直角梯形ABCD中,AB∥DC,,,.動點M以每秒1個單位長的速度,從點A沿線段AB向點B運動;同時點P以相同的速度,從點C沿折線C-D-A向點A運動.當點M到達點B時,兩點同時停止運動.過點M作直線l∥AD,與線段CD的交點為E,與折線A-C-B的交點為Q.點M運動的時間為t(秒).
(1)、(2)略
(3)當t>2時,連接PQ交線段AC于點R.請?zhí)骄渴欠駷槎ㄖ?,若是,試求這個定值;若不是,請說明理由.
A
B
C
D
(備用圖1)
A
B
C
D
(備用圖2)
Q
A
B
C
D
l
M
P
(第
11、24題)
E
分析:(3)當t>2時,確定動點P、Q、M在圖形上的位置,點P在AD上,點Q在BC上,畫出圖形,觀察、分析線段CQ、RQ與已知線段有沒有關系,是否存在相似三角形.
A
B
C
D
(備用圖2)
M
Q
R
F
P
解:(1)(2)略
(3)為定值.
當>2時,如備用圖2,作CF⊥AB
.
∵.CF=AD=4
∴. ∴.
∴.∴.
∴四邊形AMQP為矩形.∴∥.
∴△CRQ∽△CAB.
∴.
點評:本題是一道以直角梯形為框架的動態(tài)幾何問題,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矩形、梯形的常用輔助線方法等知識點,體現(xiàn)了分類討論
12、的思想。第(3)問是關于線段比的定值探究題,解題時,需要畫出當t>2時的圖形,把“動態(tài)”問題轉(zhuǎn)化為“靜態(tài)”問題,根據(jù)相似三角形對應線段成比例,將轉(zhuǎn)化為其他線段的比,探明線段比是否為定值.
六、積定值
例6.(2010廣東深圳)如圖1,以點M(-1,0)為圓心的圓與y軸、x軸分別交于點A、B、C、D,直線y=- x- 與⊙M相切于點H,交x軸于點E,交y軸于點F.
(1)請直接寫出OE、⊙M的半徑r、CH的長;
(2)略
(3)如圖3,點K為線段EC上一動點(不與E、C重合),連接BK交⊙M于點T,弦AT交x軸于點N.是否存在一個常數(shù)a,始終滿足MNMK=a,如果存在,請求出a的
13、值;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F
圖4
解:(1)如圖4,OE=5,,CH=2
(2)略
(3)如圖6,連接AK,AM,延長AM,
與圓交于點G,連接TG,則
F
圖6
1
,
由于,故,;
而,故
在和中,;
故;所以;
即:
故存在常數(shù),始終滿足MNMK=a,常數(shù)
點評:本題是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以圓為框架的動態(tài)幾何探究題,考查了一次函數(shù)、圓的基本性質(zhì)、切線的性質(zhì)、相似三角形、銳角三角函數(shù)等知識點及數(shù)形結(jié)合、函數(shù)與方程等數(shù)學思想,第(2)小題是線段積的定值探究題,根據(jù)相似三角形對應線段成比例,得到線段積的關系,因此,解題時,構(gòu)造以MN、MK為邊的相似三角形,直接計算求得定值,靈活性較強,綜合性較高,對學生來說難度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