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學總復習 滿分策略 第42講 科學解答說理專題課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考科學總復習 滿分策略 第42講 科學解答說理專題課件(2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42講科學解答說理專題能應用科學知識原理解答實驗現(xiàn)象和生活現(xiàn)象,能設計或評價實驗方案,對科學原理進行證明等都屬于科學解答的范疇。常見的解答題類型有:1應用原理解釋生活現(xiàn)象、實驗現(xiàn)象;2對圖像、表格等信息的分析與解釋;3科學探究的實驗設計與評價。應用原理解釋生活現(xiàn)象、實驗現(xiàn)象 應用原理解釋生活、實驗現(xiàn)象主要有以下要素:1簡述科學原理。解答過程中必須簡述相關的科學原理,以及對相關原理的理解。含相關的物理公式、化學方程式等。2分析相關信息。對解答題中呈現(xiàn)的信息結合科學原理進行簡要闡述,闡述要求有一定的邏輯。3描述相關結論。結論的描述不僅符合科學原理,而且必須滲透相關的科學思想與方法。1取A、B兩個
2、密閉的玻璃鐘罩,在A、B鐘罩內分別放入完全相同的蠟燭,且在B鐘罩內再放入一盆植物,將兩個鐘罩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同時點燃鐘罩內的蠟燭(如圖)。結果發(fā)現(xiàn)B鐘罩內的蠟燭比A鐘罩內的蠟燭燃燒時間長得多,請用所學知識加以解釋。解:可燃物的燃燒需要充足的氧氣,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當光照充足時光合作用強于呼吸作用。鐘罩內氧氣濃度的變化是蠟燭能否繼續(xù)燃燒的原因。氧氣充足時蠟燭能繼續(xù)燃燒,氧氣不足蠟燭就會熄滅。鐘罩內的蠟燭燃燒,消耗氧氣釋放了二氧化碳。在A鐘罩內隨著氧氣濃度的降低,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蠟燭很快熄滅;在B鐘罩內蠟燭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成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被吸收,且光照充足時光合作用
3、強于呼吸作用,所以能為蠟燭繼續(xù)燃燒補充氧氣,所以B鐘罩內的蠟燭比A鐘罩內的蠟燭燃燒時間長得多。對圖像、表格等信息的分析與解釋 對圖像表格等信息的分析與解釋,主要包括的解答要素有:1簡述相關的知識原理;2.描述對知識的理解;3.解釋圖像變化的原因;4.說出合理的結論。2血糖平衡對保持人體健康有重要意義。一個正常人在早晨進食前,血糖含量約為5 mmol/L,進食后1 h血糖含量出現(xiàn)較大幅度上升,達到約7.5 mmol/L,進食后2 h血糖含量又下降到約5 mmol/L,并基本維持在這個水平(會有微小波動)。請你把這個人從開始進食到飯后3 h血糖含量的變化曲線繪在圖中相應的位置上,并解釋血糖含量出現(xiàn)
4、一定幅度上升或下降的原因。進食后1小時血糖含量出現(xiàn)較大幅度上升,是因為食物的消化吸收(吸收葡萄糖進入血液);進食后2小時血糖含量又下降到正常水平,是因為胰島素分泌增加(促進血糖合成糖元,促進血糖氧化分解),使血糖含量下降。3無風的夜晚,在竹子的竹壁上鉆孔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在竹壁上鉆孔卻沒有水流出。無論晴朗的白天還是無風的夜晚,將竹子斜剖開(如圖),發(fā)現(xiàn)竹子內的空心部分都沒有水。竹壁中有豐富的導管,竹子的根系非常發(fā)達且有很強的吸水能力。為什么無風的夜晚在竹壁上鉆孔會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不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請根據以上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作出解釋。示例:竹子的根具有很強的吸水能力,根吸收的水經導管
5、運輸?shù)饺~,主要通過蒸騰作用散失,晴朗的白天蒸騰作用強,水分散失快,因此導管中水分積累少;而無風的夜晚,竹子蒸騰作用弱,水分散失慢,根吸收的水在導管中積累多?!窘馕觥看痤}要點:根的吸水能力;水分的運輸;水分主要通過蒸騰作用散失;無風的夜晚與晴朗的白天蒸騰作用強弱的比較;導管中水分的積累??茖W探究的實驗設計與評價 科學探究的實驗設計與評價主要包括:(1)實驗步驟的描述;(2)實驗過程的評價;(3)探究結論的描述。4實驗桌上有三個完全相同的燒瓶,燒瓶內裝有質量相等的煤油、型號相同的溫度計和阻值相等且不變的電阻絲R,如圖所示。另外,還有滿足實驗要求的電源、滑動變阻器和開關各一個,電流表和停表各一塊,導
6、線若干。請利用上述實驗器材,設計一個實驗證明:“保持電阻阻值不變,在相同時間內通過電阻的電流越大,電流通過電阻產生的熱量越多”。實驗設計中可用煤油升高的溫度t的大小表示電流通過電阻絲R產生熱量的多少。請畫出實驗電路圖,寫出實驗步驟,畫出實驗數(shù)據記錄表格?!窘獯稹繉嶒炿娐穲D如圖所示。實驗步驟:(1)電流表調零,觀察各溫度計待三個燒瓶內的煤油初溫相同,記為t0;(2)按電路圖連接電路,斷開開關S,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大阻值處;(3)閉合開關S,調節(jié)滑片P使電流表示數(shù)為I1,同時按下停表,經過時間t之后,讀取此時溫度計的示數(shù)為t1,將I1和t1記入表格;(4)斷開開關S,拆掉燒瓶甲,然后把燒瓶
7、乙串聯(lián)接入電路中,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大阻值處;(5)再閉合開關S,調節(jié)滑片P使電流表示數(shù)為I2,同時按下停表,經過時間t之后,讀取此時溫度計的示數(shù)為t2,將I2和t2記入表格;(6)仿照步驟(4)和(5),拆掉燒瓶乙,然后把燒瓶丙串聯(lián)接入電路中,讀取此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I3和溫度計的示數(shù)t3,將I3和t3記入表格。實驗數(shù)據記錄表格:I/At0/t/t/1將一個底部封閉的薄壁金屬管固定在支架上,管中裝一些酒精,然后用塞子塞緊管口。把一根橡皮條纏在管子上并迅速來回拉動,很快會觀察到塞子被酒精蒸氣頂出(如圖所示)。請解釋塞子被頂出的科學原理。解:橡皮條纏在管子上迅速來回拉動時,橡皮條對管子做功,
8、管子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熱量從管子傳遞到管子內的酒精中,酒精大量汽化,管子內的氣體受熱膨脹。管內的氣體對塞子做功,管內氣體的內能轉化為塞子的機械能,使塞子被頂出。2下圖是用鹽酸和氫氧化鈉進行中和反應時,反應過程中溶液的pH變化曲線。向鹽酸中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質量為mg時,分析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離子,并說明原理。解:加入mg氫氧化鈉溶液時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離子是H、Na、Cl;化學原理即反應方程式,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恰好反應時需要n克,由于mn,所以加入m克溶液時氫氧化鈉不足量,鹽酸有剩余。3為了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效率的影響,甲、乙兩位同學分別用盆栽天竺葵設計了以下兩種實驗方案,請比較這兩位同
9、學的實驗方案哪位更合理,并說明理由。甲:黎明前,將同處一環(huán)境中的甲株用黑網罩上,乙株暴露,光照數(shù)小時后,用碘蒸氣處理葉片,比較二者藍色的深淺。乙:黎明前,選取天竺葵上的一片葉,部分區(qū)域雙面夾上黑紗布條,其余區(qū)域暴露,光照數(shù)小時后,用碘蒸氣處理,比較兩類區(qū)域藍色的深淺。解:乙方案更合理。因為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效率的影響,變量是光照強度,其他變量應控制相同。甲方案用不同的植株進行實驗,變量較多。而乙方案用同一植株同一片葉的不同部位進行對照實驗,變量控制更合理。1上課時,老師演示了“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實驗。可學生分組實驗又是采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小科對此產生了疑問,老師解釋說:“從某個角度分析
10、,每一種制取氧氣的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特點和長處”。請你對這兩種制取氧氣的方法進行分析比較,從三個不同角度說出它們的差異和優(yōu)勢。比較角度差異優(yōu)勢過氧化氫制氧氣高錳酸鉀制氧氣1不需要加熱需要加熱前者節(jié)約能源或操作簡單2相同質量的反應物制得的氧氣質量多相同質量的反應物制得的氧氣質量少前者節(jié)約資源(或氧原子利用率高)3產物除了水,沒有廢棄物產物多種,較少被利用前者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4反應結束后的催化劑容易回收利用反應結束后剩余物質回收利用較難前者節(jié)省成本5反應劇烈,氣流不易控制,混合液容易沖出容器反應平穩(wěn),氣流容易控制后者更加安全2如圖為發(fā)光點S和豎直放置的平面鏡的位置情況。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完成下列兩小題:(1)在圖中用光路圖作出發(fā)光點S的像點S。(2)推導證明S點和S點到平面鏡距離相等。解:(1)甲乙 (2)如圖甲所示,NN為法線,SO為垂直于鏡面的入射光線,OM為入射光線SO的反射光線,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可得:MONSON又SONMON(對頂角相等)SONSON法線NN與鏡面垂直SOOSOO又OO為SOO和SOO的公共邊RtSOO RtSOOSO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