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下)《唐詩三首》知識點總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部編版八年級(下)《唐詩三首》知識點總結(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部編版八年級(下)《唐詩三首》知識點總結
《石壕吏》:這首詩通過詩人親眼所見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事,深刻反映戰(zhàn)亂給人民帶來的災難,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首詩敘寫了秋風破屋,群童抱茅,草堂漏雨如注,詩人長夜難眠的景,表露出詩人寧愿“吾廬獨破”,也要得到“廣廈千萬間”,使“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崇高
理想,表現(xiàn)了詩人推己及人、舍己為人的高尚品格和憂國憂民的情感。
《賣炭翁》:這首詩通過敘述一個賣炭老人燒炭、運炭和炭被掠奪的經過,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者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2【文章結構】
2、
石壕吏:差吏深夜捉人
老婦自述苦痛
老婦被迫應征
老婦被捉之后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秋風破屋,心情苦痛
群童抱茅,無可奈何一寫景記事
長夜沾濕,憂思不絕
廣廈千萬間一個直抒胸臆
賣炭翁:燒炭運炭-千辛萬苦-炭被掠奪無可奈何
3【文學常識】
第一首詩題目中的“石壕”,即石壕村,在今河南三門峽東南。“吏”,小官,這里指差役。題目交代了事情發(fā)生的地點和涉及的人物。
第二首詩題目中的“茅屋”即成都近郊的草堂;“歌”是古代詩歌的一一種體裁。詩題的意思是:詩人的茅屋被
3、秋天的風吹破,因而有所感慨。
第三首詩題目中的“賣炭”點明了主人公職業(yè)所屬;“翁”指男性老人,突出賣炭人年邁力衰。題目揭示了詩歌敘寫的主要對象。照構
《石城吏》:公元758年,為平定安史之亂,郭子儀、李光弼等九位節(jié)度使率兵20萬圍攻安慶緒(安祿山之子)所占的鄴郡(今河南安陽),勝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來援軍,加上唐軍內部矛盾重重,形勢發(fā)生逆轉,在敵人兩面夾擊之下,唐軍全線崩潰郭子儀等退守河陽(今河南孟州),并四處抽丁補充兵力。杜甫這時剛好從洛陽赴華州,途經新安石壕、潼關等地,根據目睹的現(xiàn)實,寫了一組詩,《石壕吏》是其中的一首。
《賣炭翁》:《賣炭翁》是白居易《新樂府)組詩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云:“《賣炭翁》,苦宮市也”“宮市”的“宮”指皇宮,“市”是買的意思。自宮所需的物品,本來由官更來買。中唐時期,官官專權,橫行無忌,連這種采購權也抓了過去,常有數十百人分布在長安東西兩市及熱鬧街坊,以低價強購貨物,甚至不給分文,還勒索“進奉”的“門戶錢”及“腳價錢”。名為“宮市”,實際上是一種公開的掠奪。白居易寫作《新樂府)是在元和初年,這正是宮市為害最深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