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教版特訓:10 鴉片戰(zhàn)爭和太平天國運動 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歷史人教版特訓:10 鴉片戰(zhàn)爭和太平天國運動 含解析(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精品資料
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固基題組]
1.[2016·惠州市二調]鴉片戰(zhàn)爭前,在外交文書的問題上,中英之間有著長期的沖突,清政府堅持用“稟”“諭”的體制(英國官員用下對上的“稟”,清政府官員用上對下的“諭”),而英國主張用平行的照會文書。1842年《南京條約》規(guī)定,中英之間“有文書來往,用照會字樣?!边@個變化反映出( )
A.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
B.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涌現
C.傳統的華夷觀受到沖擊
D.中英兩國開始平等交往
2、
答案 C
解析 “稟”“諭”等字眼反映出清朝的天朝上國觀念,及對外國的歧視。“照會”反映了一種平等觀念。這一轉變反映了傳統的華夷觀受到沖擊。故C項為正確答案。
2.[2016·正定月考]對于鴉片戰(zhàn)爭,有人稱為中英戰(zhàn)爭,有人稱為通商戰(zhàn)爭,也有人稱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歷史認識中價值判斷的表述是( )
A.中英戰(zhàn)爭 B.鴉片戰(zhàn)爭
C.通商戰(zhàn)爭 D.夷匪犯境
答案 A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對鴉片戰(zhàn)爭的評價。所謂“價值判斷”,即對事件中的各方作出一定的褒貶評價。B項“鴉片戰(zhàn)爭”明顯認為中國是正義,英國是非正義的,故排除;C項“通商戰(zhàn)爭”則認為這是一次促進經濟交流的戰(zhàn)爭,因而對英國
3、是褒揚的,故排除;D項則是站在天朝上國的立場來說的,是貶低侵略者的表述,故排除;而A項“中英戰(zhàn)爭”只是說出了交戰(zhàn)的雙方,沒有對其中任一方作評價,因而正確,符合題意。
3.[2016·淮安月考]右圖的漫畫發(fā)表在1858年10月2日的英國《笨拙》周刊上,標題為“John Leech”。一位大腹便便的清朝官員,身著朝服,雙膝跪地,張開了大嘴:面前站著的一位矮小紳士正在把一卷條約(TREATY)向他口中塞去。下列內容符合漫畫中的條約(TREATY)的是( )
A.開放廣州、廈門、福州等五處為通商口岸
B.在北京東交民巷設立“使館界”各國駐兵
C.允許外國人到中國內
4、地游歷、經商和傳教
D.攫取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等特權
答案 C
解析 根據1858年可知,此為《天津條約》,根據所學可知,只有C項所述是其內容。故C項為正確答案。
4.[2015·南通模擬]1851年爆發(fā)的太平天國運動是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序幕。其主要依據應是( )
A.首次提出向西方學習的主張
B.《資政新篇》的實施
C.擔負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雙重任務
D.是歷次農民戰(zhàn)爭的最高峰
答案 C
解析 因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任務是反封建反侵略,而太平天國運動擔負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雙重任務,故太平天國運動被看作是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序幕,C項正確。
5.[2016·
5、廈門檢測]《天朝田畝制度》的內容反映了太平天國群眾的政治經濟諸多要求。從經濟學的視角看,其重大價值在于( )
A.提出順應世界潮流的政治體制變革主張
B.變土地私人所有制為“天下人同耕”的公有制
C.與“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異曲同工
D.打破土地兼并局面以實現“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答案 D
解析 注意題干的角度限制:從經濟學視角來看,以及“最大價值”的限制詞。當時世界的潮流是發(fā)展資本主義,而《天朝田畝制度》并沒有提出這一主張,故A項錯誤;B項“公有制”說法與史實不符,故B項錯誤;“師夷長技以制夷”是魏源的主張,其目的是維護清王朝的統治,而太平天國運動旨在推翻清王朝的統治,故C項
6、錯誤;《天朝田畝制度》中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革命綱領,故D項正確。
6.有學者認為:“《南京條約》簽訂之后十年,感到不滿意的不是戰(zhàn)敗國而是戰(zhàn)勝國?!贝擞^點的依據是戰(zhàn)勝國( )
A.掀起瓜分狂潮 B.要求擴大市場
C.擴大資本輸出 D.希望利益均沾
答案 B
解析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前后列強并未掀起瓜分狂潮,故A項錯誤;從列強角度來看其發(fā)動戰(zhàn)爭的目的是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故B項正確,C、D兩項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階段特征,排除。
[提能題組]
7.徐中約說:“西方歷史學家認為,這場戰(zhàn)爭意味著外國在華活動的加劇,這些活動打破了中國的孤立局面,并在中國開創(chuàng)一個革命性變化的時
7、代?!蔽鞣綒v史學家評述的“這場戰(zhàn)爭”是指( )
A.鴉片戰(zhàn)爭 B.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C.甲午中日戰(zhàn)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
答案 A
解析 材料“打破了中國的孤立局面,并在中國開創(chuàng)一個革命性變化的時代”意指這場戰(zhàn)爭打破了中國閉關鎖國的局面,推動中國發(fā)生劇變,這符合鴉片戰(zhàn)爭的影響,故A項正確。
8.[2015·武漢調研]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最初清政府沒打算真心遵守條約;后來清政府卻要求“如約者即為應允”“違約者概行駁斥”,即一是自己守約,二是要求對方也守約。這種變化在一定程度上說明( )
A.清政府對列強條約要求曾全面回絕
B.清政府最終由
8、保衛(wèi)主權轉向賣國立場
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與國際社會接軌
D.清政府始終利用國際外交規(guī)則維護主權
答案 C
解析 依據材料中“如約者即為應允”“違約者概行駁斥”“要求對方也守約”等信息說明隨著國門被打開,清政府在與外國的交往中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對外關系上逐漸近代化,故C項正確。
9.[2016·正定月考]下面是1842~1856年英國對華商品輸出總值走勢圖。此圖說明了( )
A.五口通商促使英國對華貿易發(fā)展迅速
B.中國自然經濟的強勢存在使英國對華貿易徘徊不前
C.工業(yè)革命后英國加大對中國資本輸出
D.英國對華輸出的商品不適應中國市場的需求
答案 B
解析 依據圖中
9、數據走勢分析可知,英國對華商品輸出總值處于徘徊不前的狀態(tài),再聯系所學知識分析,這一狀況出現的原因是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對西方商品輸入的抵制,故答案為B項。A項只能說明第一階段的狀況,C、D兩項明顯錯誤。
10.[2015·山東濱州模擬]“它在近代條件下,給農民革命提示了一條真正擺脫傳統羈絆,甩開落后思想,繼續(xù)前進的方向和道路?!辈牧现械摹八敝傅氖? )
A.《天朝田畝制度》 B.《資政新篇》
C.“扶清滅洋”口號 D.民生主義
答案 B
解析 據題意它既屬于農民革命,但同時又具有超出了傳統農民起義范疇的內容,代表前進的方向,故《資政新篇》符合這一要求,故B項正確;《天朝田
10、畝制度》具有落后性,不代表前進的方向與道路,故A項錯誤;“扶清滅洋”具有愛國性,但同時盲目排外,不代表社會前進的方向,故C項錯誤;“民生主義”不是農民階級的產物,故D項錯誤。
11.《劍橋中國晚清史》載,“按照《天朝田畝制度》所宣布的目標,太平軍運動確實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在這場革命中經濟競爭被完全消滅;家庭被剝奪了它在經濟和社會上的重要作用;國家獲得了一種新的合法性和更廣泛的權力。”材料中太平軍的“社會革命”( )
A.強調國家對百姓財產權的尊重
B.變土地私人所有制為公有制
C.是戰(zhàn)爭環(huán)境下的必然選擇
D.是為了實現“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答案 D
解析 《天朝田畝制度》下
11、每戶勞動所得僅留足口糧,其余產品歸國庫,故A項錯誤;《天朝田畝制度》中“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規(guī)定,實際上是恢復了農民土地所有制,這仍然是一種私有制,故B項錯誤;《天朝田畝制度》的頒布是廣大農民群眾為追求社會平等而做出的選擇,不是在戰(zhàn)爭環(huán)境下做出的選擇,故C項錯誤?!短斐锂€制度》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有利于打破土地兼并局面,以實現“耕者有其田”的理想,故D項正確。
12.[2016·吉林高三調研]一位歷史學家在總結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時說:“19世紀五十至六十年代的太平天國運動,沒有也不可能得到更多社會階層的支援,這不在于天國政權的封閉性,而是中國社會尚未形成聲援的力量?!边@說明(
12、 )
A.中國社會小農意識根深蒂固
B.中國革命缺乏先進的理論和科學的綱領
C.沒有建立鞏固的工農聯盟
D.中國需要發(fā)展先進的社會生產力
答案 D
解析 從材料“中國社會尚未形成聲援的力量”說明農民階級是落后生產力的代表,不能成為領導階級,從側面說明中國需要發(fā)展先進的社會生產力,產生新的階級來領導革命,故D項正確;D項決定了B項,排除B項;“小農意識根深蒂固”是農民階級的局限性,不能說明材料“中國社會尚未形成聲援的力量”,故A項錯誤;當時工人階級力量微弱,不可能形成工農聯盟,故C項錯誤。
二、非選擇題(共40分,其中13題20分,14題20分)
13.[2015·北京朝陽質檢]
13、鴉片戰(zhàn)爭后,在近代中國社會演變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若干基本特點。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鴉片戰(zhàn)爭之前中西交往歷史的主要內容不是殖民史,不是鴉片入華史,也不是文化交流史,而是貿易的歷史,是物質上互通有無的歷史。鴉片戰(zhàn)爭的發(fā)生固然是由于綜合因素導致,但其中最重要的還是經濟上的原因——在于茶葉、在于白銀、在于鴉片等等。
——摘編自郭衛(wèi)東《轉折——以早期中英關系
和〈南京條約〉為考察中心》
材料二 上海港對英國的貿易額(單位:1000美元)
——資料來源:英國議會文書《上海領事羅伯遜關于
該口1856年貿易的報告》
(1)評述材料一中關于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主要原因的
14、觀點。(6分)
(2)根據材料二,解讀表格反映出上海港對英貿易出現的變化。(8分)
(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導致材料二上海港對英貿易變化的原因。(6分)
答案 (1)示例一:同意鴉片戰(zhàn)爭的爆發(fā)最主要原因是由于中英經濟貿易關系上的經濟利益沖突所致。
理由:由于英國大量購買中國茶葉等產品,其工業(yè)品在中國閉關鎖國政策下滯銷;英國出現貿易逆差,大量白銀流向中國;為扭轉貿易逆差,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鴉片給中國帶來嚴重危害,清政府嚴厲禁煙,英國為了貿易利益發(fā)動了鴉片戰(zhàn)爭。
示例二:不同意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中英經濟貿易關系上的經濟利益沖突所致。
理由:英國完成工業(yè)革命,積極進行殖民擴
15、張,企圖擴大對中國的商品輸出和原料掠奪;為打開中國市場,進行罪惡的鴉片貿易;以中國政府的禁煙運動為借口,發(fā)動了鴉片戰(zhàn)爭。
(2)貿易總量增長較快;1843年,總輸入與總輸出基本相當,總輸入在1845年達到高峰后呈緩慢下降趨勢;總輸出則呈較快增長趨勢,1850年總輸出超過總輸入的一倍多;總輸入中棉織品增長總量最多,總輸出中生絲增長總量最多。
(3)英國完成工業(yè)革命,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簽訂《南京條約》,上海被開辟為通商口岸,貿易總量增加;中國小農經濟、閉關鎖國的長期影響,導致商品輸出量大于輸入量;英國實現工業(yè)化,技術先進,輸入以工業(yè)產品為主;中國是農業(yè)國家,技術落后,輸出以原材料為主。
解析 第
16、(1)問,考查的是對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原因的評價。材料一的觀點認為主要是經濟上的因素,解答時可認同,也可不認同。如果認同,則從經濟角度分析;如果不認同,則從侵略角度分析。第(2)問,依據表格信息從貿易量和貿易產品種類的特點方面分析歸納。第(3)問,應從中英雙方的政治和經濟等方面分析原因,可與工業(yè)革命、《南京條約》和中國經濟政策等史實相聯系。
14.[2015·貴州貴陽模擬]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按照《天朝田畝制度》所宣布的目標,太平軍運動確實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在這場革命中經濟競爭被完全消滅;家庭被剝奪了它在經濟和社會上的重要作用;國家獲得了一種新的合法性和更廣泛的權力。然而甚至在
17、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跡象表明,太平軍制度不可能在長時期內制止私人財富的積累和特權的膨脹。
——摘編自《劍橋中國晚清史》
材料二 洪仁玕在1859年發(fā)表的《資政新篇》中概括地提出了強化中央集權、采用西方技術以使中國經濟和交通現代化以及發(fā)展與西方列強友好關系的政策。洪仁玕所提出的開設現代銀行、頒發(fā)專利權、建造鐵路和輪船以及發(fā)展采礦業(yè)等建議表明,他對西方力量所在的若干因素抱著全心全意的、雖然認識很不全面的贊賞態(tài)度。這些建議是太平天國經濟理論的一個重大轉變。
(1)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說明,太平天國是怎樣進行“社會革命”的?為什么“太平軍制度不可能在長時期內制止私人財富的積累和特權的膨脹”?
18、(6分)
(2)為什么說《資政新篇》是“太平天國經濟理論的一個重大轉變”?分析這種轉變未能成功的原因。(12分)
(3)從材料一到材料二的轉變說明了什么?(2分)
答案 (1)說明: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實行國庫(圣庫)制度,平均分配產品。原因:小農經濟的存在。
(2)轉變理由:仿效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發(fā)展近代工業(yè)和各項事業(yè)。未能成功的原因:缺乏相應的社會基礎和實施條件;戰(zhàn)爭環(huán)境緊張;得不到廣大農民的支持。
(3)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尋求真理,探索救國救民道路。
解析 本題考查太平天國運動。第(1)問,第一小問,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可從經濟方面的變革回答;“私人財富的積累和特權的膨脹”是由小農經濟的本質決定的。第(2)問,根據《資政新篇》的內容可知,其經濟主張是發(fā)展資本主義,這和《天朝田畝制度》維護小農經濟的政策相對立;“轉變未能成功”應從社會環(huán)境、階級基礎等方面回答。第(3)問,從先進中國人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角度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