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五單元 第20課 古代詩歌 登幽州臺歌課件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五單元 第20課 古代詩歌 登幽州臺歌課件 新人教版(1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古代詩歌五首登幽州臺歌激趣導入 千金市骨。燕昭王成為明君圣主的代表,黃金臺也成了明君圣主禮遇賢才的象征。此后,有多少懷才不遇的文人,登上幽州臺,憑古吊今,感懷時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唐代詩人陳子昂的一首詩登幽州臺歌。資料助讀 陳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陳子昂是唐詩革新的前驅者。其詩思想充實,語言剛健質樸,對唐代詩歌影響巨大。關于作者資料助讀 登幽州臺歌是中國唐代詩人陳子昂所作的一首吊古傷今的生命悲歌?!扒安灰姽湃?后不見來者”中的“古人”和“來者”,都是指像燕昭王那樣禮賢下士、重用人才的明君。這首詩通過抒發(fā)詩人登樓遠眺,憑今吊古所引起的無限感慨,深刻地揭示了封建
2、社會中正直、多才而遭遇困厄的知識分子遭受壓抑的境遇,表達了他們在理想破滅時孤寂郁悶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會意義。關于作品資料助讀關于背景 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契丹李盡忠、孫萬榮等攻陷營州。武則天委派武攸宜率軍征討,陳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擔任參謀,隨同出征。武為人輕率,少謀略。次年兵敗,情況緊急,陳子昂請求遣萬人作前驅以擊敵,武不允。稍后,陳子昂又向武進言,武不聽,反把他降為軍曹。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宏愿成為泡影,因此登上薊北樓(即幽州臺,遺址在今北京西南),慷慨悲吟,寫下了登幽州臺歌。整體感知(一)自讀詩句,理解詩意。1.學生細讀詩,借助詞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詞語掌握,實在不會的則
3、做上記號待上課時解決。2.指名讀。讀出韻味和節(jié)奏。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3.說說自己讀懂了哪些句子,你展開了哪些想象,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句。4.全班交流。整體感知(二)朗讀指導,領悟詩情。 1.再讀體會,思考:詩中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我們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讀呢? 2.學生自由讀,在小組內(nèi)討論。 3.情感朗讀,賽讀。 4.齊讀。賞析內(nèi)容1.前兩句詩是從什么角度寫的?“古人”指誰?“來者”指誰?寫出了作者怎樣的境遇? 時時角度(前、后)。古人指古代禮賢下士的明君,來者指現(xiàn)代禮賢下士的明君?!扒安灰姟薄昂蟛灰姟?時間無止無休,而自己的生命短暫,而自
4、己因“不見”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華,功業(yè)未成,空老一生。寫出了作者生不逢時,懷才不遇(胸懷才學但生不逢時,難以施展)的境遇,表達了作者內(nèi)心的愁苦之情。賞析內(nèi)容2.后兩句詩是從什么角度寫的?詩人為什么見此景而涕下? 空間角度(天、地)。空間無限遼遠。在無限的時間與空間面前,詩人感到孤獨、寂寞、悲涼。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功業(yè)未成,空老一生,面對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愴然涕下”。愴然,傷感的樣子。涕,眼淚。賞析內(nèi)容3.登臨:詩人登到高處叫“登臨”,臨,面對。登到高處面對開闊的景物,人的心胸會為之一動,于是便有了許多聯(lián)想和想象,抒發(fā)出來,寫下來,就是詩文。陳子昂登臨幽州臺,面對無限的時
5、空,不免產(chǎn)生一種孤寂悲涼之感,再聯(lián)想到自己的境遇,便產(chǎn)生了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愁苦心情。賞析內(nèi)容 4.這首詩的主題是什么? 這首詩通過寫登臨幽州臺的所想所感,抒發(fā) 作者懷才不遇、寂寞無聊的愁苦情懷。 5.這首詩看起來比較消極,但其實較不然,他流露出作者積極進取的建功立業(yè)的強烈渴望。賞析內(nèi)容6.你看到一個怎樣的陳子昂?用幾句話描繪你感受到的詩人的形象。(外貌、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 我看到一個沉思的陳子昂。我看到一個為自己不能實現(xiàn)人生價值而愴然涕下的陳子昂;我看見一個有著積極的人生追求,渴望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陳子昂 詩人獨自站在幽州臺上,他仰望長天,俯視大地,潸然淚下。7.寫作特色:氣勢磅礴,胸懷宏偉。布置作業(yè) 詩人是不幸的,報國無門,獨上高臺,知音難覓,有道是“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詩人的遭遇是不幸的,但又是幸運的,他留下了這樣一首足以萬古不朽的詩作,我們也是幸運的,在一千多年以后能欣賞到這樣一首名垂千古的詩篇,讓我們拿起自己的筆,把詩人的情懷也流淌在我們的紙上吧。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