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蘇教版必修4教師用書:第1單元 寡人之于國也 含答案

上傳人:沈*** 文檔編號:75431167 上傳時間:2022-04-15 格式:DOC 頁數(shù):13 大小:753KB
收藏 版權(quán)申訴 舉報 下載
高一語文蘇教版必修4教師用書:第1單元 寡人之于國也 含答案_第1頁
第1頁 / 共13頁
高一語文蘇教版必修4教師用書:第1單元 寡人之于國也 含答案_第2頁
第2頁 / 共13頁
高一語文蘇教版必修4教師用書:第1單元 寡人之于國也 含答案_第3頁
第3頁 / 共13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高一語文蘇教版必修4教師用書:第1單元 寡人之于國也 含答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高一語文蘇教版必修4教師用書:第1單元 寡人之于國也 含答案(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寡人之于國也 本課話題 ——民生為本 朗讀——課文中的名段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強調(diào)只有發(fā)展生產(chǎn),才能解決人民的生活問題;推而論之,只有解決了民生問題,才能促進精神文明的發(fā)展。 鏈接——生活中的素材 “民之疾苦,國之要事”。李克強說,我們要竭盡全力,堅決把民生底線兜住兜牢。并指出,持續(xù)推進民生改善和社會建設(shè)。“立國之道,惟在富民。”要以增進民生福祉為

2、目的,加快發(fā)展社會事業(yè),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與和諧進步。 背誦——相關(guān)名言警句 1.為人臣者,以富樂民為功,以貧苦民為罪。 ——賈誼 2.民心所歸,大事可成;民心所離,立見滅亡。 ——陳天華 3.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 ——程頤 4.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天下興行在民趨于正。 ——王廷相 5.民者,國之根也,誠宜重其食,愛其命。 ——(《三國志·吳書》) 第1步讀準(zhǔn)字音——千言萬語總關(guān)音 粟(  ) 曳兵(  ) 數(shù)罟(  ) 洿池(  ) 衣帛(  ) 魚鱉(  ) 雞豚(  )

3、狗彘(  ) 餓莩(  ) 庠序(  ) 孝悌(  ) 五畝之宅(  ) 【答案】 sù yè ɡǔ wū bó biē tún zhì piǎo xiánɡ tì zhái 第2步識記通假——奧妙無窮方塊字 (1)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    ) (2)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    )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    ) (4)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    ) 【答案】 (1)“無”同“勿”,不

4、要 (2)“頒”同“斑” (3)“檢”同“斂”,收斂,積蓄 (4)“涂”同“途”,道路 第3步一詞多義——看我七十二變 (1)兵 (2)數(shù) (3)直 (4)勝 (5)發(fā) (6)望 (7)焉 【答案】 (1)名詞,兵器/名詞,軍隊/名詞,士兵/名詞,武力,戰(zhàn)爭 (2)shù,數(shù)詞,幾,幾個/shù,名詞,命運/cù,形容詞,細密,與“疏”相對/shǔ,動詞,計算/shuò,副詞,屢次/動詞,列舉罪狀 (3)副詞,只是,不過/形容詞,與“彎”相對/形容詞,正確的、正直的/名詞,價值,后寫作“值”/副詞,徑直、一直 (4)副詞,盡/動詞,禁得住,忍得住/動詞,超過,賽過/形容詞,優(yōu)

5、美的/動詞,戰(zhàn)勝,取勝 (5)動詞,打開糧倉,賑濟百姓/動詞,征發(fā),派遣/動詞,花開/動詞,發(fā)動/動詞,發(fā)出,抒發(fā)/動詞, 發(fā)送,遞交/動詞, 起用,興起/動詞,發(fā)射  (6)動詞,希望/動詞,向遠處看/名詞,念頭/名詞,名望、聲望/名詞,農(nóng)歷的每月十五日 (7)語氣詞,不譯/疑問代詞,哪里/疑問副詞,何必/兼詞“于之”,在這件事上/代詞,他,代毛一鷺/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第4步詞類活用——詞性變異含義迥 (1)填然鼓之 (    )__________ (2)樹之以桑 (    )__________ (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_________

6、_ (4)然而不王者 (    )__________ (5)謹(jǐn)庠序之教 (    )__________ (6)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 (    )__________ (7)則移其民于河?xùn)|,移其粟于河內(nèi) (    )__________ (8)王無罪歲 (    )__________ 【答案】 (1)名詞作動詞 擊鼓 (2)名詞作動詞 種植 (3)yì,名詞作動詞 穿上 (4)wànɡ,名詞作動詞 為王 (5)形容詞作動詞 認真從事 (6)形容詞作名詞 生者;死者 (7)動詞的使動用法 使……遷移 (8)名詞作動詞 歸罪,歸咎 第5步古今異義—

7、—詞語的昨天和今天 (1)河內(nèi)兇 古義:                                今義:越南首都。 (2)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古義:                                今義:沒有希望。 (3)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古義:                                今義:常連用,表示同意,認可。 【答案】 (1)黃河北岸的魏地?!?2)不要盼望?!?3)“可”是“可以”,“以”是“憑借”。 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8、) 譯文:                                (2)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    ) 譯文:                                (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 譯文:                                (4)棄甲曳兵而走。 (    ) 譯文:                                (5)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

9、后止。 (    ) 譯文:                                【答案】 (1)賓語前置句 如果做到這樣卻不能稱王,是不曾有過的事情。 (2)狀語后置句 那就不要希望您的百姓比鄰國多了。 (3)省略句 五十歲的人就可以憑借(這些)穿上絲織的衣服了。 (4)省略句 (士兵)拋棄鎧甲,拖著兵器逃跑。 (5)固定句式或……或……,譯為“有的……有的……” 有的跑一百步才停下來,有的跑五十步就停下來。 “亞圣”——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中期鄒(今山東鄒城市)人。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

10、家,儒家學(xué)派的主要代表之一。繼承和發(fā)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對后世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被尊為“亞圣”。其仁政學(xué)說沒有得到實行,被認為是“迂遠而闊于事”。晚年退居講學(xué),和他的學(xué)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是孟子與弟子合著而成,全書分《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七篇。 據(jù)《史記·魏世家》記載,梁惠王三十五年,“卑禮厚幣以招賢者”。于是,包括孟子在內(nèi)的賢者數(shù)人不遠千里來到魏都大梁。梁惠王招賢,目的在于富國強兵,恢復(fù)并擴大疆土。而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并將它發(fā)展為“仁政”學(xué)說,反對“霸道”“虐政”,主張

11、當(dāng)權(quán)者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用仁義治天下。這樣兩人第一次見面時,梁惠王便想從孟子那里尋得“以利吾國”的良策;孟子則以“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為對,指出專言求利的嚴(yán)重危害性和躬行仁義的重要意義。兩人第二次會見是在池沼邊上。梁惠王看著鴻雁麋鹿嬉戲,得意地問孟子:“賢者亦樂此乎?”孟子以“賢者而后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為對,并通過歷史事實的對比,證明了賢者“偕樂”與不賢者“獨樂”有著截然不同的結(jié)果:文王關(guān)愛百姓,百姓愛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樂;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樂。正是在多次的接觸交談中,孟子與梁惠王彼此之間有了進一步了解,于是就有了“寡人之于國也”這一次深

12、入的交談。 預(yù)習(xí)完成后,請將你的疑問與“小伙伴們”探討交流: 疑問1:                                     解惑:                                      疑問2:                                     解惑:                                      疑問3:                                     解惑:                                      本文記載了孟子和梁

13、惠王的一次談話,圍繞“民不加多”的問題展開討論,闡述了孟子“仁政”的具體內(nèi)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當(dāng)時社會的不平等,指出要想國力強盛,人口眾多,就必須施仁政,行王道。 【答案】?、俜治鰡栴} ②養(yǎng)民教民—王道之成 一、閱讀課文第1段,回答下面的問題。 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如:像 B.則移其民于河?xùn)| 移:使……遷移 C.河?xùn)|兇亦然 然:這樣 D.鄰國之民不加少 加:增加 【解析】 D項,加:更。 【答案】 D 2.下列全屬于梁惠王自認為盡心治國的措施的一項是(  ) ①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谝破涿裼诤?xùn)| 

14、③移其粟于河內(nèi)?、芎?xùn)|兇亦然 ⑤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④ 【解析】?、偈橇夯萃鯇ψ约旱脑u價,⑤是梁惠王對現(xiàn)狀的認識,二者都不是梁惠王自認為盡心治國的措施。 【答案】 B 二、閱讀課文第2~3段,回答下面的問題。 3.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寡人之民不加多?、谔钊还闹、壅堃詰?zhàn)喻?、芤晕迨叫Π俨?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解析】 之:①助詞,的;②音節(jié)助詞。以:③介詞,用;④介詞,憑借。 【答案】 D

15、 4.下列對第2~3段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孟子“欲擒故縱”,充分利用梁惠王好戰(zhàn)、爭奪人口的心理,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論證啟發(fā)梁惠王。 B.孟子設(shè)喻是向梁惠王說明“移粟移民”的治國方法與鄰國的治國不盡心,是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的,只是措施不當(dāng)。 C.孟子設(shè)喻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為下面自己提出治國之策做鋪墊。 D.孟子散文善用比喻,生動有趣地陳說事理,論辯是非,富有雄辯性和鼓動性。 【解析】 B項,孟子設(shè)喻是向梁惠王說明“移粟移民”的治國方法與鄰國的治國不盡心,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 【答案】 B 三、閱讀課文第4段,回答下面的問題。 5.下列全屬于孟子“王

16、道”措施的一項是(  ) ①不違農(nóng)時 ②數(shù)罟不入洿池?、垧B(yǎng)生喪死無憾 ④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菸瀹€之宅,樹之以?!?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④ 【解析】 ③是“王道”的結(jié)果,④是在揭露社會的不平等。 【答案】 A 6.下列對第4段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孟子提出發(fā)展生產(chǎn)的三條措施,認為生產(chǎn)發(fā)展,百姓安居樂業(yè),這是王道的根本。 B.孟子用“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餓莩”的事實深刻地揭示了當(dāng)時社會的不平等。 C.孟子用“刺人而殺之”歸罪于“兵”的比喻,表明害民的是荒年。 D.文章最后一句是說大王不要歸咎于年成,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

17、,施仁政,行王道,那么天下的百姓都會來歸順了。 【解析】 C項,害民的應(yīng)該是統(tǒng)治者的暴政,而非荒年。 【答案】 C 話題:課文第三部分闡述孟子實行“王道”的七種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體內(nèi)容。對于如何看待孟子的這些“仁政”思想這個問題,觀點不一。請站在現(xiàn)代社會的立場上,對孟子的論述加以評析。 學(xué)生甲:孟子認為“王道之始”是指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合理發(fā)展生產(chǎn),使老百姓“養(yǎng)生喪死無憾”,除此之外還要加強文教德化,提高人民的精神修養(yǎng)。這樣“不王者,未之有也”。由此看來,孟子不僅主張養(yǎng)民,還主張教民,重視經(jīng)濟發(fā)展和教育的關(guān)系。雖然孟子的主張歸根到底是為了鞏固統(tǒng)治階級的權(quán)力,但是,在戰(zhàn)國時期

18、還是有積極意義的。 我的觀點:                                                                                                                                                                                    【答案】 孟子在論述“王道之始”時說:“不違農(nóng)時……材木不可勝用也。”這里所講的,其實和現(xiàn)代人關(guān)心的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平衡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等問題是一樣的。只不過古人主要是為了維持生態(tài)平衡,以利于最大限度地、

19、源源不斷地獲取生存資源;而現(xiàn)代的環(huán)保意識,則是鑒于伴隨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帶來的日趨嚴(yán)重的環(huán)境惡化、生態(tài)失衡而提出來的,其目的不只在于合理利用資源,更重要的是維護地球的生態(tài)平衡。    1.寫作特色 比喻說理 在本文中,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巧妙地運用比喻說理,以梁惠王“好戰(zhàn)”為喻,啟迪對方思考。然后以“五十步笑百步”之喻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謂“盡心”于國,其實與鄰國之政相差無幾,本

20、質(zhì)上都是虐民暴政。這就生動形象、有趣有力地陳說了事理,辨明了是非,達到了雄辯性、邏輯性、鼓動性、說服力的高度統(tǒng)一。 2.寫法指導(dǎo) 比喻說理“三注意” 比喻說理,就是運用具體的事物說明抽象的道理,變復(fù)雜為簡明,表述婉轉(zhuǎn)而有較強的說服力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 運用比喻說理要注意: (1)用來作為喻體的事物應(yīng)當(dāng)是為大家所熟悉的、具體的、淺顯的,這樣,才能既通俗又生動地說明另一個事物。 (2)比喻應(yīng)當(dāng)貼切、自然,與道理要有契合點,能恰到好處地說明被論證事物的特點。 (3)因為比喻的雙方缺乏本質(zhì)上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所以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要完整、深刻地論述一個問題,不能僅靠幾個比喻,應(yīng)把它和例證法、

21、分析法等結(jié)合起來使用。 3.遷移應(yīng)用 請以“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為話題,運用比喻說理的手法,寫一個片段,不少于80字。                                                                                                                                                     【參考答案】 是的,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沒有后退,沒有低谷,就沒有前進的動力和空間,也就沒有厚積薄發(fā)的震撼。就像生活在南極冰海的企鵝,想要躍到岸上,并不是在水面上拼命

22、掙扎,而是猛地扎進深水,憑著一股沖勁兒再躍出水面,華麗地落在岸上。 1.課內(nèi)素材 肩負天下之孟子 孟子的身上有一種“當(dāng)今之世,舍我其誰”的軒昂霸氣,這比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钡南敕ǜ鼮閳砸愫统錆M斗爭意志。作為一位雄辯家,他周游列國,倚馬千言,大推王道。在成為梁惠王的座上賓之后,盡獻箴言良策?!梆B(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蔽ㄓ惺┬腥收?,關(guān)注民生,休養(yǎng)生息,才是治國的正途。解除了百姓的后顧之憂,人心就會安穩(wěn),政權(quán)就會穩(wěn)固。 【應(yīng)用角度】 “社會和諧”“關(guān)注民生”等。 2.精彩應(yīng)用 丹麥人釣魚會拿把尺子量量釣到的魚,將尺寸

23、不夠的魚放歸河中。有人或許會對這一做法生疑,辛苦釣到的魚為何還要放回去,多可惜。但其實,這卻是丹麥人智慧的做法,讓小魚繼續(xù)生長,日后才釣得到更多的大魚。我想,這就是“舍小利以謀遠”的體現(xiàn)吧。不局限于眼前的“所得”而是思慮日后的保障,這才能得到日后的豐收。就像孟子見梁惠王時所說的那樣:“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一味去捕捉小魚以后就無魚可求,唯有暫釋眼前的小利方能成就日后的滿載。由此看來,孟子真可謂天下之大者,他不僅推“王道”以利王者,而且也顧及天下以利百姓,最終實現(xiàn)王者與百姓的共贏。 我們的文化寶藏——孟子 ①帶著一顆朝拜的心,我又一次走進經(jīng)典聆聽孟子。書香撲面的時候,心被虔誠塞

24、得滿滿的。沿著歲月的河道溯源,不覺間仿佛已走過千年。作為一代儒家宗師的孟子并沒有走遠,他是一座解讀不盡的文化寶藏,依然穿越時空給后人啟迪,給后人震撼!在字里行間中尋訪,在故事寓言里感嘆,在會意共鳴中緬懷,在體味博大時禮贊——折服我的,是他的思想、他的學(xué)識、他的襟懷、他的文采。 ②這是一個秉持憂患、心懷天下的孟子——生于亂世,勇于濟世;游于列國,長途跋涉;曉之以理,苦口婆心。他奔走在游說的路上,執(zhí)著而堅定,焦灼而真誠。倡導(dǎo)仁政,反對戰(zhàn)爭,主張以德服人,抨擊暴力治國,縱然屢屢碰壁卻依然不失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感?!皹芬蕴煜拢瑧n以天下”“人皆可以為堯舜”“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5、。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行仁政而王天下”……20多年的游說生涯,他輾轉(zhuǎn)奔走,不辭勞苦,留下了悠長的足跡,留下了經(jīng)典的語句,也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激情的孟子。那份知識分子的良知,給后人留下經(jīng)久的感動。 ③這是一個滿懷智慧、為民呼號的孟子——民生的艱辛與百姓的困苦觸動著他的心靈。他重視民心的向背,深諳人民與天下的載舟覆舟關(guān)系;他向往理想社會圖景,規(guī)勸統(tǒng)治者安定人民,善待民生。聽:“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的話精辟而深情。

26、鍥而不舍地宣揚民本思想,持之以恒地做百姓代言人,他那份深刻,他那份執(zhí)著,他那份大愛。讓千年后的我們讀到歲月的回聲?!拔瀹€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薄慨?dāng)讀到孟子這段話,心里就會猛然升騰起大片溫暖,大片美好。 ④這是一個氣節(jié)超然、卓越出眾的孟子——呼喚高尚人格,是孟子不變的主題;追求氣節(jié)超然,是孟子永恒的追求;注重人格修養(yǎng),是孟子真摯的宣言?!梆B(yǎng)心莫善于寡欲”“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27、……這樣的語言烙在我們心靈深處,指導(dǎo)著我們做人,影響著我們做事?!案毁F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了很多人的精神坐標(biāo),對于中華民族的精神性格塑造,尤其對中國歷代優(yōu)秀知識分子的性格塑造,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想到孟子,常常想到這樣四個字:浩然正氣。他在文字中說到了,他在生活中也做到了。 ⑤這是一個才學(xué)淵博、文采飛揚的孟子——《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并長于論辯。孟子的言辭形象生動、寓意深刻并耐人尋味。那些精彩的比喻,那些巧妙的構(gòu)思,那些練達的語句,構(gòu)成了孟子作品特別的氣象?!安灰砸?guī)矩,不成方圓”“五十步笑百步”“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

28、然后知長短”……孟子的作品乃中國文壇之瑰寶。 ⑥這是一個提倡社會和諧的孟子,他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一個睿智理性的孟子,他說“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這是一個自信的孟子。他說“盡信書,不如無書”;這是一個笑傲困難的孟子,他說“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⑦孟子是中國儒家學(xué)派的重要代表,被尊為“亞圣”,儒家文化亦被稱為“孔孟之道”。孟子在修身養(yǎng)性、治國安民、教育學(xué)習(xí)、交友處世、孝親敬老等方面為我們留下了很多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警世名言,警醒后人反芻,引發(fā)后人思考。作為思想家的孟子,作

29、為教育家的孟子,作為政治家的孟子,作為文學(xué)家的孟子,是一座解讀不盡的文化寶藏。忽然想起有本書上這樣說過:閱讀孟子,讓經(jīng)典進入民間,讓傳統(tǒng)回歸現(xiàn)實,讓歷史告訴未來。 1.學(xué)標(biāo)題 把“孟子”比喻成“文化寶藏”,點明了文章的主旨。 2.學(xué)開頭 第①段畫線句子用了一組排比引出對孟子的禮贊。這也是全文的總綱,下文分別敘述他的“思想”“學(xué)識”“襟懷”“文采”,形成了一個總分的關(guān)系。 3.學(xué)修辭 第②段畫線的句子,準(zhǔn)確運用對偶句式,突出了思想,深化了感情,增強了氣勢。 4.學(xué)結(jié)構(gòu) 中間部分第②③④⑤⑥段,用五個排比段落對孟子加以禮贊。分別闡述了孟子的“思想”“學(xué)識”“襟懷”“文采”,照應(yīng)了文章的第①段。 5.學(xué)引用 文章大篇幅地引用了孟子著作中的原話,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等。這些話體現(xiàn)了孟子的氣節(jié),成為很多人的精神坐標(biāo),對當(dāng)今社會各階層仍有借鑒意義。 6.學(xué)結(jié)尾 文章第⑦段,照應(yīng)了第①段和文章的標(biāo)題。重申了孟子在修身養(yǎng)性、治國安民、教育學(xué)習(xí)、交友處世、孝親敬老等方面給我們的啟示。畫線部分排比句的運用讓文章在呼吁孟子思想的余韻中畫龍點睛,升華主旨。 最新精品資料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guān)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guān)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wù)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