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勢泉市第三中學八年級語文下冊7與朱元思書學案無答案北師大版.docx》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甘肅勢泉市第三中學八年級語文下冊7與朱元思書學案無答案北師大版.docx(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與朱元思書》教學目標
1 .理解本文景物描寫的特點。
2 .體會作者由觀賞自然景物而引發(fā)的內心感觸。
3 .熟練地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1 .疏通文意并熟練地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認知生字:湍軒邈泠嚶罵窺柯
1 .熟讀課文,了解大意。
2 .閱讀《三峽》,準備比擬閱讀。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一、導入
古人描寫山川景色的文章浩如煙海。大家一定還記得我們學過的一篇文章《三峽》吧?文章描寫了 三峽兩岸高峻的山勢、奔流的江水以及三峽中四時景色的變化,充滿了詩意,成為古今傳誦的名篇。
《與朱元思書》。
大家可以通過比擬閱讀,看
2、看兩篇文章在內容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類似的文章 和形式上有什么異同。
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縹(pido) 嚶(ying)
識記生字
湍(tuan)
.(yuan)
軒(xuan) 窺(kui)
邈(mido)
柯(ke)
泠(ling)
教師指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
從字的音、形、義三方面理解、認記,可以讓學生大聲讀一讀,動手 寫一寫。
三、朗讀課文,疏通文意.朗讀課文
要求:采用多種形式反復朗讀,感知課文內容注意語氣,突出重音,節(jié)奏鮮明,速度稍緩。
1 .疏通文意任意東西:
天下獨絕:
急湍甚箭:
在晝猶昏:
任意東西:
天下獨絕:
3、急湍甚箭:
在晝猶昏:
任憑江流飄蕩而或東或西。
極頂。
湍,急流。甚,勝過,超過。 猶如,如同。
a.先自主學習,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難懂的詞語,由教師提問或者學生提出問題老師解答。
補充注釋:風煙俱凈:全,都。
一百許里:余。
泉水激石:沖擊,沖刷。
好鳥相鳴:美麗的鳥兒。
b.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對搞不懂的問題,通過學習小組,合作探究,相互質疑解答,弄懂全篇。
c.課堂交流,翻譯全文,教師點撥。
參考譯文:
沒有一絲兒風,煙霧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樣的顏色。(我的小船)隨著江流飄飄蕩蕩,時 而偏東,時而偏西。從富陽到桐廬一百來里(的水路上),奇山異水,獨一無
4、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魚和細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 江流比筋還要快,那驚濤駭浪勢假設奔馬。
江兩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長著蒼翠的樹,透出一派寒意。(重重疊疊的)山巒各仗著自己的地勢爭 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誰爬得最高,伸得最遠,由此而形成無數(shù)的山峰。(山間)的泉水沖擊 著巖石,發(fā)出泠泠的響聲;美麗的鳥兒彼此嚶嚶地叫著,十分和諧。蟬不停地叫著,猿不停地啼著。 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極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看到這些幽深的山谷, 那些忙于世俗事務的人就會流連忘返。樹枝縱橫交錯擋住了上面的天空,雖在白晝,林間仍顯得昏 暗;在枝條稀疏的
5、地方,有時還能見到陽光。
d.繼續(xù)朗讀課文,&等成誦。
四、理解課文內容leia (教師導學)通過以上學習,我們疏通了文意,對?這篇課文已經(jīng)有了大概的了解。假設要對文章的內容做進一步的 探究,還應怎樣做呢?同學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提出問題,供大家討論。(教師引導學生 將提出的問題集中歸納到以下幾點,通過合作探究,做出解答,最后統(tǒng)一認識)
1 .本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試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2 .劃分本文結構,概括段落大意。
3 .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達方式?目的是什么?
4 .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得出來?
5 .本文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明確)
6、1.本文主要描寫了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的奇山異水。中心句是“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2 .第一段總領全篇,點明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第二、三段分寫,緊承上文,具體而細致地分 別描寫異水和奇山。
3 .主要采用了描寫的手法,表現(xiàn)了山“川的景色,突出了富春江(一百許里)水之清澈和兩岸夾山 之高峻。
4 .流露出作者對功名利祿的蔑視和避世隱退的高潔志趣。從“鶯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 窺谷忘反”可以看得出來。
5 .本文是一篇駢體文,語言優(yōu)美,采用以駢為主,耕散結合的寫法,且講究對和聲律。
(這一問題教師可以主講,結合學過的課文《陋室銘》,指導學生能分辨課文中的駢句和散句即可, 不
7、必細究)五、探究景物描寫的特點
請學生談談本文在景物描寫上的特點,并用同樣的方法,做口語片斷練習。
教師提示:
1 .抓住了景物的特點,突出了 “奇山異水”。
2 .按地點轉移,由近及遠的順序寫:從流飄蕩,俯視碧水,仰觀青山。
3 .采用多種修辭手法使描寫對象形象鮮明,富于生機:水皆縹碧,千丈見底(夸張);急湍甚箭, 猛浪假設奔(比喻、對偶);負勢競上,爭高直指(擬人);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 成韻(對偶)…….詳寫山,略寫水。疏密有分,輕重有度。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生了解“駢文”這種文體的有關知識,理解重點文言實詞、虛詞的意義。
2、注意本文中
8、對偶句的現(xiàn)象,學會將全文翻譯成白話文,培養(yǎng)閱讀文言文語感的能力。
3、學習作者抓住特點有層次、動靜相生、擬人、比喻、夸張等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學習文言文,側重閱讀,要反復讀,熟讀成誦;在內容探究上,要學生分析作者寫景的目的, 從而領悟作者要抒發(fā)的情感;在寫作訓練中,要指導學生綜合運用多種描寫角度和多種修辭方法進 行寫作,可以采用學生自學,協(xié)作討論,教師啟發(fā)點撥等方法完成該文的學習任務。
教學突破:通過自讀課文、自學討論、合作交流,理解作者的思想,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把 握主旨。通過寫作練習,使學生明白以多種角度、多種修辭方法的綜合運用使得景物描寫具體生動, 增添文章文采,突出文章主題思想
9、的好處。
教學步驟:1、導入新課。2、閱讀課文,整體感知。3、精讀課文,把握文章感情。4、回味遷 移。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情引入1、多媒體展示:在浙江富陽、桐廬一帶富春江山水的景色特別優(yōu)美,南朝時有一位文人吳均見到這 種美景后,迫不及待的給他的友人朱元思寫了一封信,信中除了描繪富春江山水的優(yōu)美景色外,他 還表達了欣賞這種優(yōu)美景色后與眾不同的情感。那么究竟他描寫了怎樣一幅優(yōu)美的景色呢?又表達 了怎樣一種與眾不同的情感呢?讓我們共同來欣賞吳均的《與朱元思書》吧。
(激發(fā)學生探求知識的好奇心,引發(fā)學習興趣。)2、簡介文體和作者
文體:我們學過的文言文的體裁有說、銘,今天我們學習一
10、種新的文言體裁“駢文”。
(回憶學過的文言體裁:說、銘,簡單了解文言體裁“驕文
駢文,文體名。起源于漢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以雙句為主,講究對仗、聲律和藻飾。又稱 “四六文”。
吳均,字叔庠,南朝梁代有名的文學家、史學家。其文風格清拔而有古氣,稱為“吳均體”, 大家都仿效他。
(了解作者吳均)二、閱讀全文,整體感知,疏通文意
1、指導學生一讀,讀準音,通文意。
(教師對于疑難問題及時解答,如“東西”“夾岸” “泠泠”等的解釋。學生結合課文下注釋,通過 小組討論,相互交流,疏通文意。)2、通過誦讀,讀出語言的神韻。
通過聯(lián)想,領悟語言的美。
(運用多媒體聽配樂朗誦,在音樂和
11、圖片的幫助下,認真體會作者的語言,進而體會作者的情感。) 三、精讀細品,分析內容,把握主旨
1、指導學生默讀文章,思考:你能在文章中找到作者對“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特點進行概 括性描寫的句子嗎?
(學生討論、總結: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教師小結:作者在第一段中以“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作為自己對富春江風光的高度概括和由衷的 贊嘆,并作“文眼”統(tǒng)領全篇,開頭第一段從結構上看,是總寫。為下文內容的進一步展開埋下了 伏筆。由此可見,本文可分為兩層。
2、既然“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一句,作者那么又是如何具體詳細為我們描繪富春江水“奇” “異”的景色特點呢?
(學生討論、總結一:水,分別表現(xiàn)了它
12、的清:“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戲石,直視無礙。”; 湍急:“急湍其箭,猛浪假設苯?!保?
(學生討論、總結二:山的奇異主要表現(xiàn)在樹多、山高、景美三個方面。)
(學生討論、總結三:作者在第二段中首先采用比喻和夸張的修辭方法,分別從正面和側面.兩個 不同的角度突出了“異水”的清澈透明特點,然后采用同樣的修辭方法,突出了 “異水”的湍急奔 騰的氣勢。)
教師總結:作者在第二段中首先對水進行描寫,分前后兩個層次來描寫水的靜態(tài)美和動態(tài)美, 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反映了江水的動靜變化,豐富了,富春江水的特色。這樣寫能顯示作者感情色彩 的變化,場面變化和文章節(jié)奏的變化。作者用他的妙筆,淋漓盡致地展示了江水
13、的千姿百態(tài)。
3、在描寫了異水之后,作者又是如何爪住山“奇”來描寫的呢?
(學生討論、總結一:在寫山時文章逐層展開,多角度的分別描寫了群山、樹木,以及其中的 泉水、百鳥、鳴蟬、山猿,特別是突出了它們的聲音。)
(學生討論、總結二:作者在這一局部的描寫中除了運用多種修辭外,還從視覺、聽覺角度來 描繪各種景色,有著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
教師總結: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者運用神奇的想象力,巧妙地把群山的靜態(tài)美轉化為動態(tài) 美。不僅寫出了山的形貌,而且賦予了生命活力,使人感受到大自然強烈的生命節(jié)奏。作者在描寫 山中的各種聲音時,各種聲音仿佛是交織成優(yōu)美的山林交響曲。山林變成了美好的音樂世界,外表
14、 上似乎熱鬧異常,其實卻是以鬧寫靜,顯示出山深無人的幽靜。(可以由學生討論明確:這種方法叫 “以動襯靜”,教師應及時表揚,可舉例,如“”)最后四句寫景,表現(xiàn)口光明暗的林中景致,照應 前文“寒樹”寫出了枝繁葉茂,給人欣欣向榮、積極向上的感覺。
4、要求學生再讀本段,思考:我在開始就講過,本文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那么大家能否 說一說作者通過寫景究竟要抒發(fā)怎樣的情感呢?文章中是否有相應的句子表現(xiàn)出來?
(學生討論、總結一:從全文看,作者表現(xiàn)了他對大自然優(yōu)美景色由衷的贊美。如“水皆縹碧, 千丈見底”,“好鳥相鳴,嚶嚶成韻”和“鶯飛唳天者,望蜂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等句子。
(學生討論、總
15、結二:根據(jù)文章下注釋中對“好鳥相鳴,嚶嚶成韻”和“鶯飛唳天者,望蜂息心; 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這兩個句子的翻譯來理解,作者是觸景生情,自然產(chǎn)生出許多感慨。這些 感慨不僅用的幽靜安閑和世俗社會的喧鬧繁雜作比照,并且含蓄地否認了.世俗社會,表達了他對大 自然的熱愛和向往。)
教師總結: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從行船游江的真實感受出發(fā),極力刻畫了自富陽至桐廬一帶富春 江山水的山水景色,以鮮明生動的筆墨描繪了這里秀美的自然風光,抒發(fā)作者厭棄塵俗和寄情山水 的思想感情。(明確本文中心,學生齊讀句子,領會文章主旨。)
四、指導學生再讀,細細品味文章寫作特點
(一)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合作探究,相互交流體會討
16、論:1、文章采用了許多不同的修辭方法,有比喻、夸張、擬人、對偶等。
2、在景色的描寫過程中,有從不同角度、不同的感受來表現(xiàn)的。
3、語言非常生動形象,有節(jié)奏,讀來朗朗上口,有詩歌的味道。
教師總結:本文的寫作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角度多變,表現(xiàn)手法多樣。使形象生動飽滿,立體感特別強,尤其景物的動靜比照描寫突 出。
2、筆法靈活,構想巧妙。作者先總后分,全文以情馭景,以景生情,揮灑自如,雖然全文沒 有一處寫人,但是使讀的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
3、語言清新流暢,精與錘煉。本文是駢文,語言優(yōu)美、音韻鏗鏘,句式整齊、充滿了音樂美, 不愧為山水游記中的上乘作品。(可以聯(lián)系柳宗元的《
17、小石潭記》)
(二)指導學生背誦,比擬閱讀,回味遷移
比擬閱讀本文和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周敦頤的《愛蓮說》、劉禹錫的《陋室銘》等文章。再 次把握本文的語言特色和文章主旨。
練習:運用不同描寫方法及通過不同描寫角度,表現(xiàn)一處景色。如:《家鄉(xiāng)的太湖》。
五、文章總結:
本文是一篇優(yōu)美的寫景抒情短文,語言生動優(yōu)美,巧妙地運用各種比喻、夸張等修辭方法。通 過反復朗讀品.味,理解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向往,厭棄塵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六、拓展延伸,比擬閱讀教師首先讓學生集體背誦《三峽》,熟悉文章的內容。然后讓學生從內容和形式等方面談談兩篇文 章的異同。鼓勵學生放開談,隨意談。學生邊談,教
18、師邊歸納,寫在黑板上。
1 .相同之處:
都主要運用了描寫的表達方式,突出描寫了山水的景色,表現(xiàn)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欣賞和熱愛之情。 寫水都提到了水大浪急。
都側重寫山,突出了山勢高峻。其中也都提到了密林,泉水,猿啼……
2 .不同之處:
寫作目的不同:《三峽》主要是為了客觀地介紹地理知識,而《與朱元思書》那么突出了對大自然的 贊賞,而且寫出作者的內心感觸。
在描寫上:《三峽》在寫景色方面突出了四時的變化;寫山時,還突出了山的連綿不斷。
在形式上:《三峽》是散文,而《與朱元思書》是駢文。
(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能指出多少就指出多少.,不必強求。教師要略加點撥,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對課文 有更深的理解)
七、教師小結山川景色,古來共談。當我們手捧書卷,領略這些美文的時候,我們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間,眼觀自 然之象,耳聽天籟之音,身感物外之趣,雜念頓然消逝,心靈得以凈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希 望有朝一日,我們真的能背起行囊,踏遍祖國的青山綠水,飽覽大自然的旖旎風光。
八、作業(yè) 1.完成課后練習。2.游覽當?shù)氐纳酱ǖ让麆伲瑢懸黄斡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