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師培訓材料《構建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效率》》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小學語文教師培訓材料《構建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效率》(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小學語文教師培訓材料《構建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效率》
多年來,我們的語文課堂存在著“費時多而收效微”的狀況。課堂上經??吹揭韵卢F象:教師活動多,學生活動少;師生對話多,學生個體與文本對話少;分析內容、開掘人文多,抓住文本語言,引導學生理解、積累、運用少。這大大削弱了語言文字的感染力,削弱了語文的魅力,導致語文應用能力不強,同時人文的熏陶也大打折扣。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把握好課堂,向40分鐘要質量是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保障。因此,我們今年教學上的一個主要研究任務就是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所以,我們今天借助名師教學課堂展示活動,共同研討這一問題。
其實,無論語文教學被注
2、入什么樣新的精神,有一點應該是不變的,那就是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務實高效的。什么是務實高效?課堂應該實在一些,要盡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課里,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更多的方法,讓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的學習情感和興趣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加強。可以說,高效是我們課堂教學的目標,務實是課堂教學的手段。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呢?我認為應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努力:
教師:
一、構建務實高效課堂的前提:教師充分研讀文本。
什么是“文本”呢?語文閱讀教學中所說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語文課文。語文課文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教學內容隱藏在課文之中。在現代化技術越來越豐富的今天,許多教師把更多的精力放在
3、了制作課件等教學輔助手段上,而文本被拋在了一邊,上課前才匆匆地拿出教學參考書看一下,這樣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其實語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質兼美,意蘊深遠,作為語文老師,首當應以一個學習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認真對話,靜心凝神地加以研讀。教師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方可引導學生正確解讀文本,讓學生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主觀能動地“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祖國的語言文字。
我們聽過不少優(yōu)秀教師的課,他們的課堂沒有華麗,只有樸實;沒有太多精美的課件,只有書本與粉筆,而我們每一個聽課的老師卻往往不知不覺地陶醉其中,隨著教者在課堂上的引導,或喜或悲或樂或怒,仿佛置身的不是課堂,而是走進了文本,自
4、己就是文本中的角色。試想,如果教者自己沒有對文本很深刻的領會,又如何能使聽者走進文本呢?文本有大美而不言,只有用心與文本對話,才能重拾文本的美麗。主要有以下幾點:
1、正確解讀文本。正確解讀文本就是指能正確把握文本的價值取向。依據《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年段目標、單元目標、課文特點、課后思考練習等,綜合課文的教學內容,站在學生的角度,依據教學目標,結合課文特點確定本課語言訓練的內容,確定課文教學的重難點。只有正確解讀了文本才可以把課文的精要提煉出來。
2、多元化地解讀文本。大家也許都聽過“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這句禪味十足的話吧。聯(lián)系我們的閱讀教學想一想,面對課文,教師的“杯子”里,往往自覺
5、或不自覺地裝滿了教參或自己的看法,不“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怎么裝得下孩子的心聲呢?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園,教師把學生帶進這座“花園”,不僅要讓學生看到紅花,還要讓學生看到綠草。因此我們應該秉承一種欣賞并悅納的良好心態(tài)尊重學生多元化解讀文本。
3、超越文本。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說“超越教材的過程,就是讓學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從書本中積累文化知識,間接獲得情感體驗、生活體驗等人生涵養(yǎng)的過程?!庇眯呐c文本對話,用靈魂與文本對話,從而正確地引領學生在文字符號構筑的精神世界里漫游,并在其中自我發(fā)現、自我提升、自我成長。
二、構建務實高效課堂的關鍵: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
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說:“語文
6、教學一定要刪繁就簡,要返樸歸真,簡單實用,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fā)展?!焙沃^簡單?“簡單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要改變繁瑣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課文內容、或離開課文語言挖掘人文內涵的教學套路,依據閱讀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突出語言的理解、積累與運用,來構建簡約、實用的閱讀教學。”
三、構建務實高效課堂的保障:教學方法靈活多樣。
如何使課堂效果達到最佳,怎樣的課堂才是務實高效的課堂?我們說只有學生感興趣、學得輕松、學得深入、學得自主的課堂才是有效的課堂。由此看來,課堂上運用靈活的方法、手段進行教學尤為重要。例如:小組學習、榜樣示范、課件展示、成果展評、實踐操作等,各種教學手段的
7、利用,使學生學得既輕松又扎實。
學生:
一、培養(yǎng)樂學的習慣
遵循小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挖掘其內在興趣。在語文課上,經常采用一些激勵性語言,不斷地刺激學生學習。如:“你想知道故事內容嗎?”“你還有更好的說法嗎?”“你想讀一讀嗎?”“你覺得能比某某讀得更好嗎?”“喲,比老師想得還周到呢!誰還有高見?”等等,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不斷學習的樂趣,慢慢形成習慣。有了興趣,才能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才能在學習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即主動進行學習。一句話,沒有興趣,學習習慣就無從談起。
二、培養(yǎng)自學的習慣
葉圣陶先生說得好,“凡為教者必期于達到不須教,教師所務惟在啟發(fā)引導,使學生逐步增益其
8、智能,展卷而自能通解,執(zhí)筆而自然合度。”在語文教學中,為了使小學生獲得正確的知識和熟練的技能,應注重以下六種自學習慣的培養(yǎng)。
1.預習的習慣。從一年級新生開始,就著手進行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教給預習符號,提出預習要求,完成預習作業(yè)。每當預習一篇課文時,首先讀通課文,并邊讀邊畫出生字和新詞語,看看字形,想想意思,遇到不懂的在課文旁邊打上問號。接著,匯報預習中學會的生字和內容,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2.識字的習慣。為了走出長期以來“老師扶一扶,學生走一走;老師不扶,學生不走”的識字教字誤區(q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學字詞的能力,讓學生取得識字的主動權。先讓同學過好漢語拼音關,
9、然后利用筆畫規(guī)則、造字特點分析字形、識學生字,最后運用工具書釋義、擴詞,利用“田”字格規(guī)范書寫。經過一段時間的預習和獨立學習,學生養(yǎng)成了識字習慣能采用多種方法識字,不僅每篇課文中的生字能全部掌握,而且連課外閱讀中發(fā)現的生字也能主動掌握。識字能力提高了,反過來又增添了學習的興趣。
3.動口的習慣。在教學中,應注重從低年級開始,處處設置情境,營造氛圍,讓學生有成功感和自豪感,從而激發(fā)他們表達和表現的欲望。同時,還要注意學生的差異,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創(chuàng)設不同的活動形式和表達機會,激勵全體學生參與,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成功的表達實踐,獲得成功的愉悅。
4.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這是一種科學的閱讀習慣
10、。一邊動筆一邊看書,可以延長集中精力的時間,同時可以促進思維,增強記憶力。拿到新的教科書,讓學生先看目錄和單元,大致了解全冊有多少篇課文、有幾個練習等。讀過的書留下讀書符號,做到圈圈、點點、寫寫,為做練習和實際應用作準備。遇到書中的難點,學會用工具書,學會請教同學或老師、父母,并把結果記下來,養(yǎng)成勤記勤讀的好習慣。
5.認真書寫的習慣。要想把字寫好,就得全神貫注,凝神靜氣,仔細觀察字的結構,揣摩筆畫的呼應、避讓、穿插,并要腦眼手互應,準確控制運筆的輕重疾徐。這樣久而久之,就能潛移默化地改變一個人的心理素質,養(yǎng)成沉著、鎮(zhèn)靜的習慣。從一年級寫字課入手,將練習字融入日常的作業(yè)、日記、習作等書寫活動之中,養(yǎng)成他們“提筆即練字”的良好習慣。
6.自查自改的習慣。學習如同耕作,不能只講耕耘不講收獲。自查是一種學習效果的反饋,自改則是一種學習能力的反映。只有及時檢查,才能知道有哪些收獲,問題何在,以便及時訂正錯誤。這是一種責任。教學生做作業(yè)時要回頭看,發(fā)現問題就提醒注意,并教給一些修改符號,養(yǎng)成認真檢查、及時訂正的好習慣。
追求課堂的有效、高效是我們不懈的追求,我們將在教學活動中,積極探索,努力實踐,扎實推進,以取得優(yōu)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