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考試數(shù)學專題 動點問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學考試數(shù)學專題 動點問題(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中考數(shù)學專題 動點問題
動點試題是近幾年中考命題的熱點,與一次函數(shù)、二次函數(shù)等知識綜合,構成中考試題的壓軸題.動點試題大致分為點動、線動、圖形動三種類型.動點試題要以靜代動的解題思想解題.下面就中考動點試題進展分析.
第一局部 真題精講
【例1】
如圖①所示,直角梯形OABC的頂點A、C分別在y軸正半軸與軸負半軸上.過點B、C作直線.將直線平移,平移后的直線與軸交于點D,與軸交于點E.
〔1〕將直線向右平移,設平移距離CD為〔t≥0〕,直角梯形OABC被直線掃過的面積〔圖中陰影部份〕為,關于的函數(shù)圖象如圖②所示,OM為線段,MN為拋物線的一局部,NQ為射線,且NQ平行于x軸,N
2、點橫坐標為4,求梯形上底AB的長與直角梯形OABC的面積.
〔2〕當時,求S關于的函數(shù)解析式.
【例2】
:在矩形中,,.分別以所在直線為軸和軸,建立如下列圖的平面直角坐標系.是邊上的一個動點〔不與重合〕,過點的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與邊交于點.
〔1〕求證:與的面積相等;
〔2〕記,求當為何值時,有最大值,最大值為多少?
〔3〕請?zhí)剿鳎菏欠翊嬖谶@樣的點,使得將沿對折后,點恰好落在上?假如存在,求出點的坐標;假如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例3】
如圖,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
3、C=90°,BC=16,DC=12,AD=21。動點P從點D出發(fā),沿射線DA的方向以每秒2兩個單位長的速度運動,動點Q從點C出發(fā),在線段CB上以每秒1個單位長的速度向點B運動,點P,Q分別從點D,C同時出發(fā),當點Q運動到點B時,點P隨之停止運動。設運動的時間為t〔秒〕。
〔1〕設△BPQ的面積為S,求S與t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
〔2〕當t為何值時,以B,P,Q三點為頂點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是否存在時刻t,使得PQ⊥BD?假如存在,求出t的值;假如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例4】
A
C
4、B
P
Q
E
D
在Rt△ABC中,∠C=90°,AC = 3,AB = 5.點P從點C出發(fā)沿CA以每秒1個單位長的速度向點A勻速運動,到達點A后立刻以原來的速度沿AC返回;點Q從點A出發(fā)沿AB以每秒1個單位長的速度向點B勻速運動.伴隨著P、Q的運動,DE保持垂直平分PQ,且交PQ于點D,交折線QB-BC-CP于點E.點P、Q同時出發(fā),當點Q到達點B時停止運動,點P也隨之停止.設點P、Q運動的時間是t秒〔t>0〕.
〔1〕當t = 2時,AP = ,點Q到AC的距離是 ;
〔2〕在點P從C向A運動的過程中,求△APQ的面積S與
t的函數(shù)關系式;〔不必
5、寫出t的取值圍〕
〔3〕在點E從B向C運動的過程中,四邊形QBED能否成
為直角梯形?假如能,求t的值.假如不能,請說明理由;
〔4〕當DE經(jīng)過點C?時,請直接寫出t的值.
【例5】
如圖,在中,,,,分別是邊的中點,點從點出發(fā)沿方向運動,過點作于,過點作交于
,當點與點重合時,點停止運動.設,.
〔1〕求點到的距離的長;
〔2〕求關于的函數(shù)關系式〔不要求寫出自變量的取值圍〕;
A
B
C
D
E
R
P
H
Q
〔3〕是否存在點,使為等腰三角形?假如存在,請求出所有滿足要求的的值
6、;假如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總結】 通過以上五道例題,我們研究了動點問題當中點動,線動,乃至整體圖形動這么幾種可能的方式。動點問題往往作為壓軸題來出,所以難度不言而喻,但是希望考生拿到題以后不要慌,因為無論是題目以哪種形態(tài)出現(xiàn),始終把握的都是在變化過程中那些不變的量。只要條分縷析,一個個將條件抽出來,將大問題化成假如干個小問題去解決,就很輕松了.為更好的幫助考生,筆者總結這種問題的一般思路如下:
第一、仔細讀題,分析給定條件中那些量是運動的,哪些量是不動的。針對運動的量,要分析它是
7、如何運動的,運動過程是否需要分段考慮,分類討論。針對不動的量,要分析它們和動量之間可能有什么關系,如何建立這種關系。
第二、畫出圖形,進展分析,尤其在于找準運動過程中靜止的那一瞬間題目間各個變量的關系。如果沒有靜止狀態(tài),通過比例,相等等關系建立變量間的函數(shù)關系來研究。
第三、做題過程中時刻注意分類討論,不同的情況下題目是否有不同的表現(xiàn),很多同學丟分就丟在沒有討論,只是想當然看出了題目所給的那一種圖示方式,沒有想到另外的方式,如本講例5當中的比例關系意味著兩種不一樣的狀況,是否能想到就成了關鍵。
第二局部 發(fā)散思考
【思考1】
如下列圖,菱形的邊長為6厘米,.從初始時刻開始,點
8、、同時從點出發(fā),點以1厘米/秒的速度沿的方向運動,點以2厘米/秒的速度沿的方向運動,當點運動到點時,、兩點同時停止運動,設、運動的時間為秒時,與重疊局部的面積為平方厘米〔這里規(guī)定:點和線段是面積為的三角形〕,解答如下問題:
〔1〕點、從出發(fā)到相遇所用時間是 秒;
〔2〕點、從開始運動到停止的過程中,當是等邊三角形時的值是 秒;P
Q
A
B
C
D
〔3〕求與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
【思路分析】此題一二問不用多說,第三問是比擬少見的分段函數(shù)。需要將x運動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0≤X≤≤X≤6,Q從B返回來.第三階段如此是再折回去
9、.根據(jù)各個分段運動過程中圖形性質的不同分別列出函數(shù)式即可.
【思考2】
直角坐標系中菱形ABCD的位置如圖,C,D兩點的坐標分別為(4,0),(0,3).現(xiàn)有兩動點P,Q分別從A,C同時出發(fā),點P沿線段AD向終點D運動,點Q沿折線CBA向終點A運動,設運動時間為t秒.
(1)填空:菱形ABCD的邊長是 、面積是 、 高BE的長是 ;
(2)探究如下問題:
①假如點P的速度為每秒1個單位,點Q的速度為每秒2個單位.當點Q在線段BA上時,求△APQ的面積S關于t的函數(shù)關系式,以與S的最大值;
②假如點P的速度為每秒1個單位,點Q的速度變?yōu)槊棵雓個單位,在運動過程
10、中,任何時刻都有相應的k值,使得△APQ沿它的一邊翻折,翻折前后兩個三角形組成的四邊形為菱形.請?zhí)骄慨攖=4秒時的情形,并求出k的值.
【思路分析】依然是面積和時間的函數(shù)關系,依然是先做垂線,然后利用三角形的比例關系去列函數(shù)式。注意這里這個函數(shù)式的自變量取值圍是要去求的,然后在圍中去求得S的最大值。最后一問翻折后假如要構成菱形,如此需三角形APQ為等腰三角形即可,于是繼續(xù)分情況去討論就行了。
【思考3】
:等邊三角形的邊長為4厘米,長為1厘米的線段在的邊上沿方向以1厘米/秒的速度向點運動〔運動開始時,點與點重合,點到達點時運動終止〕,過點分別作邊的垂線,與的其
11、它邊交于兩點,線段運動的時間為秒.
〔1〕線段在運動的過程中,為何值時,四邊形恰為矩形?并求出該矩形的面積;
〔2〕線段在運動的過程中,四邊形的面積為,運動的時間為.求四邊形的面積隨運動時間變化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寫出自變量的取值圍.
C
P
Q
B
A
M
N
【思路分析】 第一問就是看運動到特殊圖形那一瞬間的靜止狀態(tài),當成正常的幾何題去求解。因為要成為矩形只有一種情況就是PM=QN,所以此時MN剛好被三角形的高線垂直平分,不難。第二問也是較為明顯的分段函數(shù)問題。首先是N過AB中點之前,其次是N過中點之后同時M沒有過中點,最后是M,N都過了中點,按照這三種情況去分解題目討論。需要注意的就是四邊形始終是個梯形,且高MN是不變的,所以PM和QN的長度就成為了求面積S中變化的局部。
這一類題目計算繁瑣,思路多樣,所以希望大家仔細琢磨這8個經(jīng)典題型就可以了,中考中總逃不出這些題型的。只要研究透了,面對它們的時候思路上來的就快,做題自然不在話下了。
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