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四年級語文上冊《小巷人家》教案 湘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年秋四年級語文上冊《小巷人家》教案 湘教版(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小巷人家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解決學習中的疑問。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作者通過描寫江南水鄉(xiāng)特有的詩情畫意,贊美家鄉(xiāng),表達對家鄉(xiāng)的依戀和熱愛。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
教學難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了解課文內容。
教法:朗讀教學法。
學法:讀文章想畫面,讀中感悟。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 、多媒體課件
批 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前面一課里,我們一起去觀賞了荷蘭的田園風光,這節(jié)課讓我
2、們再去看看江南水鄉(xiāng)的風光吧!
(板書課題:小巷人家)(巷:較窄的街道)
二、初讀感知
1.出示自讀要示。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借助工具書或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理解詞語。
(2)讀完后想一想,讀懂了什么?
2.學生自主讀課文。
3.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認讀生字情況。
(2)交流理解詞語的方法。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學生再讀課文,想想課文描寫了什么。
2.理清脈絡。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小巷人家值得“我”留戀。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寫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小巷人家令“我”依戀。
3、3.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小城春色,小橋流水,小巷人家,多美的江南水鄉(xiāng)風光)
四、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1.讀第1自然段,你了解了什么?(描寫小巷的詩句)
2.指名朗讀。
作業(yè):
借助工具書,理解詞語,并造句。
留戀:不忍離開或舍棄;
留戀……
幽靜:幽雅寂靜。
幽靜……
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留戀——( ) 雅潔——( ) 恬靜——( )
宛如——( ) 玲瓏——( ) 風光——( )
教學(反思)后記:
教學目標:
4、 一、知識與技能
1、朗讀課文,感受江南水鄉(xiāng)詩情畫意般的美景。
2、學習作者具體、形象地描寫事物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朗讀感悟,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江南水鄉(xiāng)之美。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作者通過描寫江南水鄉(xiāng)特有的詩情畫意,贊美家鄉(xiāng),表達對家鄉(xiāng)的依戀和熱愛。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感受江南水鄉(xiāng)詩情畫意般的美景。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具體、形象地描寫事物的方法。
教法:朗讀教學法。
學法:讀文章想畫面,讀中感悟。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批 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抽讀生字卡片。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二、精讀課文
1.作者圍繞中
5、心句描寫了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你最喜歡哪一處景色?
2.出示掛圖,指導看圖,用自己的話講講圖上畫的江南水鄉(xiāng)。
3.精讀課文,把你最喜歡的一處多讀幾遍。
4.全班交流喜歡的景物。
5.教師根據(jù)學生交流情況,相機引導學文。
(1)“我喜歡小巷、水巷的美景。”
①讀課文第2自然段。思考:這是怎樣的小巷?
(彎曲多變,巷中有拱門,過街小樓)
②試著畫一畫小巷。
③交流畫的畫。你為什么能畫得這么逼真?(作者描寫具體)
④指導朗讀。
(2)“我喜歡庭院?!?
①讀課文第3自然段。思考:庭院里有什么?
②你覺得哪些詞語美?找一找,并讀一讀。
相機理解,玲瓏可愛:精巧、細致、可愛。
雅
6、潔:高雅潔凈。
嬌嫩:柔嫩。
③指導朗讀。
(3)“我喜歡江南水鄉(xiāng)的小舟?!?
①讀第4自然段。這段描寫的是什么景物?
②找出這段中的比喻句,說說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
③指導朗讀。
(4)“我喜歡水巷人家的河埠頭。”
①課件展示河埠頭。學生欣賞。
②用課文中的詞語或句子向我們介紹河埠頭的美景。
③指名朗讀。
6.學習課文最后一段。
(1)讀這段。思考:這段起什么作用?
(與第一段相照應,首尾呼應)
(2)齊讀最后一句。
三、再次完整地朗讀課文
四、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并背誦
作業(yè):
一、說說下列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
1.“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兒時讀的詩句,在今天越來越值得吟誦與留戀了。(引用)
2.環(huán)洞橋的倒影,宛如半彎明月。(比喻)
3.六月的太陽似火一樣烘烤著大地。(夸張)
4.這么美的江南水鄉(xiāng),怎能不令我依戀?(反問)
二、在這課中我積累了許多詞語。
板書設計
21 小巷人家
小巷:彎曲多變
詩情畫意 庭院:玲瓏可愛 令“我”依戀
小舟:別有一番情趣
河埠頭:清靈
教學(反思)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