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課外古詩文 孟浩然《春曉》原文、譯文、賞析
-
資源ID:101194173
資源大小:1.02MB
全文頁數(shù):2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16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yù)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高中語文 課外古詩文 孟浩然《春曉》原文、譯文、賞析
孟浩然《春曉》原文、譯文、賞析
原文
孟浩然《春曉》
春曉①
春眠不覺曉②,
處處聞啼鳥③。
夜來風雨聲④,
花落知多少。[2]
注釋
①春曉:春天的清晨。曉,指天剛亮的時候。
②不覺曉:不知不覺,沒有察覺到早晨的來到。
?、勐勌澍B:聽到小鳥的鳴叫聲;聞,聽到;啼,鳴叫。
④夜來:夜里。
譯文
春日酣夢不知不覺到了早晨,
到處都是鳥兒明快的啼叫聲。
想起夜里的那陣陣風雨聲,
感嘆不知多少花兒零落在庭院。
鑒賞
這首詩是詩人隱居在鹿門山時所做,意境十分優(yōu)美。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的一瞬間展開描寫和聯(lián)想,生動地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憐惜之情。
此詩沒有采用直接敘寫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過“春曉”(春天早晨)自己一覺醒來后瞬間的聽覺感受和聯(lián)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氣息,表達自己喜愛春天和憐惜春光的情感。詩的前兩句寫詩人因春宵夢酣,天已大亮了還不知道,一覺醒來,聽到的是屋外處處鳥兒的歡鳴。詩人惜墨如金,僅以一句“處處聞啼鳥”來表現(xiàn)充滿活力的春曉景象。但人們由此可以知道就是這些鳥兒的歡鳴把懶睡中的詩人喚醒,可以想見此時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體味到詩人對春天的贊美。正是這可愛的春曉景象,使詩人很自然地轉(zhuǎn)入詩的第三、四句的聯(lián)想:昨夜我在朦朧中曾聽到一陣風雨聲,現(xiàn)在庭院里盛開的花兒到底被搖落了多少呢?聯(lián)系詩的前兩句,夜里這一陣風雨不是疾風暴雨,而當是輕風細雨,它把詩人送入香甜的夢鄉(xiāng),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麗,并不可恨。但是它畢竟要搖落春花,帶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隱含著詩人對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無限遐想。
這首詩之所以深受人們喜愛,除了語言明白曉暢、音調(diào)瑯瑯上口之外,還在于它貼近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雋永。
作者
孟浩然(689~740)唐代詩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隱士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游長安,應(yīng)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一生經(jīng)歷比較簡單,他詩歌創(chuàng)作的題材也不寬。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nèi)容。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于詩人的自我表現(xiàn)。他和王維并稱“王孟”,雖遠不如王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shù)上有獨特的造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編詩二卷。
英譯
A SPRING MORNING
Meng Haoran
I awake light-hearted this morning of spring,
Everywhere round me the singing of birds --
But now I remember the night,the storm,
And I wonder how many blossoms were broken.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