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3.6 探索土地被侵蝕的因素|教科版
-
資源ID:103855158
資源大?。?span id="wyfumlp" class="font-tahoma">107KB
全文頁數(shù):6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3.6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3.6 探索土地被侵蝕的因素|教科版
《探索土地被侵蝕的因素》教學設計
《探索土地被侵蝕的因素》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探索土地被侵蝕的因素》是教科版五年級下冊單元《地球表面及其變化》單元第六課。本課教材內(nèi)容屬于地球科學領域中關于土壤是如何形成變化的知識,前面的教材已經(jīng)展示了地球表面變稱化內(nèi)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巖石圈形成后受到風化產(chǎn)生土壤,土壤在人類生存中具有巨大的意義,可是土壤容易被多種力量侵蝕,導致一定的環(huán)境改變和破壞,如何控制這種改變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重要價值。本課是上節(jié)課《雨水對土地的侵蝕》的延續(xù),通過對比實驗驗證影響土壤侵蝕程度的因素,其中重點是植物的覆蓋、坡度的高低、降雨量的大小。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資料介紹,讓學生了解由于侵蝕作用引起的地球表面地形的變化。本課后面需要學生理解這種侵蝕的規(guī)律,以改進和設計自己的家園。這是對于人類環(huán)境保護的技術理解的基礎,也是學生對地球大環(huán)境的土壤循環(huán)一種認識。通過本課的模擬實驗,能讓學生明白一種科學探究的方式,發(fā)展學生實驗操作和科學思維能力,同時理解土壤被侵蝕的基本現(xiàn)象和過程。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對于大自然充滿了好奇心,經(jīng)過了前面幾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對于地表地形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平時知識積累中,學生對土地并不陌生,他們對于什么樣的土地容易被侵蝕雖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但是這種感性的認識還沒有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認識的高度,沒有形成一定的科學概念。因此,本課的學習,學生具有一定的基礎,可以在他們自身的努力和探究下,在實驗和學習中構成一定的科學概念。學生已經(jīng)明白了土壤的價值和對人類的意義,對于土壤形成過程也是有了較明確的認知。同時絕大部分的學生能夠判斷坡度的大小、有無植被覆蓋、降雨量的大小等會影響土地被侵蝕的程度。但是這種判斷是一種基于想象的猜測,具體在侵蝕過程中,是如何影響的,影響的程度有多大,有哪些方法可以用理性的和明確的方法獲得驗證,學生還是不能明白的。所以本課教學強調(diào)哪些證據(jù)能說明坡度,植被覆蓋,降雨量對土地侵蝕的影響,能在一種有實證和具體描述和記錄的基礎上進行的嚴謹?shù)目茖W論述和判斷。
五年級的學生在第一單元中已經(jīng)學習了如何撰寫對比實驗計劃,在本課中能基本呈現(xiàn)完整的實驗計劃。但對比實驗要求只改變一個條件,這是學生容易忽略的,所以在課堂上需要重復加深他們對對比實驗的認識和確定實驗的公平性。
三、教學目標
1.知道坡度的大小、有無植物覆蓋、降雨量的大小等會影響土地被侵蝕的程度。
2.能在交流的過程中,反思和修改實驗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
3.能按照已定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操作,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
4.能認識對到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性。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交流實驗設計方案和按計劃進行實驗操作。
難點:進一步完善實驗方案,使之更科學、合理。
五、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準備:濕潤、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生長的土、長方形水槽、小鏟子、降雨器(兩種飲料瓶,瓶底上分別扎大孔、小孔)、坡度架子、水、接水容器、鐵架臺、標簽紙、油性筆等。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參與
1.引入:雨水降落到地面上便是對土壤侵蝕的開始。它侵蝕土地的程度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2.出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索土地被侵蝕的因素。
1.回答可能影響雨水侵蝕土壤程度的因素。
任務驅動,讓學生有目的去完成學習任務
探究
1.交流研究計劃和實驗方案。提出交流上節(jié)課制定的《雨水對土壤的侵蝕程度和什么因素有關的研究計劃》
2.教師引導評價修改實驗方案。
3.各小組根據(jù)同學提出的建議或自己的最新想法修改研究計劃和方案。(重點思考如:改變什么條件?不改變什么條件?什么現(xiàn)象說明土地被侵蝕得比較嚴重?如何記錄?如何降水等問題)
4.教師提出學生容易忽略的注意事項。
5.學生開始操作實驗并記錄,教師巡視指導。
1.學生展示自己的研究計劃,并演示實驗操作
2.學生對各小組的實驗計劃和操作提出質(zhì)疑并給出意見。
3.學生小組討論并修改實驗方案。
4.學生明確實驗要求和要點
5.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并記錄實驗發(fā)現(xiàn)。
1.學生通過交流計劃,認識到自己的方案設計上存在的不合理地方和要注意的問題,有利于在日后實驗中能更加嚴謹,思考更加細致。
2.學生邊講實驗方案邊示范操作,更能讓更多學生認識到實驗器材的使用和暴露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讓更多學生參與糾正,進一步提高實驗的科學性。
解釋
1.組織學生匯報實驗發(fā)現(xiàn)。
2.其他學生質(zhì)疑提問。
3.小結:土地被侵蝕的程度和哪些因素有關呢?
1.學生匯報實驗發(fā)現(xiàn)。
2.其他學生提出質(zhì)疑
3.學生通過實驗驗證坡度大、無植被覆蓋、降雨量大等因素會加大土地被侵蝕的程度。
4.學生小結。
培養(yǎng)學生的實證意識,通過自己的實驗發(fā)現(xiàn)來解釋、描述自己的研究成果。
遷移
1.播放一段關于黃河流水的視頻。提出問題:為什么黃河水這樣黃?
2.列舉出關于黃河的一些數(shù)字資料。(黃河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高的河流。黃河平均每年向下游輸沙達16億噸之多。平均每立方米的河水中,含沙量竟達37.6千克,一些多沙支流洪峰含沙量高達300~500公斤每立方米,增加了水資源開發(fā)利用的難度。)
3.提出問題:如何減少土地被侵蝕的程度?
1.學生通過視頻分析黃河水“黃”的原因。
2.通過教師給出的資料進一步認識到水的侵蝕作用。
3.學生利用今天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和思考,找出原因和對策。
拓展對侵蝕現(xiàn)象的認識,并把更多自然界的現(xiàn)象聯(lián)系起來。
七、板書:
探索土地被侵蝕的因素
土地坡度大
無植物覆蓋 加大土地被雨水侵蝕的程度
降雨量大
八、實驗記錄表設計
《探索土地被侵蝕的因素》實驗記錄表
組 別
我們的研究問題
(請“√”研究的題目)
土地坡度的大小對侵蝕的影響( )
降雨量的大小對侵蝕的影響 ( )
有無植物覆蓋對侵蝕的影響 ( )
其它:
我們的觀察記錄
(請用簡單的語言描述你觀察到的現(xiàn)象)
觀察內(nèi)容
(如:流失水量、渾濁度、土壤表面……)
觀察到的現(xiàn)象
對比組
實驗組
我們的發(fā)現(xiàn)
我們發(fā)現(xiàn)了 ,雨水對土地的侵蝕程度大; ,雨水對土地的侵蝕程度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