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裝配圖網(wǎng)! | 幫助中心 裝配圖網(wǎng)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首頁 裝配圖網(wǎng) > 資源分類 > DOC文檔下載  

2022年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 專題一 力與運動 第2講 力與物體的直線運動提升訓(xùn)練

  • 資源ID:105293823       資源大小:159.52KB        全文頁數(shù):7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支付寶登錄   QQ登錄   微博登錄  
二維碼
微信掃一掃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9.9積分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查詢和重復(fù)下載(系統(tǒng)自動生成)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賬號:
密碼:
驗證碼:   換一換
  忘記密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rèn)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yù)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biāo)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2022年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 專題一 力與運動 第2講 力與物體的直線運動提升訓(xùn)練

2022年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 專題一 力與運動 第2講 力與物體的直線運動提升訓(xùn)練 一、單項選擇題 1.(xx·浙江理綜,15)如圖1所示,氣墊導(dǎo)軌上滑塊經(jīng)過光電門時,其上的遮光條將光遮住,電子計時器可自動記錄遮光時間Δt。測得遮光條的寬度為Δx,用近似代表滑塊通過光電門時的瞬時速度。為使更接近瞬時速度,正確的措施是(  ) 圖1 A.換用寬度更窄的遮光條 B.提高測量遮光條寬度的精確度 C.使滑塊的釋放點更靠近光電門 D.增大氣墊導(dǎo)軌與水平面的夾角 解析 是Δt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Δt越小,就越接近某點的瞬時速度。A選項中換用更窄的遮光條,就是取更短的時間Δt,A正確;B、C、D選項中的處理不能保證Δt很短,不能確定更接近瞬時速度,選項B、C、D錯誤。 答案 A 2.(xx·廣東理綜,13)甲、乙兩人同時同地出發(fā)騎自行車做直線運動,前1小時內(nèi)的位移-時間圖象如圖2所示,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圖2 A.0.2~0.5小時內(nèi),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0.2~0.5小時內(nèi),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C.0.6~0.8小時內(nèi),甲的位移比乙的小 D.0.8小時內(nèi),甲、乙騎行的路程相等 解析 位移-時間圖象的斜率絕對值反映速度大小,在0.2~0.5小時內(nèi),甲、乙均做勻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0,甲圖象斜率大于乙圖象,說明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A錯誤,B正確;由位移-時間圖象可以看出在0.6~0.8小時內(nèi)甲的位移比乙的大,故C錯誤;由位移-時間圖象看出在t=0.5小時時,甲在s=10 km處,而乙在s=8 km處,進(jìn)一步得出在0.8小時內(nèi)甲的路程比乙的大,故D錯誤。 答案 B 3.(xx·長春模擬)如圖3所示,水平桌面由粗糙程度不同的AB、BC兩部分組成,且AB=BC,小物塊P(可視為質(zhì)點)以某一初速度從A點滑上桌面,最后恰好停在C點,已知物塊經(jīng)過AB與BC兩部分的時間之比為1∶4,則物塊P與桌面上AB、BC部分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1、μ2之比為(P物塊在AB、BC兩段上所做運動可看作勻變速直線運動)(  ) 圖3 A.1∶4 B.1∶1 C.8∶1 D.4∶1 解析 設(shè)初速度為vA,過B點速度為vB,AB=BC=x,tAB=t,tBC=4t,則v-v=2μ1gx,vA-vB=μ1gt;v=2μ2gx,vB=4μ2gt;解得μ1∶μ2=8∶1,C正確。 答案 C 4.(xx·臺州市高三3月調(diào)研考試)“蹦極”就是跳躍者把一端固定的長彈性繩綁在踝關(guān)節(jié)等處,從幾十米高處跳下的一種極限運動。某人做蹦極運動,所受繩子拉力F的大小隨時間t變化的情況如圖4所示。將蹦極過程近似為在豎直方向的運動,重力加速度為g。據(jù)圖可知,此人在蹦極過程中最大加速度約為(  ) 圖4 A.g B.2g C.3g D.4g 解析 分析運動過程及受力:人體向下先加速后減速運動,速度減為零后反向向上先加速后減速,如此往復(fù)循環(huán)。F=G時人體受力平衡,為加速運動與減速運動轉(zhuǎn)換的臨界點。圖中平緩段即表示受力平衡的時候,可知0.6F0=G。找出圖中最大外力為1.8F0,由于繩子被拉伸,施加給人的力方向始終為豎直向上。從而可以算出最大加速度a====2g,所以選B。 答案 B 5.汽車由靜止開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在0~40 s內(nèi)汽車的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5所示,則汽車位移最大的時刻是(  ) 圖5 A.40 s末 B.30 s末 C.20 s末 D.10 s末 解析 0~10 s內(nèi)汽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2 m/s2,10 s末汽車的速度為20 m/s;10~20 s內(nèi)汽車的加速度為0,故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20~40 s內(nèi)汽車的加速度為-1 m/s2,故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40 s末汽車的速度恰好減為0。因為40 s內(nèi)汽車始終向同一方向運動,所以汽車位移最大的時刻是40 s末,選項A正確。 答案 A 6.甲、乙兩車從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其中甲車初速度為零,最大速度為4 m/s,乙車初速度為1.5 m/s,最大速度為3.5 m/s,其v-t圖象如圖6所示,關(guān)于兩車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6 A.在t=4 s時,甲、乙相遇 B.甲的加速度一直小于乙的加速度 C.在t=1 s時,兩車速度相等,加速度相等 D.甲車運動的總位移大于乙車運動的總位移 解析 v-t圖線與t軸所圍面積表示位移,斜率表示加速度;在t=4 s,甲、乙的位移均為10 m,甲、乙相遇,選項A正確;在4~6 s,甲、乙加速度相同,選項B錯誤;在t=1 s,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選項C錯誤;乙車運動的總位移大于甲車運動的總位移,選項D錯誤。 答案 A 二、多項選擇題 7.(xx·新課標(biāo)全國卷Ⅱ,20)在一東西向的水平直鐵軌上,停放著一列已用掛鉤連接好的車廂。當(dāng)機車在東邊拉著這列車廂以大小為a的加速度向東行駛時,連接某兩相鄰車廂的掛鉤P和Q間的拉力大小為F;當(dāng)機車在西邊拉著車廂以大小為a的加速度向西行駛時,P和Q間的拉力大小仍為F。不計車廂與鐵軌間的摩擦,每節(jié)車廂質(zhì)量相同,則這列車廂的節(jié)數(shù)可能為(  ) A.8 B.10 C.15 D.18 解析 設(shè)PQ西邊有n節(jié)車廂,每節(jié)車廂的質(zhì)量為m,則F=nma① 設(shè)PQ東邊有k節(jié)車廂,則F=km·a② 聯(lián)立①②得3n=2k,由此式可知n只能取偶數(shù), 當(dāng)n=2時,k=3,總節(jié)數(shù)為N=5 當(dāng)n=4時,k=6,總節(jié)數(shù)為N=10 當(dāng)n=6時,k=9,總節(jié)數(shù)為N=15 當(dāng)n=8時,k=12,總節(jié)數(shù)為N=20,故選項B、C正確。 答案 BC 8.如圖7所示,一同學(xué)在自家高為H=10 m的陽臺上,伸手豎直向上拋出一個可以看成質(zhì)點的小球,小球的拋出點距離陽臺的高度為h0=0.8 m,小球拋出后升高了h=0.45 m達(dá)到最高點,最終小球落在地面上。g=10 m/s2。根據(jù)以上信息,你認(rèn)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7 A.小球拋出時的初速度大小是4 m/s B.小球拋出時的初速度大小是3 m/s C.小球從拋出到接觸地面的過程中經(jīng)歷的時間為1.8 s D.小球從拋出到接觸地面的過程中經(jīng)歷的時間為1.0 s 解析 上升階段-v=-2gh,則v0==3 m/s,A錯誤,B正確;上升階段0=v0-gt1,下降階段h0+h+H=gt,歷時:t=t1+t2,得:t=1.8 s,C正確,D錯誤。 答案 BC 9.傾角為37°的光滑斜面上固定一個槽,勁度系數(shù)k=20 N/m、原長l0=0.6 m的輕彈簧下端與輕桿相連,開始時桿在槽外的長度l=0.3 m,且桿可在槽內(nèi)移動,輕桿與槽間的滑動摩擦力大小Ff=6 N,桿與槽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質(zhì)量m=1 kg的小車從距彈簧上端L=0.6 m處由靜止釋放沿斜面向下運動。已知在本次碰撞過程中輕桿已滑動。g取10 m/s2,sin 37°=0.6。關(guān)于小車和桿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8 A.桿剛要滑動時小車已通過的位移為0.6 m B.桿剛要滑動時小車已通過的位移為0.9 m C.小車先做勻加速運動,后做加速度逐漸增大的變加速運動 D.小車先做勻加速運動,后做加速度逐漸減小的變加速運動,再做勻速直線運動 解析 小車在沿斜面向下的重力分力Gx=mgsin θ=6 N作用下,先沿斜面做勻加速運動,碰到彈簧后,小車受到沿斜面向上的彈力,做加速度逐漸減小的變加速運動,當(dāng)彈力等于6 N后,小車、彈簧、輕桿構(gòu)成的系統(tǒng)做勻速直線運動,C錯誤,D正確;桿剛要滑動時,彈力為6 N,所以彈簧形變量為x==0.3 m,所以小車已通過的位移為L+x=0.9 m,A錯誤,B正確。 答案 BD 三、計算題 10.出租車上安裝有速度表,計價器里安裝有里程表和時間表,出租車載客后,從高速公路入口處駛?cè)敫咚俟?。并?0時10分55秒開始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經(jīng)過10 s時,速度表顯示54 km/h,求: (1)這時出租車離出發(fā)點的距離; (2)出租車?yán)^續(xù)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當(dāng)速度表顯示108 km/h時,出租車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若時間表顯示10時12分35秒,此時計價器里程表示數(shù)應(yīng)為多少?(出租車啟動時,里程表示數(shù)為零) 解析 (1)根據(jù)速度公式,得到a== m/s2=1.5 m/s2 再根據(jù)位移公式,得到x1=at=×1.5×102 m=75 m 這時出租車距出發(fā)點的距離為75 m。 (2)根據(jù)v=2ax2式,得到x2== m=300 m 這時出租車從靜止載客開始,已經(jīng)經(jīng)歷的時間t2,可根據(jù)位移公式x2=at 解得t2==s=20 s 這時出租車時間表應(yīng)顯示10時11分15秒。出租車?yán)^續(xù)勻速運動,它勻速運動時間t3應(yīng)為80 s,通過位移x3=v2t3=30×80 m=2 400 m 所以10時12分35秒時,計價器里程表應(yīng)顯示x=(300+2 400) m=2 700 m 答案 (1)75 m (2)2 700 m 11.如圖9所示,甲、乙兩傳送帶傾斜放置,與水平方向夾角均為37 °,傳送帶乙長為4 m,傳送帶甲比乙長0.45 m,兩傳送帶均以3 m/s的速度逆時針勻速運動,可視為質(zhì)點的物塊A從傳送帶甲的頂端由靜止釋放,可視為質(zhì)點的物塊B由傳送帶乙的頂端以3 m/s的初速度沿傳送帶下滑,兩物塊質(zhì)量相等,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0.5,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圖9 (1)物塊A由傳送帶頂端滑到底端經(jīng)歷的時間; (2)物塊A、B在傳送帶上顯示的劃痕長度之比。 解析 (1)物塊A一開始受重力、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滑動摩擦力,由牛頓第二定律知 mgsin 37°+μmgcos 37°=ma1,代入數(shù)值得a1=10 m/s2 設(shè)經(jīng)時間t1物塊A與傳送帶共速,則由運動學(xué)規(guī)律知v帶=a1t1,即t1=0.3 s 此過程中物塊A的位移為x1=a1t=0.45 m 物塊A與傳送帶共速后,由牛頓第二定律知 mgsin 37°-μmgcos 37°=ma2,代入數(shù)值得a2=2 m/s2 由運動學(xué)規(guī)律知L甲-x1=v帶t2+a2t,代入數(shù)值得t2=1 s 所以物塊A由傳送帶頂端滑到底端經(jīng)歷的時間為t=t1+t2=1.3 s (2)在物塊A的第一個加速過程中,物塊A在傳送帶上顯示的劃痕長度為 L1=v帶t1-x1=0.45 m 在物塊A的第二個加速過程中,物塊A在傳送帶上的劃痕長度為 L2=v帶t2+a2t-v帶t2=1.0 m 所以物塊A在傳送帶上顯示的劃痕長度為LA=L2=1 m 由分析知物塊B的加速度與物塊A在第二個加速過程的加速度相同,從傳送帶頂端加速到底端所需時間與t2相同 所以物塊B在傳送帶上的劃痕長度為LB=v帶t2+a2t-v帶t2=1.0 m 故物塊A、B在傳送帶上的劃痕長度之比為LA∶LB=1∶1。 答案 (1)1.3 s (2)1∶1 12.(xx·江蘇省連云港、徐州、淮安、宿遷四市高三調(diào)研考試)如圖10所示,質(zhì)量M=0.2 kg的長板靜止在水平地面上,與地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μ1=0.1,另一質(zhì)量m=0.1 kg的帶正電小滑塊以v0=8 m/s初速度滑上長木板,滑塊與長木板間動摩擦因數(shù)μ2=0.5,小滑塊帶電荷量為q=2×10-3C,整個運動過程始終處于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中,電場強度E=1×102N/C,(g取10 m/s2)求: 圖10 (1)剛開始時小滑塊和長木板的加速度大小各為多少? (2)小滑塊最后停在距木板左端多遠(yuǎn)的位置? (3)整個運動過程中產(chǎn)生的熱量。 解析 (1)設(shè)小滑塊的加速度為a1,長木板的加速度為a2,規(guī)定水平向右為正方向。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qE-μ2mg=ma1,得a1=-3 m/s2, μ2mg-μ1(m+M)g=Ma2,得a2=1 m/s2。 (2)設(shè)兩者經(jīng)過時間t相對靜止,此時的速度為v, 則v=v0+a1t=a2t,得t=2 s,v=2 m/s。 這段時間內(nèi)小滑塊的位移x1=v0t+a1t2=10 m。 木板的位移x2=a2t2=2 m。 由于此后兩者一起向右減速運動,所以小滑塊最后停在距木板左端Δx=x1-x2=8 m處。 (3)設(shè)兩者一起向右減速運動的加速度為a3,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qE-μ1(M+m)g=(M+m)a3, 解得a3=- m/s2。 一起向右減速的位移x3=-=6 m。 由能量守恒可知Q=mv+Eq(x1+x3)=6.4 J。 答案 (1)3 m/s2 1 m/s2 (2)8 m (3)6.4 J

注意事項

本文(2022年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xí) 專題一 力與運動 第2講 力與物體的直線運動提升訓(xùn)練)為本站會員(xt****7)主動上傳,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點擊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wǎng)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fù)下載不扣分。




關(guān)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wù)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