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二生物上學期期中試題 文 浙科版
2022年高二生物上學期期中試題 文 浙科版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沙漠植物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H2O B.蛋白質 C.無機鹽 D.油脂
2.胰島素、纖維素和ATP都有的元素是( )
A.C、H、O B.C、H、O、N
C.C、H、O、N、P、Mg D.C、H、O、N、P、S
3.兩個氨基酸分子脫水縮合形成二肽,生成的水分子中的氧原子來自氨基酸的( )
A.氨基 B.羧基 C.R基 D.氨基和羧基
4.某一蛋白質分子由4條肽鏈組成,共含有109個肽鍵,則此蛋白質分子中至少含有的—NH2、—COOH數(shù)目及氨基酸數(shù)目分別為( )
A.105個,105個,105個 B.110個,110個,110個
C.4個,4個,113個 D.1個,1個,113個
5.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中,氧氣中的氧、葡萄糖中的氧分別來自于( )
A.CO2、H2O B. H2O、CO2 C.CO2、CO2 D.H2O、H2O
6.對綠色植物光合作用最有效的一組光是 ( )
A.紅光和黃綠光 B.黃光和藍紫光 C.紅光和橙光 D.紅光和藍紫光
7.下列關于糖類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糖類可分為單糖、二糖和多糖 B.糖元和葡萄糖只存在于動物細胞中
C.蔗糖和麥芽糖是常見的二糖 D.淀粉和糖元是生物體內(nèi)重要的貯能物質
8.在做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時,研磨綠葉不需要加入( )
A.二氧化硅 B.碳酸鈣 C.乙醇 D.層析液
9.下列生物不屬于原核生物的是 ( )
A.大腸桿菌 B.藍藻 C.乳酸菌 D.脊髓灰質炎病毒
10.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多鞭毛、螺旋形彎曲的細菌,是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主要致病因素。下列關于幽門螺桿菌的推測錯誤的是( )
A.含有DNA 和RNA B.沒有核膜 C.不含核糖體等復雜細胞器 D.具有細胞壁
11.在光合作用過程中,不屬于碳反應的是( )
A.CO2與RuBP結合 B.三碳化合物接受ATP釋放的能量
C.H2O的氫傳遞給NADP+形成NADPH D.C3糖再生成RuBP
12.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玉米的每個細胞內(nèi)都含有葉綠體 B.葉綠體和線粒體都具有雙層膜
C.藍藻能進行光合作用,因此其細胞內(nèi)有葉綠體
D.細胞膜中蛋白質分子和磷脂分子都是自由流動的
13.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的細胞中,能產(chǎn)生ATP的是( )
A.葉綠體和線粒體 B.葉綠體和細胞溶膠
C.線粒體和細胞溶膠 D.葉綠體、線粒體和細胞溶膠
14. 蔬菜和水果長時間儲存、保鮮所需要的條件是 ( )
A.低溫、干燥、低氧 B.低溫、濕度適中、低氧
C.高溫、干燥、高氧 D.高溫、濕度適中、高氧
15.水稻葉肉細胞的DNA存在于( )
A.細胞核,葉綠體和高爾基體 B.細胞核,線粒體和核糖體
C.細胞核,葉綠體和線粒體 D.細胞核,葉綠體和內(nèi)質網(wǎng)
16.在細胞有絲分裂的分裂后期,如果它的染色體數(shù)為N,DNA含量為Q,則該細胞分裂后每個子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和DNA含量分別是 ( )
A.N和Q B.N/2和Q/2 C.N和Q/2 D.N/2和Q
17.將下列細胞或細胞器置于蒸餾水中,不會破裂的是( )
A.紅細胞 B.葉綠體 C.線粒體 D.洋蔥表皮細胞
18. 某同學做有絲分裂實驗時檢查了正處在分裂期各時期的1000個洋蔥根尖細胞,發(fā)現(xiàn)其中681個處于前期,139個處于中期,23個處于后期,157個處于末期。據(jù)此分析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各時期中時間最短的是 ( )
A.前期 B. 中期 C.后期 D.末期
19.動物細胞的有絲分裂中,可以復制的結構是 ( )
A.著絲粒和核仁 B.染色體和中心體 C.染色體和紡錘體 D.核仁和中心體
20.下圖表示的4種植物細胞的細胞周期(按順時針方向),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的b→a→b表示細胞增殖過程的一個細胞周期
B.甲圖的b→a與丙圖的b→a所用的時間可能一樣長
C.從a→b,由于DNA的復制使染色體數(shù)目增加一倍
D.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材料最好是選植物甲
21. 細胞周期各階段中的染色體和DNA分子的數(shù)量不可能是( )
22.下圖表示的是在最適溫度下,反應物濃度對唾液淀粉酶所催化的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在A點時溫度升高10℃,則反應速率加快
B.若在A點時溫度升高10℃,則反應速率不變
C.若在B點時往混合物內(nèi)加入少量唾液淀粉酶,則反應速率會加快
D.若在B點時往混合物內(nèi)加入少量唾液淀粉酶,則反應速率不改變
2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脂肪酸被細胞吸收是靠主動轉運
B.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不一定有葉綠體;無線粒體的細胞一定不能進行需氧呼吸
C.人和動物細胞在無氧條件也能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并產(chǎn)生二氧化碳
D.大腸桿菌吸收K+需要載體和能量,其方式屬于主動轉運
24.下列不是細胞學說內(nèi)容的是( )
A.所有的細胞必定來自已存在的活細胞
B.所有生物都是由一個或多個細胞組成的
C.細胞是所有生物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D.生物體的大小與細胞數(shù)目有關
25.當顯微鏡的目鏡為10×,物鏡為10×時,在視野直徑范圍內(nèi)可看到相連的32個細胞。若目鏡不變,物鏡換成40×時,則在視野直徑范圍內(nèi)可以看到幾個完整細胞( )
A.2 B.4 C.8 D.16
26.下列屬于需氧呼吸第一階段產(chǎn)物的是 ( )
A.丙酮酸 B.H2O C.乳酸 D.二氧化碳
27.用含18O葡萄糖跟蹤需氧呼吸過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轉移途徑是 ( )
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
C.葡萄糖→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CO2
28.能夠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 )
A.淀粉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麥芽糖酶
29. 檢驗動物組織中是否含有油脂,一般可用于鑒定的試劑是( ?。?
A.碘-碘化鉀溶液 B.本尼迪特試劑
C.雙縮脲試劑 D.蘇丹Ⅲ染液
30.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最適溫度分別是25℃、30℃。右圖表示該植物在30℃時光合作用強度與光照強度的關系。若將溫度降到25℃ (光照強度和C02濃度等不變),從理論上分析,圖中相應點的移動情況以及m值的變化情況應該是 ( )
A.a(chǎn)點上移,b點左移,m的值變大
B.a(chǎn)點不移,b點左移,m的值不變
C.a(chǎn)點下移,b點右移,m的值減小
D.a(chǎn)點下移,b點不移,m的值變大
31. 腎小管上皮細胞對原尿中的葡萄糖、無機鹽等有很強的吸收能力,與其功能相適應,在細胞內(nèi)相關的細胞器是( )
①核糖體 ②線粒體 ③內(nèi)質網(wǎng) ①高爾基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下列不屬于放能反應的是 ( )
A.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 B.氨基酸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和尿素
C.糖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 D.ATP水解為ADP和Pi
33. 在“光合色素的提取與分離”實驗中,要使色素帶清晰且整齊,應采取的措施是 ( )
①定性濾紙要干燥 ②剪去濾紙條一角兩端 ③濾液細線畫的細而直
④重復畫線 ⑤層析時棉塞塞緊試管口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34.在正常條件下進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當突然改變其條件后,即可發(fā)現(xiàn)植物葉肉細胞內(nèi)核酮糖二磷酸含量突然上升,則改變的條件是( )
A.停止光照 B.停止光照并降低C02濃度
C.升高CO2濃度 D.降低CO2濃度
35.下面是四位同學的實驗操作方法或結果,正確的一項是 ( )
A.提取光合色素時研磨應緩慢且充分
B.檢測生物組織中還原糖的理想材料是番茄果汁
C.為了使質壁分離與復原的效果更明顯,可將蔗糖溶液的濃度由0.3g·mL-1換成0.6g·mL-1
D.顯微鏡下觀察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在細胞分生區(qū)容易找到分裂期的細胞
36.現(xiàn)有未貼標簽且染色體數(shù)目相同的三個細胞有絲分裂的兩個時期的6塊裝片,編成1~6號,且已知1、3號確定為同一細胞有絲分裂的兩個時期,其他4塊裝片分別表示另2個細胞有絲分裂的兩個時期,某同學按順序觀察結構如下:
編號
觀察結果
1與5
有中心體,形成紡錘體,染色體散亂排列
2
細胞中部向內(nèi)凹陷
3與6
細胞中部形成了細胞板
4
無中心體,形成紡錘體,染色體散亂排列
則其中表示動物細胞有絲分裂前期和末期的裝片依次是( )
A.1號、3號 B.4號、6號 C.5號、2號 D.4號、2號
37.下列細胞中,可能已發(fā)生癌變的是( )
A.細胞膜上粘連蛋白減少的細胞 B.細胞核增大的細胞
C.水含量減少的細胞 D.被細菌侵染的細胞
38. 如圖所示,一個細胞周期中,染色體變化的順序應該是 ( ?。?
A.②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④⑤②
C.②①⑤④③② D.①⑤④③②①
39. 人胚胎發(fā)育過程中會產(chǎn)生過量的神經(jīng)細胞,所以需要調(diào)整神經(jīng)細胞數(shù)量,使之與受神經(jīng)支配的細胞數(shù)量相適應,以保證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生命活動的精確調(diào)節(jié)。這種調(diào)整過程稱為( ?。?
A.細胞分裂 B.細胞凋亡 C. 細胞衰老 D.細胞分化
40. 用大豆新鮮綠葉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置于充足的光照下,分析D處的氣體成分,最可能的是( )
A.氧氣的量多于B處 B.氧氣的量與B處相等
C.沒有CO2和O2 D.CO2的量多于B處
二、非選擇題:(共5題,除標明的外,1分1空,共40分)
41.( 6分)(1)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最大的區(qū)別是原核細胞沒有___ __,只有 。原核細胞除 外,沒有其他細胞器。原核細胞中沒有線粒體,靠 上的酶來完成細胞呼吸。
(2)寫出ATP為其他吸能反應供能的反應式 。(2分)
42.(9分) 右圖為不同的真核細胞組合的示意圖,
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②是 ,目前被大家公認的結構模型為 。
(2)如果用15N標記的氨基酸培養(yǎng)該細胞,你認為最早測得放射性的細胞器是[ ] __ _ ,
它的組成成分是 和 ;
它的形成與圖中[ ] 有關。
(3)A細胞若為菠菜葉肉細胞,則圖中還可以畫出的細胞器為 ,B細胞若為人肝臟細胞,則圖中還可以畫出的細胞器為 。
(4)圖中由一層單位膜構成的結構有 (填序號)。
43.(6分)細胞需氧呼吸反應式 。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過程中相同的階段叫 ,場所在 。人的細胞呼吸的能量轉換途徑是 (2分),其中消耗的O2在第 階段被利用。
44.(10分)甲表示某動物細胞處于有絲分裂某一時期的圖像,請回答下列問題:
(1)乙為該細胞分裂時,在一個細胞周期中 的含量變化,由甲圖推知,該動物體細胞中有
條染色體。
(2)甲圖所示的細胞所處的時期相當于乙圖中的 段,在cd段,甲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染色單體、DNA分子數(shù)三者之比為 。
(3)在乙圖中,從分子水平分析,在ac段所發(fā)生的變化主要是 。
(4)如乙圖表示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則在fg時段與動物細胞不同的是在“赤道面”形成 。
(5)細胞的后代在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上發(fā)生差異的過程叫做 。
(6)若該細胞為受精卵,則分裂形成的子細胞具有 性。
(7)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材料取自于洋蔥的根尖,用10%的鹽酸 后,再用清水漂洗, 后者的目的是 。
45.(9分)以下甲、乙兩圖為一晝夜中某植株對CO2的吸收和釋放狀況的示意圖。甲圖是在春季的某一晴天,乙圖是在盛夏的某一晴天,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甲圖
乙圖
(1)甲圖曲線中C點和E點處,植株處于何種生理活動狀態(tài)? 。
(2)根據(jù)甲圖推測該植物接受光照的時間是曲線中的 段,其中光合作用強度最高的是 點,一天中植株積累有機物最多的是 點。
(3)乙圖中FG段CO2吸收量逐漸減少是因為 ,以致光反應產(chǎn)生的 和 逐漸減少,從而影響了碳反應強度,使五碳分子數(shù)量減少,影響了CO2固定。
(4)乙圖中,E處光合作用強度暫時降低,可能是因為 。(2分)
上虞中學xx學年第一學期高二生物期中測試答卷(文科) xx.11
嚴水娟 校對人:傅立娟
二、非選擇題:(共5題,除標明的外,1分1空,共40分)
41.( 6分)(1)__ ___, 。 , 。
(2) (2分)
42.(9分)(1) ,
(2)[?。? , 和 ;[ ] 。
(3) ,_______ _____。(4) 。
43.(6分) 。
,場所在 。
(2分 ) , 。
44.(10分) (1) , 。(2) , 。
(3) 。(4) 。
(5) (6) (7) , 。
45.(9分)(1) 。
(2) , , 。
(3) , 和
(4) (2分)。
答案:1.AABCB/DBDDC 11.CBCBC/BDCBB 21.ACDDC/ADBDA 31.AAADD/CACBD
41.(1)細胞核(或核膜) 擬核(或擬核區(qū)) 核糖體 質膜
酶
(2)ATP→ ADP+Pi+能量
42.(1)細胞膜 流動鑲嵌模型 (2)⑧核糖體 RNA 蛋白質 ⑤核仁 (3)葉綠體 中心體(4)②⑦⑨⑩
43.反應式略 糖酵解 細胞溶膠 有機物中穩(wěn)定的化學能轉化為熱能和ATP中活躍的化學能 三
44.(1)DNA 4 (2)de 1:2:2 (3)DNA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4)細胞板(5)細胞分化 (6)全能 (7)解離 洗去鹽酸便于染色
45.(1)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釋放的CO2量(2)BF D E (3)光照減弱 ATP NADPH (4)中午蒸騰作用過強,部分氣孔關閉,使CO2吸收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