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專題復(fù)習(xí)《作圖專題》教學(xué)設(shè)計7
-
資源ID:105514102
資源大?。?span id="ay5pbd6" class="font-tahoma">302.50KB
全文頁數(shù):17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yù)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22年中考物理專題復(fù)習(xí)《作圖專題》教學(xué)設(shè)計7
2022年中考物理專題復(fù)習(xí)《作圖專題》教學(xué)設(shè)計7
一、 考查知識點
(一) 光的傳播規(guī)律;
(二) 力、力臂的概念及三要素;
(三) 電路分析;
(四) 電磁學(xué)規(guī)律。
二、 分值:3分占比5%
三、 考查形式:作圖
四、 考查重點
(一) 力學(xué):力的示意圖,其次是力臂作圖;
(二) 光學(xué):光的反射、折射作圖及平面鏡成像;
(三) 電學(xué):電路設(shè)計、連接和電路的識別和改錯;通電螺線管的繞線磁極的判定及磁感線的作用。
五、 網(wǎng)絡(luò)構(gòu)建
(一) 光學(xué)作圖
1、 光的直線傳播:小孔成像;
2、 光的反射、折射:
(1)確定點光源的位置,
(2)完成光路(作反射、折射光線);
3、 平面鏡成像:
(1)確定平面鏡的位置,
(2)作可視范圍;
4、 透鏡:
(1)三條特殊光線,
(2)特殊透鏡(如三棱鏡、半球),
(3)填合適光路元件,
(4)凸透鏡成像光路;
5、 反射、折射成像
(二) 力學(xué)作圖
1、 受力示意圖
2、 杠桿示意圖:
(1)作力臂,
(2)作最小力的力臂及方向;
3、 滑輪組裝圖(繞繩)。
(三) 電學(xué)作圖
1、 電路設(shè)計(結(jié)合家庭電路)
2、 家庭電路
3、 電磁學(xué):
(1)確定N、S極,
(2)確定磁感應(yīng)線方向,
(3)確定電源正負極,
(4)螺線管繞線
六、 課時設(shè)置:5課時
第一課時 光學(xué)作圖
一、考查功能:
(一)、了解光的直線傳播的特點;
(二)、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規(guī)律;
(三)、了解平面鏡的成像特點。
二、考查重點和熱點:光的反射和折射規(guī)律以及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三、考查難點:平面鏡成像及確定可視范圍。
四、典型示例
例1、由點光源S發(fā)出的一束入射光AB射在平面鏡MN上,如圖所示,圖中光線CD也是由該光源發(fā)出的另一束光入射平面鏡后的反射光,試在圖中確定點光源S的位置。
【點撥】作圖依據(jù):光的反射定律或平面鏡成像特點。若根據(jù)后者不可畫法線。
例2、完成光路圖。
例3、畫像
⑴作出小孔成像的光路圖。 ⑵作出字母“F”在平面鏡中的像。
F
⑶作出人在A點通過平靜水面看到樹梢B點的成像光路圖。
【點撥】作圖步驟:①兩點選取一點作出其像點或物點;②直線連接另一物點和像點,與分界面有一交點(注意線的虛實);③直接連接第一物點和交點;④標上箭頭(注意眼睛不可“放光”)。
例4、確定平面鏡的位置
⑴如圖所示,小明想要利用一塊平面鏡使此時的太陽光豎直射入井中。請你通過作圖標出平面鏡的位置,并標出反射角的度數(shù)。【點撥】①完成光路;②作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所夾角的平分線(即法線用虛線)③作角平分線的垂線(即平面鏡)。
⑵在右圖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
例5、作可視范圍
在圖中,人在什么范圍內(nèi)能看到窗外一棵樹的全部(作圖說明,人能看到樹全部的區(qū)域用陰影線表示)
五、鞏固練習(xí)
第二課時 透鏡以及光的反射、折射
一、 考查功能:
(一)了解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
(二)了解透鏡對光的作用;
(三)了解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
(四)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規(guī)律及其成像特點。
二、 考查重點和熱點:
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及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反射、折射成像。
三、 考查難點:
凸透鏡成像及反射、折射成像綜合
四、 典型示例:
例1:請你完成如圖的光路圖.
【點撥】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①通過焦點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②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③過光心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傳播方向不改變.
例2:如圖所示一束光從半球面上的A點沿半徑方向射入半球形玻璃磚,已知半球形玻璃磚的球心為O,且光線到達半球形玻璃磚下表面處時可以發(fā)生折射和反射。請畫出這束光線從射入玻璃磚到射出玻璃磚的完整光路圖。
【點撥】(1)因為光線沿半徑方向射入,所以入射光線過球心O,O點為入射點。過O點作玻璃磚下表面垂線即法線,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線。(2)該反射光線再由玻璃射出時,其光線垂直玻璃磚的圓弧表面入射(就像入射光線AO一樣),光的傳播方向不變,不發(fā)生折射。(3)光線AO從玻璃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遠離法線。
例3:如圖所示是兩束激光分別射向并通過甲、乙兩透鏡的傳播路徑.在圖中虛線框中填上合適透鏡
【點撥】要解決此題,需要掌握凸透鏡與凹透鏡對光線的作用,知道凸透鏡有會聚光線的作用,凹透鏡有發(fā)散光線的作用.從圖知,通過甲透鏡的光線比入射光線向主光軸靠攏,所以甲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因此甲是凸透鏡.通過乙透鏡的光線比起入射光線更加遠離主光軸,所以乙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因此乙是凹透鏡.
例4:如圖,MN為凸透鏡L的主光軸,A′B′為物體AB通過凸透鏡所成的虛像,請通過作圖標出凸透鏡L和焦點F的位置.
【點撥】(1)光線過光心不改變方向,虛像是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所以物點、像點、光心在同一條直線上,由此確定凸透鏡光心的位置.
(2)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過凸透鏡的焦點,虛像是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所以物點平行于主光軸的入射點、像點、焦點在同一條直線上,由此確定凸透鏡焦點的位置.
作圖步驟:(1)連接A'A并延長交主光軸與一點,該點是凸透鏡的光心O,過光心O做一個凸透鏡.
(2) 由A點向凸透鏡作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AC,連接A'C并延長交主光軸與一點,該點為凸透鏡的焦點F.
例5:平靜水面上的小鳥和水中的小魚,某時刻的實際位置如圖所示,水面一側(cè)C點的人眼恰好看到它們在水中的像重合,以小鳥眼睛A點代表小鳥,以小魚眼睛B點代表小魚,請畫出小鳥在水中像的位置以及人眼看到小魚的光路圖.(保留作圖痕跡)
【點撥】作圖步驟:(1)找出小鳥關(guān)于水面的對稱點A′,便為小鳥的像位置.連接A′C,與水面交于點O,連接AO即為入射光線,OC為反射光線;
(2)看到水中的魚與飛在天空中的小鳥在水中的像重合,說明小鳥和小魚處光線的入射點都在O點,連接BO即為入射光線,OC為折射光線,逆著折射光線看上去,看到了水中的魚與飛在天空中的小鳥在一條直線上
五、鞏固練習(xí)
第三課時 力的示意圖
一、考查功能:
1、能分清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
2、知道力的三要素,會用力的示意圖表示力;
3、了解中考考點。
二、考查重點和熱點:分析物體受力情況和會畫力的示意圖。
三、考查難點:力的示意圖的畫法。
(一)力的示意圖
1﹑物理學(xué)中通常用一條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
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 ;箭頭表示力的 ;線段的長短代表力的 。
2﹑力的示意圖的畫法
①定物──確定受力物體
②定點──找出力的作用點
③畫線──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
④標記──在線段的終點標上箭頭表示力的方向
在箭頭旁邊標上力的符號(有時還有力的大?。?
(二)中考考點
1﹑重力
產(chǎn)生: 物體在地面上或地面附近,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作用點:重心。形狀規(guī)則、質(zhì)量分布均勻物體的重心在其幾何中心。
方向:豎直向下
2﹑彈力
產(chǎn)生條件:接觸、發(fā)生彈性形變
作用點:作用在使之發(fā)生形變的物體上
方向:與接觸面垂直(點接觸時,垂直于過接觸點的切面),指向形變前位置
常見的彈力:彈簧的彈力、繩的拉力、壓力和支持力
3﹑摩擦力
產(chǎn)生條件:接觸、接觸面不光滑、有正壓力、發(fā)生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
作用點:接觸面上
方向:沿接觸面,與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4﹑浮力
產(chǎn)生:浸入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
作用點:初中階段等效在物體重心上
方向:豎直向上
5﹑吸力和斥力
產(chǎn)生:①﹑帶電體吸引輕小物體
②﹑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③﹑磁體具有吸引具有吸引鐵、鈷、鎳等物質(zhì)的性質(zhì)
④﹑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
作用點:等效在物體重心上
方向:吸力方向從受力物體指向施力物體
斥力方向從施力物體指向受力物體
四、典型示例
1 .如圖1-1將氫氣球用細線系住,讓風(fēng)從右方水平吹來。請在下邊方框中畫出氣球保持靜止時的受力示意圖。
圖1-1
2.在圖1-2中,平板車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畫出隨平板車一起運動的木廂A受到的力的示意圖。
圖1-2
3.如圖1-3作出吸附在豎直磁性黑板上靜止的棋子所受力的示意圖。
圖1-3
4.在圖1-4中實心鐵球正在水中下沉,畫出此時小球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圖。
圖1-4
小結(jié)解題技巧
分析物體受力的一般程序:
口訣:一定對象二分析,三看狀態(tài)四找力
(1)明確研究對象(受力物體)。
(2)地面附近的物體一定受到地球?qū)ξ矬w的重力作用。
(3)根據(jù)物體所處的環(huán)境(可能的施力物體)以及彈力、摩擦力、浮力、吸力或斥力的產(chǎn)生條件來分析物體所受的彈力、摩擦力、浮力、吸力或斥力,先分析彈力再分析摩擦力。
(4)當(dāng)只是根據(jù)彈力、摩擦力的產(chǎn)生條件很難做出判斷時,有時可以借助二力平衡條件來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
(5)根據(jù)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畫出力的示意圖。
五﹑鞏固練習(xí)
5.站在滑板上的甲、乙兩位同學(xué)相對而立,如圖1-5所示,甲同學(xué)用60N的力推乙同學(xué),畫出甲對乙推力的示意圖。
圖1-5
6.在自動化生產(chǎn)線上,常常用傳送帶傳送工件,如圖1-6所示,一個工件剛剛放上傳送帶,不計空氣阻力,請在圖中畫出工件受力的示意圖。
圖1-6
第三課時 杠桿作圖和滑輪繞線
一、考查功能:
(一)、 會畫力及對應(yīng)力臂 ;
(二)、 會利用杠桿平衡條件解決實際問題 ;
(三)、掌握組裝滑輪組的方法和技巧。
二、考查重點和熱點: 會畫力及對應(yīng)力臂 和掌握組裝滑輪組的方法和技巧。
三、考查難點:力及對應(yīng)力臂的作法和掌握組裝滑輪組的方法和技巧。
四、典型示例
(一)、杠桿力臂的作法
要正確畫出杠桿上各力的力臂,首先要明確力臂的概念,力臂是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題中已知了杠桿的支點O、動力F1和阻力F2,根據(jù)力臂的概念,就可以分別從支點O向動力F1和阻力F2的作用線畫垂線,得到的兩垂線才是動力F1和阻力F2的力臂,畫完后要在圖上分別用字母l1、l2標出動力臂和阻力臂。
力臂的畫法一般分如下幾步:①首先根據(jù)題意確定支點O;②畫好動力作用線和阻力作用線,必要的時候要用虛線將力的作用線延長;③從支點O向力的作用線引垂線,畫出垂足,則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就是力臂,力臂用虛線或?qū)嵕€表示,并用大括號標出力臂的長短,在旁邊標上字母l1和l2分別表示動力臂和阻力臂.總之,力臂的畫法可以用以下順口溜記?。阂徽尹c,二畫線,三作垂線段,四標符號.
例 一、杠桿力臂的作法
【點撥】(1)杠桿的支點、動力作用點和阻力作用點都必須在杠桿上,力臂和力的作用線必須垂直,千萬不能把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當(dāng)做力臂.(2)力臂的畫法一般分如下幾步:①首先根據(jù)題意確定支點O;②畫好動力作用線和阻力作用線,必要的時候要用虛線將力的作用線延長;③從支點O向力的作用線引垂線,畫出垂足,則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就力臂,力臂用虛線或?qū)嵕€表示,并用大括號標出力臂的長短,在旁邊標上字母l1和l2分別表示動力臂和阻力臂.
設(shè)計意圖 :對杠桿力臂的畫法及常見錯誤進行分類講解點撥. 幫助同學(xué)們及時準確掌握杠桿力臂的作圖要領(lǐng)。
(二)、根據(jù)力臂作杠桿所受的力
1、 如圖所示,杠桿在力F1、F2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l1為F1的力臂.請在圖中作出力F1.
解析:以前考查大家的都是已知力的作用線作出對應(yīng)力臂,而此題考查的是根據(jù)力臂作出對應(yīng)力的作用線,所以,解此題的關(guān)鍵是過力臂l1的末端(不是支點)作力臂的垂線,與杠桿的交點就是該力作用在杠桿上的作用點,由于阻力F2使杠桿沿逆時針轉(zhuǎn)動,所以動力F1的方向只能使杠桿向順時針轉(zhuǎn)動才能使杠桿平衡,故動力F1的方向朝上
順口溜記?。阂蛔鞔咕€段,二找點,三判順逆,四畫方向.
2、如圖所示,杠桿在力F1、F2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l1為F1的力臂. 請在圖中作出力F1.
解析:解析:以前考查大家的都是已知力的作用線作出對應(yīng)力臂,而此題考查的是根據(jù)力臂作出對應(yīng)力的作用線,所以,解此題的關(guān)鍵是過力臂l1的末端(不是支點)作力臂的線,與杠桿的交點就是該力作用在杠桿上的作用點,由于阻力F2使杠桿沿逆時針轉(zhuǎn)動,所以動力F1的方向只能使杠桿向順時針轉(zhuǎn)動才能使杠桿平衡,故動力F1的方向朝上(如右圖所示)
設(shè)計意圖
對“根據(jù)力臂作杠桿所受的力”的作圖方法及常見的錯誤作圖進行分類講解點撥. 幫助同學(xué)們及時準確掌握“根據(jù)力臂作杠桿所受的力”的作圖要領(lǐng)。
(三)、作出使杠桿平衡的最小動力
通過典型例題講解點撥。最大動力臂和最小動力的作法
【點撥】根據(jù)杠桿平衡公式F1l1=F2l2可知,當(dāng)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時,動力臂越長,動力就越小,現(xiàn)要求使輕質(zhì)杠桿保持平衡的最小動力,就必須先求出最大動力臂.
(1)尋找最大動力臂的方法:①動力的作用點確定了的時候,則支點到動力作用點之間的線段長即為最大動力臂;②動力的作用點沒有確定時,應(yīng)觀察杠桿上哪一點離支點最遠,則這一點到支點的距離即為最大動力臂.
(2)作最小動力的方法:①找出最大動力臂后過動力作用點作動力臂的垂線;②根據(jù)杠桿平衡的實際情況確定動力的方向,最后標上箭頭和字母F或F1.
在圖3中,畫出使輕質(zhì)杠桿保持平衡的最小的力F的示意圖和這個力的力臂(要求保留痕跡) .
解析:根據(jù)杠桿平衡公式F1l1=F2l2可知,當(dāng)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時,動力臂越長,動力就越
小,現(xiàn)要求使輕質(zhì)杠桿保持平衡的最小動力,就必須先求出最大動力臂. 根據(jù)力臂的定義,結(jié)合圖3可以看出,從支點O到杠桿的各點的距離中只有到A點的距離OA最長,即l就是所求的力F的力臂,故A點就是動力的作用點,所以過A點向上作OA的垂線就是最小的動力,最后標上箭頭(如圖4所示). 點撥:根據(jù)杠桿平衡公式F1l1=F2l2可知,當(dāng)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時,動力臂越長,動力就越小,現(xiàn)要求使輕質(zhì)杠桿保持平衡的最小動力,就必須先求出最大動力臂.
設(shè)計意圖:對“作出使杠桿平衡的最小動力”的作圖方法及常見錯誤的作圖進行分類講解點撥. 幫助同學(xué)們及時準確掌握“作出使杠桿平衡的最小動力”的作圖要領(lǐng)。
(四)滑輪繞線
【方法】奇動偶定,先里后外,一動配一定。
偶定:指的是當(dāng)動滑輪上的繩子段數(shù)為偶數(shù)時,繩子的起始端在定滑輪上
奇動:指的是當(dāng)動滑輪上的繩子段數(shù)為奇數(shù)時,繩子的起始端在動滑輪上
即當(dāng)承重的繩子股數(shù)n為偶數(shù)時,順子的固定端應(yīng)栓在定滑輪上(即“偶定”)。如不改變作用力的方向,則需要的動滑輪為n/2個,定滑輪為(n/2—1)個,如果要改變作用力的方向,則需要定滑輪為n/2個,動滑輪個數(shù)=定滑輪個數(shù)=n/2個
當(dāng)承重繩子的股數(shù)n為奇數(shù)時,繩子的固定端應(yīng)栓在動滑輪上(即“奇動”)。如果不改變力的方向,則需要的動滑輪個數(shù)=定滑輪個數(shù)=(n—1)/2個,如果改變力的方向,則需要動滑輪個數(shù)為(n—1)/2個,定滑輪個數(shù)為(n+1)/2個
第一類:自由端繩子拉力方向已知類
對于自由端繩子拉力方向已知的滑輪組繞線問題,一般采用從自由端繩子處入手,逆著拉力方向由外向里的繞線方法。
例1 如圖1所示,要求滑輪自由端的繩拉力方向向上,請在圖中用筆畫線,設(shè)計出符合要求的滑輪組繞線。
圖2
圖1
解析:題中已明確要求滑輪自由端的繩拉力方向向上,則自由端的繩一定是從動滑輪處出來的。于是可以從自由端繩子處入手,逆著此拉力方向,按照圖2中的①、②、③的順序,由外向里繞線,最后將繩子固定在動滑輪的掛鉤上,從而設(shè)計出符合要求的滑輪組繞線,如圖2所示。
第二類:自由端繩子拉力方向未知類
對于自由端繩子拉力方向未知的問題,通常采用由里向外的繞線方法。:
當(dāng)題目已知被提起重物的重G及自由端的繩拉力F,或者已知自由端的繩移動距離S及重物被提升的高度h時,可先根據(jù)題目的具體條件,運用n=G/ F或n=S / h確定出承擔(dān)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n,然后依據(jù)“奇動偶定”(當(dāng)繩子的段數(shù)為奇數(shù)時,繩子的固定端系在動滑輪的掛鉤上;當(dāng)繩子的段數(shù)為偶數(shù)時,繩子的固定端系在定滑輪的掛鉤上)的規(guī)律確定出繩固定端的位置,然后從繩固定端開始,由里向外進行繞線。
例3 用圖5所示的兩個滑輪組成一個滑輪組提升重物,要求拉力為物重的二分之一(忽略摩擦以及繩和滑輪的重力),請在圖中畫出繩子的繞法。
解析:由n=G/ F可知,所要求的滑輪組承擔(dān)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為2,依據(jù)“偶定奇動”規(guī)律,繩子的固定端應(yīng)系在定滑輪的掛鉤上。于是從定滑輪的掛鉤處開始,按照圖6中的①、②、③的順序由里向外繞線,便得到符合要求的繩子繞法,如圖6所示。
圖5
圖7
圖6
例4 用圖5所示的兩個滑輪組成一個滑輪組提升重物,要求繩子的自由端拉過3 m時,重物升高1m,請在圖中畫出繩子的繞法。
解析:由n=S / h可知,所要求的滑輪組承擔(dān)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為3,依據(jù)“偶定奇動”規(guī)律,繩子的固定端應(yīng)系在動滑輪的掛鉤上。于是從動滑輪的掛鉤處開始,按照圖7中的①、②、③的順序由里向外繞線,便得到符合要求的繩子繞法,如圖7所示
五、鞏固練習(xí)
第五課時 電學(xué)作圖
一、考查功能:
(一)會連接電路圖和實物圖
(二)會利用安全用電知識連接家庭電路
(三)學(xué)會電磁學(xué)的作圖方法
二、考查重點和熱點:能按中考要求準確無誤的連接電學(xué)方面的作圖。
三、考查難點:設(shè)計電路圖以及對電路圖的識別和改錯。
四、典型示例
考查類型
考查內(nèi)容
解題指導(dǎo)
電學(xué)作圖
(1)根據(jù)實物圖畫出電路圖;
(2)根據(jù)電路圖連接實物圖;
(3)設(shè)計電路圖以及對電路
圖的識別和改錯;
(4)家庭簡單電路模擬安裝圖
(1)串聯(lián)簡單,并聯(lián)抓住“分支點”
(2)注意“分支點”“+、—”接線柱、量程以及滑動變阻器的連線(“一上一下”和“阻值變化”)
(3)首先判斷用電器串并聯(lián),再根據(jù)要求把開關(guān)裝到合適位置
(4)類題主要考查“三眼插座及保險絲”和“螺口燈泡及控制開關(guān)”與火線,零線和地線的連接
磁學(xué)作圖
(1) 判斷通電螺線管電流方向;
(2) 判斷通電螺線管磁極
(3) 畫出通電螺線管中線圈繞法
(4) 磁感線作圖
抓住“右手螺旋定則”三點要求:①伸出右手;
②四指與電流方向一致;③大拇指所指為N極方向
例1、將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符號填入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的O內(nèi)。要求:開關(guān)S閉合后,小燈泡L1、L2并聯(lián),
L2
L1
例2、如圖所示,甲為一個“一開三孔”開關(guān)(即一個開關(guān)和一個三孔插座連在一起)實物圖,乙為背面接線示意圖,“ A”、“ B”是從開關(guān)接線柱接出的兩根導(dǎo)線,請你將圖乙中的電路連接完整, 使開關(guān)控制電燈,又不影響插座供其它電器使用。
例3、如圖所示,通電螺線管旁放有一枚小磁針,根據(jù)已畫出的磁感線完成作圖.
例4、如圖所示,請將螺線管、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使開關(guān)閉合后,螺線管與條形磁鐵相互排斥,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動時彈簧的長度變短,并標出通電螺線管的N極。
五、鞏固練習(x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