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一年級語文下冊 識字(一)1 有趣的漢字教案2 語文S版


秋)一年級語文下冊 識字(一)1 有趣的漢字教案2 語文S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認識“爺、桌”等14個生字,會寫“用、元”等8個生字識記新偏旁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初步了解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感悟漢字的表意功能4.圖文結合,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漢字的有趣性,培養(yǎng)對祖國文字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難點]1.掌握本課生字,識記新偏旁2.了解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感悟漢字的表意功能[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達標檢測一、啟發(fā)式提問,激趣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大自然中有哪些有趣的事物呢?預設:食人花、變色的蟲子、引路的蜜蜂……師:是啊,不僅大自然中有許多有趣的事物,我們的漢字也非常有趣呢板書:有趣的漢字)漢字到底如何有趣,讀讀課文你就知道了二、初讀課文,合作識字1.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漢語拼音將字音讀準確2.對照生字表,圈出文中生字,多讀兩遍3.同桌交流,互相指讀生字,糾正字音4.數一數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并標上自然段序號5.教師利用生字卡片檢查識字情況1)開火車讀,輪讀其他同學正音2)教師指導讀準字音示”,翹舌音,讀shì休”讀xiū,不讀xiōu3)通過做游戲的方式鞏固1.我是拼寫小能手。
〖=D2(〗ɡǔ dài〖=〗yǒuyònɡ有〖=D2(〗xiězì〖=〗〖=D2(〗yéye〖=〗三、細讀課文,重點理解過渡:那么漢字到底怎樣有趣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學習課文1.自由朗讀課文第1自然段1)(出示課文第一幅插圖)請你觀察這幅圖,說說爺爺在做什么?(2)元元覺得爺爺寫古代的“鳥”字像什么?(像畫畫兒)2.老師范讀第2自然段中爺爺的話1)這一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么?(開始,人們只會用圖畫表示事物2.連一連,組成新字口卩()宀與()冖子()鳥(鳴)(2)教師出示“山、羊”的象形字圖片古人用什么來表示“山、羊”的?(畫一座山、畫個羊頭)(3)你們還知道哪些“用圖畫表示事物”的字?(學生自由發(fā)言)3.指名讀第3自然段中元元的話,了解會意字的造字規(guī)律1)通過讀、議,使學生知道當有些意思畫不出來的時候,古人就把兩個字合在一起,造出一個新字口”和“鳥”合在一起表示什么?(鳥叫)是什么字?(鳴)那“木”和“亻”呢?(表示人靠在樹邊休息,是“休”字)(2)小游戲(找朋友)4.有感情地自由朗讀課文,感知漢字造字方法的趣味性3.根據課文內容填一填1)開始,人們只會用()表示事物2)古代人把兩個字(),就造出()來了。
四、指導書寫1.學習4個新偏旁區(qū)分“冖”和“宀”2.指導書寫“代、字、寫、爺”等字代:第四筆是“”,不要寫成“乚”寫:“冖”不宜太大,第四筆“”寫直寫正字:最后一筆收筆時向橫中線靠攏爺:上部是“父”,撇捺要舒展,蓋住下面的“”4.描一描,寫一寫寫 字 [教學反思]本文是一篇對話式的文章,語言生動形象,淺顯易懂開始伊始,我通過簡單的談話導入,激發(fā)學生了解漢字、認識漢字的興趣第2、3自然段主要介紹了兩種造字方法,學生對于這兩部分的理解可能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通過分段式教學,讓學生邊讀邊分析,理解每個自然段的基本內容,從而了解古人造字的兩種基本方法,感受漢字的有趣性識字是本單元學習的重點,我主要引導學生在認識新偏旁的基礎上識字、寫字并對重點難寫字進行指導,學生都能較好地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