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知識梳理與訓練 第5章 第3講 化學鍵(含解析)
-
資源ID:105601290
資源大?。?span id="0tfuji7" class="font-tahoma">309.02KB
全文頁數(shù):15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22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知識梳理與訓練 第5章 第3講 化學鍵(含解析)
2022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知識梳理與訓練 第5章 第3講 化學鍵(含解析)
[考綱要求] 1.知道化學鍵的含義,能用電子式、結構式和結構簡式表示一些常見物質(zhì)的結構。2.能識別典型的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能從化學鍵變化的角度認識化學反應的實質(zhì)。
考點一 離子鍵和共價鍵
1.化學鍵
(1)概念:相鄰原子間的強相互作用。
(2)形成與分類
化學鍵—
2.離子鍵
(1)概念:帶有相反電荷的陰、陽離子之間的強烈的相互作用
(2)成鍵粒子:陰、陽離子。
(3)成鍵實質(zhì):靜電作用。
(4)形成條件:通常是活潑金屬與活潑非金屬元素的原子相結合。
(5)表示方法
①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Na2S:;
CaCl2:。
②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電子式
MgCl2:;
Na2O2:;
NaOH:;
NH4Cl:。
3.共價鍵
(1)概念: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對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鍵粒子:原子。
(3)成鍵實質(zhì):共用電子對。
(4)形成條件:通常是非金屬元素的原子相結合。
(5)表示方法
①用電子式表示共價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CH4:;
CO2:。
②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電子式
Cl2:;
N2:;
H2O2:;
CO2:;
HClO:;
CCl4:。
③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結構式
N2:N≡N;
H2O:H—O—H;
CO2:O===C===O。
深度思考
1.(1)共價鍵僅存在于共價化合物中嗎?
答案 不是,有些離子化合物如NaOH、Na2O2及NH4Cl等物質(zhì)中皆存在共價鍵。
(2)所有物質(zhì)都能用電子式表示其組成嗎?
答案 不是。
2.判斷正誤,正確的劃“√”,錯誤的劃“×”
(1)形成離子鍵的陰、陽離子間只存在靜電吸引力( )
(2)全部由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價化合物( )
(3)某些金屬與非金屬原子間能形成共價鍵( )
(4)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它跟鹵素結合時,所形成的化學鍵一定是離子鍵( )
(5)在水溶液中能導電的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 )
(6)離子化合物在任何狀態(tài)下都能導電( )
(7)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中,一個陰離子可同時與幾個陽離子形成靜電作用( )
答案 (1)× (2)× (3)√ (4)× (5)× (6)× (7)√
離子鍵、共價鍵的比較
離子鍵
共價鍵
非極性鍵
極性鍵
概念
陰、陽離子通過靜電作用所形成的化學鍵
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對(電子云重疊)而形成的化學鍵
成鍵粒子
陰、陽離子
原子
成鍵實質(zhì)
陰、陽離子的靜電作用
共用電子對不偏向任何一方
共用電子對偏向一方原子
形成條件
活潑金屬元素與活潑非金屬元素經(jīng)電子得失,形成離子鍵
同種元素原子之間成鍵
不同種元素原子之間成鍵
形成的物質(zhì)
離子化合物
非金屬單質(zhì);某些共價化合物或離子化合物
共價化合物或離子化合物
題組一 電子式的書寫
1.判斷正誤(正確打“√”,錯誤的打“×”,并改正)
(1)Na2S ( )
(2)Na2O ( )
(3)MgBr2 ( )
(4)H2O ( )
(5)OH- ( )
(6)HClO ( )
(7)Cl2 ( )
(8)O ( )
(9)羥基 ( )
(10)H2S ( )
(11)Na+ ( )
(12)( )
答案 (1)× (2)×
(11)× Na+ (12)×
電子式書寫的注意事項
1.同一原子的電子式最好不要既用“×”又用“·”表示;在化合物中“·”或“×”最好也不要混用(若特殊需要可標記),可將電子全部標成“·”或“×”。
2.單一原子形成的簡單陽離子,其離子符號就是該陽離子的電子式,如Al3+就可以表示鋁離子的電子式?!癧 ]”在所有的陰離子、復雜的陽離子中出現(xiàn)。
3.在化合物中,如果有多個陰、陽離子,陰、陽離子必須是相隔的,即不能將兩個陰離子或兩個陽離子寫在一起。如CaF2要寫成,不能寫成,也不能寫成。
4.在用電子式表示物質(zhì)形成的過程時,由于不是化學方程式,所以不能出現(xiàn)“===”。“―→”前是原子的電子式,“―→”后是物質(zhì)的電子式。如Na2O的形成過程可表示為,NH3的形成過程可表示為。
題組二 8電子結構的判斷
2.含有極性鍵且分子中各原子都滿足8電子穩(wěn)定結構的化合物是( )
A.CH4 B.CH2===CH2
C.CO2 D.N2
答案 C
解析 CH4、CH2===CH2中氫不滿足8電子穩(wěn)定結構,A、B項錯;N2中只含有非極性鍵且為單質(zhì),D項錯。
3.下列物質(zhì)中所有原子均滿足最外層8電子穩(wěn)定結構的化合物是( )
A.PCl5 B.P4
C.CCl4 D.NH3
答案 C
解析 判斷原子滿足最外層8電子結構的方法為最外層電子數(shù)+所成價鍵數(shù)=8,故A、D項錯;P4為單質(zhì),而非化合物,故B項錯;C項中5原子最外層均為8電子穩(wěn)定結構,C項正確。
判斷分子中各原子是否達到8電子
穩(wěn)定結構的主要方法
1.經(jīng)驗規(guī)律法
凡符合最外層電子數(shù)+|化合價|=8的皆為8電子結構。
2.試寫結構法
判斷某化合物中的某元素最外層是否達到8電子穩(wěn)定
結構,應從其結構式或電子式結合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進行判斷,如:①H2O,O原子最外層有6個電子,H2O中每個O原子又與兩個H原子形成兩個共價鍵,所以H2O中的O原子最外層有6+2=8個電子,但H2O中的H原子最外層有2個電子;②N2,N原子最外層有5個電子,N與N之間形成三個共價鍵,所以N2中的N原子最外層達到8電子穩(wěn)定結構。
考點二 化學鍵與化學反應
1.化學鍵與化學反應
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形成是化學反應的本質(zhì),是反應中能量變化的根本。
2.物質(zhì)的溶解或熔化與化學鍵變化
(1)離子化合物的溶解或熔化過程
離子化合物溶于水或熔化后均電離成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離子鍵被破壞。
(2)共價化合物的溶解過程
①有些共價化合物溶于水后,能與水反應,其分子內(nèi)共價鍵被破壞,如CO2和SO2等。
②有些共價化合物溶于水后,與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離子,從而發(fā)生電離,形成陰、陽離子,其分子內(nèi)的共價鍵被破壞,如HCl、H2SO4等。
③某些共價化合物溶于水后,其分子內(nèi)的共價鍵不被破壞,如蔗糖(C12H22O11)、酒精(C2H5OH)等。
(3)單質(zhì)的溶解過程
某些活潑的非金屬單質(zhì)溶于水后,能與水反應,其分子內(nèi)的共價鍵被破壞,如Cl2、F2等。
3.化學鍵對物質(zhì)性質(zhì)的影響
(1)對物理性質(zhì)的影響
金剛石、晶體硅、石英、金剛砂等物質(zhì)硬度大、熔點高,就是因為其中的共價鍵很強,破壞時需消耗很多的能量。
NaCl等部分離子化合物,也有很強的離子鍵,故熔點也較高。
(2)對化學性質(zhì)的影響
N2分子中有很強的共價鍵,故在通常狀況下,N2很穩(wěn)定,H2S、HI等分子中的共價鍵較弱,故它們受熱時易分解。
4.化學鍵的存在
5.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的判斷
(1)根據(jù)化學鍵的類型判斷
凡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只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
(2)根據(jù)化合物的類型來判斷
大多數(shù)堿性氧化物、強堿和鹽都屬于離子化合物;非金屬氫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含氧酸都屬于共價化合物。
(3)根據(jù)化合物的性質(zhì)來判斷
一般熔點、沸點較低的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熔融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是離子化合物,如NaCl;不能導電的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如HCl。
深度思考
1.有化學鍵的斷裂或形成就一定是化學反應嗎?
答案 不一定是化學反應,如NaCl溶于水,屬于物理變化,其中有離子鍵的斷裂,而將NaCl溶液蒸發(fā)結晶,Na+和Cl-重新形成離子鍵而成為晶體,也是物理變化。
2.判斷正誤,正確的劃“√”,錯誤的劃“×”
(1)1molKHSO4加熱熔化可電離出2NA陽離子( )
(2)共價化合物溶于水,分子內(nèi)共價鍵被破壞,單質(zhì)溶于水,分子內(nèi)共價鍵不被破壞( )
(3)共價化合物熔點都低于離子化合物( )
(4)分子內(nèi)共價鍵越強,分子越穩(wěn)定,其熔、沸點也越高( )
(5)含有陽離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陰離子( )
(6)含有離子鍵的物質(zhì)不可能是單質(zhì)( )
答案 (1)× (2)× (3)× (4)× (5)√ (6)√
題組一 化學鍵的斷裂與形成
1.從化學鍵的觀點看,化學反應的實質(zhì)是“舊鍵的斷裂,新鍵的形成”,據(jù)此你認為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
A.金剛石變成石墨
B.NaCl熔化
C.HCl溶于水電離出H+和Cl-
D.電解熔融的Al2O3制取Al
答案 AD
2.在下列變化過程中,既有離子鍵被破壞又有共價鍵被破壞的是 ( )
A.將SO2通入水中 B.燒堿溶于水
C.將HCl通入水中 D.硫酸氫鈉溶于水
答案 D
題組二 化學鍵與物質(zhì)類別
3.有以下9種物質(zhì):①Ne?、贖Cl?、跴4 ④H2O2?、軳a2S ⑥NaOH?、逳a2O2?、郚H4Cl ⑨AlCl3。
請用上述物質(zhì)的序號填空:
(1)不存在化學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存在極性共價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存在非極性共價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既存在非極性共價鍵又存在極性共價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只存在離子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既存在離子鍵又存在共價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 (2)②⑨ (3)③ (4)④ (5)⑤
(6)⑥⑦⑧
4.短周期元素X、Y、Z所在的周期數(shù)依次增大,它們的原子序數(shù)之和為20,且Y2-與Z+核外電子層的結構相同。下列化合物中同時存在極性和非極性共價鍵的是 ( )
A.Z2YB.X2Y2C.Z2Y2D.ZYX
答案 B
解析 由Y2-與Z+核外電子層的結構相同,可知Y在Z的上一周期,所以Y為O、Z為Na,則X為H。A選項Na2O只有離子鍵;B選項H2O2既有非極性共價鍵,也
有極性共價鍵;C選項Na2O2有離子鍵、非極性共價鍵,沒有極性共價鍵;D選項NaOH有離子鍵、極性共價鍵。
化學鍵與物質(zhì)的類別
除稀有氣體內(nèi)部無化學鍵外,其他物質(zhì)內(nèi)部都存在化學鍵?;瘜W鍵與物質(zhì)的類別之間的關系可概括如下:
(1)只含有極性共價鍵的物質(zhì)一般是不同種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共價化合物,如SiO2、HCl、CH4等。
(2)只含有非極性共價鍵的物質(zhì)是同種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單質(zhì),如Cl2、P4、金剛石等。
(3)既有極性鍵又有非極性鍵的共價化合物一般由多個原子組成,如H2O2、C2H4等。
(4)只含離子鍵的物質(zhì)主要是由活潑非金屬元素與活潑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Na2S、CaCl2、NaCl等。
(5)既有離子鍵又有極性共價鍵的物質(zhì),如NaOH、K2SO4等;既有離子鍵又有非極性共價鍵的物質(zhì),如Na2O2等。
(6)僅由非金屬元素形成的離子化合物,如NH4Cl、NH4NO3等。
(7)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間可能存在共價鍵,如AlCl3等。
考點三 分子間作用力和氫鍵
1.分子間作用力
(1)定義: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又稱范德華力。
(2)特點
①分子間作用力比化學鍵弱得多,它主要影響物質(zhì)的熔點、沸點等物理性質(zhì),而化學鍵主要影響物質(zhì)的化學性質(zhì)。
②分子間作用力存在于由共價鍵形成的多數(shù)共價化合物和絕大多數(shù)氣態(tài)、液態(tài)、固態(tài)非金屬單質(zhì)分子之間。但像二氧化硅、金剛石等由共價鍵形成的物質(zhì),微粒之間不存在分子間作用力。
(3)變化規(guī)律
一般來說,對于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zhì),相對分子質(zhì)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大,物質(zhì)的熔、沸點也越高。例如,熔、沸點:I2>Br2>Cl2>F2。
2.氫鍵
(1)定義:分子間存在的一種比分子間作用力稍強的相互作用。
(2)形成條件
除H外,形成氫鍵的原子通常是O、F、N。
(3)存在
氫鍵存在廣泛,如蛋白質(zhì)分子、醇、羧酸分子、H2O、NH3、HF等分子之間。分子間氫鍵會使物質(zhì)的熔點和沸點升高。
深度思考
判斷正誤,正確的劃“√”,錯誤的劃“×”
(1)共價化合物分子間均存在分子間作用力( )
(2)F2、Cl2、Br2、I2的熔沸點逐漸升高,是因為分子間作用力越來越大( )
(3)H2O的穩(wěn)定性大于H2S,是因為水分子間存在氫鍵( )
(4)HF、HCl、HBr、HI的穩(wěn)定性逐漸減弱,其熔沸點逐漸升高( )
答案 (1)√ (2)√ (3)× (4)×
1.下圖中每條折線表示元素周期表中第ⅣA~ⅦA族中的某一族元素氫化物的沸點變化。每個小黑點代表一種氫化物,其中a點代表的是( )
A.H2SB.HClC.PH3D.SiH4
答案 D
解析 在第ⅣA~ⅦA族中元素的氫化物中,NH3、H2O、HF因存在氫鍵,故沸點反常的高,則含a的線為第ⅣA族元素的氫化物,則a點為SiH4。
2.(xx·鎮(zhèn)江調(diào)研)下列現(xiàn)象與氫鍵有關的是 ( )
①NH3的熔、沸點比ⅤA族其他元素氫化物的高
②小分子的醇、羧酸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
③冰的密度比液態(tài)水的密度小
④水分子高溫下很穩(wěn)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D.①③
答案 B
解析 水分子高溫下很穩(wěn)定是因為分子中O—H鍵的鍵能大。
探究高考 明確考向
江蘇五年高考
判斷正誤,正確的劃“√”,錯誤的劃“×”
(1)過氧化鈉的電子式: (×)
(xx·江蘇,2A)
(2)氫氧根離子的電子式: (√)
(xx·江蘇,2B)
(3)N2的電子式: (×)
(2011·江蘇,2A)
解析 。
(4)H2O的電子式為 (×)
(xx·江蘇,2A)
解析 。
各省市兩年高考
1.(xx·上海,4)在“石蠟→液體石蠟→石蠟蒸氣→裂化氣”的變化過程中,被破壞的作用力依次是
A.范德華力、范德華力、范德華力
B.范德華力、范德華力、共價鍵
C.范德華力、共價鍵、共價鍵
D.共價鍵、共價鍵、共價鍵
答案 B
2.(xx·上海,4)下列變化需克服相同類型作用力的是( )
A.碘和干冰的升華
B.硅和C60的熔化
C.氯化氫和氯化鉀的溶解
D.溴和汞的氣化
答案 A
解析 A項變化克服的都是分子間作用力,正確;硅和C60的熔化分別克服的是共價鍵、分子間作用力, B項錯誤;氯化氫和氯化鉀的溶解分別克服的是共價鍵、離子鍵,C項錯誤;溴和汞的氣化分別克服的是分子間作用力、金屬鍵,D項錯誤。
3.(xx·海南,13)4種相鄰主族短周期元素的相對位置如表,元素x的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是m的2倍,y的氧化物具有兩性。回答下列問題:
m
n
x
y
(1)元素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周期第______族,其單質(zhì)可采用電解熔融__________的方法制備。
(2)m、n、y三種元素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強的是__________,堿性最強的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3)氣體分子(mn)2的電子式為__________。(mn)2稱為擬鹵素,性質(zhì)與鹵素類似,其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三?、駻 MgCl2
(2)HNO3 Al(OH)3
(3)2NaOH+(CN)2===NaCN+NaCNO+H2O
解析 根據(jù)4種元素(相鄰主族短周期元素)的位置關系及題干信息,可知x是Mg,y是Al,m是C,n是N。
(1)元素x(Mg)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ⅡA族,由于Mg的化學性質(zhì)比較活潑,常用電解熔融的MgCl2的方法制備。
(2)m(C)、n(N)、y(Al)三種元素中,金屬性最強的是Al元素,故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中堿性最強的是Al(OH)3,非金屬性最強的是N元素,所以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強的是HNO3。
(3)氣體分子(mn)2的化學式是(CN)2,屬于共價化合物,電子式是;根據(jù)題目中的信息“(mn)2稱為擬鹵素,性質(zhì)與鹵素相似”,所以(CN)2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類似于Cl2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所以反應的方程式為2NaOH+(CN)2===NaCN+NaCNO+H2O。
4.[xx·大綱全國卷,27(3)(4)]A、B、D、E、F為短周期元素,非金屬元素A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其周期數(shù)相同,B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所在周期數(shù)的2倍。B在D中充分燃燒能生成其最高價化合物BD2。E+與D2-具有相同的電子數(shù)。A在F中燃燒,產(chǎn)物溶于水得到一種強酸?;卮鹣铝袉栴}:
(3)由這些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其組成和結構信息如下表:
物質(zhì)
組成和結構信息
a
含有A的二元離子化合物
b
含有非極性共價鍵的二元離子化合物,且原子數(shù)之比為1∶1
c
化學組成為BDF2
d
只存在一種類型作用力且可導電的單質(zhì)晶體
a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b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c的電子式為________;d的晶體類型是______。
(4)由A和B、D元素組成的兩種二元化合物形成一類新能源物質(zhì)。一種化合物分子通過________鍵構成具有空腔的固體;另一種化合物(沼氣的主要成分)分子進入該空腔,其分子的空間結構為________。
答案 (3)NaH Na2O2和Na2C2
金屬晶體 (4)氫 正四面體
解析 根據(jù)題目中給出的各種元素的結構特點和性質(zhì),推斷出各種元素,解答各題。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其周期數(shù)相同的短周期非金屬元素只有氫元素,A為氫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所在周期數(shù)2倍的短周期元素可能為碳元素或硫元素,根據(jù)B在D中充分燃燒生成的最高價化合物的化學式為BD2判定B為碳元素,D為氧元素。E+與O2-具有相同的電子數(shù),則E為鈉元素。H2在Cl2中燃燒生成的HCl溶于水得到的鹽酸為強酸,F(xiàn)為氯元素。
(3)由H、C、O、Na、Cl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氫元素的二元離子化合物應為NaH,即a為NaH。含有非極性共價鍵的二元離子化合物為Na2O2或Na2C2,即b為Na2O2或Na2C2;c為COCl2,為共價化合物,各原子成鍵后均達8e-穩(wěn)定結構,電子式為。石墨和金屬鈉均可導電,但石墨中存在共價鍵、分子間作用力兩種類型的作用力,金屬鈉中只存在金屬鍵,屬于金屬晶體,即d為Na。
(4)由H2O和CH4形成的一類新能源為可燃冰,水分子之間可通過氫鍵構成具有空腔的固體;CH4是沼氣的主要成分,其分子的空間結構為正四面體。
練出高分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關于化學鍵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價鍵
B.C、N、O、H四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離子鍵,又有共價鍵
C.不同元素的原子構成的分子只含極性共價鍵
D.CH4中所有的價電子都參與形成共價鍵
答案 D
解析 A項,在銨鹽中含有離子鍵;B項,C、N、O、H形成的氨基酸只含共價鍵;C項,C2H6、C2H4等烴中除極性鍵外,還含有非極性鍵。
2.下列化學用語的表述正確的是( )
A.離子結構示意圖:可以表示16O2-,也可以表示18O2-
B.比例模型: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C.氯化銨的電子式為
D.CO2的結構式為O—C—O
答案 A
解析 A項,離子結構示意圖只表示質(zhì)子數(shù)和核外電子數(shù),與中子數(shù)無關,正確;B項,CCl4中Cl的半徑比C大,不符合比例模型中球的大小關系,錯誤;C項,Cl-的電子式為,錯誤;D項,CO2中碳與氧之間為雙鍵,錯誤。
3.金星的大氣中有一種稱為“硫化羰”(COS)的分子,其結構與CO2類似。下列有關COS的化學用語描述正確的是( )
A. B.
C. D.O===C===S
答案 D
解析 A項,應為;B項,應為;C項,S、O的原子半徑應不相等。
4.下列過程中,共價鍵被破壞的是( )
A.碘升華 B.溴蒸氣被木炭吸附
C.酒精溶于水 D.氯化氫氣體溶于水
答案 D
解析 A、B、C項破壞的均是分子間作用力。
二、不定項選擇題
5.有關物質(zhì)結構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石油裂解只破壞極性鍵
B.含極性鍵的共價化合物一定是電解質(zhì)
C.氯化鈉固體中的離子鍵在溶于水時被破壞
D.HF的分子間作用力大于HCl,故HF比HCl更穩(wěn)定
答案 C
解析 A項,石油裂解既破壞了極性鍵,也破壞了非極性鍵;B項,像烴類、糖類均是含有極性鍵的共價化合物,但不是電解質(zhì);D項,H—F鍵鍵能比H—Cl鍵大,所以HF比HCl更穩(wěn)定。
6.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3。X的原子半徑比Y的小,X與W同主族,Z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判斷合理的是( )
A.元素W分別與X、Y、Z形成的化合物都是離子化合物
B.四種元素簡單離子的半徑:X<W<Z<Y
C.Z與其他三種元素形成的常見化合物中有離子晶體、原子晶體和分子晶體
D.只含X、Y、Z三種元素的化合物,只能是離子化合物
答案 AB
解析 根據(jù)題意,Z應為O,X應為H,W應為Na,Y應為N。A項,Na2O、NaH、Na3N均為離子化合物;B項,半徑H+<Na+<O2-<N3-;C項,H2O、Na2O2、Na2O、NO等中,不含有原子晶體;D項,由H、N、O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既有離子化合物又含有共價化合物。
三、非選擇題
7.城市為保持街道整潔、濕潤,在路面或廣場上噴灑含化學式為XY2的溶液做保溫劑。X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X的陽離子與Y的陰離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元素Z、W均為短周期元素,它們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均是電子層數(shù)的2倍,Z與Y相鄰且Z、W能形成一種WZ2型分子。
(1)m=________,該保濕劑的化學式為________。
(2)Z、W元素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A.XY2和WZ2都為離子化合物
B.XY2中僅含離子鍵,WZ2中僅含共價鍵
C.H2Z比HY的穩(wěn)定性強
D.X的陽離子比Y的陰離子半徑大
(4)下列化學用語表達正確的是________。
A.XY2的電子式:X2+[]2-
B.WZ2的結構式:Z===W===Z
C.Y元素的單質(zhì)與H2Z水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Y2+Z2-===2Y-+Z↓
D.用電子式表示XY2的形成過程為
答案 (1)20 CaCl2 (2)硫 碳 (3)B (4)BD
解析 根據(jù)題意,可以推斷X為Ca、Y為Cl、Z為S、W為C。
8.A、B、C、D、E、F六種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其中B的單質(zhì)在常溫下為雙原子分子,它與A的單質(zhì)可形成氣態(tài)分子X,X的水溶液呈堿性;D的簡單陽離子與X具有相同的電子數(shù),且D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大的元素;E元素的原子最外層比次外層少兩個電子,C、F兩種元素的原子最外層共有13個電子。則
(1)X的化學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單質(zhì)的結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的氣態(tài)氫化物的結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與D形成的兩種化合物中,其中一種物質(zhì)含有兩種類型的化學鍵,該物質(zhì)屬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離子化合物”或“共價化合物”)。
(3)B、C、E分別與A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穩(wěn)定的是______(寫化學式)。
(4)D是同周期簡單陽離子中離子半徑最____的元素。
(5)F的單質(zhì)在反應中常作________劑(填“氧化”或“還原”)。
答案 (1)氨氣 (2)N≡N H—S—H 離子化合物 (3)H2O (4)大 (5)氧化
解析 根據(jù)題意,B為N,A為H,X為NH3,D為Na,E為S,由于F為Cl,所以C為O。
9.現(xiàn)有A、B、C、D、E、F、G七種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已知A與D,C與F分別同主族,D、E、F、G同周期,A分別與B、C可形成含有10個電子的共價化合物分子,B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2倍,且A、B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比C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少1;E位于B的前一主族。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元素G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__________________,F(xiàn)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_____________。
(2)A、C、D三種元素組成一種常見化合物,該化合物所含的化學鍵類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工業(yè)上利用某一反應可同時生產(chǎn)該化合物和G的單質(zhì),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E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之間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含有E的簡單陽離子的鹽常用作凈水劑,其原因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答案 (1)第三周期第ⅦA族
(2)離子鍵和共價鍵 2Cl-+2H2OCl2↑+H2↑+2OH-
(3)OH-+Al(OH)3===AlO+2H2O
(4)Al3++3H2OAl(OH)3(膠體)+3H+
解析 由題中信息知A為氫,B為碳,C為氧,D為鈉,E為鋁,F(xiàn)為硫,G為氯。(1)Cl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第三周期第ⅦA族。(2)H、O、Na三種元素形成的NaOH中既含有離子鍵又含有共價鍵;氯堿工業(yè)能同時生產(chǎn)NaOH與Cl2,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Cl-+2H2O2OH-+Cl2↑+H2↑。(3)Na、Al兩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分別為NaOH、Al(OH)3。(4)含有Al3+的鹽可以用于凈水的原因是其水解可產(chǎn)生Al(OH)3膠體,而膠體具有較大的表面積,可以吸附雜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