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裝配圖網! | 幫助中心 裝配圖網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首頁 裝配圖網 > 資源分類 > DOC文檔下載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 單元測試題

  • 資源ID:10621101       資源大?。?span id="gdixevu" class="font-tahoma">162KB        全文頁數:8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支付寶登錄   QQ登錄   微博登錄  
二維碼
微信掃一掃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9.9積分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查詢和重復下載(系統(tǒng)自動生成)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賬號:
密碼:
驗證碼:   換一換
  忘記密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 單元測試題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 單元測試題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一、單選題 1 . 下列關于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物質循環(huán)與能量流動相互依存 B.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先進行物質循環(huán),后進行能量流動 C.食物鏈和食物網不是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的渠道 D.物質在循環(huán)過程中不斷遞減 2 . 下列哪項不是動植物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條件是( ) A.營養(yǎng)物質 B.水 C.土壤 D.陽光 3 . 結合生物所表現的基本特征,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的是( ) A.植物和動物一樣也需要呼吸 B.植物對外界刺激也能作出反應 C.只有植物有生長現象 D.母雞下蛋屬于繁殖 4 . 葉圣陶先生曾這樣描述爬山虎:“那些葉子鋪在墻上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從生物學角度分析,這種現象體現了哪一種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A.陽光 B.溫度 C.空氣 D.水分 5 . 我國在進行人口普查時,下列工作中不是調查時應該做的是 A.確定調查目的和對象 B.依據經驗提出假設 C.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 D.整理分析調查結果 6 . 下列描述中不是生物對環(huán)境造成影響的是 A.人類大量燃燒煤炭、石油,引起溫室效應 B.地衣能分泌酸性物質,對巖石有腐蝕作用 C.森林能夠涵養(yǎng)水源,凈化空氣 D.睡蓮在水下有長長的葉柄,將葉吸收的空氣輸送到根部 7 . 如圖為公園某一小樹林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圖中的食物鏈是:植物→蟲→鳥 B.鳥控制了蟲的數量,間接保護了植物,說明生物能影響環(huán)境 C.若圖中加入陽光、空氣等非生物部分,就構成了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 D.圖中的細菌、真菌可有可無,不影響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 8 . 我國發(fā)展糧食生產,創(chuàng)造了世界奇跡,用占世界7%的耕地,養(yǎng)活了占世界總人口的比例是( ) A.22% B.26% C.18% D.30% 9 . 對生活在廬山的一株楊梅樹來說,影響它的生態(tài)因素是( ) A.山上的鳥、昆蟲等動物、其他不是楊梅的植物以及微生物 B.陽光、水、土壤、空氣等因素 C.A和B的總和 D.A和B的總和+其他的楊梅樹 10 . 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最終來源于( )。 A.植物 B.動物 C.細菌、真菌 D.太陽能 11 . 你在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時,如何保證實驗結果的不同只是由于光照的不同而引起的?( ) A.實驗中保證充足的光照 B.給以不同的光照和濕度 C.實驗中只設定光照這一個變量 D.除了光照不同外,還要給以不同的營養(yǎng) 12 . 下列屬于生命現象的是( ) A.老鼠產仔 B.鐘乳石在“長大” C.地球運行 D.風扇轉動 13 . 下列說法不符合科學調查的要求的是 A.調查時要對所有對象一一調查 B.制定周密的調查計劃 C.明確調查目的和對象 D.要詳細記錄、仔細分析 14 . 向日葵的花盤隨著太陽轉動,一滴湯水會招來許多的螞蟻,這些現象說明生物具有哪一特征( ) A.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B.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C.生物能拍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D.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 15 . 下列問題哪項不適合用調查的方法研究( ) A.適于蘋果樹生存的地理范圍 B.腦膜炎在我國的發(fā)病率 C.華北地區(qū)主要的綠化樹種 D.測定種子的發(fā)芽率 二、判斷題 16 . 地球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和它們的生存環(huán)境。(____) 17 .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的詩句描寫了早春時節(jié)的生機,體現出了溫度對動植物生理活動的影響。(______) 18 . 秋天,樹木的葉片變黃并脫落是由于它們不能安全過冬。( ) 19 . 生物體都能繁殖后代,使自己的種族得以延續(xù)。(______) 20 . 樹木到了秋天要落葉是因為它們能適應寒冷的環(huán)境。( ) A.正確 B.錯誤 21 . 大氣圈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____) 22 . 動物能很好的適應環(huán)境,而植物不能很好的適應環(huán)境(____) 三、綜合題 23 . 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調查身邊環(huán)境中的生物,將校園中的湖泊作為調查范圍。同學們分成兩組:一組同學對湖泊進行水樣采集,通過顯微鏡觀察水中的微小生物;另一組同學對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動物、植物等肉眼可見的生物進行觀察、分類。 (1)該校園湖泊是由各種生物和______構成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2)第一組同學將取到的水樣制成臨時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到了圖1所示的生物,這些生物共同的特征是所有生命活動都是在______完成的。 (3)第二組同學在湖面上發(fā)現了圖2所示的小生物,根據它的形態(tài)結構判斷它應該屬于______門。同學們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其為蚊子的幼蟲,是蚊子由卵成長至蛹的中間階段,可見蚊子的發(fā)育類型為______變態(tài)發(fā)育。 (4)第二組同學在水面上發(fā)現了許多綠色絲狀物質(圖3),它在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屬于______,它的生長、發(fā)育和繁殖都需要能量,這些能量最終來源于______。 24 . 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物與環(huán)境之所以能夠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是因為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依存。下面以蒙山森林系統(tǒng)為例,分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 (1)生物與非生物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影響與依存。蒙山地理位置優(yōu)越,氣候溫潤,為多種生物提供了適宜的生存條件,黑松是蒙山主要樹種之一,還有櫟樹、刺槐等1000多種植物,這體現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茂密的植被帶來了清新的空氣,蒙山因而被譽為“天然氧吧”,這體現出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 (2)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相互影響與依存。蒙山野生動植物多達2000多種,這些生物形成了復雜的食物關系。圖是蒙山部分生物構成的食物網,該食物網中生物通過________關系和競爭關系相互影響與依存。比如松毛蟲泛濫,會危害到黑松,但_________的數量會隨之增加,從而控制松毛蟲的數量,降低黑松林所受到的危害。 (3)生物與環(huán)境相互影響與依存的原因。生物對物質和能量的需求使得生物必須依靠環(huán)境生存,從而形成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在該食物網中,能利用非生物環(huán)境中的簡單物質制造有機物儲存能量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食物網中的其它生物都通過食物鏈獲得物質和能量。比如,鷹獲得物質和能量可通過多條食物鏈,請寫出其中最短的一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制造或獲得的有機物最終都要被分解為無機物歸還到環(huán)境中,其途徑一是通過呼吸作用分解體內的有機物,二是通過____________(答一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分解生物遺體。 25 . 面對環(huán)境污染嚴重、生態(tài)系統(tǒng)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tài)文明理念。請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要構成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還需要陽光、水分、空氣等部分,以及______。 (2)圖中共有______條食物鏈,請寫出貓頭鷹獲得能量最多的一條食物鏈:______。如果圖中生物所在的這個生態(tài)系統(tǒng)被有害農藥污染,那么,生物體內含有的農藥濃度最高的生物是______。 (3)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雖然各種生物的數量是在不斷變化的,但在一般情況下,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對穩(wěn)定的,這說明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圖中,如果大量捕捉野生青蛙和鳥類,一段時間內,會導致蝗蟲的數量______,使水稻減產。 第 8 頁 共 8 頁 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判斷題 1、 2、 3、 4、 5、 6、 7、 三、綜合題 1、 2、 3、

注意事項

本文(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 單元測試題)為本站會員(xiao****017)主動上傳,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點擊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