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專版)2022年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第二單元 第2講 細胞器——系統(tǒng)內的分工與合作講義(含解析)(必修1)
-
資源ID:106860695
資源大?。?span id="hlsd0gx" class="font-tahoma">1.59MB
全文頁數:18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江蘇專版)2022年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第二單元 第2講 細胞器——系統(tǒng)內的分工與合作講義(含解析)(必修1)
(江蘇專版)2022年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第二單元 第2講 細胞器——系統(tǒng)內的分工與合作講義(含解析)(必修1)
1.連線細胞器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
2.判斷下列有關細胞器敘述的正誤
(1)RNA是高爾基體的結構成分(×)
(2)高爾基體是肽鏈合成和加工的場所(×)
(3)溶酶體合成和分泌多種酸性水解酶(×)
(4)核糖體含有蛋白質和核糖核酸(√)
(5)細胞骨架由蛋白質組成(√)
(6)線粒體是細胞內物質氧化和能量轉換的主要場所(√)
(7)葉綠體被膜由雙層膜組成(√)
3.歸類各種細胞器(填表)
[題組練透·過考點]
題組一 考查線粒體與葉綠體的結構與功能
1.(2014·安徽高考)下列關于線粒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線粒體外膜上的蛋白質含量比內膜的高
B.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的過程發(fā)生在線粒體基質中
C.成人心肌細胞中的線粒體數量比腹肌細胞的多
D.哺乳動物精子中的線粒體聚集在其頭部和尾的基部
解析:選C 線粒體內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階段進行的場所,其蛋白質含量較外膜多;葡萄糖在細胞質基質中被分解為丙酮酸;心肌具有自動節(jié)律性收縮的特性,其細胞內線粒體較腹肌多;在精子中,線粒體主要集中在尾的基部,為尾的擺動提供能量。
2.關于線粒體和葉綠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生物體內無線粒體時,只能進行無氧呼吸
B.月季葉片中的細胞都有葉綠體,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C.有葉綠體的細胞一定有線粒體,而有線粒體的細胞不一定有葉綠體
D.兩者的內膜和基質中都能產生ATP
解析:選C 原核生物無線粒體,但部分原核生物能進行有氧呼吸;月季的葉肉細胞有葉綠體,表皮細胞無葉綠體;線粒體普遍存在于動植物細胞中,葉綠體存在于部分植物細胞中;葉綠體的內膜和基質中不能產生ATP。
[歸納拓展] 葉綠體和線粒體的比較
項目
線粒體
葉綠體
形態(tài)
短棒狀、啞鈴形等
橢球形、球形
結構
成分
增大膜面
積方式
內膜向內折疊形成嵴
囊狀結構垛疊形成基粒
功能
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光合作用的場所
共同點
①都具有雙層膜
②都與能量轉換有關,產生ATP
③都含有DNA,可以自主復制與表達,是細胞質遺傳的物質基礎
題組二 考查其他細胞器的結構與功能
3.(2018·北京高考)哺乳動物肝細胞的代謝活動十分旺盛,下列細胞結構與對應功能表述有誤的是( )
A.細胞核:遺傳物質儲存與基因轉錄
B.線粒體:丙酮酸氧化與ATP合成
C.高爾基體: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加工
D.溶酶體:降解失去功能的細胞組分
解析:選C 細胞核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場所,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在有氧呼吸第二階段,丙酮酸在線粒體基質中徹底分解,產生ATP;分泌蛋白由核糖體合成,在內質網和高爾基體中進行加工;溶酶體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病菌。
4.(2014·江蘇高考)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性激素主要是由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合成
B.囊泡可以由內質網向高爾基體轉運
C.膜蛋白的形成與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有關
D.內質網既參與物質合成,也參與物質運輸
解析:選A 性激素的本質為脂質,內質網是脂質的合成車間;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運輸及分泌過程中,肽鏈進入內質網中進行加工后,形成囊泡運往高爾基體進行進一步加工;膜蛋白的形成過程類似分泌蛋白的形成,與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等細胞器有關;內質網可參與脂質等物質的合成,也可參與蛋白質的運輸。
5.圖中①~④表示某細胞的部分細胞器,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結構①是細胞中合成ATP的唯一場所
B.結構②和④均不具有生物膜結構
C.結構③是脂質合成和加工的車間
D.此細胞不可能是原核細胞,只能是動物細胞
解析:選B 結構①為線粒體,圖示中合成ATP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結構②為中心體,④為核糖體,均不具有生物膜結構;結構③是高爾基體,脂質合成的車間是內質網;此細胞具有多種細胞器及成形的細胞核,為真核細胞,有中心體,應為動物細胞或低等植物細胞。
[方法規(guī)律] 細胞結構圖的判斷方法
(1)顯微圖像與亞顯微圖像的判斷:
①表示出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等細胞器的結構,則為電子顯微鏡下的亞顯微結構圖。
②未表示出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等細胞器的結構,則為普通光學顯微鏡下的顯微結構圖。
(2)真核細胞、原核細胞圖像的判斷:
①有核膜則為真核細胞。
②無核膜則為原核細胞。
(3)動植物細胞圖像的判斷:
[思維導圖·成一統(tǒng)]
[基礎速練·固根基]
1.判斷有關生物膜系統(tǒng)說法的正誤
(1)生物膜系統(tǒng)指生物體內的所有膜結構(×)
(2)生物膜把各種細胞器分隔開,使細胞內部區(qū)域化(√)
(3)有多種酶附著在生物膜系統(tǒng)上,有利于化學反應的進行(√)
(4)原核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由細胞膜和核膜組成,病毒只有細胞膜(×)
(5)“傳出神經細胞興奮引起肌肉收縮”未體現生物膜信息傳遞功能(×)
(6)真核生物具有生物膜系統(tǒng),有利于細胞代謝有序進行(√)
2.判斷有關分泌蛋白合成、加工、運輸說法的正誤
(1)抗體、消化酶和各種激素都是分泌蛋白(×)
(2)分泌蛋白的修飾加工由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共同完成(√)
(3)分泌蛋白是在游離核糖體上合成后,經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加工而形成的(×)
(4)與分泌蛋白形成有關的細胞器有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和線粒體(×)
(5)高爾基體在細胞內的運輸中起重要的交通樞紐作用(√)
3.根據圖形回答下列問題
(1)下面為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概念圖,請?zhí)畛鯽~g各部分名稱。
a是核膜,b是細胞器膜,c是葉綠體,d是線粒體,e是內質網,f是高爾基體,g是細胞膜。
(2)上述生物膜可為許多化學反應提供酶附著位點,下圖顯示了其中三類生物膜上的生化反應,請指出A~C所述反應依次對應上圖中的哪個字母所示生物膜。
A對應__e__,B對應__f__,C對應__g__。
[師說考點·解疑難]
1.生物膜在成分上的聯(lián)系
(1)各種生物膜組成成分基本相似:均由脂質、蛋白質等組成,體現生物膜系統(tǒng)的統(tǒng)一性。
(2)每種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體現了生物膜系統(tǒng)的差異性。
2.生物膜在結構上的聯(lián)系
(1)各種生物膜在結構上大致相同,都是由磷脂雙分子層構成基本支架,蛋白質分子分布其中,都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2)在結構上具有一定的連續(xù)性,圖示如下:
3.功能上的聯(lián)系——“三看”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運輸
(1)一看與分泌蛋白有關的細胞結構:
(2)二看標記氨基酸出現的先后順序:
(3)三看膜面積的變化結果:
[研透考情·備高考]
考向一 考查生物膜系統(tǒng)的組成、結構和功能
1.(2017·江蘇高考,多選)如圖為某細胞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②④屬于生物膜系統(tǒng)
B.結構③能增大細胞膜的面積
C.⑤具有選擇透過性,而⑥具有全透性
D.細胞膜不同部位的化學成分和功能有差異
解析:選BD ①為內質網,②為細胞膜,都屬于生物膜系統(tǒng);④為中心體,無膜結構,不屬于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結構③為細胞膜的凸起,增大了細胞膜的表面積。⑤為核膜,與其他生物膜一樣有選擇透過性;⑥為核孔,對大分子物質的進出具有選擇性。細胞膜不同部位的功能不同,化學成分也有差異。
2.(2016·江蘇高考)下列關于生物膜透性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核糖體合成的分泌蛋白能夠自由透過高爾基體膜
B.細胞質中合成的光合作用相關蛋白須通過內質網輸入葉綠體
C.子葉細胞中包被脂肪顆粒的膜對葡萄糖具有選擇透性
D.細胞外高濃度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自由擴散進入細胞
解析:選C 核糖體合成的分泌蛋白應首先進入內質網腔中,經加工后,再經過囊泡運輸進入高爾基體;在細胞質中的核糖體上合成的光合作用相關蛋白不需要經內質網的加工即可輸入葉綠體;子葉細胞中包被脂肪顆粒的膜屬于生物膜,具有選擇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屬于大分子物質,應通過胞吞方式進入細胞。
[易錯點撥] 有關生物膜系統(tǒng)的兩個注意點
(1)真核細胞有內膜系統(tǒng),原核細胞沒有,具膜的細胞器(如線粒體)屬于生物膜系統(tǒng),原核生物的生物膜只有細胞膜。
(2)內質網外連細胞膜,內連核膜,體現了內質網是細胞內分布最廣的細胞器,也體現了內質網的運輸作用;內質網是細胞內生物膜系統(tǒng)的中心。
考向二 以分泌蛋白形成為載體,考查生物膜系統(tǒng)在結構和功能上的聯(lián)系
3.下列有關分泌蛋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分泌蛋白在細胞內的合成需要核糖體的參與
B.線粒體能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提供能量
C.分泌蛋白先經過高爾基體再經過內質網分泌到細胞外
D.分泌蛋白從細胞內排出時,囊泡的膜可與細胞膜融合
解析:選C 分泌蛋白在核糖體上合成,然后依次經過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排出細胞外,在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之間以囊泡的形式進行轉移。該過程需要線粒體提供能量。
4.(2015·江蘇高考)下圖為真核細胞結構及細胞內物質轉運的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雙層膜包被的細胞器有___________(填圖中序號)。
(2)若該細胞為人的漿細胞,細胞內抗體蛋白的合成場所有________(填圖中序號),合成后通過________運輸到________(填圖中序號)中進一步加工。
(3)新轉錄產生的mRNA經一系列加工后穿過細胞核上的________轉運到細胞質中,該結構對轉運的物質具有________性。
(4)若合成的蛋白質為丙酮酸脫氫酶,推測該酶將被轉運到________(填圖中序號)發(fā)揮作用。
解析:題干中提示了圖示為細胞內物質的轉運過程,結合圖中所示轉運順序和各細胞結構圖形可知,圖中物質轉運過程為:①核糖體→②內質網→③高爾基體→細胞外。通過細胞結構圖易判斷出④⑤分別為線粒體、葉綠體。
(1)細胞器中具有雙層膜結構的是④線粒體和⑤葉綠體。(2)①是核糖體,②是附著有核糖體的內質網,兩者共同參與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蛋白合成后通過囊泡運輸到③高爾基體中進行進一步加工、修飾,再分泌到細胞外。(3)mRNA屬于生物大分子,在細胞核內合成后通過核孔運輸到核外。核孔是大分子物質進出的通道,對轉運的物質具有選擇性。(4)丙酮酸脫氫酶是有氧呼吸第二階段必需的酶,在④線粒體中發(fā)揮作用。
答案:(1)④⑤ (2)①② 囊泡 ③ (3)核孔 選擇 (4)④
[歸納拓展] “囊泡”的來源、去向及作用
(1)囊泡的來源及去向舉例:
①胞吐:內質網可產生囊泡運往高爾基體,高爾基體一方面可接受內質網發(fā)來的囊泡,另一方面可向細胞膜發(fā)送囊泡。
②胞吞:細胞膜可向細胞內發(fā)送囊泡。
(2)囊泡形成原理:生物膜具一定的流動性。囊泡運輸需消耗能量。
(3)以“囊泡”形式運輸(胞吐)的物質舉例:
①分泌蛋白類消化酶淋巴因子、抗體等蛋白質類激素
②神經遞質(在突觸前膜內合成并釋放)。
[提醒] 切不可認為以囊泡包裹形式運送的物質只有蛋白質,也可包括神經遞質等。
考向三 考查分泌蛋白在加工、運輸過程中相關結構放射性及膜面積變化
5.下圖表示人體內的某些細胞處于甲、乙、丙不同生理狀態(tài)下的生物膜面積情況。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上述三種膜結構的組成成分相似
B.乙到丙可表示下丘腦神經細胞分泌肽類激素的膜變化
C.乙到甲可表示一個初級精母細胞到一個次級精母細胞的膜變化
D.甲到乙可表示胚胎干細胞分化為唾液腺上皮細胞的膜變化
解析:選C 生物膜結構的組成成分相似;肽類激素屬于分泌蛋白,乙到丙可表示分泌蛋白分泌過程的膜變化;初級精母細胞分裂成次級精母細胞后,三種膜面積都有所減?。慌咛ジ杉毎只癁橥僖合偕掀ぜ毎?,細胞內質網膜、高爾基體膜面積都增加。
6.下圖甲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運輸過程,①、②、③表示細胞器。某同學用放射性元素標記某種氨基酸,追蹤圖甲過程中不同時間放射性元素在細胞部分結構中的分布情況,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圖甲中①、②、③分別表示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
B.在圖甲中③為雙層膜結構
C.若圖乙中曲線1表示圖甲中①的放射性顆粒分布情況隨追蹤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則圖乙中的曲線2可表示圖甲中②的放射性顆粒分布情況隨追蹤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
D.圖甲中的過程在原核細胞中也可以進行
解析:選D 核糖體是蛋白質的合成場所,在其中合成出的多肽經①(內質網)加工后被運輸到②(高爾基體)進行進一步加工,然后再以具膜小泡的形式被運輸到細胞膜,最后被分泌到細胞外,整個過程需要③(線粒體)提供能量,線粒體為雙層膜結構。圖甲中的過程只能發(fā)生在真核細胞中,因為原核細胞沒有內質網、高爾基體和線粒體等多種細胞器。
[歸納拓展] 有關細胞器之間協(xié)調配合的兩類圖示及解讀
(1)結構模式圖的解讀:
以上兩圖都是分泌蛋白這一考點中常出現的,A圖是細胞的局部,B圖則是完整細胞。但考查的知識點基本相同:
a.從圖上首先識別出相應結構的名稱,并熟悉在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中的分工及相應作用
b.B圖中⑦代表分泌蛋白,??嫉挠邢?、抗體、蛋白質類激素、血漿蛋白等,常考的不屬于分泌蛋白的有血紅蛋白、載體、呼吸酶等
c.⑦物質排出細胞的方式——胞吐,該過程體現了細胞膜的流動性
d.該過程的研究手段——同位素標記,3H標記亮氨酸,最先出現在A圖中②或B圖中①。然后依次出現在內質網、高爾基體和細胞膜上
e.圖中構成生物膜系統(tǒng)的細胞器不包括核糖體
(2)曲線圖與直方圖的解讀:
①甲圖表示放射性元素標記某種氨基酸,追蹤不同時間放射性元素在細胞中的分布情況,圖中不僅表示了放射性元素出現的先后順序,而且還表示了某種結構中放射性元素的含量變化,理解分泌小泡的形成及放射性元素含量變化是個難點,高爾基體中放射性元素含量下降與分泌小泡形成的對應關系,表示分泌小泡來自高爾基體
②乙圖和丙圖都表示膜面積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只是乙圖表示的是前后兩個時間點,而丙圖表示的是一定時間段內的變化。在上述過程中細胞膜的成分均實現了更新
[課堂鞏固練—小試身手]
1.(2018·浙江選考改編,多選)與家兔肌肉細胞相比,菠菜葉肉細胞具有的結構是( )
A.細胞壁 B.葉綠體
C.液泡 D.中心體
解析:選ABC 菠菜葉肉細胞屬于植物細胞,有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無中心體。
2.(2018·全國卷Ⅰ)生物膜的結構與功能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葉綠體的類囊體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體膜破裂后釋放出的酶會造成細胞結構的破壞
C.細胞的核膜是雙層膜結構,核孔是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
D.線粒體DNA位于線粒體外膜上,編碼參與呼吸作用的酶
解析:選D 葉綠體的類囊體膜上是進行光反應的場所,光反應過程會合成ATP,所以葉綠體的類囊體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溶酶體中含有多種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溶酶體膜破裂后水解酶釋放出來,會破壞部分細胞結構;細胞的核膜是雙層膜結構,其上的核孔是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線粒體DNA位于線粒體中,而不是在線粒體外膜上,其可編碼參與呼吸作用的酶。
3.(2018·海南高考)高等植物細胞中,下列過程只發(fā)生在生物膜上的是( )
A.光合作用中的光反應
B.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
C.葡萄糖分解產生丙酮酸
D.以DNA為模板合成RNA
解析:選A 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光反應發(fā)生在類囊體薄膜上;CO2的固定發(fā)生在葉綠體基質中;葡萄糖分解產生丙酮酸的過程發(fā)生在細胞質基質中;以DNA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發(fā)生在細胞核、線粒體或葉綠體內。
4.(2016·海南高考)下列關于植物細胞中液泡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植物細胞中的液泡是一種細胞器
B.液泡大小會隨細胞的吸水或失水而變化
C.液泡中含有糖和無機鹽,不含有蛋白質
D.花瓣細胞液泡中色素種類和含量可影響花色
解析:選C 液泡是植物細胞的一種單層膜包圍的細胞器;質壁分離或復原過程中液泡會隨細胞失水或吸水而變化;液泡中含有蛋白質;花瓣液泡中的色素種類和顏色影響花色。
[課下模擬練—自我檢測]
一、選擇題
1.下列有關真核生物核糖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遺傳信息翻譯的場所 B.組成成分中含mRNA
C.全部游離在細胞質基質中 D.能識別基因的啟動子
解析:選A 核糖體是遺傳信息翻譯的場所;核糖體主要由蛋白質和核糖體RNA(rRNA)組成;有的核糖體游離在細胞質基質中,有的附著在內質網上,在線粒體和葉綠體內也存在少量核糖體;能識別基因啟動子的是RNA聚合酶,而不是核糖體。
2.下列與細胞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核糖體、溶酶體都是具有膜結構的細胞器
B.酵母菌的細胞核內含有DNA和RNA兩類核酸
C.藍藻細胞的能量來源于其線粒體有氧呼吸過程
D.在葉綠體中可進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解析:選B 核糖體不具有膜結構,溶酶體具有膜結構。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其細胞核內含有DNA,是遺傳物質,在細胞核內可轉錄形成RNA。藍藻屬于原核生物,細胞內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無線粒體。葉綠體內進行的光合作用分為光反應和暗反應兩個階段,光反應過程中能合成ATP,暗反應過程中進行CO2的固定。
3.葉肉細胞內的下列生理過程,一定在生物膜上進行的是( )
A.O2的產生 B.H2O的生成
C.[H]的消耗 D.ATP的合成
解析:選A 葉肉細胞中O2的產生只能發(fā)生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葉肉細胞中H2O的產生可以發(fā)生在線粒體內膜、核糖體、高爾基體等處;葉肉細胞中[H]的消耗可以發(fā)生在線粒體內膜、葉綠體基質等處;葉肉細胞中ATP的合成可以發(fā)生在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線粒體內膜、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
4.以下結構中含有磷脂分子的是( )
A.核仁 B.核糖體
C.高爾基體 D.染色質
解析:選C 高爾基體是單層膜的細胞器,膜中含有磷脂分子。
5.(2018·啟東中學月考)下列有關圖示兩種細胞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所有動物細胞中都含有甲、乙兩種細胞器
B.人體細胞的有絲分裂離不開這兩種細胞器的參與
C.甲、乙兩種細胞器都參與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
D.原核細胞中沒有細胞器甲,只能通過無氧呼吸獲得能量
解析:選B 哺乳動物的成熟紅細胞沒有這兩種細胞器,蛔蟲營寄生生活,沒有線粒體(甲);線粒體和中心體與人體細胞有絲分裂有關,前者與供應能量有關,后者與紡錘體的形成有關;中心體沒有膜結構,不參與生物膜系統(tǒng)的構成;部分原核細胞能進行有氧呼吸,但無線粒體(甲)。
6.(2017·海南高考)下列關于原核生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大腸桿菌的細胞內有核糖體
B.細胞對物質的吸收具有選擇性
C.擬核區(qū)中含有環(huán)狀的DNA分子
D.藍藻細胞的葉綠體中含有葉綠素
解析:選D 大腸桿菌是原核生物,核糖體是原核細胞中唯一的細胞器。細胞膜的存在,使細胞有選擇地從其所處環(huán)境中吸收物質。原核生物的擬核區(qū)有一個大型環(huán)狀DNA分子。藍藻細胞無葉綠體,有葉綠素。
7.(2019·南京一模)下列有關真核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膜的結構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B.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C.所有植物細胞都具有葉綠體
D.中心體參與紡錘體形成
解析:選C 葉綠體主要存在植物的葉肉細胞中,根細胞中幾乎不含葉綠體。
8.將含3H標記的某種氨基酸注射到細胞中,則3H出現的部位如圖所示(①→②→③→④→⑤)。下列對該過程的分析,正確的是( )
A.③→④體現了生物膜的流動性,④→⑤體現了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B.若④中的物質具有調節(jié)作用,則可能代表的是性激素
C.①→④的過程,體現了細胞器的分工合作
D.④→⑤的過程需要載體和能量
解析:選C?、邸?、④→⑤都體現了細胞膜的流動性;若④中的物質具有調節(jié)作用,則④應是蛋白質類激素,而不可能是性激素(屬于脂質);④→⑤是胞吐過程,不需要載體,但消耗能量。
9.(2019·無錫一模)下列關于生物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子葉細胞中包被脂肪顆粒的膜對葡萄糖具有選擇透過性
B.紅細胞和小腸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都體現了膜的選擇透過性
C.突觸小泡中的神經遞質釋放到突觸間隙的過程體現膜的流動性
D.臺盼藍進入活酵母細胞從而將細胞染成藍色體現膜的流動性
解析:選D 突觸小泡中的神經遞質釋放到突觸間隙的過程是胞吐,體現了膜的流動性;活酵母細胞膜有選擇透過性,臺盼藍不能進入,臺盼藍只能將死細胞染成藍色。
10.(2019·蘇州一模)如圖是漿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其中①~⑤表示相關的細胞結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該細胞是由記憶細胞增殖、分化而來
B.①④是具有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
C.③⑤在該細胞中會發(fā)生周期性變化
D.①②④較為發(fā)達與其特定功能相適應
解析:選D 漿細胞是由B細胞或記憶細胞增殖、分化而來;④是高爾基體,具有單層膜結構;該細胞高度分化,不分裂,③中心體、⑤細胞核不會發(fā)生周期性變化;①線粒體、②內質網、④高爾基體較為發(fā)達與該細胞能分泌抗體的功能相適應。
11.(2019·常州模擬)如圖表示細胞通過自噬作用及時清除受損線粒體的過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2所含水解酶的合成需經過4→3→5
B.圖中2與6融合說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C.圖示過程體現了生物膜在結構和功能上具有直接聯(lián)系
D.損傷線粒體的清除是生物體穩(wěn)態(tài)的表現
解析:選C 圖中2為溶酶體,其中所含水解酶是在核糖體上合成的,需要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加工,因此需經過4核糖體→3內質網→5高爾基體;2溶酶體與6線粒體相互融合說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圖示過程沒有體現生物膜在結構和功能上具有直接聯(lián)系;損傷線粒體的清除有利于機體穩(wěn)態(tài)的表現。
12.下列有關葉綠體和線粒體內部分代謝活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葉綠體內:CO2→C3→C6H12O6,線粒體內:C6H12O6→C3→CO2
B.兩種細胞器都與能量轉換有關,并且都能進行自身DNA的復制
C.ATP和[H]在葉綠體中隨水的分解而產生,在線粒體中隨水的生成而產生
D.兩種細胞器都具有較大的膜面積和相同的酶系統(tǒng),有利于代謝高效地進行
解析:選B C6H12O6在細胞質基質中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能進入線粒體;葉綠體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線粒體將化學能轉化為熱能和ATP中的化學能,兩者都能進行自身DNA的復制、轉錄;線粒體中有氧呼吸第三階段[H]與O2反應生成水產生大量ATP;葉綠體中含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線粒體中含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
13.(2019·無錫一模,多選)下列與細胞代謝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葉綠體中發(fā)生光能的轉換,不需要蛋白質參與
B.分泌蛋白的分泌過程依托膜脂的流動實現
C.所有活細胞都能進行細胞呼吸,但不一定發(fā)生在線粒體中
D.膜蛋白的形成與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有關
解析:選BCD 葉綠體中發(fā)生光能的轉換,需要酶催化;分泌蛋白的分泌過程體現了生物膜的流動性;所有活細胞都能進行細胞呼吸,但不一定發(fā)生在線粒體中,如無氧呼吸發(fā)生在細胞質基質中;膜蛋白在核糖體合成、內質網加工、高爾基體進一步加工分泌。
14.(多選)如圖是某細胞亞顯微結構的局部示意圖,①~④表示該細胞內的某些細胞器。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此細胞一定是動物細胞
B.在光學顯微鏡的高倍鏡下可以觀察到該視野
C.結構③不能直接將葡萄糖分解成CO2和H2O
D.結構③和④中均存在堿基A和T互補配對的現象
解析:選ABD 圖示細胞含②中心體,可能是動物細胞或低等植物細胞;圖示顯示了細胞核、線粒體等內部結構,故該視野是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的結果;結構③表示線粒體,葡萄糖必須在細胞質基質中被分解為丙酮酸,才能進入線粒體中分解成CO2和H2O;線粒體中含DNA,有A和T互補配對的現象,結構④為核糖體,不含DNA,mRNA與tRNA配對中不存在A和T互補配對的現象。
15.(2018·淮陰、南師附中、海門、天一中學四校聯(lián)考,多選)如圖表示真核細胞部分結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結構②③④⑤⑥⑦屬于細胞生物膜系統(tǒng)
B.結構③的膜成分可以轉移到結構②中
C.結構④上合成的物質可以自由通過結構①
D.結構⑤將物質運出細胞不需要消耗能量
解析:選ACD 據圖分析可知,②是細胞膜,③是內質網,④是核糖體,無膜結構,⑤是來自高爾基體的囊泡,⑥是高爾基體,⑦是核膜,除了④都屬于生物膜系統(tǒng);圖中內質網膜形成囊泡轉移到高爾基體,高爾基體又通過形成囊泡轉移到細胞膜,因此內質網膜成分可以轉移到細胞膜上;核孔具有選擇性,核糖體上合成的蛋白質,有些可以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結構⑤將物質運出細胞的方式是胞吐,需要消耗能量。
二、非選擇題
16.(2018·常州一模)膜泡是細胞中一種重要結構,但由于其結構不固定,因而不能稱之為細胞器。細胞內部產生的蛋白質被包裹于膜泡形成囊泡,囊泡具有準確的轉運物質的調控機制,它能在正確的時間把正確的細胞“貨物”運送到正確的目的地。
(1)膜泡的形成,充分體現了生物膜的結構特點是具有____________,膜泡是由單層膜所包裹的膜性結構,其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動物細胞中能產生膜泡的結構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囊泡上有一個特殊的VSNARE蛋白,它與靶膜上的受體蛋白結合形成穩(wěn)定的結構后,囊泡和靶膜才能融合,從而將物質準確地運送到相應的位點,這說明膜融合具有________性,該過程________(選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能量。
(3)如果囊泡轉運系統(tǒng)受到干擾,則會對有機體產生有害影響,并導致如糖尿病等疾病的發(fā)生,這種類型糖尿病發(fā)病的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了確定參與膜泡運輸的基因(sec基因),科學家篩選了兩種酵母突變體,這兩種突變體與野生型酵母電鏡照片差異如下:
酵母突變體
與野生型酵母電鏡照片的差異
sec12基因突變體
突變體細胞內的內質網特別大
sec17基因突變體
突變體細胞內積累大量的未融合小泡
據此推測,sec12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的功能是與____________的形成有關。sec17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膜泡是由單層膜所包裹的膜性結構,它的形成體現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膜泡等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雙分子層;動物細胞中的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在形成分泌蛋白或胞吞、胞吐時能產生膜泡。(2)囊泡上的VSNARE蛋白需要與靶膜上的特異性受體蛋白結合說明膜融合具有特異性,膜融合的過程需要消耗能量。(3)如果胰島素合成過程中囊泡轉運系統(tǒng)受到干擾,囊泡運輸出現障礙或者胰島素不能準確釋放到目的位置,則會導致糖尿病的發(fā)生。(4)由表中sec12基因突變體細胞內的內質網特別大可以推測,sec12基因編碼的蛋白質與內質網小泡的形成有關。由表中sec17基因突變體細胞內積累大量的未融合小泡可以推測,sec17基因編碼的蛋白質參與膜泡的融合。
答案:(1)一定的流動性 磷脂雙分子層 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 (2)特異 需要 (3)胰島素合成過程中,囊泡運輸出現障礙或者不能準確釋放到目的位置 (4)內質網小泡 參與膜泡的融合
17.(2018·江蘇高考)下圖為真核細胞中3種結構的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的名稱為________,處于有絲分裂中期的洋蔥根尖細胞具有________(在甲、乙、丙中選擇)。
(2)蛋白質合成活躍的卵母細胞中結構c較大,而蛋白質合成不活躍的肌細胞中結構c很小,這表明結構c與________(填序號)的形成直接有關。
①內質網?、诟郀柣w?、壑行捏w?、芎颂求w
(3)許多重要的化學反應在生物膜上進行,乙、丙分別通過________(用圖中字母填空)擴大了膜面積,從而為這些反應需要的________提供更多的附著場所。
(4)在細胞分裂間期,結構乙的數目增多,其增多的方式有3種假設:Ⅰ.細胞利用磷脂、蛋白質等重新合成;Ⅱ.細胞利用其他生物膜裝配形成;Ⅲ.結構乙分裂增殖形成。
有人通過放射性標記實驗,對上述假設進行了探究,方法如下:首先將一種鏈孢霉營養(yǎng)缺陷型突變株在加有3H標記的膽堿(磷脂的前體)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然后轉入另一種培養(yǎng)基中繼續(xù)培養(yǎng),定期取樣,檢測細胞中結構乙的放射性。結果如下:
標記后細胞增殖的代數
1
2
3
4
測得的相對放射性
2.0
1.0
0.5
0.25
①與野生型相比,實驗中所用鏈孢霉營養(yǎng)缺陷型突變株的代謝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實驗中所用的“另一種培養(yǎng)基”在配制成分上的要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過上述實驗,初步判斷3種假設中成立的是________(在Ⅰ、Ⅱ、Ⅲ中選擇)。
解析:(1)根據甲中有核仁、核孔,可以判斷甲為細胞核。洋蔥根尖細胞沒有葉綠體,處于有絲分裂中期時也沒有細胞核,所以只含有乙(線粒體)。(2)結構c為核仁,它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所以蛋白質合成活躍的細胞,核仁較大。(3)乙(線粒體)通過e(內膜)向內腔折疊形成嵴,擴大了膜面積;丙(葉綠體)通過h(類囊體)疊合形成基粒,擴大了膜面積。細胞器中的生物膜為反應需要的酶提供了附著場所。(4)①膽堿是磷脂合成的前體,通過標記膽堿,利用鏈孢霉營養(yǎng)缺陷型突變株自身不能合成膽堿的特點,研究線粒體的復制模式。②本實驗的自變量是膽堿是否使用3H標記,所以在設置對照組時,培養(yǎng)基的成分應與前一步驟的培養(yǎng)基相同,只是膽堿沒有3H標記。③通過實驗數據可知,標記后的細胞每增殖一代,測得的相對放射性都會減少一半,說明線粒體的增多方式為Ⅲ。
答案:(1)細胞核 乙 (2)④ (3)e、h 酶 (4)①自身不能合成膽堿?、诔煞峙c前一步驟的培養(yǎng)基相同,只是膽堿沒有3H標記 ③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