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生物 2.2 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同步測試
-
資源ID:10986037
資源大?。?span id="c5jjuza" class="font-tahoma">246KB
全文頁數:9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生物 2.2 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同步測試
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生物 2.2 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同步測試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一、單選題
1 . 操作顯微鏡時,若由低倍鏡轉換到高倍鏡時,下列哪個操作不能做?( )
A.轉動細準焦螺旋
B.轉動粗準焦螺
C.調節(jié)反光鏡
D.使放大的部位置于中央
2 . 圖是“檢驗雞蛋清中主要成分”實驗進行的甲組操作。乙 組實驗的設置應該是( )
A.在大燒杯內放2ml雞蛋清,用10ml熱水沖并攪拌
B.在小燒杯內放2ml雞蛋清,用10ml熱水沖不攪拌
C.在大燒杯內放2ml雞蛋清,用10ml冷水沖并攪拌
D.在小燒杯內放2ml雞蛋清,放于10ml熱水的大燒杯內
3 . 夏天買回的豆腐,存放時間稍長就會變質。有同學提出,在水里加入適量的鹽,再將豆腐浸泡在其中,就能延長保鮮時間。生物活動小組的同學就此設計了探究實驗方案。其中對照實驗的關鍵是控制單一變量,下列設計最符合本實驗要求的是
A.實驗組和對照組除水分多少不同,其他均相同
B.實驗組和對照組除豆腐大小不同,其他均相同
C.實驗組和對照組除溫度條件不同,其他均相同
D.實驗組和對照組除有無鹽分外,其他均相同
4 . 在探究“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只選擇帶有植物的地點進行測試
B.在測量灌叢的濕度時,把溫度計放在地上
C.選擇同一地點,分3處測量溫度,將算出的平均值作為這次測量的數值
D.可以用溫度計代替濕度計進行測量
5 . 在練習使用顯微鏡的實驗課上,某些同學對調節(jié)鏡筒進行了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先轉動細準焦螺旋,再轉動粗準焦螺旋
B.轉動細準焦螺旋時,會使鏡筒快速升降
C.逆時針轉動粗準焦螺旋,會使鏡筒緩緩下降
D.鏡筒下降時,要從側面看物鏡和玻片的距離
6 . 某同學使用顯微鏡觀察寫有字母“P”裝片時,視野中的物像是
A.d
B.q
C.P
D.b
7 . 下列關于顯微鏡使用方法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如果鏡頭臟污,可用面巾紙擦拭干凈
B.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可微調細準焦螺旋
C.操作時先對光,再放置玻片標本
D.觀察完畢,應先提升鏡筒,再取下玻片標本
8 . 觀察和實驗是生物學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觀察葉徒手切片,視野中的細胞部分清楚,部分模糊,原因是細準焦螺旋未調好
B.用低倍鏡觀察時,兩眼注視物鏡,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
C.將洋蔥鱗片葉內表皮放在載玻片上展平,在表皮上滴一滴清水,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其一側先接觸水滴,再緩緩放下
D.調節(jié)粗準焦螺旋和細準焦螺旋都能使鏡筒上升或下降
9 . 調查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探究活動中,可采用調查法的是( )
A.探究水分對鼠婦生活的影響
B.測定種子的發(fā)芽率
C.選育小麥的優(yōu)良品種
D.人口普查
10 . 為了檢驗不同抗生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殺滅效果,研究人員將該細菌接種于兩個已消毒的培養(yǎng)基上,每個培養(yǎng)基上各貼上3張浸有不同抗生素(編號為①、②、③)的無菌濾紙片。加蓋后置于不同溫度的恒溫箱中,培養(yǎng)24小時后,結果如圖所示,陰影部分代表有菌落生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實驗說明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殺滅效果最佳的抗生素是①
B.培養(yǎng)皿甲所處的溫度太低,金黃色葡萄球菌被凍死
C.與酵母菌相比,金黃色葡萄球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D.若頻繁使用抗生素,會激發(fā)金黃色葡萄球菌產生抗藥性
11 . 顯微鏡的正確使用步驟是( )
①對光②觀察③整理與存放④安放裝片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②③
D.④①②③
12 . 為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某同學設置如圖實驗裝置,已知試管A實驗材料是:淀粉液+唾液,則試管B實驗材料應為( )
A.淀粉液+碘液
B.唾液+碘液
C.淀粉液+清水
D.唾液+清水
13 . 當你所做的某一次探究結果和原有的知識發(fā)生矛盾時,應該( )
A.承認原有的知識是對的
B.重新進行探索
C.與別人討論,少數服從多數
D.按結果修改原有知識
14 . 在探究“光對鼠婦分布的影響”活動中,如何保證實驗結果的不同只是由于光照的不同而引起的?
A.實驗中只設定光照這一個變量
B.實驗中保證充足的光照
C.除了光照不同外,還要給予不同的營養(yǎng)
D.給予不同的光照和濕度
15 . 某興趣小組就“不同水質對蛙卵孵化的影響”進行了探究,其實驗記錄如表所示,你認為該實驗設計的不妥之處是
項目
組別
水質
水量(ml)
水溫(℃)
蛙卵數(個)
孵出的蝌蚪數
A組
河水
500
23
30
28
B組
蒸餾水
500
10
30
9
A.水量過多
B.水中沒有水草
C.蛙卵數太少
D.兩組的水溫不同
二、填空題
16 . 圖是光學顯微鏡的4個鏡頭,甲、乙一端無螺紋, 丙、丁有螺紋。若要在視野內看到最多的細胞,宜選用的鏡頭組合是__________
17 . 光學顯微鏡觀察的材料必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18 . 顯微鏡中與調節(jié)光線強弱有關的結構名稱是_____和_____.
19 . 請將下列框架圖內的空格補充完整。
三、綜合題
20 . 圖為某同學在觀察自己制作的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過程:中,顯微鏡下看到的幾個視野,請據圖回答問題.
(1)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的臨時裝片時,若是在光線很強的條件下,為了控制進光量,應選用較小的光圈和________(填“平面”或“凹面”)反光鏡.
(2)要使圖像從視野①變?yōu)橐曇阿诘臓顟B(tài),應將裝片向________(填“右下”或“左上”)移動;要使圖像從視野②變?yōu)橐曇阿鄣臓顟B(tài),應轉動________,換成高倍物鏡;要使圖像從視野③變?yōu)橐曇阿艿臓顟B(tài),應用________(粗或細)準焦螺旋進行調節(jié).
(3)做本實驗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染色.
(4)碘液染色后,顯微鏡下所觀察到的染色最深的細胞結構是________.盡管洋蔥表皮細胞完全浸潤在清水中也不會因過度吸水而脹破,這是植物細胞的外面具有________的緣故.
21 . 某同學常出現(xiàn)面色蒼白、頭暈、疲乏、精神不振等癥狀,醫(yī)生給他做了血常規(guī)化驗,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血涂片玻片標本的某個視野如圖,化驗結果如表,根據圖表信息回答問題
檢查項目
正常值
檢查結果
紅細胞計數(RBC)
3.51012﹣5.51012個/L
3.01012個/L
白細胞計數(WBC)
5.0109﹣10.01010個/L
8.0109個/L
血小板計數(PLT)
1.51011﹣3.51011個/L
2.61011個/L
血紅蛋白(Hb)
110﹣160g/L
95g/L
(1)醫(yī)生想將圖中血細胞①移至視野中央觀察,血細胞①的名稱及玻片移動的方向是.
A.血小板、左上方
B.紅細胞,右下方
C.白細胞,右下方
D.白細胞,左上方
(2)血液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組成.
(3)該同學的化驗結果中________值均低于正常值,醫(yī)生初步診斷他可能患有________.該同學可能缺乏含________的無機鹽.
22 . 如圖圖示中,圖甲為“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的實驗中對材料的處理;圖乙是用顯微鏡觀察時,看到的一個視野。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用棉絮包裹小魚的鰓蓋和軀干部,并時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其目的是_____。
(2)通常情況下,我們應使用_____倍顯微鏡觀察尾鰭血管內血液的流動。
(3)圖乙中,血管a與血管c的主要區(qū)別是_____;血管b是毛細血管,判斷的主要依據是_____。
(4)若要把視野右下方的血管c移到正中央,則培養(yǎng)皿應向_____移動。假如觀察視野中有一污點,轉動目鏡污點跟著移動,可判斷污物在_____上。
四、實驗探究題
23 . 小強是某校七年級的學生,曾在微信朋友圈看過一篇文章,文章介紹了食用味精對人體的諸多傷害.那么,食用味精對人體到底有沒有害處呢?小明決定進行探究:
(1)提出問題:食用味精對人體有害嗎?
(2)作出假設:__.
(3)實驗過程:
①選擇兩只同一品種且生長狀況一致的小白鼠,__分成甲、乙兩組;
②每天給甲組小白鼠喂一定量不加味精的飼料,給乙組小白鼠喂__的飼料.
③將甲、乙兩組小白鼠放在相同且適宜的環(huán)境中飼養(yǎng),觀察它們的生長狀況 并記錄.
(4)預測實驗結果和結論:
①如果甲組小白鼠的生長狀況比乙組小白鼠要好,則說明:食用味精對人體有害;
②如果甲、乙兩組小白鼠的生長狀況一致,則說明:__.
(5)此實驗設計有一個不合理之處,請你指出并說明理由:__.
第 9 頁 共 9 頁
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題
1、
2、
3、
4、
三、綜合題
1、
2、
3、
四、實驗探究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