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教育 > 高考
搜柄,搜必應! 快速導航 | 使用教程  [會員中心]

2020高考物理復習 金版教程 第1章第2單元 勻變速直線運動練習

文檔格式:DOC| 7 頁|大小 57.50KB|積分 10|2022-06-19 發(fā)布|文檔ID:110931636
第1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1 / 7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下載文檔
  • 版權提示
  • 文本預覽
  • 常見問題
  • 限時規(guī)范特訓 (時間:45分鐘 分值:100分)1.汽車以20 m/s的速度做勻速運動,某時刻關閉發(fā)動機而做勻減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5 m/s2,則它關閉發(fā)動機后通過37.5 m所需時間為(  )A.3 s        B.4 sC.5 s D.6 s解析:由x=v0t+at2代入數(shù)據(jù)得37.5=20t-×5t2,解此方程得t=3 s或t=5 s(舍去),故應選A.答案:A2. 2020年3月29日,中國女子冰壺隊首次奪得世界冠軍,如圖所示,一冰壺以速度v垂直進入三個矩形區(qū)域做勻減速運動,且剛要離開第三個矩形區(qū)域時速度恰好為零,則冰壺依次進入每個矩形區(qū)域時的速度之比和穿過每個矩形區(qū)域所用的時間之比分別是(  )A.v1∶v2∶v3=3∶2∶1B.v1∶v2∶v3=∶∶1C.t1∶t2∶t3=1∶∶D.t1∶t2∶t3=(-)∶(-1)∶1解析:因為冰壺做勻減速運動,且末速度為零,故可以看做反向勻加速直線運動來研究.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中連續(xù)三段相等位移的時間之比為1∶(-1)∶(-),故所求時間之比為(-)∶(-1)∶1,所以選項C錯,D正確;由v=at可得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中的速度之比為1∶∶,則所求的速度之比為∶∶1,故選項A錯,B正確,所以正確選項為BD.答案:BD3.[2020·山西省山大附中月考]一個物體從某一高度做自由落體運動, 已知它第一秒內的位移恰為它最后一秒內位移的一半, g取10 m/s2, 則它開始下落時距地面的高度為(  )A.5 m B.11.25 mC.20 m D.31.25 m解析:設物體在最后一秒的初速度為v,則最后一秒內位移為s=vt+gt2=v+g;而第一秒內的位移為s0=g,又第一秒內的位移恰為它最后一秒內位移的一半,所以v=5 m/s.則物體總共運動了1.5秒.答案選B.答案:B4. 一個小石塊從空中a點自由落下,先后經(jīng)過b點和c點,不計空氣阻力.已知它經(jīng)過b點時的速度為v,經(jīng)過c點時的速度為3v,則ab段與ac段位移之比為(  )A.1∶3 B.1∶5C.1∶8 D.1∶9解析:經(jīng)過b點時的位移為hab=,經(jīng)過c點時的位移為hac=,所以hab∶hac=1∶9,故選D.答案:D5.[2020·重慶]某人估測一豎直枯井深度,從井口靜止釋放一石頭并開始計時,經(jīng)2 s聽到石頭落地聲,由此可知井深約為(不計聲音傳播時間,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A.10 m B. 20 mC. 30m D. 40 m解析:h=gt2=×10×22 m=20 m,由此可知井深約為20 m.答案:B6. [2020·廣東省惠州市]某一時刻a、b兩物體以不同的速度經(jīng)過某一點,并沿同一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已知兩物體的加速度相同,則在運動過程中(  )A.a(chǎn)、b兩物體速度之差保持不變B.a(chǎn)、b兩物體速度之差與時間成正比C.a(chǎn)、b兩物體位移之差與時間成正比D.a(chǎn)、b兩物體位移之差與時間平方成正比解析:本題考查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和速度公式.根據(jù)v′1=v1+at,v2′=v2+at.所以Δv=v2′-v1′=v2-v1,顯然a、b 兩物體速度之差是個恒量,因此A選項正確,B選項錯誤;根據(jù)s1=v1t+at2,s2=v2t+at2可得,Δs=s2-s1=(v2-v1)t,顯然a、b兩物體位移之差與時間成正比,所以C選項正確,D選項錯誤.本題較易.答案:AC7.[2020·吉林省長春市期中]打開水龍頭,水順流而下,仔細觀察將會發(fā)現(xiàn)連續(xù)的水流柱的直徑在流下的過程中,是逐漸減小的(即上粗下細),設水龍頭出口處半徑為1 cm,安裝在離接水盆75 cm高處,如果測得水在出口處的速度大小為1 m/s,g=10 m/s2,則水流柱落到盆中的直徑(  )A.1 cm B.0.75 cmC.0.5 cm D.0.25 cm解析:由題意可知水落到盤中過程中做勻變速運動,落到盤時速度為v則 由2gh=v2-v得:v== m/s=4 m/s而水的流量是不變Q=ρvS由==可知半徑r=0.5 cm,答案選A.答案:A8.在一根輕繩的上、下兩端各拴一個小球,一人用手拿住上端的小球站在某高臺上,放手后小球自由下落,兩小球落地的時間差為Δt.如果將它們開始下落的高度提高一些,用同樣的方法讓它們自由下落,不計空氣阻力,則兩小球落地的時間差將(  )A.減小 B.增大C.不變 D.無法判定解析:兩球在落地之前都做自由落體運動,速度時刻相同.當下端小球著地后,上端小球繼續(xù)做勻加速運動.若開始下落的高度提高一些,則下端小球著地時兩球的速度較大,由于此后上端小球的運動位移等于繩長不變,所以兩小球落地的時間差將減小,選項A正確.答案:A9.一滑塊以某一速度從斜面底端滑到頂端時,其速度恰好減為零.若設斜面全長L,滑塊通過最初L所需時間為t,則滑塊從斜面底端到頂端所用時間為(  )A.t B.tC.t D.2t解析:假設存在逆過程,即為初速度是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將全過程分為位移均為L/4的四個階段,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其時間之比為1∶(-1)∶(-)∶(2-),根據(jù)題意可列方程:=,t′=2t.答案:D10.[2020·武漢調研]如圖所示,t=0時,質量為0.5 kg物體從光滑斜面上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經(jīng)過B點后進入水平面(設物體經(jīng)過B點前后速度大小不變),最后停在C點.測得每隔2 s的三個時刻物體的瞬時速度記錄在表格中,由此可知(重力加速度g=10 m/s2)(  )t/s0246v/m·s-108128A.物體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為12 m/sB.t=3 s的時刻物體恰好經(jīng)過B點C.t=10 s的時刻物體恰好停在C點D.A、B間的距離大于B、C間的距離解析:仔細觀察數(shù)據(jù)可得,0~2 s內物體加速運動,加速度a1=4 m/s2,2~4 s內也是加速運動,但按照0~2 s規(guī)律,4 s末應加至16 m/s,所以在4 s末物體應處于水平段,4~6 s內物體的運動為水平方向的勻減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a2=2 m/s2.因題目設計的數(shù)據(jù)較小且規(guī)律性明顯,可做速度—時間圖象如圖所示.由圖知物體在3~4 s內達到最大速度,大于12 m/s,A、B均錯誤;在t=10 s時到達C點靜止,C正確;A、B間距離應小于B、C間距離,D錯誤.答案:C11.[2020·金版教程原創(chuàng)] 2020年7月2日下午,在杭州濱江區(qū)的白金海岸小區(qū),一個2歲女童突然從10樓墜落,樓下30多歲的吳菊萍女士奮不顧身地沖過去用雙手接住了孩子,其手臂骨折,受傷較重,被網(wǎng)友稱為最美媽媽,接抱墜樓女童的“最美媽媽”吳菊萍引發(fā)了海內外的集體感動.吳菊萍不計后果的愛心托舉,不僅給墜樓女童妞妞帶來了生的希望,也激發(fā)著全社會的向善力量.設女童從45 m高的陽臺上無初速掉下,吳菊萍迅速由靜止沖向女童下落處的正下方樓底,準備接住女童.已知吳菊萍到樓底的距離為18 m,為確保安全能穩(wěn)妥接住女童,吳菊萍將盡力節(jié)約時間,但又必須保證接女童時沒有水平方向的沖擊,不計空氣阻力,將女童和吳菊萍都看做質點,設吳菊萍奔跑過程中只做勻速或勻變速運動,g取10 m/s2(1)吳菊萍至少用多大的平均速度跑到樓底?(2)若吳菊萍在加速或減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最大速度不超過9 m/s,求吳菊萍奔跑時加速度需滿足什么條件?解析:(1)女童下落時間為t  H=gt2要使他能接住女童,他奔跑的時間要小于3 sx=vt 得他的平均速度至少為6 m/s(2)設加速度為a由于要求沒有水平方向的沖擊則Vt=0時間上t1+t2+t3=3 s位移上s1+s2+s3=18 mt1=t3=s1=s3=s2=vmt2由上可得 a=9 m/s2則加速度應滿足 a≥9 m/s2.12. 在豎直的井底,將一物塊以11 m/s的速度豎直的向上拋出,物體沖過井口時被人接住,在被人接住前1s內物體的位移是4 m,位移方向向上,不計空氣阻力,g取10 m/s2,求:(1)物體從拋出到被人接住所經(jīng)歷的時間;(2)此豎直井的深度.解析:(1)被人接住前1s內物體的位移是4 m, 由于自由落體的物體第一秒內的位移 h1=gt2=5 m故而一定是在物體通過最高點后返回過程中被接住,設接住前1秒時的初速為v1;由S=v1t-gt2 解得v1=9 m/s接住前的運動時間 t1==s=0.2 s從拋出到被人接住所經(jīng)歷的時間 t=t1+1s=1.2 s(2)由H=v0t-gt2=11×1.2 m-×10×1.22m=6 m.(小結:自由落體的物體第一秒內的位移h1=gt2=5 m,豎直上拋一秒內位移小于5 m的應有往復過程.) 。

    點擊閱讀更多內容
    賣家[上傳人]:艷艷的歌
    資質:實名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