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二輪復習 專題能力提升練二 第一篇 專題通關攻略 專題一 基本概念 2 化學常用計量
專題能力提升練 二
化學常用計量
(建議用時:20分鐘)
1.(2016哈爾濱一模)某氖原子的質量是ag,12C原子的質量是b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則以下敘述中錯誤的是( )
A.該氖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a/b
B.Wg該氖原子的物質的量為W/aNAmol
C.Wg該氖原子所含的質子數(shù)為10W/a個
D.氖元素的摩爾質量為aNAgmol-1
【解析】選D。根據(jù)相對原子質量的含義可知,A正確;氖原子的質量是ag,則1 mol該原子的質量為aNAg,其摩爾質量為aNAgmol-1,Wg該氖原子的物質的量為W/aNAmol,B正確;一個氖原子含有10個質子,則Wg該氖原子所含原子個數(shù)是W/a,共含有質子數(shù)為10W/a,C正確;氖元素含有同位素,只是其中這種核素的摩爾質量是aNAgmol-1,并不是氖元素的摩爾質量,D錯誤。
【加固訓練】
(2016懷化一模)綠色植物是空氣天然的凈化器,1萬平方米柳杉每月可以吸收160 kg SO2,則1萬平方米柳杉每月吸收的SO2的物質的量為( )
A.164 kg B.2.5 mol
C.2 500 mol D.2 500 gmol-1
【解析】選C。1萬平方米柳杉每月可以吸收160 kg SO2,則1萬平方米柳杉每月吸收的SO2的物質的量為n===2 500 mol。
2.(2016保定一模)配制物質的量濃度為0.1 molL-1的Na2CO3溶液100 mL時,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用托盤天平稱取1.06 g無水碳酸鈉,在燒杯中加適量水溶解,待冷卻到室溫后,將溶液轉移到容量瓶中
B.在使用容量瓶前必須檢查容量瓶是否完好以及瓶塞處是否漏水
C.定容時,若加水超過刻度線,可用膠頭滴管小心吸出多余部分
D.定容時,若仰視,則所配溶液的濃度將偏高
【解析】選B。A項,托盤天平的精確度為0.1 g,不能稱出1.06 g,故A錯誤;B項,使用容量瓶前需檢驗瓶塞處是否漏水,故B正確;C項,若加水超過刻度線,可用膠頭滴管小心吸出多余部分,n減小,根據(jù)c=可知會造成濃度偏低,故C錯誤;D項,定容時仰視,會造成液體高于刻度線,V變大,根據(jù)c=可知會造成濃度偏低,故D錯誤。
【加固訓練】
(2016淮安一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相同體積和物質的量濃度的不同溶液里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相同
B.10 molL-1的濃鹽酸與H2O等質量混合所得混合液的濃度為5 molL-1
C.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w,密度為ρgcm﹣3,溶質摩爾質量為Mgmol-1的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molL-1
D.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配制過程中,仰視定容,所得溶液的濃度偏大
【解析】選A。根據(jù)n=Vc,相同體積和物質的量濃度,其物質的量必然相等,A正確;鹽酸密度(ρ1)大于水的密度(ρ2),c==
=<5 molL-1,B錯誤;
c=molL-1,C錯誤;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時,若仰視定容,加入的蒸餾水體積會偏大,配制的溶液的體積偏大,溶液的濃度會偏小,D錯誤。
3.(2016昆明一模)有一粗硅,含雜質鐵,取等質量的樣品分別投入足量的稀鹽酸和足量的稀氫氧化鈉溶液中,放出等量的H2,則該粗硅中鐵和硅的關系正確的是( )
A.物質的量之比為1∶1
B.物質的量之比為1∶2
C.質量之比為4∶1
D.質量之比為2∶1
【解析】選C。根據(jù)電子得失守恒可知:鐵與鹽酸反應:Fe~H2,而硅與氫氧化鈉反應:Si~2H2,放出等量的H2,則粗硅中鐵和硅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質量之比為(256)∶(128)=4∶1。
【加固訓練】
(2016通遼一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①NaCl的摩爾質量是58.5 g
②在C與SiO2反應制備SiC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是2∶1
③標準狀況下,1 L HCl和1 L H2O的物質的量相同
④標準狀況下,1 g H2和16 g O2的體積相同
⑤摩爾質量就等于物質的式量
⑥兩種物質的物質的量相同,則它們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也相同
⑦在同溫同體積時,氣體物質的物質的量越大,則壓強越大
⑧同溫同壓下,氣體的密度與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成正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⑥⑦⑧
C.⑤⑥⑦⑧ D.④⑦⑧
【解析】選D。①摩爾質量的單位是gmol-1,錯誤;②反應3C+SiO2SiC+2CO中,氧化劑C與還原劑C的物質的量之比是1∶2,錯誤;③標準狀況下,H2O是液體,錯誤;④標準狀況下,1 g H2和16 g O2的物質的量相同、體積相同,正確;⑤摩爾質量單位是gmol-1,式量的單位是1,錯誤;⑥兩種物質的物質的量相同,若不是氣體則體積不同,錯誤;⑦相同條件下,氣體物質的物質的量與壓強成正比,正確;⑧根據(jù)ρ==可知,相同條件下,Vm相同,則氣體的密度與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成正比,正確。
4.(2016雙鴨山一模)三種氣體X、Y、Z的相對分子質量關系為Mr(X)<Mr(Y)=0.5Mr(Z),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三種氣體密度最小的是X
B.分子數(shù)目相等的三種氣體,質量最大的是Y
C.若一定條件下,三種氣體體積均為2.24 L,則它們的物質的量一定均為
0.1 mol
D.20℃時,若2 mol Y與1 mol Z體積相等,則Y、Z氣體所承受的壓強比為
2∶1
【解析】選D。相同條件下,氣體摩爾體積相同,Mr(X)最小,根據(jù)密度的定義式ρ=可知,只有在相同條件下,X氣體密度最小,A錯誤;分子數(shù)目相等的三種氣體,物質的量相等,根據(jù)m=Mn可知,Mr(Z)最大,故質量最大的是Z,B錯誤;在標準狀況下,三種氣體體積均為2.24 L,則它們的物質的量一定均為0.1 mol,C錯誤;同溫同體積時,氣體的壓強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20℃時,若2 mol Y與1 mol Z體積相等,則Y、Z氣體所承受的壓強比為2∶1,D正確。
5.(2016長沙一模)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常溫常壓下,2.24 L SO2與O2混合氣體中所含氧原子數(shù)為0.2NA
B.25℃時,pH=13的1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數(shù)為0.2NA
C.1 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層電子總數(shù)為NA
D.1 mol CH3COONa和少量CH3COOH溶于水所得中性溶液中,CH3COO-的數(shù)目為NA
【解析】選D。A項,常溫常壓不是標準狀況,無法確定2.24 L的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無法確定其中所含氧原子數(shù),A錯誤;B項,pH=13,則c(OH-)=
0.1 molL-1,n(OH-)=0.1 mol,故含有的OH-數(shù)為0.1NA,B錯誤;C項,NaCl中Na+的最外層有8個電子,因此1 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層電子總數(shù)為8NA,C錯誤;D項中存在電荷守恒:c(Na+)+c(H+)=c(CH3COO-)+c(OH-),該溶液呈中性,則c(H+)=c(OH-),故c(Na+)=c(CH3COO-),n(Na+)=n(CH3COO-)=1 mol,即CH3COO-的數(shù)目為NA,D正確。
6.(2016大慶三模)以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8 g CH4中含有的共價鍵總數(shù)為NA
B.3.2 g的Cu與足量的濃硝酸反應生成的氣體分子數(shù)為NA
C.含有NA個中子的D2O的質量為2.0 g
D.pH=2的硫酸氫鈉溶液中的硫酸根離子數(shù)為0.01NA
【解析】選C。8 g甲烷的物質的量為0.5 mol,0.5 mol甲烷中含有2 mol碳氫共價鍵,含有的共價鍵數(shù)為2NA個,A錯誤;3.2 g銅的物質的量為0.05 mol,
0.05 mol銅與足量硝酸反應失去0.1 mol電子,根據(jù)電子守恒,能夠生成
0.1 mol二氧化氮;由于二氧化氮與四氧化二氮存在轉化平衡,所以反應生成的氣體分子的物質的量小于0.1 mol,氣體分子數(shù)小于0.1NA,B錯誤;含有NA個中子的D2O的物質的量為0.1 mol,0.1 mol重水的質量為2.0 g,C正確;溶液體積不明確,故溶液中硫酸根離子的個數(shù)無法計算,D錯誤。
【加固訓練】
(2016松原一模)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加熱條件下,將足量Fe投入含有1 mol硫酸的濃硫酸中,生成0.5NA個SO2分子
B.30 g乙酸與足量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充分反應后斷裂的C-O鍵數(shù)目為0.5NA
C.20 g CD4與17 g NH3所含質子數(shù)均為10NA
D.6.72 L NO2溶于足量水中,充分反應后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0.2NA
【解析】選C。隨著反應的進行,硫酸濃度變小,此時反應生成氫氣,故生成SO2分子小于0.5 mol即0.5NA個,A錯誤;酯化反應是可逆反應,不能計算反應進行的程度,也不能計算充分反應后斷裂的C-O鍵數(shù)目,B錯誤;CD4的摩爾質量是
20 gmol-1,20 g CD4與17 g NH3的物質的量都是1 mol,二者都是含有10個質子的分子,故所含質子數(shù)均為10NA,C正確;6.72 L NO2氣體不一定處于標準狀況下,其物質的量無法計算,D錯誤。
二、非選擇題
7.(2016濱州一模)物質的量是高中化學常用的物理量,請完成以下有關計算:
(1)2.3 g乙醇含有________個氫原子,所含共價鍵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其中所含官能團羥基的電子數(shù)為________。
(2)某條件下,8 g氧氣所占的體積為6 L,則在該條件下的氣體摩爾體積為________。
(3)100 mL硫酸鋁溶液中c(Al3+)=0.20 molL-1(不考慮水解因素),則其中n(S)=________。
(4)在9.5 g某二價金屬的氯化物中含有0.2 mol Cl-,此氯化物的摩爾質量為________。
(5)6.72 L CO(標準狀況)與一定量的Fe2O3恰好完全反應(生成Fe與CO2)后,生成Fe的質量為________g,轉移的電子數(shù)目為________。
【解析】(1)2.3 g乙醇的物質的量為=0.05 mol,0.05 mol乙醇分子中含氫原子的物質的量為0.05 mol6=0.3 mol,含氫原子數(shù)為0.3NA;一個乙醇分子中含5個C-H鍵、1個C-C鍵、1個C-O鍵和1個O-H鍵,總共含有8個共價鍵,則0.05 mol乙醇分子中含有共價鍵的物質的量為0.05 mol8=0.4 mol;
0.05 mol乙醇分子中含0.05 mol羥基,0.05 mol羥基中含有的電子的物質的量為90.05 mol=0.45 mol,含有電子數(shù)為0.45NA。
(2)8 g氧氣的物質的量為=0.25 mol,0.25 mol氧氣在該條件下的體積為6L,則該條件下的氣體摩爾體積為=24 Lmol-1。
(3)100 mL硫酸鋁溶液中c(Al3+)=0.20 molL-1,則該溶液中含有鋁離子的物質的量為n(Al3+)=0.20 molL-10.1 L=0.02 mol,根據(jù)硫酸鋁的化學式可知該溶液中含有的n(S)=n(Al3+)=0.03 mol。
(4)9.5 g某二價金屬的氯化物中含有0.2 mol Cl-,該氯化物的物質的量為
0.2 mol=0.1 mol,則此氯化物的摩爾質量為=95 gmol-1。
(5)標準狀況下6.72 L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為=0.3 mol,0.3 mol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失去的電子的物質的量為0.3 mol(4-2)=0.6 mol,轉移電子的數(shù)目為0.6NA,根據(jù)電子守恒,反應生成鐵的物質的量為=0.2 mol,質量為56 gmol-10.2 mol=11.2 g。
答案:(1)0.3NA 0.4 mol 0.45NA
(2)24 Lmol-1 (3)0.03 mol
(4)95 gmol-1 (5)11.2 0.6NA
8.(2016邵陽一模)用質量分數(shù)為36.5%的鹽酸(密度為1.16 gcm-3)配制
1 molL-1的稀鹽酸,現(xiàn)實驗室僅需要這種鹽酸270 mL,試回答下列問題:
(1)配制稀鹽酸時,應選用容量為__mL的容量瓶。
(2)經計算需要________mL濃鹽酸,在量取時宜選用下列量筒中的________。
A.5 mL B.10 mL
C.25 mL D.50 mL
(3)在量取濃鹽酸后,進行了下列操作:
①等稀釋的鹽酸的溫度與室溫一致后,沿玻璃棒注入250 mL容量瓶中。
②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餾水至液面離容量瓶刻度線1~2 cm時,改用膠頭滴管加蒸餾水,使溶液的液面與瓶頸的刻度標線相切。
③在盛鹽酸的燒杯中注入蒸餾水,并用玻璃棒攪動,使其混合均勻。
④用蒸餾水洗滌燒杯和玻璃棒2至3次,并將洗滌液全部注入容量瓶。
上述操作中,正確的順序是(填序號)________。
(4)在上述配制過程中,用剛剛洗滌潔凈的量筒來量取濃鹽酸,其配制的稀鹽酸濃度是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若未用蒸餾水洗滌燒杯內壁或未將洗滌液注入容量瓶,則配制的稀鹽酸濃度是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解析】(1)要配制鹽酸270 mL,則需要選擇500 mL的容量瓶。
(2)質量分數(shù)為36.5%的鹽酸(密度為1.16 gcm-3)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1.6(molL-1),設需要濃鹽酸的體積為V,依據(jù)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物質的量不變得:V11.6 molL-1=500 mL1 molL-1,解得V=21.6 mL,應選擇25 mL的量筒。
(3)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一般步驟:計算、量取、稀釋、冷卻、移液、洗滌、定容、搖勻,所以正確的順序為③①④②。
(4)在上述配制過程中,用剛剛洗滌潔凈的量筒來量取濃鹽酸,導致量取的氯化氫的物質的量偏小,溶液的濃度偏低;若未用蒸餾水洗滌燒杯內壁或未將洗滌液注入容量瓶,導致溶質的物質的量偏小,溶液的濃度偏低。
答案:(1)500 (2)21.6 C
(3)③①④② (4)偏低 偏低
【易錯提醒】
用量筒量取液體的體積時,選用的量筒體積應比量取液體的體積略大或相等,以減小實驗誤差;液體加入量筒接近所量取體積時,應該改用膠頭滴管滴加至所需體積。
【加固訓練】(2016安慶一模)在標準狀況下,將22.4 L HCl氣體溶于63.5 mL水中,所得鹽酸的密度為1.18 gcm-3?;卮鹣铝袉栴}:
(1)所得鹽酸的質量分數(shù)和物質的量濃度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
(2)現(xiàn)需480 mL 2.0 molL-1的鹽酸,需用量筒量取________mL上述鹽酸并選用________mL的容量瓶來配制;若配制過程中洗滌量取上述鹽酸的量筒,并將洗滌液轉移到容量瓶,則所配鹽酸的濃度________(填“>”“<”或“=”)
2.0 molL-1。
(3)現(xiàn)取不純的Na2CO3樣品ag(含少量NaHCO3和H2O)于100 mL 2.0 molL-1過量的鹽酸中,充分反應后,再加入50 mL 1.0 molL-1的NaOH溶液后呈中性。蒸發(fā)中和后的溶液最終得到固體________g。
【解析】(1)標準狀況下,22.4 L氯化氫的物質的量是1 mol,其質量是36.5 g,
63.5 mL水的質量是63.5 g,所以其質量分數(shù)是36.5 g(36.5+63.5)g100%=36.5%,溶液的體積=100 g1.18 gcm-3≈0.085 L,所以其物質的量濃度=1 mol0.085 L≈11.8 molL-1。
(2)設需用鹽酸的體積是V,11.8 molL-1V=0.5 L2.0 molL-1,V≈84.7 mL,需要500 mL容量瓶;溶質的物質的量偏大導致所配物質的濃度偏高。
(3)碳酸鈉和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后都生成氯化鈉,當溶液呈中性時,溶液是氯化鈉溶液,根據(jù)鹽酸的物質的量計算氯化鈉的物質的量,鹽酸的物質的量等于氯化鈉的物質的量=0.1 L2.0 molL-1=0.2 mol,質量是11.7 g。
答案:(1)36.5% 11.8 molL-1
(2)84.7 500 > (3)11.7
(建議用時:25分鐘)
一、選擇題
1.下列溶液配制實驗的描述完全正確的是( )
A.在容量瓶中先加入一定體積的水,再加入濃硫酸配制準確濃度的稀硫酸
B.用濃鹽酸配制1∶1(體積比)的稀鹽酸(約6 molL-1)通常需要用容量瓶等儀器
C.配制NH4Fe(SO4)2標準溶液時,加入一定量H2SO4以防水解
D.用pH=1的鹽酸配制100 mL、pH=2的鹽酸所需全部玻璃儀器有100 mL容量瓶、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
【解析】選C。A項,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釋濃硫酸;B項,用濃鹽酸配制體積比
1∶1的稀鹽酸,應用量筒和燒杯;D項,量取濃鹽酸時需要量筒。
2.某氯化鎂溶液的密度為1.18 gcm-3,其中鎂離子的質量分數(shù)為5.1%,則300 mL該溶液中Cl-的物質的量約等于( )
A.0.37 mol B.0.63 mol
C.0.74 mol D.1.50 mol
【解析】選D。氯化鎂溶液的質量為1.18 gcm-3300 mL=354 g,鎂離子的質量為354 g5.1%=3.545.1 g,鎂離子的物質的量為=0.75 mol,根據(jù)電荷守恒,氯化鎂溶液中n(Cl-)=2n(Mg2+)=20.75 mol=1.5 mol。
【加固訓練】
用含1.0 mol NaOH的溶液吸收0.8 mol CO2,所得溶液中C和HC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A.1∶3 B.2∶1
C.2∶3 D.3∶2
【解析】選A。設C、HC的物質的量分別為x、y,則解得 ==。
3.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NaOH溶液,下面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稱量時,將NaOH固體直接放在天平托盤上
B.將稱好的NaOH固體放入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溶解
C.在燒杯中溶解NaOH固體后,立即將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D.將燒杯中已冷卻的NaOH溶液注入未經干燥的容量瓶中
【解析】選D。A項,氫氧化鈉具有腐蝕性、易潮解,直接放在托盤天平上稱量,會有大量的氫氧化鈉殘留在托盤天平上,使所配溶液濃度偏低,應在玻璃器皿中稱量,故A錯誤;B項,溶液配制不能在容量瓶內進行溶解或稀釋,溶解或稀釋會產生化學熱,影響溶液體積,甚至會導致容量瓶破裂,故應將稱好的NaOH固體放入燒杯中,加入少量水溶解,恢復室溫后再移入容量瓶,故B錯誤;C項,氫氧化鈉溶解時放出熱量,溶液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如果不冷卻直接轉移到容量瓶中,會導致溶液的體積偏小,配制溶液的濃度偏大,所以應將溶液冷卻到室溫后轉移至容量瓶中,故C錯誤;D項,氫氧化鈉溶解放出大量的熱,不冷卻進行定容,冷卻后將使所配溶液的體積偏小,配制溶液的濃度偏大,所以應將溶液冷卻到室溫后轉移至容量瓶中。溶液配制最后需加水定容,容量瓶不干燥,對所配溶液無影響,故D正確。
4.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11 g T2O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5NA
B.常溫下,0.2 L 0.5 molL-1NH4NO3溶液的氮原子數(shù)小于0.2NA
C.含4 mol HCl的濃鹽酸與足量二氧化錳反應轉移的電子總數(shù)為2NA
D.標準狀況下,2.24 L H2S全部溶于水所得溶液中HS-和S2-離子數(shù)之和為0.1NA
【解析】選A。A項,T2O的摩爾質量為22 gmol-1,故11 g T2O的物質的量為
0.5 mol,而1 mol T2O含有10 mol電子,即10NA個,則0.5 mol T2O含有5NA個電子,A正確;B項,常溫下,0.2 L 0.5 molNH4NO3溶液中含有0.1 mol NH4NO3,氮原子數(shù)等于0.2NA,B錯誤;C項,隨著反應的進行,濃鹽酸逐漸變成稀鹽酸,反應不再進行,因此含4 mol HCl的濃鹽酸與足量二氧化錳反應轉移的電子總數(shù)少于2NA,C錯誤;D項,標準狀況下,2.24 L H2S的物質的量為=0.1 mol,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含有HS-、S2-和H2S,因此HS-和S2-離子數(shù)之和少于0.1NA,D錯誤。
5.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0.1 mol Cl2溶于水,轉移的電子數(shù)目為0.1NA
B.標準狀況下,2.24 L NO和2.24 L O2混合后氣體分子數(shù)為0.15NA
C.加熱條件下,1 mol Fe投入足量的濃硫酸中,生成NA個SO2分子
D.0.1 mol Na2O2與足量的潮濕的二氧化碳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0.1NA
【解析】選D。A項,Cl2溶于水發(fā)生的反應是可逆反應,因此轉移的電子數(shù)目小于0.1NA,A錯誤;B項,2.24 L NO和2.24 L O2混合后生成2.24 L NO2,氧氣過量,剩余氧氣1.12 L,但由于存在平衡2NO2N2O4,所以氣體分子數(shù)小于0.15NA,B錯誤;C項,加熱條件下,鐵與濃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根據(jù)電子得失守恒可知生成1.5NA個SO2分子,C錯誤;D項,0.1 mol Na2O2與足量的潮濕的二氧化碳反應中,Na2O2既是氧化劑,也是還原劑,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0.1NA,D正確。
6.碳酸銅和堿式碳酸銅[Cu2(OH)2CO3]均可溶于鹽酸轉化為氯化銅。在高溫下這兩種化合物均能分解生成氧化銅。溶解28.4 g的上述混合物,恰好消耗1.0 molL-1鹽酸500 mL。灼燒等量的上述混合物,得到的氧化銅質量是( )
A.15 g B.30 g
C.20 g D.35 g
【解析】選C。碳酸銅和堿式碳酸銅均可溶于鹽酸,轉化為氯化銅,消耗1 molL-1鹽酸500 mL,鹽酸溶質的物質的量為0.5 mol,則CuCl2為0.25 mol,根據(jù)銅元素質量守恒,則可知原混合物中含有0.25 mol Cu,灼燒等質量的上述混合物,得到氧化銅的物質的量為0.25 mol,則質量為0.25 mol80 gmol-1=20 g。
二、非選擇題
7.“84消毒液”是一種高效消毒劑,在日常消毒和災后消毒時方便快捷。某“84消毒液”瓶體部分標簽如圖1所示,該“84消毒液”通常稀釋100倍(體積之比)后使用。請回答下列問題: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NaClO
【規(guī)格】 1 000 mL
【質量分數(shù)】24%
【密度】 1.18 gcm-3
圖1
圖2
(1)此“84消毒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約為__________molL-1。(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2)某同學量取100 mL此“84消毒液”,按說明要求稀釋后用于消毒,則稀釋后的溶液中c(Na+)=________molL-1。
(3)該同學閱讀該“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體配制480 mL含NaClO質量分數(shù)為24%的消毒液。
①如圖2所示的儀器中配制溶液需要使用的是______(填儀器序號),還缺少的玻璃儀器是________。
②下列操作中,容量瓶不具備的功能是________(填序號)。
a.配制一定體積準確濃度的標準溶液
b.貯存溶液
c.測量容量瓶規(guī)格以下的任意體積的溶液
d.準確稀釋某一濃度的溶液
e.用來加熱溶解固體溶質
③請計算該同學配制此溶液需稱取NaClO固體的質量為________g。
(4)若實驗遇下列情況,導致所配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偏高是________(填序號)。
①定容時俯視刻度線
②轉移前,容量瓶內有蒸餾水
③未冷至室溫就轉移定容
④定容時水多用膠頭滴管吸出
【解析】(1)c(NaClO)=
==3.8(molL-1)。
(2)稀釋后c(NaClO)=3.8 molL-1
=0.038 molL-1,c(Na+)=c(NaClO)
=0.038 molL-1。
(3)①由于實驗室無480 mL容量瓶,故應選用500 mL容量瓶,根據(jù)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步驟是計算、稱量、溶解、冷卻、移液、洗滌、定容、搖勻和裝瓶可知所需的儀器有托盤天平、燒杯、玻璃棒、500 mL容量瓶和膠頭滴管,故需要的是C、D、E,還需要的是玻璃棒、膠頭滴管。
②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一定體積準確濃度的標準溶液;容量瓶不能貯存溶液,只能用于配制,配制完成后要盡快裝瓶;容量瓶只有一條刻度線,故不能測量容量瓶規(guī)格以下的任意體積的溶液;容量瓶不能受熱,而濃溶液的稀釋容易放熱,故不能用于準確稀釋某一濃度的溶液,也不能用來加熱溶解固體溶質。
③質量分數(shù)為24%的消毒液的濃度為3.8 molL-1,由于實驗室無480 mL容量瓶,故應選用500 mL容量瓶,而配制出500 mL溶液,故所需的質量m=cVM=3.8 molL-10.5 L74.5 gmol-1=141.6 g。
(4)定容時俯視刻度線,會導致溶液體積偏小,則濃度偏高,①正確;轉移前,容量瓶內有蒸餾水,對溶液濃度無影響,②錯誤;未冷卻至室溫就轉移定容,則冷卻后溶液體積偏小,則濃度偏高,③正確;定容時水多用膠頭滴管吸出,則吸出的不只是溶劑,還有溶質,故溶液濃度偏小,④錯誤。
答案:(1)3.8
(2)0.038
(3)①C、D、E 玻璃棒、膠頭滴管?、赽cde?、?41.6
(4)①③
【加固訓練】
人體血液里Ca2+的濃度一般采用mgcm-3來表示。抽取一定體積的血樣,加適量的草酸銨[(NH4)2C2O4]溶液,可析出草酸鈣(CaC2O4)沉淀,將此草酸鈣沉淀洗滌后溶于強酸可得草酸(H2C2O4),再用KMnO4溶液滴定即可測定血液樣品中Ca2+的濃度。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如下實驗步驟測定血液樣品中Ca2+的濃度。
Ⅰ.【配制KMnO4標準溶液】如圖所示是配制50 mL KMnO4標準溶液的過程示意圖。
(1)請你觀察圖示判斷,其中不正確的操作有(填序號)________________。
(2)其中確定50 mL溶液體積的容器是(填名稱)________;如果用圖示的操作配制溶液,所配制的溶液濃度將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Ⅱ.【測定血液樣品中Ca2+的濃度】抽取血樣20.00 mL,經過上述處理后得到
草酸,再用0.020 molL-1KMnO4溶液滴定,使草酸轉化成CO2逸出,這時共消耗
12.00 mL KMnO4溶液。
(3)滴定時,盛放高錳酸鉀溶液的儀器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
確定反應達到終點的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草酸跟KMnO4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Mn+5H2C2O4+6H+2Mnx++
10CO2↑+8H2O,則方程式中的x=________。
(5)經過計算,血液樣品中Ca2+的濃度為________mgcm-3。
【解析】Ⅰ.(1)量筒為精密儀器,不能在量筒中溶解固體,②錯誤,定容時應平視刻度線,至溶液凹液面與刻度線相切,⑤錯誤。
(2)容量瓶是專門用來配制一定濃度溶液的精密儀器;如果用圖示的操作配制溶液,由于仰視刻度線,會使溶液體積偏大,所配制的溶液濃度將偏小。
Ⅱ.(3)酸性高錳酸鉀具有強的氧化性,應盛放在酸式滴定管內;草酸具有還原性,能夠使高錳酸鉀褪色,向無色草酸中加入酸性高錳酸鉀,當草酸反應完后,滴加高錳酸鉀顯紫紅色,滴定到達終點。
(4)根據(jù)電荷守恒,(-1)2+(+1)6=(+x)2,解得,x=2,草酸跟KMnO4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Mn+5H2C2O4+6H+2Mn2++10CO2↑+8H2O。
(5)血樣20.00 mL經過上述處理后得到草酸,草酸消耗的高錳酸鉀的物質的量為
0.020 molL-10.012 L=2.410-4mol,
根據(jù)反應方程式
2Mn+5H2C2O4+6H+2Mn2++10CO2↑+8H2O,
及草酸鈣的化學式CaC2O4,
可知:n(Ca2+)=n(H2C2O4)
=n(Mn)=2.52.410-4mol
=610-4mol,Ca2+的質量為
40 gmol-1610-4mol=0.024 g,
鈣離子的濃度為=0.001 2 gcm-3=1.2 mgcm-3。
答案:Ⅰ.(1)②⑤(2)50 mL容量瓶 偏小
Ⅱ.(3)酸式滴定管 溶液由無色變?yōu)樽霞t色
(4)2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