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22課 寓言四則 穿井杞人復(fù)習課件 新人教版.ppt
《呂氏春秋》(《呂覽》)雜家代表著作。由戰(zhàn)國末秦相集合門客共同編寫而成。全書共有十二紀、八覽、六論共一百六十篇,匯合先秦各派學(xué)說,所以《漢書。藝文志將其列入“雜家”。,先秦,呂不韋,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打水澆田,待,等到,挖井,宋國有一戶姓丁的人家,家里沒有井,要到外面去打水澆田,經(jīng)常要有一個人在外面(專門做這件事)。等到家里挖了一口井之后,告訴別人說:“我家挖井得到了一個人。”,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眹说乐?,聞之于宋君。,聽到,講述,使……知道,有人聽說了這件事,并傳播開來說:“丁家挖井挖到了一個人。”國都里的人都在講述這件事,使宋國的國君知道了這件事。,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派,向,應(yīng)答,回答,勞力,在,宋國國君派人向丁家詢問,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了一個人的勞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個人。”尋到的消息如此,還不如不知道。,分別從丁氏、傳之者、國君的角度說說本文帶給你的啟示:,1、說話要防止歧義。(丁氏)2、不要輕易相信流言蜚語,不要傳播未經(jīng)自己考察的話。(傳之者、國人)3、對待傳聞采取審慎的態(tài)度,調(diào)查研究,去偽存真。(國君),現(xiàn)實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情況?如果有,我們應(yīng)該怎么辦?,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對待傳聞應(yīng)采取審慎的態(tài)度,要有調(diào)查研究,去偽存真的求實精神,不要輕信,不能盲從,更不能以訛傳訛。,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鄭國人,戰(zhàn)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列子》是道教經(jīng)典之一,其學(xué)說本于黃帝、老子,主張清凈無為。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時代的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其中很多故事都寫得很生動,有較高的文學(xué)和思想價值。,杞人憂天列子,翻譯,1.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2.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杞國有個人擔心天會崩塌、地會陷落,自己無處容身,便整天睡不好覺,吃不下飯。,又有個人為杞國人的擔心而擔心,就去開導(dǎo)他,說:“天,不過是積聚的氣體罷了,沒有一個地方?jīng)]有氣的。,翻譯,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3、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邪?”,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動,為何還擔心天會塌下來呢?”,那人說:“天如果真是積聚的氣體,那日、月、星辰就不會掉下來嗎?”,翻譯,4、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其人曰:“奈地壞何?”,開導(dǎo)他的人說:“日、月、星辰,也是積聚的氣體中能發(fā)光的東西,即使掉下來,也不會有什么傷害?!?那人又說:“地陷下去怎么辦?”,翻譯,6.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7.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那個杞國人放心了,非常高興;開導(dǎo)他的人也放了心,非常高興。,開導(dǎo)他的人說:“地,是堆積的土塊罷了,填滿了各方的虛空之處,沒有一個地方是沒有土塊的。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動,為何還擔心地會陷下去呢?”,,諷刺那些胸無大志,患得患失的人;要消除沒有根據(jù)或不必要的憂慮。,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