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社會與歷史 7.3資本主義的擴展 練習題
-
資源ID:13093733
資源大?。?span id="yd0dus0" class="font-tahoma">327KB
全文頁數:6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社會與歷史 7.3資本主義的擴展 練習題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社會與歷史 7.3資本主義的擴展 練習題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一、單項選擇題
1 . 利用坐標法是學習歷史的一種技能。讀下圖,為美國的資本主義發(fā)展掃清障礙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 . 歷山大二世簽署的《二一九法令》規(guī)定:脫離了農奴依附身份的農民享有其他自由的農村居民同等的權利,如依法經營工廠、參加選舉、受教育等。此規(guī)定表明俄國
A.農奴成為資產階級
B.農業(yè)國轉變?yōu)楣I(yè)國
C.推行義務教育
D.農奴成為自由人
3 . 戊戌變法的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
A.促進了思想啟蒙
B.挽救了民族的危亡
C.廢除了科舉制度
D.建立了資產階級政權
4 . 林肯是美國歷史上最受人愛戴的總統(tǒng)之一。原因是他
A.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
B.開創(chuàng)了美國民主政治的先河
C.擴大了美國的領土
D.解放了黑人奴隸和維護了國家統(tǒng)一
5 . 下列歷史人物對國家統(tǒng)一作出過杰出貢獻的是( )
①秦始皇 ②康熙帝 ③林肯 ④戚繼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 . 論及明治維新,有學者指出,日本人把移植外來文化視為當然的事情,只要能夠適應形勢,任何需要的東西都可以從海外引進,既無顧慮也不以為恥。明治維新中日本向歐美等國學習的主要內容有:①建立天皇制度②發(fā)展近代工業(yè)③提倡“文明開化”④實行義務教育(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 . 有人將1895年春一群舉人的行動當作近代中國的第一次“群眾性的政治運動”。這次行動是( )
A.強學會成立
B.《萬國公報》創(chuàng)辦
C.公車上書
D.百日維新開始
8 . “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這位為變法而流血,為喚醒民眾而獻身的維新志士是( )
A.康有為
B.譚嗣同
C.袁世凱
D.梁啟超
9 . 中國的辛亥革命與日本的明治維新相比較
A.兩者都是為了挽救民族危機,都主張向西方學習
B.兩者都使國家改變了落后的面貌,走上了工業(yè)化的道路
C.前者是資產階級改良運動,后者是資產階級革命運動
D.前者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后者確立民民主共和制度
10 . 下列關于明治維新之前日本的狀況的表述,正確的有( )
①閉關鎖國、落后的封建國家
②實際權力掌握在幕府將軍手中
③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已較普遍
④外國勢力的入侵激化了國內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 . 史論結合是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下列圖表中的史實與推論對應正確的是
A.A
B.B
C.C
D.D
12 . 美國內戰(zhàn)前北方和南方矛盾不可調和的焦點是
A.對我政策分歧
B.發(fā)展本國經濟分歧
C.奴隸制的存廢問題
D.抗張領土問題
二、非選擇題
13 . 19世紀下半期到20世紀初,中國在國門洞開和急劇動蕩的社會環(huán)境中,從經濟.政治到思想文化和社會生活,開始了一系列深刻的變革。它們共同構成了中國社會向近代化艱難邁進的歷史畫面。
圖1江南制造總局炮廠圖
圖2《公車上書記》書影
(1)請分別指出上述圖片所反映的近代化的探索事件
(2)請你說出在圖1的探索運動中創(chuàng)辦的軍事和民用工業(yè)各一例?其失敗的標志是什么?
(3)請你說出圖2的探索運動中,兩位杰出的領導人物分別是?這場運動雖然失敗,但在當時的社會起到了什么作用?
(4)在這兩次探索運動中都創(chuàng)辦了新式學堂,分別寫出學堂名稱。
14 . 閱讀下列材料:
草擬、審核和批準每一個農村公社或每一處領地的條例書,在條例書中將根據當地情況明確規(guī)定允許農民長期使用的土地的數量以及他們?yōu)槭褂猛恋夭牡刂髂抢锏玫狡渌锰幩鶓虻刂髀男械牧x務。
在期限未滿以前,農民和家務農奴應像過去一樣服從地主絕對履行他們舊日的義務。在鄉(xiāng)尚未組織起來和鄉(xiāng)法庭尚未成立以前,由地主監(jiān)督自己領地上的秩序,他們有審判和執(zhí)行判決之權。
----《1861年2月19日宣言》
請回答:
(1)上述材料規(guī)定了農民的什么權利?
(2)同時規(guī)定了農民的哪些義務?
(3)農奴解放后,與地主的關系是怎樣的?
15 . 近現代以來,先進的中國人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在喚醒中華民族萌發(fā)出中國夢的過程中……他們曾經學習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他們曾經寄希望于封建君主的“維新新政”……他們曾經渴望通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以創(chuàng)建像西方那樣的民主共和國……。
——《百年追夢與民族自強》
(1)從材料一中,可看出先進的中國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進行了哪些探索活動?
材料二:民國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淪落、軍閥割據……明顯地,采取共和體制而帶來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國家,還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東西來喚醒國家及人民。受過西方教育或影響的新知識分子,進行一場激烈的社會變革。這場思想革命有時被描述為“中國的文藝復興”。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
(2)試以當時某位新知識分子為例,用史實說明他們是如何“喚醒國家及人民”的?為什么會有人把這場社會變革描述為“中國的文藝復興”?
材料三: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3)圖一反映的是哪一歷史事件?結合圖二材料,試列舉正面戰(zhàn)場、敵后戰(zhàn)場發(fā)生的著名戰(zhàn)役各一例。圖三所示的時間,有什么標志性意義?
(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所獲得的歷史認識和感悟有哪些?
16 .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很多人認為這種制度已經成為經濟發(fā)展和國家生存的障礙……為了保持俄羅斯的大國地位,沙皇政府著手開始了一項改革計劃……社會改革為政府發(fā)起的工業(yè)化進程鋪平了道路,使俄羅斯社會在十九世紀最后十年發(fā)生轉型。
材料二日本的新統(tǒng)治者致力于日本社會的轉型。以獲得同外國勢力在政治和軍事上的平等地位……變革使日本成為東亞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強國……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標是強化中央集權……
(1)材料一中的“這種制度”指的是什么?材料一中的“社會改革”指的是俄國歷史上的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的“變革”是指什么歷史事件?為了實現材料二中的“首要目標”,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結合上述材料,分析這兩次改革對兩國有何共同影響。
第 6 頁 共 6 頁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非選擇題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