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小學四年級科學下冊《認識巖石》教學設計



《認識巖石》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能用簡單的工具對巖石進行觀察、研究,并能用文字表述,培養(yǎng)學生科學、嚴謹?shù)奶骄苛晳T2、培養(yǎng)學生在探究中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習慣,在欣賞巖石中體驗自然美3、能用簡單的儀器觀察巖石的主要特征,知道巖石具有硬度、紋理、形態(tài)、結構、遇酸的反應等特征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掌握鑒別巖石的方法,了解巖石的特征 教學難點:鑒別巖石硬度的方法教學準備:教師準備:1、稀釋的鹽酸、滴管、放大鏡、銅鑰匙、小刀、錘子2、巖石的投影片、各種類型的巖石學生準備:采集各種巖石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教學內(nèi)容及過程設計:設計意圖:一、提出問題 1、播放關于巖石的錄像1)欣賞完這些美麗的圖片,你想說些什么?(學生能夠根據(jù)觀察的內(nèi)容進行交流說明)2、講述:我們觀察到的都是巖石,我們生活的地球就是由巖石構成的,在我們周圍有許多姿態(tài)各異的巖石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研究巖石,走進巖石的世界板書課題:認識巖石)巖石是學生生活中經(jīng)常見到卻沒有刻意去研究的物體在此,讓學生通過觀察,交流自己的感受,明確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為下面的學習打基礎,因為建構注意認為,知識不是線性的,新的知識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通過學習活動主動構建的。
二、猜想假設1、觀察小組準備好的巖石,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生分組觀察,再在全班交流)2、想不想更多更好的了解巖石?現(xiàn)在以小組為單位,利用你們小組的工具對巖石展開一個細致、深入的研究 通過學生的自主觀察,初步對巖石的特征形成的認識,為設計、探究巖石的方法打下基礎三、制定方案 1.你們想怎樣來研究巖石呢?(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參與小組活動,隨時了解學生想到的研究方法)2、總結觀察、辨認巖石的方法 談話: 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觀察?(隨著學生的發(fā)言,總結觀察、實驗的方法) 教師板書:看、摸、刻、滴鹽酸 3、講解:(1)放大鏡的使用方法:(出示資料卡)放大鏡是用來觀察物體細節(jié)的簡單的儀器使用時,把放大鏡靠近被觀察的物體,距被觀察的物體越近,觀察得越清楚,也越能分辨物體的細節(jié)2)區(qū)分巖石軟硬的方法:課件出示:測試巖石硬度的方法較軟—手指甲刻畫后留有痕跡較硬—手指甲刻畫后沒有痕跡,銅鑰匙刻畫后留有刻痕很硬—銅鑰匙刻畫后沒有刻痕,小刀刻畫后留有痕跡非常硬—小刀刻畫后沒有痕跡在此,讓學生明確測試的先后順序) 4、提問:實驗應注意什么問題?(全班交流并總結)(1)使用小刀的時候,注意安全2)使用鹽酸的時候,不要濺到皮膚、衣服上,滴上2—3滴就可以了。
3)小組研究的時候,要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4)小組內(nèi)要合理分工,做好記錄,團結協(xié)作,共同完成在科學教學中,不僅僅要讓學生進行科學探究,還要教會學生如何運用正確的、科學的方法進行研究,因此,在這里讓學生通過組內(nèi)交流、全班交流,最后形成一個科學的研究方案這樣,既注重了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科學、嚴謹?shù)奶骄苛晳T正確的使用工具是學生進行探究的基礎,在此,讓學生掌握放大鏡的使用方法和區(qū)分巖石軟硬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明確實驗注意的問題,是實驗順利進行的保證在此,提醒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研究,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探究習慣四、實施探究 1、學生分組開展觀察活動學生在組長的帶領下,有秩序地進行實驗)2、教師參與每個小組活動的全過程,及時掌握學生的實驗情況,并提示學生正確使用觀察工具,做好實驗觀察記錄3、教師在充分掌握學生實驗完成的情況下,提示學生整理好實驗儀器和材料 在觀察活動中,強調(diào)對觀察結果的記錄,這不僅是觀察活動本身的需要,更是對學生科學態(tài)度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實驗完成之后,整理好一起,注重了對學生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培養(yǎng)五、展示交流1、教師對學生的實驗情況給予充分的肯定,對完成認真的小組提出表揚。
2、下面每個小組將你們的探究結果交流一下,其他同學要認真聽,并做好及時的補充和指正3、全班交流:(小組代表發(fā)言)組1:我們小組用放大鏡觀察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的巖石比較透明,有的內(nèi)部有許多雜質,而且它們的形狀、顏色各不相同教師板書:形狀、顏色、結構組2:我們用手摸的時候,有的表面光滑,有的表面粗糙教師板書:光滑程度組3:我們組在滴鹽酸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的巖石很奇怪,會冒泡泡而有的巖石不冒泡泡教師板書:遇酸有無反應組4;我們分別用手指甲、銅鑰匙、小刀刻、劃巖石,發(fā)現(xiàn)有的巖石較軟,有的巖石較硬,有的巖石很硬,有的巖石非常硬教師板書:軟硬 鼓勵學生互相交流,學會理清和表達自己的見解,學會傾聽,理解他人的想法,以便更準確、更全面的發(fā)現(xiàn)巖石的特征 六、拓展創(chuàng)新 1、通過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學生交流所學的知識,以及學習的體會)2、對于巖石的用途、名稱我們還沒有進行科學、細致的研究希望同學們課下都搜集資料,我們會在今后的課堂中進行深入的研究 此時的交流,使教師和學生進行了真正的溝通,體現(xiàn)了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伙伴,引領者課的結束并不意味著探究活動的結束,要讓學生在今后的生活、學習中運用這種科學的研究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板書設計看:形狀、顏色、結構 摸:光滑程度刻:硬度滴鹽酸:有無反應這樣的板書,簡潔明了,既體現(xiàn)了學習的內(nèi)容,更讓學生對科學的學習方法在心中形成了清晰的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