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專用)2014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精練 第六章專題六 第一單元 化學反應速率
-
資源ID:147612437
資源大小:150KB
全文頁數(shù):8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江蘇專用)2014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精練 第六章專題六 第一單元 化學反應速率
專題六 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
第一單元 化學反應速率
(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
考 點
題 號
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
2、5
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1、3、8
化學反應速率的綜合考查
4、6、7、9、10、11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24分,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有關(guān)化學反應速率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化學反應達到最大限度時,正逆反應速率也達到最大且相等
B.催化劑能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加快反應速率,提高生產(chǎn)效率
C.用鋅和稀硫酸反應制取H2時,滴加幾滴硫酸銅溶液能加快反應速率
D.用鐵片和稀硫酸反應制H2比用98%的濃硫酸產(chǎn)生H2的速率快
解析 反應達到最大限度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但不是最大,A錯誤;催化劑雖然不影響平衡的移動,但縮短了達到平衡的時間,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B正確;C項中能構(gòu)成銅鋅原電池,鋅作負極,加快反應速率;D項中濃硫酸使鐵鈍化,不產(chǎn)生H2。
答案 A
2.一定溫度下反應4A(s)+3B(g)2C(g)+D(g)經(jīng)2 min B的濃度減少0.6 mol·L-1,對此反應速率的表示正確的是 ( )。A.用A表示的反應速率是0.4 mol·L-1·min-1
B.分別用B、C、D表示反應的速率,其比值是1∶2∶3
C.2 min末的反應速率v(B)=0.3 mol·L-1·min-1
D.在這2 min內(nèi)用B和C表示的反應速率的值都是逐漸減小的
解析 A是固體,不能用濃度的變化來表示其反應速率;反應過程中,分別用B、C、D表示反應的速率,其比值是3∶2∶1,B錯誤;2 min內(nèi),v(B)=0.3 mol·L-1·min-1,在2 min末的速率為即時速率,應小于0.3 mol·L-1·min-1;在反應過程中B的濃度逐漸減小,故A、B反應生成C、D的速率逐漸減小。
答案 D
3.(2013·無錫檢測)硫代硫酸鈉溶液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組實驗中最先出現(xiàn)渾濁的是
( )。
實驗
反應溫度/℃
Na2S2O3溶液
稀H2SO4
H2O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A
25
5
0.1
10
0.1
5
B
25
5
0.2
5
0.2
10
C
35
5
0.1
10
0.1
5
D
35
5
0.2
5
0.2
10
解析 本題考查化學反應速率,意在考查學生分析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結(jié)合選項知混合液的體積都為20 mL,但選項D中反應溫度最高、反應物Na2S2O3溶液的濃度最大,其反應速率最大,故最先看到渾濁(有硫單質(zhì)生成)。
答案 D
4.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CH4(g)+H2O(g)CO(g)+3H2(g)ΔH>0,測得c(CH4)隨反應時間(t)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
A.10 min時,改變的外界條件可能是升高溫度
B.0~10 min內(nèi),v(H2)=0.15 mol·L-1·min-1
C.恒溫下,縮小容器體積,一段時間內(nèi)v(逆)>v(正)
D.12 min時,反應達平衡的本質(zhì)原因是氣體總質(zhì)量不再變化
解析 通過計算發(fā)現(xiàn)10~12 min內(nèi)的反應速率比0~5 min內(nèi)的反應速率快,A正確;B項,雖然5 min時已經(jīng)達到平衡,但求的是10 min內(nèi)的平均反應速率,v(H2)=3v(CH4)=3×=0.15 mol·L-1·min-1,正確;恒溫下縮小容器體積時,壓強增大,平衡逆向移動,C項正確;D項中反應達平衡的本質(zhì)是正、逆反應速率相等。
答案 D
二、選擇題(本題包括3個小題,共18分,每小題有1~2個選項符合題意)
5.(2012·皖北十校聯(lián)考)NH3和O2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4NH3(g)+3O2(g)2N2(g)+6H2O(g),現(xiàn)向一容積不變的2 L密閉容器中充入4 mol NH3和3 mol O2,4 min后反應達到平衡,測得生成的H2O占混合氣體體積的40%,則下列表示此段時間內(nèi)該反應的平均速率不正確的是 ( )。
A.v(N2)=0.125 mol·L-1·min-1
B.v(H2O)=0.375 mol·L-1·min-1
C.v(O2)=0.225 mol·L-1·min-1
D.v(NH3)=0.250 mol·L-1·min-1
解析 設轉(zhuǎn)化的NH3的物質(zhì)的量為x,
4NH3(g)+3O2(g)2N2(g)+6H2O(g)
n(始)/mol 4 3 0 0
n(變)/mol x 0.75x 0.5x 1.5x
n(平)/mol 4-x 3-0.75x 0.5x 1.5x
有:×100%=40%,解得x=2,v(NH3)==0.25 mol·L-1·min-1,則v(O2)=0.187 5 mol·L-1·min-1,v(N2)=0.125 mol·L-1·min-1,v(H2O)=0.375 mol·L-1·min-1。
答案 C
6.(2012·鹽城調(diào)研)已知:CO2(g)+3H2(g)CH3OH(g)+H2O(g) ΔH=-49.0 kJ·mol-1。一定條件下,向體積為1 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測得CO2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3 min時,用CO2的濃度表示的正反應速率等于用CH3OH的濃度表示的逆反應速率
B.從反應開始到平衡,H2的平均反應速率v(H2)=0.225 mol·L-1·min-1
C.13 min時,向容器中充入2 mol氦氣,該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增加
D.13 min時,向容器中充入2 mol H2,CO2的轉(zhuǎn)化率增加
解析 A項,3 min時反應還沒有平衡,錯誤;B項,v(H2)=3v(CO2)==0.225 mol·L-1·min-1,正確;C項,由于容器的體積沒有變化,所以各成分的濃度沒有變化,化學反應速率不變,錯誤;增加H2的量,平衡正向移動,CO2轉(zhuǎn)化率增加,D正確。
答案 BD
7.(2012·珠海二模)某研究小組在實驗室用三份不同初始濃度的氨基甲酸銨(NH2COONH4)溶液在不同溫度下進行水解實驗:
NH2COONH4+2H2ONH4HCO3+NH3·H2O,測得c(NH2COO-)與反應時間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據(jù)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0~12 min,初始濃度越大的實驗,水解反應速率越大
B.c(NH2COO-)將隨反應時間的不斷延長而不斷減小
C.25 ℃時,0~6 min,v(NH2COO-)為0.05 mol·L-1·min-1
D.15 ℃時,第30 min,c(NH2COO-)為2.0 mol·L-1
解析 A項,由圖可知,0~12 min時間段內(nèi),15 ℃時的反應中起始濃度最大,而25 ℃時的反應速率最快,錯誤;B項,最終水解達到平衡狀態(tài),錯誤;C項中,v(NH2COO-)==0.05 mol·L-1·min-1,正確;D項,由圖可知,在24 min時已達到平衡,各成分的濃度不再變化,錯誤。
答案 C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4個小題,共58分)
8.(14分)(2011·重慶,29)臭氧是一種強氧化劑,常用于消毒,滅菌等。
(1)O3與KI溶液反應生成的兩種單質(zhì)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分子式)
(2)O3在水中易分解,一定條件下,O3的濃度減少一半所需的時間(t)如下表所示。已知:O3的起始濃度為0.021 6 mol·L-1。
pH
t/min
T/℃
3.0
4.0
5.0
6.0
20
301
231
169
58
30
158
108
48
15
50
31
26
15
7
①pH增大能加速O3分解,表明對O3分解起催化作用的是________。
②在30 ℃、pH=4.0條件下,O3的分解速率為________mol·L-1·min-1。
③根據(jù)表中的遞變規(guī)律,推測O3在下列條件下分解速率依次增大的順序為________。(填字母代號)
a.40 ℃、pH=3.0
b.10 ℃、pH=4.0
c.30 ℃、pH=7.0
解析 (1)臭氧具有氧化性,能與碘化鉀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氧氣、碘單質(zhì)和氫氧化鉀。(2)30 ℃、pH=4.0時,臭氧分解一半所用時間為108 min,反應速率v==1.00×10-4 mol·L-1·min-1;結(jié)合表中數(shù)據(jù)知反應速率在b條件下最小、c條件下最大。
答案 (1)I2 O2 (2)①OH-?、?.00×10-4?、踒、a、c
9.(14分)“碘鐘”實驗中,3I-+S2O82-===I3-+2SO42-的反應速率可以用I3-與加入的淀粉溶液顯藍色的時間t來度量,t越小,反應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學習小組在20 ℃進行實驗,得到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
實驗編號
①
②
③
④
⑤
c(I-)/(mol·L-1)
0.040
0.080
0.080
0.160
0.120
c(S2O82-)/(mol·L-1)
0.040
0.040
0.080
0.020
0.040
t/s
88.0
44.0
22.0
44.0
t1
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顯色時間t1=________。
(3)溫度對該反應的反應速率的影響符合一般規(guī)律,若在40 ℃下進行編號③對應濃度的實驗,顯色時間t2的范圍為________(填字母)。
A.<22.0 s B.22.0 s~44.0 s
C.>44.0 s D.數(shù)據(jù)不足,無法判斷
(4)通過分析比較上表數(shù)據(jù),得到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因反應速率與反應物起始濃度乘積成正比(或顯色時間與反應物起始濃度乘積成反比),由①⑤中數(shù)據(jù)可列關(guān)系:顯色時間t1==29.3 s, (3)每升高10 ℃,速率增大到原來的2~4倍,現(xiàn)升高20 ℃,所以升高到原來的22~42倍,即4~16倍,實驗③為22.0 s,顯色時間應為~,即5.5 s~1.4 s,選A,本題也可以定性判斷,溫度升高化學反應速率加快,顯色時間縮短。
答案 (1)探究反應物I-與S2O82-的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2)29.3 s (3)A (4)反應速率與反應物起始濃度乘積成正比(或顯色時間與反應物起始濃度乘積成反比)。
10.(15分)已知:MnO4-在酸性環(huán)境下的還原產(chǎn)物是Mn2+。某化學興趣小組的甲同學在向草酸(弱酸)溶液中逐滴加入高錳酸鉀溶液時,發(fā)現(xiàn)溶液褪色總是先慢后快,即反應速率由小變大。為此,他對此實驗進行了探究。
【實驗用品】
試劑:0.1 mol·L-1 H2C2O4溶液、0.1 mol·L-1 KMnO4溶液、稀硫酸、MnSO4固體
儀器:試管(若干個)、膠頭滴管(2支)
【實驗內(nèi)容】
在1號和2號試管中分別加入10 mL H2C2O4溶液和少量稀硫酸,在1號試管中加入硫酸錳固體。然后在兩支試管中加入0.1 mol·L-1 KMnO4溶液?,F(xiàn)做如下對比實驗,現(xiàn)象如下表所示:
加入藥品
不加MnSO4的稀硫酸酸化的H2C2O4溶液
加少量MnSO4的稀硫酸酸化的H2C2O4溶液
實驗現(xiàn)象(褪色時間)
溶液褪色很慢(31秒)
溶液褪色很快(4秒)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同學進行該實驗還缺少的實驗儀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C2O4溶液與酸性KMnO4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同學認為該反應褪色由慢到快是何種原因引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學從甲同學的實驗探究中得到啟示,他也提出了可能影響該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你認為他提出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條即可)。
解析 (1)要測反應時間,則需要用到秒表。(2)根據(jù)題中的已知條件知MnO4-在酸性環(huán)境下的還原產(chǎn)物是Mn2+又H2C2O4屬于弱酸,應保留分子式;故在酸性條件下,H2C2O4溶液與KMnO4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5H2C2O4+2MnO4-+6H+===10CO2↑+2Mn2++8H2O。(3)Mn2+在反應中起到催化劑的作用,加快了反應速率。
答案 (1)秒表
(2)5H2C2O4+2MnO4-+6H+===10CO2↑+2Mn2++8H2O
(3)Mn2+在反應中起到催化劑的作用,加快了反應速率
(4)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增大,溶液褪色加快(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1.(15分)(2013·海淀模擬)草酸與高錳酸鉀在酸性條件下能夠發(fā)生如下反應:
MnO4-+H2C2O4+H+——Mn2++CO2↑+H2O(未配平)
用4 mL 0.001 mol·L-1 KMnO4溶液與2 mL 0.01 mol·L-1 H2C2O4溶液,研究不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改變的條件如下:
組別
10%硫酸體積/mL
溫度/℃
其他物質(zhì)
Ⅰ
2
20
Ⅱ
2
20
10滴飽和MnSO4溶液
Ⅲ
2
30
Ⅳ
1
20
1 mL蒸餾水
(1)該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____________。
(2)如果研究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使用實驗________和________(用Ⅰ~Ⅳ表示,下同);如果研究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使用實驗________和________。
(3)對比實驗Ⅰ和Ⅳ,可以研究________________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驗Ⅳ中加入1 mL蒸餾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據(jù)電子守恒列式可得:
n(MnO4-)×(7-2)=n(H2C2O4)×2×(4-3),
則n(MnO4-)∶n(H2C2O4)=2∶5。
(2)研究某一因素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時,要保證其他各條件完全相同。
(3)對比Ⅰ和Ⅳ,反應的溫度、溶液的體積等都相同,僅是c(H+)不同,故可研究c(H+)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加1 mL水的目的是確保c(KMnO4)、c(H2C2O4)不變和總體積不變。
答案 (1)2∶5 (2)Ⅰ?、颉、瘛、?
(3)c(H+)(或硫酸溶液的濃度) 確保所有實驗中c(KMnO4)、c(H2C2O4)不變和總體積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