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裝配圖網! | 幫助中心 裝配圖網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首頁 裝配圖網 > 資源分類 > DOC文檔下載  

第二單元 夏商周時期 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單元達標測試卷【含答案】

  • 資源ID:151456931       資源大小:200KB        全文頁數:9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6積分
快捷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支付寶登錄   QQ登錄   微博登錄  
二維碼
微信掃一掃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6積分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查詢和重復下載(系統(tǒng)自動生成)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賬號:
密碼:
驗證碼:   換一換
  忘記密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第二單元 夏商周時期 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單元達標測試卷【含答案】

第二單元達標測試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它是(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漢朝 2.由夏到商的王位繼承,基本上是父死子繼,輔之以兄終弟及。這一王位繼承制度被稱為(  ) A.世襲制 B.禪讓制 C.分封制 D.郡縣制 3.下面示意圖反映的制度最早出現在(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4.以下博物館的名稱來源于古代一項政治制度。這項制度是(  ) 名稱 齊文化博物館 晉國博物館 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 所在省(市) 山東 山西 北京 A.禪讓制 B.分封制 C.郡縣制 D.行省制 5.商朝以后,青銅器的數量增多,種類逐漸豐富,主要用于飲食、祭祀及軍事等方面,其中成為王公貴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國家權力的代表性器物是(  ) A.武器 B.食器 C.樂器 D.禮器 6.下圖中所示的古文字是 (  ) 古文字 現代漢字 采 刃 焚 休 曰 A.甲骨文 B.篆文 C.契丹文 D.西夏文 7.下面是漢字“魚”的演變歷程,據此可知(  ) 甲骨文 周代金文 小篆 隸書 楷體 A.漢字是我國唯一的文字 B.漢字的發(fā)展一脈相承 C.漢字的演變由簡到繁 D.漢字都來源于象形字 8.下圖農具能反映春秋戰(zhàn)國時期農業(yè)生產技術進步的是(  ) 9.春秋時期,周天子分封土地,一些諸侯國不再把土地分封給卿大夫,而是設置縣、郡,委派官員管理。這表明春秋時期(  ) A.周王室衰微 B.諸侯爭霸崛起 C.分封制瓦解 D.封建制度建立 10.他對內整頓朝政,對外“尊王攘夷”,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他是(  ) A.齊桓公 B.秦穆公 C.楚莊王 D.晉文公 11.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的統(tǒng)治者實行變法改革的目的是(  ) A.確立新的政治經濟秩序 B.富國強兵,并在戰(zhàn)爭中取勝 C.推廣鐵器和牛耕的使用 D.改變以往幣制使用混亂的狀況 12.戰(zhàn)國時期,新興地主階級勢力增強,各國變法不斷出現,其歸根結底是由于(  ) A.諸侯國勢力的強大 B.戰(zhàn)爭的需要 C.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 D.政治秩序的變化 13.史書記載:“商君為法于秦,戰(zhàn)斬一首賜爵一級,欲為官者五十石?!辈牧现写胧┢鸬降淖饔檬?  ) A.鞏固了邊疆 B.加強了中央集權 C.有利于經濟的發(fā)展 D.提高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 14.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為了稱雄爭霸,時常發(fā)動戰(zhàn)爭。根據下邊的信息提示,這場戰(zhàn)爭是(  ) A.長平之戰(zhàn) B.馬陵之戰(zhàn) C.牧野之戰(zhàn) D.桂陵之戰(zhàn) (第14題)     (第17題) 15.商鞅相孝公,為秦開帝業(yè)。這描述的是(  ) A.商鞅變法的原因 B.商鞅變法的經過 C.商鞅變法的史實 D.商鞅變法的影響 16.在四川有一座2000多年歷史的大型水利工程,經受住了“5·12”汶川大地震的考驗,它就是(  ) A.靈渠 B.都江堰 C.永濟渠 D.通濟渠 17.網上有這樣一則“段子”:平時學習不努力,考前又不聽圣人“溫故而知新”的教誨,他怎么會保佑你及格呢?材料中的“圣人”是指(  ) A.老子 B.荀子 C.孔子 D.墨子 18.下表中對人物“主張”的表述錯誤的是(  ) 人物 主張 老子 對立的雙方可以相互轉化(1) 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 墨子 “兼愛”“非攻”(3) 韓非 以德治國(4) A.(1) B.(2) C.(3) D.(4) 19.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它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完善法律體系具有重大意義。戰(zhàn)國時期主張“以法治國”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孔子 C.墨子 D.韓非 20.符合下表內容的主題是(  ) 時間 人物 事跡 約公元前2070年 禹 建立夏朝 約公元前1600年 湯 建立商朝 公元前681年 齊桓公 春秋時第一個稱霸 公元前356年 商鞅 進行變法 A.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 B.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社會變革 C.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D.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40分。其中第21題10分,22題18分,23題12分。) 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郭沫若把春秋戰(zhàn)國時代比擬為“第一次五四運動”,他認為是社會的轉變促成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百家爭鳴、群花怒放,“由秦到現在兩千多年了,我們依然覺得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在學術思想史上是中國的黃金時代。那時的思想學術,無論是南派、北派,都富有獨創(chuàng)精神。” (1)根據材料指出促成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原因。(2分) (2)郭沫若認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中國學術思想史上的黃金時代,你同意嗎?請簡要說明理由。(8分) 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在群雄逐鹿,山河日變的“大爭之世”,在英雄輩出的戰(zhàn)國時代,華夏大地的西陲——秦國,正經歷著一場亙古未有的“黑色裂變”,以期改變落后的狀態(tài)。 ——《大秦帝國之裂變》 材料二 商鞅變法明確規(guī)定:“僇力本業(yè)(努力搞好農業(yè)),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免除徭役)?!薄瓨O大地調動了民眾務農和作戰(zhàn)的積極性。 ——摘編自劉玉峰《商鞅變法農戰(zhàn)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 ——李斯《諫逐客書》 材料四  國君的兄長嬴虔、長史公孫賈、上大夫甘龍等這些前朝權傾朝野的大臣,對商鞅有著刻骨的仇恨……商鞅在帶領弟子們最后一次修訂秦法后,坦然被捕,被五馬分尸。 ——《大秦帝國之裂變》 (1)材料一中的“黑色裂變”指的是什么事件? (3分)結合所學知識,說說這一“裂變”的直接目的是什么。(2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商鞅變法調動了民眾務農的積極性是基于變法中哪一措施的實施? (3分)材料反映了商鞅變法經濟上的主張是什么?(3分)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商鞅變法給秦國帶來的變化。(4分) (4)材料四中商鞅的悲慘結局說明了什么?(3分) 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盡管這一時期社會動蕩,兼并戰(zhàn)爭不斷,給人民生活帶來深重的災難,但也促進了中原各地與周邊族群的交流與融合,為秦漢時期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礎。百家學說匯聚成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源頭活水。 ——摘編自《簡明中國歷史讀本》 (1)材料中的“這一時期”指的是哪一時期?(3分) (2)從材料中提煉一個觀點,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進行論述。(9分)(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 答案 一、選擇題。 2.A2.A2.A 3.C 點撥:西周建立后,周天子把宗親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們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權力,建立諸侯國。諸侯需要向周天子進獻貢物,并服從周天子調兵。故這項制度是分封制,最早出現在周朝。故選C。 4.B 5.D 點撥: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商朝以后,青銅器的數量增多,種類逐漸豐富,主要用于飲食、祭祀及軍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發(fā)展到禮器,成為王公貴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國家權力的代表性器物,禮器的類型和數量反映了權力的大小和嚴格的等級界限。故D項正確。 7.B7.B7.B 8.B 點撥: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我國農業(yè)發(fā)展的根本原因是鐵制農具和牛耕的使用。鐵制農具和牛耕的使用,使土地的利用率和農作物產量顯著提高,極大地促進了農業(yè)發(fā)展。故選B。 9.C 點撥:由材料可知,春秋時期,分封制逐步被郡縣制代替,分封制瓦解。故選C。 10.A 11.B 12.C 點撥:戰(zhàn)國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新興地主階級的勢力增強。為了適應社會政治經濟的變化,各諸侯國統(tǒng)治者實行變法改革。因此各國變法的根本原因是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故選C。 13.D 14.A 15.D 16.B 17.C 18.D 點撥: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韓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對空談仁義,強調以法治國,樹立君主的權威,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tǒng)治;以德治國是儒家的思想觀點。D項符合題意。 19.D 20.B 點撥: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夏商周時期是我國早期國家的建立時期,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我國的社會變革時期,B項符合題意。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是在夏朝建立之前,排除A項;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是秦漢時期的特征,排除C項;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特征,排除D項。 二、非選擇題。 21.(1)社會的轉變。(2分) (2)同意。(2分)理由: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社會大動蕩的時期,也是學術思想非?;钴S的時期,各種學說蓬勃興起。學派之間展開激烈的辯論,相互抨擊;同時又相互影響,取長補短。這一思想文化的繁榮局面,歷史上稱為“百家爭鳴”。所以說,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中國學術思想史上的黃金時代。(6分) 22.(1)商鞅變法。(3分)富國強兵。(2分) (2)鼓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分)重視農業(yè)生產。(3分) (3)商鞅變法使秦國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國統(tǒng)一全國奠定了基礎。(4分) (4)任何社會的變革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改變舊制度的改革總會遭到舊勢力的阻撓,改革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價才能換取社會的進步;等等。(答出其中一點即可)(3分) 23.(1)春秋戰(zhàn)國時期。(3分) (2)觀點: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在中華文明發(fā)展進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2分) 論證: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了老子、孔子等許多著名思想家,對我國和世界文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百家爭鳴”促進了學術思想的發(fā)展,也有利于文學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總結與交流。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和屈原創(chuàng)作的《楚辭》,在我國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先秦諸子的散文也是我國古代文學的寶貴財富。春秋戰(zhàn)國時期,文化空前繁榮,科學技術方面取得許多世界領先的成就,反映了中華文明在當時世界上的領先地位。這一時期是中華文明發(fā)展的奠基階段。(7分)

注意事項

本文(第二單元 夏商周時期 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單元達標測試卷【含答案】)為本站會員(精***)主動上傳,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