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活休閑 > 科普知識
搜柄,搜必應! 快速導航 | 使用教程

常見防護用品的使用及傳染病的隔離預防PPT課件

文檔格式:PPT| 40 頁|大小 3.22MB|積分 20|2018-03-16 發(fā)布|文檔ID:228534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1 / 40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下載文檔
  • 版權提示
  • 文本預覽
  • 常見問題
  • 醫(yī)務人員防護用品的使用及 常見傳染病的隔離預防,隔離的概念,隔離是將處在傳染期的病人或病原攜帶者安置在指定的隔離單位,防止病原體向外擴散和傳播,以便于管理、消毒和治療傳染性 傳染患者和帶菌者 減少傳染病傳播的機 會,便于污染物的集 中消毒和處理保護性 免疫力極低的人群 隔絕病原微生物與病 人接觸使其免受感染,類型 對象 目的,根據(jù)隔離的目的不同,隔離的種類和措施,隔離種類,傳染病 隔離,隔離種類及措施,適用于傳染性強或傳播途徑不明的疾病所需采取的隔離措施適用于病原體經(jīng)呼吸道傳播的疾病所采取的隔離措施適用于病原體通過污染食物、食具、手及水源,并經(jīng)口引起傳播的病癥所給予的隔離措施隔離種類及措施,適用于病原體經(jīng)皮膚或黏膜進入體內的傳染病所采取的隔離措施,適用于病原體通過血液、體液(引流物、分泌物)等傳播的疾病采取的隔離措施。

    適用于抵抗力低下或易感染的病人隔離種類及措施,適用于病原體通過蚊、虱、蚤等昆蟲傳播的疾病進行的隔離方法,隔離技術,目的保護病人和工作人員,避免互相傳播,減少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評估1.患者病情,臨床表現(xiàn),治療,護理2.患者目前采取的隔離種類,隔離措施3.患者的心理狀況及合作程度,隔離技術,常用的隔離技術,1.帽子的使用2.口罩的使用3.手的清洗與消毒4.穿脫隔離衣5.護目鏡的使用,防止工作人員的頭發(fā)、頭屑散落 或被污染目的,實施,帽子應遮住全部頭發(fā),一、帽子的使用,N95口罩,一般外科口罩,目的,實施,保護患者和自己,避免互相傳染,注意,保持清潔及時更換,二、口罩的使用,你會正確佩戴口罩嗎?,將口罩戴上,金屬軟條應該向上,頭帶分別綁于頭頂后及頸后,將金屬軟條向內按壓至該部份壓成鼻梁形狀,完成時,口罩必須覆蓋鼻至下巴,緊貼面部,一次性醫(yī)用/外科口罩佩戴方法,(1)將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帶系于頸后,上方帶系于頭頂中部2)將雙手指尖放在鼻夾上,從中間位置開始,用手指向內按壓,并逐步向兩側移動,根據(jù)鼻梁形狀塑造鼻夾3)調整系帶的松緊度形同虛設 不如不戴!,1. 不要接觸口罩前面(污染面)。

    2. 先解開下面的系帶,再解開上面的系帶3. 用手僅捏住口罩的系帶丟至醫(yī)療廢物容器內4. 切記必須在安全區(qū)域 摘除口罩佩戴口罩前,以及脫下口罩前后都必須洗手!,脫口罩,N95口罩的佩戴,N --not resistant to oil,可用來防護非油性懸浮微粒95--表示最低過濾效率≥95%醫(yī)用N95防護口罩佩戴方法,1、一手托住防護口罩,有鼻夾的一面背向外2、將防護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夾部位向上緊貼面部3、用另一只手將下方系帶拉過頭頂,放在頸后雙耳下4、再將上方系帶拉至頭頂中部5、將雙手指尖放在金屬鼻夾上,從中間位置開始,用手指向內按鼻夾,并分別向兩側移動和按壓,根據(jù)鼻梁的形狀塑造鼻夾戴口罩注意事項,使用醫(yī)用防護口罩或醫(yī)用外科口罩時不要用一只手捏鼻夾,防止口罩鼻夾處形成死角漏氣,降低防護效果,同時使口罩與面部有良好的密合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口罩潮濕后應立即更換口罩受到病人血液、體液污染后應及時更換每次佩戴醫(yī)用防護口罩進入工作區(qū)域之前,應進行密合性檢查檢查方法:將雙手完全蓋住防護口罩,快速的呼氣,若鼻夾附近有漏氣應按佩戴方法步驟調整鼻夾,若漏氣位于四周,應調整到不漏氣為止不要濫用醫(yī)用防護口罩,只有發(fā)生空氣或飛沫傳播可能時才需要佩戴醫(yī)用防護口罩。

    不能使用紗布口罩作為個人防護用品除處手上的污垢及沾染的致病菌,避免自身感染和交叉感染目的,實施,洗手法,,三、手的清潔與消毒,,四、穿、脫隔離衣,五、護目鏡、防護面罩,下列情況應使用護目鏡或防護面罩,a.在進行診療、護理操作,可能發(fā)生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等噴濺時 b.近距離接觸經(jīng)飛沫傳播的傳染病患者時 c.為呼吸道傳染病患者進行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等近距離操作,可能發(fā)生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噴濺時,應使用全面型防護面罩 佩戴前應檢查有無破損,佩戴裝置有無松懈每次使用后應清潔與消毒六、戴手套,六、戴手套的要求,當接觸血液、體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損的皮膚黏膜時應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醫(yī)務人員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轉移給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預防醫(yī)務人員變成傳染微生物的媒介但是在兩個病人之間一定更換手套,手套也不能代替洗手,手套的應用指征,1. 清潔手套的應用指征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時接觸污染物品時應戴清潔手套2. 無菌手套的應用指征醫(yī)務人員進行手術時為病人進行診療技術等無菌操作時接觸病人破損皮膚、粘膜時 3 .一次性手套應一次性使用 不同患者采樣時 要更換手套!,無菌手套戴脫方法,戴手套的方法(1)打開手套包,一手掀起口袋的開口處。

    2)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內面)取出手套,對準五指戴上3)掀起另一只袋口,已帶著無菌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翻邊內面,將手套戴好然后將手套的翻轉處套在工作衣袖外面無菌手套戴脫方法,脫手套的方法(1)用戴著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污染面的邊緣將手套脫下2)戴著手套的手握住脫下的手套,用脫下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清潔面(內面)的邊緣,將手套脫下3)用手捏住手套的里面丟至醫(yī)療廢物容器內戴手套注意事項,1. 診療護理不同的病人之間要必須更換手套2. 操作完成后脫去手套,必須按規(guī)定程序與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時進行手消毒3. 戴手套操作中,如發(fā)現(xiàn)手套有破損時應立即更換4. 戴無菌手套時應防止手套污染常見傳染病的傳播途徑,飛沫傳播的疾病,麻疹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感冒 水痘及帶狀皰疹 白喉 百日咳 猩紅熱,腎綜合征出血熱SARS 人禽流感 炭疽流行性腦脊膜炎肺鼠疫,飛沫傳播:帶有病原微生物的飛沫核(>5微米),在空氣中短距離(1米內)移動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結膜等導致的傳播防護:呼吸衛(wèi)生/咳嗽禮儀、外科口罩、保持距離(>1米),空氣傳播性疾病,肺結核,空氣傳播:帶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5微米)通過空氣流動導致的疾病傳播。

    防護:負壓病房、通風、N95口罩,經(jīng)消化道傳播性疾病,阿米巴病 蛔蟲病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并殖吸蟲病/肺吸蟲 華支睪吸蟲/肝吸蟲 蟯蟲病 炭疽,脊髓灰質炎 傷寒 細菌性痢疾 病毒感染性腹瀉 細菌性感染性腹瀉甲肝戊肝 血吸蟲病,接觸傳播性疾病,鉤蟲病 鉤端螺旋體病鼠疫 炭疽血吸蟲病狂犬病,蟲媒傳播性疾病,黑熱病 (白蛉)萊姆病 (蜱)流行性斑疹傷寒(虱) 恙蟲病 (恙螨)地方性斑疹傷寒(蚤) 鼠疫 (蚤),回歸熱(虱) 絲蟲?。ㄎ茫?瘧疾 (按蚊)乙腦 (庫/伊/按蚊)登革熱 (伊蚊),幾種常見傳染病的傳播方式,,謝謝,。

    點擊閱讀更多內容
    賣家[上傳人]:鐘情于你
    資質:實名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