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濫竽充數(shù)》說課稿(1).doc
-
資源ID:2596360
資源大小:14KB
全文頁數(shù):3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小學語文《濫竽充數(shù)》說課稿(1).doc
《濫竽充數(shù)》說課稿
一、說教材:
《濫竽充數(shù)》是《寓言兩則》中的第二則寓言。寓言同古詩一樣都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的文學經(jīng)典。語言簡練卻耐人尋味,給人以深刻的警醒。對于寓言,學生并不陌生,學生已經(jīng)接觸過,讓學生在閱讀淺易寓言的同時,感受語言的精華,初步對學習寓言產(chǎn)生興趣。
《濫竽充數(shù)》這則寓言主要講的是南郭先生聽說齊宣王喜歡聽很多人一起吹竽,就混了進去,領(lǐng)取報酬。等齊宣王死后齊湣王繼位,沒想到齊湣王喜歡一個一個地單獨吹,南郭先生趕快逃走了。為什么呢?寓言中沒有說,留下的是思考,這也正是引發(fā)學生思考、交流、感悟的核心問題之一。
二、說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認識“濫、竽、郭、腮、腔”等5個字,會寫“濫、竽、宣、超、編、腔、混”等7個字。掌握“濫竽充數(shù)、演奏、裝腔作勢、繼承”等詞語。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懂得這一則寓言所蘊含的深刻道理,從中受到啟發(fā)和教育。
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懂得這一則寓言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難點:
續(xù)寫一則寓言故事。
教學準備:課件。
三、說教法學法
教法:運用談話、討論、朗讀、師生合作、表演等方法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寓意
學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讀、議、說、演、練相結(jié)合。
四、說教學流程:
為真正地讓學生感受寓言的豐厚內(nèi)涵,并對其產(chǎn)生閱讀的興趣,這節(jié)課將從以下幾環(huán)節(jié)進行:
一、復習引入,揭示課題
1.復習:說說你知道的寓言故事?
2.感知寓言的特點。
3.導入,解題。
4.質(zhì)疑。
二、復習字詞,感知故事
1.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2.播放動畫片《濫竽充數(shù)》
三、深入理解課文
(一)探究濫竽充數(shù)原因、經(jīng)過
1.南郭先生是怎樣吹竽的?指名讀1、2自然段,并用橫線畫出相應的句子。
2.指名匯報:每逢吹竽,南郭先生總是鼓著腮幫,捂著竽眼兒,裝腔作勢,混在隊里充數(shù)。
3.齊讀句子
4.這時的他在齊宣王那怎樣吹竽?并理解“裝腔作勢”,從這個詞你看出了什么?(不會吹),你還從哪個詞看出不會吹的?(混)并理解
(二)探究濫竽充數(shù)結(jié)果:在齊湣王那里南郭先生也是這樣嗎?為什么?默讀3、4自然段。
1.匯報(在齊湣王那里南郭先生沒有吹,因為他怕技巧暴露)
2.為什么在齊宣王那里南郭先生能夠得逞?(蒙混過關(guān))而在齊湣王那里卻逃走了?
板書:齊宣王 合奏
齊湣王 獨奏
所以,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逃走了。(給“偷偷”換詞)板書“逃走了”。
3,依據(jù)文本,練習說話:他會害怕得怎么樣?會怎么想?
(三)召開總結(jié)大會
1.提出出問題:都是濫竽充數(shù),為什么一次成功?一次失敗呢?
2.學生回答
3.明寓意
這個故事就這樣的結(jié)束了,他又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指名總結(jié)。
(在生活中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樣濫竽充數(shù),要有真才實學,才能被器重。)
四、學以致用,深化寓言
1.選擇意思填空。
2.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只要你留心觀察,你就會發(fā)現(xiàn)在我們的身邊有些“濫竽充數(shù)”這類的事,也有像南郭先生一樣的人,看誰在平時有像孫悟空一樣的火眼金睛。說一說我們身邊的這類事。
五、拓展延伸,培養(yǎng)想象
1.南郭先生逃走了,齊閔王會怎樣?士兵會怎樣做?請你寫一寫“南郭先生逃跑后……”
板書
濫竽充數(shù)
齊宣王 合奏---成功
(要有真才實學,才能被器重)
齊湣王 獨奏---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