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一部分《實驗三 觀察土壤中能水解纖維素的微生物》教案 浙科版選修1.doc
-
資源ID:2610921
資源大小:27.50KB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一部分《實驗三 觀察土壤中能水解纖維素的微生物》教案 浙科版選修1.doc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一部分《實驗三 觀察土壤中能水解纖維素的微生物》教案 浙科版選修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說出纖維素酶的作用;
(2)說明培養(yǎng)基對微生素的選擇作用;
(3)簡棕纖維素酶的應用;
(4)分離寺壤中具有纖維素酶的菌株。
2能力目標
(1)能夠設計出多種觀察土壤中水解纖維素的微生物的實驗方案;
(2)通過分析土壤中微生物的差異引起實驗結(jié)果的變化,獲得推理和比較的能力;
(3)通過共同設計方案、共同準備材料、協(xié)調(diào)操作過程,獲得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通過自主設計、完成實驗。培養(yǎng)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以入在合作學習中培養(yǎng)關愛他人的優(yōu)良品質(zhì)。
(二)教學方法
運用“指導——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基本含義是:以實驗活動為基礎,以改進、完善、設計實驗為切入點,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個性特征和科學態(tài)度。具體的操作過程是: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問題2實驗方法指導3實驗設計與操作4分析總結(jié)
(三)教學過程
(1)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有關器具物品滅菌,尋取適合實驗的土樣。
(2)以多媒體形式逐步介紹實驗的準備及操作過程:高壓滅菌;無菌分裝;微生物培養(yǎng)過程。提出問題:A本實驗的單一因子是什么?B如果滅菌不徹底,這個實驗將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結(jié)果?C為什么土樣采用枯樹周邊的土?D科學實驗的基本過程是什么?
(3)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探究實驗方案的設計。每位同學在《實驗指導與報告》中圍繞探究實驗的題目和內(nèi)容“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小組成員之間切磋和交換意見,形成實驗過程。
(4)指導學生完成實驗。
(5)和學生一起觀察實驗結(jié)果,并加以討論。實驗成功或失敗的原因。
這個實驗的評價方法是:
教師觀察學生的實驗結(jié)果并問出實驗中的注意問題,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