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21課“地質之光”李四光自我小測 岳麓版選修4.doc
-
資源ID:2618052
資源大小:6.86MB
全文頁數:6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21課“地質之光”李四光自我小測 岳麓版選修4.doc
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21課“地質之光”李四光自我小測 岳麓版選修4
1李四光加入中國同盟會是在( )
A.日本留學期間
B.英國留學期間
C.北京大學任教期間
D.武昌高等小學學習期間
2李四光留學歸來后,被清政府賜予“工科進士”,是由于他( )
A.留學期間學習成績優(yōu)異
B.留學期間獲得了自然科學學士學位
C.學習的是工程技術學科
D.在“游學畢業(yè)生考試”中成績優(yōu)等
3李四光在自然科學領域最重大的貢獻是( )
A.地質力學理論 B.古代冰川學說
C.為中國找到了石油 D.地震預報
4(原創(chuàng)題)有關下圖李四光活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1936年李四光(左)在庚山場口考察冰川遺跡
A.體現了李四光不畏艱辛和不迷信權威的科學精神
B.在中國找到了存在第四紀冰川的證據
C.對第四紀冰川的研究推動了我國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
D.為創(chuàng)立地質力學理論奠定了基礎
5李四光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時,國際地質和地理學界長期流行一種看法,認為中國沒有第四紀冰川,他堅持從實際出發(fā),到全國各地去考察,證實了華北和長江流域普遍存在第四紀冰川,這對地質學、地理學和人類學的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上述事例說明( )
A.科學發(fā)明或創(chuàng)造往往需要許多人團結協(xié)作才能完成
B.從事科學研究的人都需要一種執(zhí)著精神
C.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假,要有實事求是的精神
D.科學需要懷疑探索的精神,有懷疑才有進步
6下列有關對李四光的評價錯誤的一項是( )
A.我國杰出的地質學家
B.我國地質力學的創(chuàng)建者
C.新中國地質事業(yè)的奠基人
D.國際知名工程師和橋梁專家
7根據李四光的地質力學理論,我國從一開始在松遼平原、華北平原勘探,相繼找到大慶油田、勝利油田等大油田,震驚世界是在( )
A.20世紀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
B.20世紀60年代中期
C.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
D.20世紀60年代前期至70年代
8(原創(chuàng)題)下圖為中國發(fā)行的紀念李四光的郵票,李四光之所以受到紀念,這主要是因為( )
李四光紀念郵票
A.發(fā)現了第四紀冰川
B.修筑了京張鐵路
C.為中國的地質事業(yè)及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D.是清政府最優(yōu)等的“工科進士”
9閱讀下列圖文材料:
材料一 在中國第四紀有無冰川的問題上,李四光同志站在中華民族的立場上,堅持真理、獨排眾議,向國外的探險家和地質界人士李?;舴?、巴博爾、德日進、那林、安迪生等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這些殖民主義的探險家在中國從事掠奪性探險幾十年,沒有發(fā)現中國的第四紀冰川痕跡。于是得出中國第四紀無冰川活動的結論,進而認為中國第四紀如何接近赤道,猿人是由于氣候的緣故遷移到了中國,德日進又強調了中國哺乳動物的熱帶和半熱帶性。李四光不迷信權威們的結論,爬山涉水,收集了大量的冰川資料,給了這些外國權威們一個致命的打擊,于是在李四光同志周圍便形成了一個“權威們”的包圍圈,一九三三年,巴博爾、德日進、那林、葛利普等專程到廬山與李四光同志辯論冰川問題,在大量的事實面前,那林、葛利普不得不在私下里向李四光同志承認中國有第四紀冰川活動。一九三六年,安迪生從瑞典跑來中國黃山看李四光同志發(fā)現的冰川地形和遺跡,并改變了先前的輕蔑態(tài)度。
——潘賢君《李四光及其地質力學》
材料二
第四紀冰川遺跡
材料三 李四光根據數十年來對地質力學的研究,從他建立的構造體系、特別是新華夏構造體系的特點,分析了我國的地質條件,說明中國的陸地一定有石油。毛澤東、周恩來在認真聽取了匯報后,支持了他的觀點,并根據他的建議,在松遼平原、華北平原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石油普查。從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門相繼找到了大慶油田、大港油田、勝利油田、華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國家建設急需能源的時候,使?jié)L滾石油冒了出來。這樣,不僅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也使李四光獨創(chuàng)的地質力學理論得到了最有力的證明。
材料四 近年來,地質力學在預報地震方面,也顯示了巨大的威力。根據活動構造體系控制地震的觀點,李四光同志對我國地震趨勢和危險區(qū)曾做過很多明確的結論,這些結構有很多已被證實它是正確的。一九六六年邢臺地震后,李四光同志親臨現場觀察研究、確認邢臺地震是當地基巖中走向北北東的壓扭性構造帶為主要組成的構造體系(屬于新華夏系)發(fā)生了水平運動的結果。根據地震地質特點指出,地震有可能沿北北東構造發(fā)展,“邢臺地區(qū)的工作范圍應該擴大一些,可以包括河間、滄縣,甚至包括灤縣、遷安?!苯Y果在一年時間里,北票、河間都發(fā)生了較強的地震……。
——《李四光及其地質力學》
請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李四光怎樣的精神?
(2)據上述材料歸納李四光的貢獻。
10閱讀下列圖文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李四光同志是一面旗幟,是辛亥革命的老同志,入黨晚了一些,政治上不是動動搖搖的,在科研工作中作出了卓越成就,對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你們要學習他。
——周恩來(1968年11月5日在中央國家機關各
部委軍代表和群眾代表開會時說)
材料三 第十次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頒獎儀式于xx年2月1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為獲獎者頒獎并作了重要講話,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以及全體部黨組成員出席。
請完成:
(1)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李四光不迷信權威、敢于推翻洋人的斷言的事例。
(2)如何理解材料中周恩來這句話的含義?
(3)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指出中國設立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的原因是什么?
參考答案
1.A 1905年,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宣布成立,此時年僅16歲的李四光宣誓加入同盟會。
2.D “游學畢業(yè)生考試”是清政府組織的。
3.A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石油勘探和地震預報都是地質力學理論的具體應用。李四光地質力學的影響遠遠大于其第四紀冰川地質學理論。
4.D 對中國第四紀冰川的確認是李四光依據地質學理論研究考察的結果。
5.D 題目中的B、C、D三項都與題目有一定的關系,B、C兩項側重于治學過程中的態(tài)度和精神,而材料突出的是學術的發(fā)展,發(fā)展的動力來自于學者對前人觀點的懷疑,然后再以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和執(zhí)著的精神進行探索。
6.D 工程師是指從事技術層面研究的學者,而李四光主要從事理論研究,他也并非是橋梁專家。
7.A 根據教材內容進行準確的記憶是回答本題的關鍵。
8.C 緊扣李四光在地質事業(yè)的貢獻及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貢獻作答。
9.參考答案:(1)體現了李四光不畏艱辛,不迷信權威,對科學事業(yè)腳踏實地、嚴肅認真、堅持真理,敢于向謬誤作斗爭的科學精神。
(2)確認中國存在第四紀冰川,依據地質力學理論,為中國找到了石油,為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貢獻,依據地質學理論,進行地震預報工作。
解析:第(1)問緊扣材料中李四光與外國地質界人士的斗爭和不畏艱辛,爬山涉水收集冰川資料分析。
第(2)問結合教材及材料從確認中國第四紀冰川存在、尋找石油、預報地震等方面歸納。
10.參考答案:(1)針對外國專家斷言“中國沒有第四紀冰川”問題,李四光提出“讓事實說話”,進行大量考察,確認中國存在第四紀冰川;針對外國人宣稱“中國貧油論”問題,李四光依據地質力學理論,進行大規(guī)模石油普查,相繼在松遼平原、華北平原找到了大慶、勝利、大港、華北等大油田,使中國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
(2)周恩來總理稱他為一面旗幟,是指李四光早年參加辛亥革命,是一位舊民主主義的革命者,新中國成立后,毅然回國,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是新中國科技工作者的典型代表和榜樣。他身上體現了愛國主義精神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一是李四光為中國的地質事業(yè)和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是中國科技工作者的典型代表和榜樣;二是為促進中國地質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的社會主義建設的科學人才。
解析:第(1)問結合教材中李四光打破的兩個“洋神話”即中國不存在第四紀冰川和中國“貧油論”分析。
第(2)問結合李四光的一生歷程分析。
第(3)問結合李四光對中國的貢獻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