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物理 自由落體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資源ID:2623855
資源大?。?span id="oalqfw0" class="font-tahoma">34.50KB
全文頁數(shù):7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自由落體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自由落體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必修1
課題:探究自由落體運動
教材:人教版高一物理
課時:2課時
一、教材分析
《自由落體運動》是人教版高一第二章第五節(jié)內容。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理想化模型,它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具有特殊地位。
教材將自由落體運動放在此處有兩個原因:其一,它是我們前面學習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一種特例;其二,在它的定義中,用了“僅在重力作用下”的定義,初步滲透了用力的觀點研究運動的方法。由此可知,本節(jié)課的內容既是前面運動學的延續(xù),又是下一章牛頓運動定律的序幕,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由于受到日常生活的影響,學生對于“重的物體下落的快,輕的物體下落的慢”印象很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做好演示實驗就顯得尤為重要。
學生在學習本節(jié)內容以前,已經在前面的學習中掌握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相關知識,具備了學習本節(jié)課內容的基本知識。
三、三維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明白影響物體下落快慢的主要因素是空氣阻力,在忽略空氣阻力時物體下落快慢相同;
(2)掌握自由落體運動的定義及條件。
2.過程與方法
(1)學會運用理想化方法,體驗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物理學研究方法,并能將實際問題轉化為自由落體運動的模型進行處理;
(2)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物理實驗,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進行合理地假
假設與猜想,最后進行驗證,這也是物理學中研究問題的一般方法。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 )在教學中滲透對物理方法的教育,使學生體會對問題的研究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
(2)通過提問,鼓勵、啟發(fā)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大膽發(fā)言,促進課堂和諧氣氛,使學生在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知識,感悟學科價值魅力。
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幫助學生改正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重的物體下落的快”這個錯誤觀念;
2.自由落體運動的定義及條件。
難點:對“物體下落的快慢與物體輕重無關”這個觀念的認識。理解空氣阻力是影響物體下落快慢的主要因素。
突破方法:落體運動在生活中比較常見,學生很容易根據(jù)生活經驗形成錯誤的觀念,認為“物體越重,下落越快”,這種觀念對于學生建立“自由落體運動”的正確概念是非常不利的。為了突破這個難點,采取用實驗演示的方法來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自由落體概念。
五、教學策略方法
新課程倡導探究式學習,強調科學與社會、生活實踐的聯(lián)系,強調對過程和方法的學習。為了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本節(jié)課以情景創(chuàng)設與實驗探究相結合為主,充分體現(xiàn)新課標強調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要求,將物理情景、實驗探究與邏輯推理結合在一起,滲透了對學生的實驗技能、探究意識、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采取多媒體教學與啟發(fā)式教學相結合的方法。
具體處理方式是:一、在課堂教學上首先通過設疑,引起學生的主動思考,然后通過演示實驗,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活躍課堂的氣氛。教師提示,讓學生思考、討論,先讓學生得出自己的結論后,教師總結出自由落體運動的定義。由此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合作能力,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輕松而高效。
六、教學準備
課件、電腦及投影等多媒體設備。
七、教學流程圖
演示實驗1
演示實驗2
演示實驗3
欣賞秋雨秋葉美景
導入新課
引出問題: 物體下落的快慢與輕重有什么關系?
物體下落的快慢與輕重無關關。
影響物體下落快慢的主要因素是空氣阻力
阿波羅登月
實驗
牛頓管實驗
排除掉空氣阻力時,輕重不同的物體
下落快慢相同
總結得到自由落體運動的定義
分析出自由落體運動條件及模型
八、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1.引入新課
從生活中的實例中提出問題:輕重不同物體下落快慢是否相同?
觀看圖片
并思考
激發(fā)興趣,引入新課
2.實驗演示
演示1.同一高度同時釋放一塊兒石頭和一張紙片,請觀察兩物體是否同時落地;
演示2.半張紙片揉成紙團與一張完整的紙,重復以上實驗;
演示3.張紙片與一張紙片揉成的紙團,重復以上實驗;
演示4.進行牛頓管實驗,讓牛頓管中分別充滿空氣、出部分空氣、完全排除空氣,觀察羽毛、軟木塞、玻璃球下落的快慢情況。
演示5.介紹阿波羅登月實驗
觀察實驗現(xiàn)象,對比分析實驗結論、思考物理規(guī)律,同桌討論、推理、得出:物體下落快慢與輕重無關,空氣阻力是影響物體下落快慢的主要因素。
學生觀察討論得出:在排除空氣阻力時,輕重不同的物體下落快慢相同
培養(yǎng)學生觀察實驗的習慣
做好演示實驗,讓學生獲得直接的感性認識
3自由落體運動定義以及條件
結論:物體下落的快慢與物體本身輕重無關,主要由空氣阻力影響
引導學生得到①:自由落體運動的定義。②: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及理想化思想的介紹。
認真思考并得到結論
學會運用理想化方法,體驗抓主忽次的物理學研究方法
4.知識小結
本課知識要點及結構、體現(xiàn)的思想方法
觀看、聽講
知識和方法兩方面的小結,能有效幫助學生梳理本節(jié)課的知識和內容。
5.作業(yè)
思考一下我們生活中哪些現(xiàn)象應用了自由落體運動
聽作業(yè)內容
課后獨立完成,培養(yǎng)學生應用能力。
九、 教學效果反思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充分體現(xiàn)新課改精神,創(chuàng)設物理情景,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出發(fā)點,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課堂上來看:一、學生喜歡觀察物理情景,也喜歡表達自己的看法,多數(shù)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和交流。二、自主實驗探究過程中,學生進行猜想和設計實驗時,思維活躍,主動參與。整個課堂教學中,改變了重知識傳授、輕學習過程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利用物理情景與實驗探究相結合,讓學生人人參與,主動探究,真正在課堂上動起來。學生主動性強,反應熱烈,氣氛活躍,效果良好。
當然在這節(jié)課中我也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如有個別學生動手能力差,看別人操作后才動手做實驗;少數(shù)同學受日常生活影響較深,不能很容易改變“物體越重下落越快”這個錯誤觀念。
十、板書設計
自由落體運動
一、自由落體運動的定義
物體僅在重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
二、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
(1)靜止,V0=0;
(2)只受重力,不受其它力或者其它力可以忽略不計。
物體在實際生活中下落除受重力外還受到空氣阻力,因此自由落體運動其實為一種理想化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