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歷史《商鞅變法》教案7 人民版選修1.doc
-
資源ID:2624895
資源大?。?span id="lcfskxx" class="font-tahoma">37KB
全文頁數(shù):4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9-2020年高中歷史《商鞅變法》教案7 人民版選修1.doc
2019-2020年高中歷史《商鞅變法》教案7 人民版選修1
【教學目標】
1、 知道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改革的基本史實,認識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時代特征。
2、 了解商鞅變法的具體措施和內(nèi)容,認識其特點。
3、 探討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
【教學重點】
1、 了解商鞅變法的背景、具體措施。
2、 分析商鞅變法的特點以及所體現(xiàn)的時代特征。
3、 從商鞅變法的結果分析這場變法的歷史作用。
【知識結構】
目的:富國強兵
措施:經(jīng)濟、政治、軍事、社會風尚(具體作用)
影響:使秦國富強,為后來統(tǒng)一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性質(zhì):封建地主階級的政治改革
背景
大動蕩 分封制趨于瓦解,諸侯紛爭。
大融合 各民族之間走向融合,國家出現(xiàn)統(tǒng)一的趨勢。
大變革
經(jīng)濟上:鐵犁牛耕出現(xiàn),生產(chǎn)力發(fā)展,封建土地私有制產(chǎn)生。
政治上:為滿足新興地主的政治需要,實現(xiàn)富國強兵,各國紛紛變法。
思想上:“百家爭鳴”
商鞅變法
【教學過程】
一、商鞅變法的背景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動蕩、大融合和大變革時期。
1、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分封制趨于瓦解,諸侯紛爭。
2、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民族之間走向融合,國家出現(xiàn)統(tǒng)一的趨勢。
3、 春秋戰(zhàn)國時期也是大變革時期。
在經(jīng)濟上 ,隨著鐵犁牛耕出現(xiàn),生產(chǎn)力獲得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封建土地私有制也隨之確立起來,出現(xiàn)了新興地主階級。
在政治上,為滿足新興地主階級的政治需要,實現(xiàn)富國強兵,各國紛紛變法。
在思想上,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的活躍局面。而法家思想順應了時代的需要成為變法的思想理論武器。這一時期法家的代表有商鞅等人。
二、商鞅變法的時間:第一次公元前356年第二次公元前350年
三、商鞅變法的指導思想:法家理論
四、商鞅變法的目的(宗旨):富國強兵
五、商鞅變法的性質(zhì):封建地主階級的改革
六、商鞅變法的措施:
1、以農(nóng)求富的經(jīng)濟改革 2、加強中央集權的政治改革
①廢井田,承認土地私有。 ①實行什伍戶籍制度,實行連坐法
②重農(nóng)抑商、獎勵耕織。 ②推廣縣制
③統(tǒng)一度量衡 ③制定秦律
3、提高戰(zhàn)斗力的軍事改革:獎勵軍功,實行軍功爵制。
4、加強思想控制的文化改革:“燔詩書而明法令”
5、改革舊俗:“塞私門之請”,移風易俗。
七、商鞅變法的特點:實行最徹底;措施最全面;
為期最長久;影響最深遠。
八、商鞅變法的結果:商鞅雖死,而秦卒行其法
九、商鞅變法的作用:
1、經(jīng)濟上從根本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促進了秦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2、政治上封建國家機器更加健全,有利于中央集權制度形成。
3、軍事上極大地提高了秦軍的戰(zhàn)斗力,使秦國在兼并戰(zhàn)爭掌
握了主動權。
總之,變法為秦國的富國強兵和后來秦統(tǒng)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十、商鞅變法的局限:
1、輕視教化,嚴刑峻法。
2、加重對人民的剝削和壓迫。
3、未與舊制度、文化劃清界限(承認占有奴隸的合法性)
4、文化高壓政策,壓制工商業(yè)對后來的秦朝產(chǎn)生了消極影響。
【課堂反饋】
1、1、有關商鞅變法的兩幅圖片
2、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
——《史記 商君列傳》
3、“自古趨民在誠信,一言為重百金輕。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王安石《詠商鞅詩》
請回答:
(1)商鞅為什么要“城門立木”?為什么要“舌戰(zhàn)群雄”?舌戰(zhàn)會爭論什么?
(2)為什么會出現(xiàn)“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钡木置??這對后來的變法會產(chǎn)生什么不利的影響?
(3)王安石自己也是改革家,他從商鞅變法中得到了怎樣的啟發(fā)?王安石的詩主要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鼻匦⒐唬骸吧?!”以衛(wèi)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熊姽φ摺⒏饕月适苌暇?。為私斗者,各以輕重被刑大小??姡╩iao)力本業(yè)、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收為奴。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
——《史記商君列傳》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避親近。法及太子,黥劓師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苏f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親者身危。今秦婦人嬰兒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為主,大王更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也,愿大王圖之?!?
——《戰(zhàn)國策秦策一》
材料三、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zhàn)之賞,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然王制遂滅,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有國強者兼州域,而弱者喪社稷。
——《前漢書食貨志》
材料四 商君相秦十午,宗室貴戚多怨望者?!逶露匦⒐洌恿?。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發(fā)吏捕商君?!鼗萃踯嚵焉叹葬撸唬骸澳缟眺狈凑?”遂滅商君之家。
——《史記商君列傳》
回答:
(1)商鞅變法的理論基礎是什么?變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何在?
(2)根據(jù)材料概括指出商鞅變法的主要內(nèi)容。(逐條列出,不得摘抄原句)
(3)據(jù)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商鞅變法產(chǎn)生了哪些主要的社會影響?
(4)據(jù)材料四分析,導致商鞅悲慘結局的原因是什么?你從中有何認識?
參考答案
1、2、(1)取信于民,為正式變法奠定輿論基礎。舌戰(zhàn)群臣的目的是駁斥保守派的錯誤觀點。舌戰(zhàn)的內(nèi)容主要是商鞅即將變革的新法內(nèi)容。
(2)商鞅的新法觸及到了貴族勢力的根本利益。貴族勢力對商鞅變法進行攻擊和破壞,阻礙了變法進程。孝公死后,對商鞅進行迫害,影響了整個變法的效果。
(3)他從商鞅變法的總結中得出,政府有令必行對于變法的效果尤為重要。表達了對商鞅變法環(huán)境的羨慕。
2、(1)法家思想。秦孝公的支持;“賞罰分明”、公平無私。
(2)按軍功賞罰;獎勵農(nóng)耕;限制工商業(yè)者的活動;削奪舊貴族特權;廢井田、開阡陌。
(3)社會秩序安定,國力增強;舊制度被廢除,社會各階層的地位發(fā)生了巨大變化。
(4)變法觸動了舊貴族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政治支柱。改變舊制度的改革總會遭到舊勢力的阻撓,改革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價才能換取社會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