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裝配圖網! | 幫助中心 裝配圖網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首頁 裝配圖網 > 資源分類 > DOC文檔下載  

2019-2020年高考歷史二輪復習 考點規(guī)范練23 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doc

  • 資源ID:2663122       資源大小:95.50KB        全文頁數:4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支付寶登錄   QQ登錄   微博登錄  
二維碼
微信掃一掃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9.9積分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查詢和重復下載(系統(tǒng)自動生成)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賬號:
密碼:
驗證碼:   換一換
  忘記密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2019-2020年高考歷史二輪復習 考點規(guī)范練23 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doc

2019-2020年高考歷史二輪復習 考點規(guī)范練23 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 一、選擇題 1.(xx浙江稽陽聯誼學校二模)下列是關于蘇俄(聯)在1913—1925年經濟發(fā)展情況的表格。對此分析不恰當的是(  ) 項目 1913年 1920年 1925年 農業(yè)總產值(%) 100 67 112 種植業(yè)(%) 100 64 107 畜牧業(yè)(%) 100 72 121 工業(yè)總產值(%) 100 13.8 108.1 A.農業(yè)生產在1920年顯著下降是由于蘇俄實施余糧征集制 B.經濟發(fā)展的曲折背后是這一時期國家社會生產關系的急劇變動 C.國家工業(yè)化方針的實施促成蘇聯工業(yè)1925年迅速發(fā)展 D.1920年工業(yè)生產的低谷與長期戰(zhàn)爭與社會動蕩有關 2.1920年夏秋,斯摩棱斯克實行了特殊的“小新經濟政策”。據10月份匯報可知,這里的糧食征收從9月1日開始,到10月1日就完成了任務,而其他地區(qū)幾乎要拖延一整年時間。這一政策的實施(  ) A.為實施新經濟政策提供了現實依據 B.說明余糧收集制已經完成歷史使命 C.為國內戰(zhàn)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D.標志著蘇聯新經濟體制的建立 3.列寧指出:“1921年開春以來,我們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義的辦法來代替原先的行動的辦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謂改良主義的辦法,就是……活躍商業(yè)、小企業(yè)、資本主義,審慎地逐漸地掌握它們,或者說,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們活躍起來的范圍內對它們實行國家調節(jié)?!辈牧现小案牧贾髁x的辦法”實際上是(  ) A.對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補充 B.對舊的社會經濟結構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C.強調多種所有制經濟齊頭并進 D.合理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發(fā)展生產 4.1928年,蘇聯按照國家計劃在烏拉爾地區(qū)建設兩個鉀礦礦井,一個由蘇聯自主建設,另一個由德國公司負責。這反映出蘇聯在工業(yè)化初期(  ) A.缺少基本的技術基礎 B.突破了計劃經濟指令的制約 C.依賴外資建設重工業(yè) D.采用新經濟政策的某些做法 5.下表反映的是蘇俄(聯)農業(yè)發(fā)展情況,對表內信息解釋不準確的表述是(  )   年份 項目   1913 1921 1923 1925 糧食作物耕種面積(萬公頃) 9 446 6 620 7 860 8 730 糧食作物產量(億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A.連年戰(zhàn)爭給俄國經濟造成嚴重破壞 B.新經濟政策使農民與市場發(fā)生了聯系 C.新經濟政策使農民獲得了土地 D.新經濟政策兼顧了國家和個人的利益 6.下表是蘇聯20世紀二三十年代糧食產量的統(tǒng)計數據。出現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代 1925—1927年 1928—1932年 1933—1937年 年均糧食產量(萬噸) 7 527 7 360 7 290 A.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的推行 B.西方國家的經濟封鎖 C.集體化農業(yè)政策的推行 D.玉米種植推廣受阻 7.美國人科恩在《布哈林》一書中說:“斯大林的政策人為地制造了1932—1933年的饑饉,俄國歷史上最可怕的饑饉。”50多年后《真理報》報道:“1932年和1933年冬春相交之際,餓死的人有三四百萬?!边@兩則材料反映的本質問題是(  ) A.蘇聯經濟的緩慢發(fā)展 B.新經濟政策不適合蘇聯的國情 C.蘇聯經濟受到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嚴重干擾 D.斯大林模式存在嚴重的弊端 8.西方史學家評論蘇聯經濟體制:“盡管蘇聯取得了五年計劃的成就,但蘇聯社會在大多數西方人看來,似乎并不是一個值得效仿的社會主義樂園?!毕铝心苤芜@一觀點的史實有(  ) ①日用生活品短缺 ②取消商品貿易?、蹖嵭泄潭ǖ募Z食稅 ④國民經濟比例失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下表是1926—1940年蘇聯重工業(yè)、輕工業(yè)和農業(yè)的發(fā)展狀況。由此可見,蘇聯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道路所呈現的特點有(  ) 增長 年均增長速度 重工業(yè) 18.4倍 21.2% 輕工業(yè) 6.2倍 14.1% 農業(yè) 26% 1.5% ①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跔奚r業(yè)片面強調重工業(yè) ③社會消費水平難以得到提高?、車医洕鷮嵙Υ蠓认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0.“沒有自由的秩序和沒有秩序的自由同樣具有破壞性?!币韵履苷f明這一觀點的是(  ) A.十月革命的成功 B.五四運動的爆發(fā) C.斯大林體制的僵化 D.古巴導彈危機的出現 11.俄羅斯歷史學家普羅科菲耶夫在《論蘇聯的改革》中分析說:戈爾巴喬夫改革時,“比如賣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態(tài)學家的壓力下,同時關閉了所有生產洗滌設備的工廠,造成洗滌用品短缺……這類決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說明戈爾巴喬夫改革(  ) A.是導致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 B.在國家經濟決策問題上的隨意性 C.在經濟領域完全背離了社會主義原則 D.繼續(xù)采用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 12.蘇聯解體以后,俄羅斯試圖建立西方式的民主,搗毀一切具有社會主義和計劃色彩的事物,并最終投入所謂新自由主義的懷抱。然而,這給俄羅斯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等各個方面帶來了嚴重后果,俄羅斯的人均收入、生活水平、社會保障等方面都大不如蘇聯時期。以上材料說明了(  ) A.蘇聯社會主義制度瓦解的必然性 B.蘇聯社會主義實踐并不是一無是處 C.蘇聯解體后,俄羅斯走上了世界文明的正道 D.蘇聯解體是蘇聯社會主義改革的必然結果 二、非選擇題 13.蘇俄(聯)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曾取得輝煌的成就。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斯大林成為蘇聯最高統(tǒng)治者之后,很快結束了列寧的新經濟政策,擊敗了堅持新經濟政策的布哈林,1929年公開宣布停止實施新經濟政策,在全國范圍內加速開展農業(yè)全盤集體化和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運動,在事實上采納了托洛茨基的“超工業(yè)化”的建國思想。 ——《蘇聯的顏色革命始于赫魯曉夫》 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斯大林時代的經濟政策與新經濟政策相比有哪些重大調整。 14.宣傳海報是一種特殊的政治藝術品。下面是蘇聯20世紀前期的一組海報。 請回答: (1)圖1為新經濟政策時期的海報,指出圖1和圖2所含信息之間的聯系。比較這一時期的工業(yè)政策與以后斯大林工業(yè)化政策有何不同。試從理論和實踐的視角評價新經濟政策。 (2)對圖像研究者來說,繪畫作品并不簡單地只是用于觀賞,而是用來“解讀”。圖3為工業(yè)化時期的宣傳海報,判斷其所含信息是否準確,并說明理由。與其他圖像史料相比,宣傳海報有什么特點? 考點規(guī)范練23 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 1.C 解析:蘇聯工業(yè)1925年迅速發(fā)展,是因為蘇聯實行了新經濟政策,與國家工業(yè)化方針無關,故C項分析錯誤,符合題意。 2.A 3.D 解析:本題考查新經濟政策。國內戰(zhàn)爭結束后,蘇俄繼續(xù)執(zhí)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引發(fā)了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1921年春,蘇俄實行新經濟政策,它的特點即合理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發(fā)展生產,據此排除A、B、C三項,答案選D項。 4.D 解析:“另一個由德國公司負責”符合“國家暫時無力經營的企業(yè)允許本國和外國資本家經營”內容,故正確答案為D項。蘇聯自主建設一個礦井,說明技術沒問題,A項錯誤;此時計劃經濟體制尚未確立,B項錯誤;C項與史實不符,也不能由題意推出。 5.C 解析:從新經濟政策的內容可知C項說法錯誤,新經濟政策與土地分配沒有關系,故只有C項符合題意。 6.C 7.D 8.D 9.C 解析:從增長速度看,農業(yè)發(fā)展過慢導致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反映了蘇聯犧牲農業(yè)片面發(fā)展重工業(yè)的現實;農業(yè)發(fā)展緩慢影響社會消費水平的提高。到1937年,蘇聯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工業(yè)強國,因此④錯誤。 10.C 11.B 解析:斯大林體制的弊端是導致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A項錯誤;戈爾巴喬夫改革背離了社會主義原則,但是,題目中的兩個示例無法說明此點,C項錯誤;戈爾巴喬夫改革突破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體制,D項表述錯誤。 12.B 13.參考答案:①向社會主義過渡方式上:從間接向社會主義過渡的路線到直接過渡。 ②所有制結構上:從多種所有制并存到單一的公有制。 ③經濟管理體制上:從計劃和市場調節(jié)并存到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 ④分配制度上: 從按勞分配到絕對平均主義。 14.參考答案:(1)聯系:新經濟政策的實施為實現工業(yè)化奠定基礎。 不同:改變部分企業(yè)的國有性質,實行租讓制;單一的公有制經濟(國家占有絕大部分生產資料),高度集中管理。 評價: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學說,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恢復經濟,鞏固工農聯盟(穩(wěn)定政治局勢)。 (2)不準確。忽視輕工業(yè)發(fā)展,輕、重工業(yè)比例失調。 特點:宣傳海報多與重要事件有關;有明顯的傾向性。

注意事項

本文(2019-2020年高考歷史二輪復習 考點規(guī)范練23 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doc)為本站會員(tian****1990)主動上傳,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