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裝配圖網(wǎng)! | 幫助中心 裝配圖網(wǎng)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首頁 裝配圖網(wǎng) > 資源分類 > DOC文檔下載  

陪審制度沿革與利弊

  • 資源ID:26785841       資源大小:18.82KB        全文頁數(shù):6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22積分
快捷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支付寶登錄   QQ登錄   微博登錄  
二維碼
微信掃一掃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22積分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查詢和重復下載(系統(tǒng)自動生成)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賬號:
密碼:
驗證碼:   換一換
  忘記密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陪審制度沿革與利弊

陪審制度沿革與利弊 「提要」陪審制度已是當前司法改革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文章主要介紹了英、美法系的陪審制度和大陸法系的參審制度,并比擬了兩者各自的利弊。在此根底上,對我國采用的人民陪審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完善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陪審制度/參審制/人民陪審制 美國學者JohnPRichert區(qū)分了三種民眾參與司法的類型,即平民法官當前,在英格蘭和威爾士,90%的刑事案件并沒有陪審團參與。盡管根據(jù)1967年公布、1971年修改的?刑事審判法?,修改了有關使各陪審團成員必須“一致裁判〞的原那么,允許陪審團可以以10∶2、10∶1甚至9∶1通過作出被告有罪的決定,但陪審團審理的案件僅占全部民事案件的1%,這些案件主要是欺詐和誹謗的案件。在所有案件中,陪審團參與的案件大約占5%。二、參審制的沿革與利弊 參審制主要是在大陸法系國家采用的。在德國,古代日耳曼人曾有在部族內(nèi)審判某人應聽取民眾意見的習慣,三、我國的人民陪審制度 嚴格地說,我國的陪審制雖然在名稱上稱為“陪審〞,但與英美國家的陪審制完全不同,其在形式上實際上與大陸法國家的參審制是極為相似的。我們所說的陪審,實際上是指參審。因為我國并沒有區(qū)分事實審和法律審,陪審員只是與法官組成合議庭參與審判,其本身并不能獨立地進行審判。當然,我國的人民陪審員制度表達的是社會主義的司法民主,其在性質(zhì)上與大陸法系的參審制是有區(qū)別的。然而,多年來由于各個方面的原因,陪審制度尚未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鑒于我國現(xiàn)行的陪審制存在著不少問題,許多學者建議應舍棄只陪不審、形同虛設為特點的人民陪審員制度,代之以真正意義上的陪審團制度。這就是說,要借鑒英美國家的陪審團制度,將陪審團與法官行使職權的活動分開,由陪審團負責對案件的事實的審理,而由法官僅負責適用法律。應當看到,我國審判方式的改革,促使傳統(tǒng)的職權主義甚至趨職權主義向?qū)怪品较?。當事人主義的審判方式逐漸引入到庭審活動中,這就為陪審制度的采用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因為陪審制必然要求陪審員以消極的姿態(tài)和冷靜旁觀者的地位,認真聽取當事人雙方的意見和辯論,陪審制與當事人主義的審判方式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而與職權主義那么是相互矛盾的。如果實行陪審制,能夠形成對法官行使權力的強有力的制約、有效的防止以權謀私和貪贓枉法等行為,尤其是完全由民間人士充當陪審員,其不會聽命于任何外來的干預,有助于促使司法的獨立,可以說實行陪審制會解決許多問題。陪審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強化司法的獨立,增強人民對司法的信任。由民眾組成陪審團參與審判可以排除任何外來的對司法的干預,使司法保持獨立性。通過民眾參與司法過程,可以促使職業(yè)法官過多的考慮社會生活實踐,在裁判過程中,也要更多的依一般人的思考方式以及一般人所能了解的語言來進行裁判,從而可以增強民眾對司法的認同和信任,也可使民眾對司法程序產(chǎn)生更深的印象,尤其是民眾能夠認識到判決的達成與民眾之間有密切聯(lián)系,因此能夠密切地關注裁判過程及判決結果,并能對裁決結果所形成的規(guī)那么產(chǎn)生認同感,這就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普通法作為判例形成的規(guī)那么能夠為英美法國家的民眾所認同。民眾參與審判,提供了豐富的民間生活經(jīng)驗,尤其是在刑事案件中,陪審員其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與生活方式與被告較接近,較之于社會環(huán)境隔膜的法官,更容易了解被告的心理及其所處的狀況。可見陪審員的知識可以彌補法官的缺乏。由陪審團參與審理,可以使司法更貼近社會生活,更能反映民意。由12人組成陪審團,可以集思廣益,減少錯誤的發(fā)生。由陪審團審理,可減少職業(yè)法官先入為主的偏見或成見,陪審團一般能做到客觀而又耐心地聽訟,并可促使其在裁判中兼顧法律與人情,努力使裁判反映民情和民意。 陪審制雖然有著上述優(yōu)點,然而,也不可防止地具有不少缺陷,在某些大陸法系國家如法國、德國之所以逐漸放棄陪審制而采取參審制,而亞洲一些繼受英美法的國家3.采取陪審制導致訴訟程序復雜、費用過大。一方面,組成一個為當事人及法官均能接受的陪審團,本身是一件十分復雜的工作,常常要消耗許多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面,因陪審團的裁決大多采取一致同意或絕大多數(shù)人同意的程序,因不能獲得一致同意或絕大多數(shù)人同意,不僅不能作出裁決,案件也要重新審理,造成大量的時間和金錢的浪費,使案件的審理時間拖延。英國從13世紀便要求陪審團的裁決必須一致同意陪審制所具有的積極作用仍有待于進一步開掘和認識。從采納陪審制的國家的情況來看,出現(xiàn)一種矛盾的現(xiàn)象,一方面,在英國,陪審制度作用日趨減少,一些采納陪審制的國家后改行參審制我認為上述觀點不無道理,但必須要看到,盡管目前人民陪審制度并沒有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許多陪審員參與審判工作的意識并不強,甚至完全持應付的態(tài)度,我們絕不能據(jù)此而認為陪審制度可有可無,甚至應當取消。人民陪審制度是由國家憲法和法律所確認的一項民主和法律制度,是我國廣闊人民參與國家政權建設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國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司法權從根本上來源于人民的授予。在我國社會主義條件下,對司法的民主監(jiān)督,表達了我國國家的性質(zhì)。依據(jù)憲法規(guī)定,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一切權利屬于人民,人民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并有權對法律的實施包括司法活動實行監(jiān)督,以人民的權利制約司法權,從而使司法權保持其應有的人民性,是保障裁判公正的有效措施,司法機關應由權力機關產(chǎn)生并應當認真向權力機關負責,要通過貫徹落實陪審制,使民眾參與審判分享審判的權利。在資產(chǎn)階級國家都十分強調(diào)普通民眾參與司法審判活動,并將其作為司法民主的重要,那么在我國社會主義條件下,更應該吸收廣闊人民群眾參與審判工作,從而充分實現(xiàn)社會主義的司法民主,哪怕這種民主僅僅具有宣示作用,也說明該制度的存在還是必要的。陪審員與法官組成合議庭共同審理案件,只能使司法得到民眾的廣泛認同,而不可能使司法與民眾保持一定的距離。此外,在我國現(xiàn)有的情況下,陪審制度至少還可以發(fā)揮如下作用: 第一,有利于促進司法的獨立。增強司法的獨立性,應當是當前司法改革和保障司法公正的重點。由一般民眾參與司法審判,可以促使合議庭擺脫過多的行政干預以及法院內(nèi)部上級領導的干預。因為民眾本身頭上并沒有烏紗帽,因此可能并不害怕拒絕干預而丟烏紗帽的危險。如果裁判的意見是由法官與陪審員共同作出的,至少可以減輕法官在作出裁判時所實際承受的法官可以裁判需要由合議庭集體作出為由,而抵抗外來的干預。 第二,有利于建立對司法的民主監(jiān)督機制。任何權力如不受到必要的監(jiān)督和制約,必然會導致腐敗,司法權也同樣如此。不受監(jiān)督的司法權只能會導致司法的專橫和腐化。當前在司法改革過程中,需要強化司法的獨立性,但司法的獨立性必須有司法的民主性與之配套。這就是說,法官應享有獨立的司法權,但同時應接受國家機關和社會的民主監(jiān)督。民眾作為陪審員參與審判,并不僅僅只是表達抽象的司法民主的意義,而能夠表達具體的民主監(jiān)督的內(nèi)容。在當前司法腐敗極為嚴重的情況下,這種監(jiān)督十分必要,一方面通過陪審員與法官共同審判有利于催促法官嚴格執(zhí)法,通過民眾的參與,也促使司法進一步公開,防止司法的“黑箱作業(yè)〞現(xiàn)象。另一方面,陪審員與法官共同審判也有利于減少司法腐敗,保障司法的民主公正,因為參與審判的法官只有一個或者都是與其關系密切的同事,那么一個人敢于貪贓枉法的時機比擬大。如果一個法官與數(shù)個其不相識的陪審員共同審判那么該法官在各種誘惑面前必然要三思而后行。第三,落實陪審制度有利于促進審判方式改革。一方面,審判方式改革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是建立審判的民主制。在審判過程中,審判方式的民主性不僅是正當程序的要求而且也是司法民主性的要求,落實審判民主需要加強合議庭的職權,這就需要充分發(fā)揮人民陪審員的作用,使陪審員不僅要參與審理,而且要參與案件的裁判,徹底改變過去那種“陪而不審,合而不議〞的現(xiàn)象。另一方面,審判方式改革需要落實公開審判制度,而搞好公開審判也必須要使陪審員真正履行職責,在公開審判過程中發(fā)揮陪審員的作用。 第四,彌補法官知識的缺乏。陪審員熟悉社會生活,一些陪審員也具有特殊的生活經(jīng)歷和技術特長,從而在審判中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案情,提出意見,從而彌補法官知識經(jīng)驗的缺乏,尤其是陪審員參與審判,也可以將民眾所具有善惡觀念、是非觀念帶進審判過程并以此對案件作出判斷,這有利于幫助法官克服其有可能出現(xiàn)的官僚色彩。尤其是陪審員參與審判,與法官共同討論、集思廣益,可以減少司法裁判中的獨斷專行現(xiàn)象。 第五,通過陪審制使民眾參與審判過程,可以使民眾認識到某個裁判是由法官與陪審員共同作出的,是通過民眾參與司法的過程達成的,這就可以加深民眾對司法的認同,減少法官與民眾之間的隔膜,促進民眾對司法的關心。并能通過這種對司法的關注,而增強一般民眾的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 應當看到,陪審員可能會受到物質(zhì)利益誘惑,甚至也可能循私枉法。但這一現(xiàn)象是可以通過制度的完善來預防和防止的,需要通過程序的完善,盡可能減少腐敗的時機,例如對陪審員應采取臨時挑選,在審理過程中盡可能做到不間斷的審理,陪審員一旦參與案件的審理那么應住在法院內(nèi)部或較為封閉的地點,每個案件都要選擇不同的陪審員等。通過這些措施的采用,是可以減少陪審員的腐敗現(xiàn)象的。 關于費用的支出,這確實是目前所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應當看到如果沒有陪審員參與審判,也要由法官組成合議庭審理,同樣也要支付相應的費用,所以實行陪審的應支付的費用,是司法制度的實施所應當承當?shù)馁M用,理應列入法院經(jīng)費,由國家財政予以保障。此外,陪審員參與審判其所在的單位也要在時間上給予充分的保障。 從兩大法系的比擬分析可以看出,陪審制與參審制相比擬,各有利弊。參審制可以防止陪審制下的繁瑣的程序、龐大的支出、法官與陪審團之間的矛盾、因陪審團不懂法律而造成的裁判不公等問題,而陪審制又具有真正發(fā)揮民眾在分享審判權、監(jiān)督法官行使審判權等方面的作用。我國的人民陪審制度雖然與參審制極為相似,但也不完全相同。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我們可以在我國多年來的人民陪審制度的經(jīng)驗根底上,通過借鑒兩大法系的經(jīng)驗,探索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民陪審制度。根據(jù)目前我國陪審制度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我認為應作如下改革: 第一,人民陪審員參與陪審的程序不夠健全。例如在哪些案件中應吸收陪審員參與陪審、當事人在何種情況下可要求陪審員回避、陪審員的具體職責是什么、陪審員與審判員的比例如何確定,等等,都缺乏具體的程序性規(guī)定,因此在實踐中許多問題都由承辦案件的法官或其他人根據(jù)案件的需要決定,從而具有一定的隨意性。我認為,在完善程序制度方面,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對陪審員參與審理的案件應當在法律中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根據(jù)我國民事訴訟法第40條的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由陪審員、審判員共同組成的合議庭適用于依照普通程序?qū)徖淼陌讣?。陪審制主要適用于一審案件,這無疑是正確的。這不僅是因為陪審制適用的范圍是有限的,同時也因為陪審制主要適用于基層法院的案件審理,其作用更多的表達在對事實的審理方面。然而,由于該法并沒有規(guī)定哪些案件應由陪審員參與審理,哪些案件僅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因此在實踐中,是否邀請陪審員參與審理案件,完全由法院根據(jù)案件的具體情況和審判案件的實際需要而確定。一審案件是否都實行陪審制,也是值得研究的。從目前全國每年近三百萬一審案件的數(shù)量來看,如果都要通過陪審制進行審理,需要配備近一百萬陪審員,以目前法院的有限經(jīng)費是不可能承當?shù)摹8螞r一審案件中大量的簡易的民事經(jīng)濟案件也不需要實行陪審,否那么不符合效率原那么。哪些一審案件應當適用陪審,許多學者主張應由法律作出明確限定。我認為由法律明確規(guī)定適用陪審的一審案件不一定妥當,因為一方面,法律作出這種限定是十分困難的,另一方面,法律即使作出了限定,但在一個具體的案件中,當事人可能并不希望由陪審員參與審理,如果為當事人強加陪審員,也不符合司法民主的本來含義。我認為,在某一個具體一審案件中,是否應當采取陪審制,應當由當事人自己選擇,而不宜由法律硬性規(guī)定哪些案件必須實行陪審制,這就是說,是否實行陪審制,是當事人所享有的一項程序權利。陪審制度作為一項法定的制度,其設立的宗旨在于使當事人享有要求受到人民陪審員的陪審的權利,從而維護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提出要求陪審那么應當實行陪審,即使當事人未提出,那么法院應征求當事人的意見。從原那么上說,只要雙方當事人提出要求陪審,便應當采取陪審制,如果當事人雙方都不愿實行陪審制,那么法院不能硬性要求實行陪審。如果僅有一方同意而另一方不同意實行陪審制也不應當采取陪審的方式。只有在當事人自愿接受陪審員的陪審情況下,才能充分顯示程序的公正,并使司法審判機構更具有權威性。 第二,關于陪審員的選擇。首先陪審員應由法院進行挑選,并向同級人大常委會報送候選人名單,最后獲得人大常委會批準方能成為正式的陪審員。有一種觀點認為,陪審員應采取選舉制和特邀制相結合,一局部陪審員可由法院在審理各類案件時,分別聘請具有各自專業(yè)的人員和技術特長的公民擔任陪審員,從而以人民陪審員的一技之長來彌補審判人員的專業(yè)知識的缺乏?!沧ⅲ簠⒁妱⒓遗d主編:?新中國民事程序理論與適用?,第117頁?!尺@種強調(diào)陪審員的素質(zhì)的觀點是正確的,但如果不重視人大的選舉,那么是不妥當?shù)?。因為陪審員要行使審判權,必須經(jīng)過人大的同意才具有合法性,如果由法官隨意指定陪審員,那么其指定的陪審員并不具有合法性。法院自身無權決定與他人分享審判權。尤其是隨著我國審判方式的改革,合議庭的職權進一步加強,陪審員的責任更為重大,絕不可由辦案人員隨意指定陪審員,否那么,辦案人員極有可能根據(jù)自己的好惡以及自己的親疏關系來選擇陪審員,從而不利于實現(xiàn)程序的公正和裁判的公正。 陪審員的選擇一定要強調(diào)素質(zhì)和質(zhì)量,應盡可能的吸收一些懂法律或具有各項專門知識〔如、管理等知識〕的人才擔任陪審員。當然,陪審員不一定必須具備專門的技術和知識,因為在特定的案件中,如果涉及特殊的技術和知識,法院可以聘請專家作為證人和鑒定人,不一定必須要聘請到具有某種特殊知識的專家作陪審員。陪審員的數(shù)目不在多而在于精。陪審員素質(zhì)提高了,即可以在審判過程中與法官相互配合地工作,并可彌補法官在某些方面知識的缺乏,適當改變目前法官整體素質(zhì)不高的問題,也可以因陪審員素質(zhì)的提高,而使陪審員有能力參與審判活動并增強對審判活動的熱情和興趣。 陪審員應當經(jīng)過一定時期后進行更換。目前許多法院的陪審員往往不是因陪審某個具體案件才到法院執(zhí)行職務,而是長期借調(diào)到法院工作,有的甚至擔任陪審員長達十年或二十年之久,成了所謂的陪審員專業(yè)戶?!沧ⅲ?民事訴訟法講座?第94頁,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撑銓弳T長期不更換既不能使更多的人參與陪審,也不符合通過設立陪審制而表達司法民主的本來含義,陪審員原那么上只能任期一屆〔四到五年〕。 第三,應當賦予由陪審員和法官共同組成的合議庭的獨立審判權。認真落實陪審制是我國審判方式改革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同時這一措施的采用也需要其他的審判方式改革予以配套。例如貫徹公開審判制度、強化當事人舉證責任制度等都對陪審制度的實行具有配套作用。尤其是需要落實合議庭的職權,廢除在法院內(nèi)部實行由組長、庭長、院長“層層把關、層層審批〞的制度,使合議庭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合議庭在評議時法官應當充分尊重陪審員的意見。我認為可以考慮借鑒我國目前經(jīng)濟糾紛仲裁中仲裁庭的設置方法,實行投票制。合議庭成員每人僅有一票的權利,案件的裁判結果,由合議庭成員投票決定其意見,采取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原那么進行合議。陪審員在投票時不得表示棄權,也不得隨聲附和法官的意見,不同的意見也應詳細記載下來。如果法官與陪審員之間的意見分歧很大,也可以將案件提交給審判委員會討論。如果陪審員的意見得到完全的尊重,那么會吸引人民陪審員參與陪審。 第四,為了增加當事人對司法的信賴和信心,樹立公正裁判的權威性,應當盡可能擴大當事人針對陪審員的名單而選擇陪審員的權力??梢钥紤]借鑒經(jīng)濟糾紛仲裁中仲裁庭的設置方法,由雙方從陪審員名單中各指定一名陪審員,或者借鑒英美國家的經(jīng)驗,允許當事人在不提出充分理由情況下而要求某個陪審員回避,并應允許當事人屢次行使要求陪審員回避的權力。實際上擴大了當事人對司法審判的信賴,可以使司法審判的程序在形式上更為公正、合理。即使一方當事人選擇的陪審員,對該當事人產(chǎn)生偏向性,也不會從根本上改變整個案件的裁判。如果合議庭對案件的裁判存在著重大的分歧意見的情況下,將案件提交審判委員會修改,這就可以防止同某個陪審員產(chǎn)生偏向性意見而造成可能造成不公的后果。 第五,適當提高陪審員待遇。人民法院組織法第32條規(guī)定:“人民陪審員在執(zhí)行職務期間,由原工作單位照付工資,沒有工資收入的,由人民法院給予適當?shù)难a助。〞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由于法院辦案經(jīng)費缺乏,給人民陪審員支付的陪審費也偏低,此種狀況不利于吸引陪審員尤其是一些具有較高素質(zhì)的陪審員參與審判活動?!沧ⅲ簠⒁姵汤祝?人民陪審制度的現(xiàn)狀及思考?,載?人民司法?1997年第5期?!碁榇?,應當盡快提高陪審員待遇。 最后,關于合議庭中審判員與陪審員的人數(shù)比例,法律并沒有作限制性規(guī)定。只要合議庭人數(shù)為單數(shù)即可。從實踐來看,一般都采取由一個審判員、兩個陪審員組成合議庭的方法,看來保持這樣一個比例是適當?shù)?。但是對于特別重大而復雜的案件,也可以考慮增加合議庭中陪審員的人數(shù)。

注意事項

本文(陪審制度沿革與利弊)為本站會員(盧**)主動上傳,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點擊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wǎng)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