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裝配圖網(wǎng)! | 幫助中心 裝配圖網(wǎng)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首頁 裝配圖網(wǎng) > 資源分類 > PPT文檔下載  

中國航空航天發(fā)展史

  • 資源ID:27262818       資源大?。?span id="ngr0m0v" class="font-tahoma">6.63MB        全文頁數(shù):56頁
  • 資源格式: PPT        下載積分:10積分
快捷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支付寶登錄   QQ登錄   微博登錄  
二維碼
微信掃一掃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10積分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查詢和重復下載(系統(tǒng)自動生成)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賬號:
密碼:
驗證碼:   換一換
  忘記密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中國航空航天發(fā)展史

我國載人航天事業(yè)起步于20世紀50年代。1956年2月,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向中央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yè)的意見。當時為保密起見,用“國防航空工業(yè)”這個詞來代表火箭導彈和后來的航天事業(yè)。 永遠的錢學森浙江杭州人,中國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之一。 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世界杰出科學家 1956年3月14日,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召開中央軍委會議,決定按照錢學森的建議,由他組建我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gòu)。1956年10月8日,國防部五院宣告成立。新中國導彈、航天事業(yè)也由此揭開了嶄新的一頁。 周 恩 來 1 9 5 7 年1 0 月4 日,蘇聯(lián)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 1957年12月24日,一輛從莫斯科出發(fā)的專列抵達北京。車上除102名蘇聯(lián)火箭技術人員外,還有一份蘇聯(lián)“還給”中國的厚禮兩發(fā)P1近程地地導彈。 蘇聯(lián)的樣彈讓中國人看出了名堂。之后,我國一些科學家建議開展我國衛(wèi)星工程的研究工作。中國科學院由錢學森、趙九章等負責擬訂發(fā)展人造衛(wèi)星的規(guī)劃草案,代號為“5 8 1 ”任務。1 9 5 8 年4 月,幾千里之外的大漠開始興建我國第一個運載火箭發(fā)射場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 1958年 5月 17日 , 毛 澤 東 主 席 在 中 共 八大 二 次 會 議 上 提 出 : “我 們 也 要 搞 人 造 衛(wèi)星 。 ” 1 9 6 1 年6 月3 日,中國科學院召開星際航行座談會。此后錢學森在星際航行概論一書中提出用一架裝有噴氣發(fā)動機的大飛機作第一級運載工具,用一架裝有火箭發(fā)動機的飛機作第二級運載工具的天地往返運輸系統(tǒng)的設想。 1963年 , 中 國 科 學 院 成 立 星 際 航 行 委 員會 , 研 究 制 定 星 際 航 行 長 遠 規(guī) 劃 。 在 “東 風 ”二 號 導 彈 試 驗 成 功 以 后 , 1965年 1月 8日 , 錢 學 森 正 式 向 國 家 提 出 報 告 , 建 議早 日 制 定 我 國 人 造 衛(wèi) 星 的 研 究 計 劃 。 聶 榮臻 很 重 視 錢 學 森 的 建 議 , 指 出 “只 要 力 量 上有 可 能 , 就 要 積 極 去 搞 ”。 中 央 專 門 委 員 會經(jīng) 過 多 次 召 開 會 議 研 究 , 批 準 了 我 國 第 一顆 人 造 衛(wèi) 星 的 規(guī) 劃 方 案 , 并 提 出 爭 取 在1970年 左 右 發(fā) 射 我 國 的 第 一 顆 人 造 衛(wèi) 星 。 由 于 錢 學 森 的 建 議 是 1965年 1月 提 出 的 ,所 以 第 一 顆 人 造 衛(wèi) 星 “東 方 紅 ”一 號 的 工程 代 號 為 “651”工 程 1 9 7 0 年1 月3 0 日,為發(fā)射衛(wèi)星做準備而實驗發(fā)射的第一枚“長征”號火箭獲得成功。 1 9 7 0 年4 月2 4 日,“長征”一號載著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順利升空。 毛澤東在說完“我們也要搞人造衛(wèi)星”這句話的12年后,終于看到了中國的衛(wèi)星在太空中飛翔。 1 9 7 4 年1 1 月5 日,“長征”二號火箭首次發(fā)射。由于一根控制信號導線在巨大的震動中折斷,火箭在起飛2 0 秒以后姿態(tài)失穩(wěn),火箭自毀。 中國在發(fā)射了第一顆衛(wèi)星之后不久,開始正式策劃衛(wèi)星通信工程。后來稱為“331”工程。 1 9 8 6 年,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為了進入國際發(fā)射服務市場,提出了研制“長征”二號捆綁式火箭(即“長征”二號E)的方案 。 1988年9月7日,長征4號運載火箭在太原成功發(fā)射了風云一號A氣象衛(wèi)星。 鄧小平同志表彰我國兩彈一星時提出沒有兩彈一星就沒有我們的國際地位和民族尊嚴。當“兩彈一星”的成功讓所有中國人為之歡欣鼓舞的時候,中國的飛天夢也正在孕育之中。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開會議,作出實施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戰(zhàn)略決策。 1 9 9 9 年1 1 月2 0 日,我國成功發(fā)射第一艘宇宙飛船“神舟”試驗飛船,飛船返回艙于次日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中部地區(qū)成功著陸。 2001年 1月 10日 , 我 國 成 功 發(fā) 射 “神 舟 ”二 號試 驗 飛 船 , 于 1月 16日 在 內(nèi) 蒙 古 自 治 區(qū) 中 部地 區(qū) 準 確 返 回 。 2002年3月25日,我國成功發(fā)射“神舟”三號試驗飛船。 2002年12月30日,我國成功發(fā)射“神舟”四號飛船。 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取得圓滿成功,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想。 楊利偉 神舟五號歸來 2005年10月12日至17日,神舟六號飛船實現(xiàn)了兩人五天的太空飛行,標志著我國跨入真正意義上有人參與的空間試驗階段,邁開了從航天大國走向航天強國的新步伐。 2008年9月27日,中國航天員翟志剛從神舟七號飛船上進行了太空行走,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航天員能從本國自主研制的航天器上獨立進行太空行走的國家。 2011年11月1日清晨5時58分10秒,中國“長征二號F”遙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載人航天發(fā)射場點火發(fā)射,火箭飛行583秒后,將“神舟八號”飛船成功送入近地點200公里、遠地點330公里的預定軌道。 長征二號 F遙八火箭 此次“神舟八號”飛船發(fā)射,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149次航天飛行。 2011年11月3日凌晨進行第一次交會對接后,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組合飛行12天之后,第二次交會對接在11月14日進行。 第二次交會對接飛行2天之后,16日,神八將第二次撤離天宮一號,17日返回地面。 神 州 八 號 與 天 宮 一 號 對 接 軌 道 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對接,組裝成空間站雛形空間交會主要有四大步驟。 地面引導 自動尋的 最終逼近 對接合攏 神 舟 九 號 飛 船 是 中 國 航 天 計 劃 中 的 一 艘 載 人宇 宙 飛 船 , 是 神 舟 號 系 列 飛 船 之 一 。 神 九 是中 國 第 一 個 宇 宙 實 驗 室 項 目 921-2計 劃 的 組 成部 分 , 天 宮 與 神 九 載 人 交 會 對 接 將 為 中 國 航 天 史 上 掀 開 極 具突 破 性 的 一 章 。 中 國 計 劃 2020年 中 國 將 建 成 自己 的 太 空 家 園 , 中 國 空 間 站 屆 時 將 成 為 世 界唯 一 的 空 間 站 站 。 2012年 6月 16日 18時 37分 ,神 舟 九 號 飛 船 在 酒 泉 衛(wèi) 星 發(fā) 射 中 心 發(fā) 射 升 空 。2012年 6月 18日 約 11時 左 右 轉(zhuǎn) 入 自 主 控 制 飛行 , 14時 左 右 與 天 宮 一 號 實 施 自 動 交 會 對 接 ,這 是 中 國 實 施 的 首 次 載 人 空 間 交 會 對 接 。 并于 2012年 6月 29日 10點 00分 安 全 返 回 。 在 中 國 的 載 人 航 天 “ 三 步 走 ” 計 劃 中 , 中國 最 終 要 建 設 的 是 一 個 基 本 型 空 間 站 , 它的 規(guī) 模 不 會 超 過 現(xiàn) 有 的 “ 和 平 號 ” 或 國 際空 間 站 。 不久之后,中國還將發(fā)射神舟九號以及搭載宇航員的神舟十號(“神八”與“神九”飛船都將沒有航天員跟隨上天,而神舟十號則載人),再與天宮一號對接,組裝成一個能容納三名宇航員工作和生活的空間站雛形。 空間站的組裝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后第三個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可以在地球軌道上長期滯留工作的空間站,對于探索宇宙奧秘、造福人類有著重要意義。

注意事項

本文(中國航空航天發(fā)展史)為本站會員(奔***)主動上傳,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點擊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wǎng)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