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語文大一輪復習 第3部分 古代詩文閱讀 專題一 文言文閱讀 第三節(jié) 文言句式訓練定時規(guī)范.doc
-
資源ID:2838745
資源大?。?span id="nzzeav5" class="font-tahoma">42.50KB
全文頁數:11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9年高考語文大一輪復習 第3部分 古代詩文閱讀 專題一 文言文閱讀 第三節(jié) 文言句式訓練定時規(guī)范.doc
2019年高考語文大一輪復習 第3部分 古代詩文閱讀 專題一 文言文閱讀 第三節(jié) 文言句式訓練定時規(guī)范
(時間:60分鐘 分值:88分)
題組一 基礎練
一、判斷句式練
1.下列各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
B.
C.
D.
解析 D項,①為一般句式,②為判斷句。
答案 D
2.下列各句中,句式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 )(3分)
A.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
D.蓮,花之君子者也
解析 C項,為被動句,其他三句為判斷句。
答案 C
二、被動句式練
3.下列各組句子中,不屬于被動句的一組是( )(3分)
A.
B.
C.
D.
解析 D項,①②均為狀語后置句。
答案 D
三、倒裝句式練
4.謂語前置句
下列各句中,句式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 )(3分)
A.渺渺兮予懷
B.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C.誰可使者
D.事急矣,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
解析 D項,為介賓短語后置句,其余三項為謂語前置句。A項,應為“予懷渺渺”。B項,應為“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安在”,C項,應為“可使者誰”。
答案 D
5.賓語前置句
下列各組句子中,不是賓語前置句的一組是( )(3分)
A.①三歲貫汝,莫我肯顧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
B.①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诒饲肄蛇m也?
C.①夫晉,何厭之有??、谌欢煌跽撸粗幸?
D.①佚之狐言于鄭伯曰?、谠O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
解析 D項,①②均為狀語后置句。
答案 D
6.定語后置句
下列各句中,句式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 )(3分)
A.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
B.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C.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D.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解析 D項,為判斷句,其余三項均為定語后置句。
答案 D
7.介賓短語后置句(狀語后置句)
下列各句中,在翻譯成現代漢語時介賓短語不能提前的一項是( )(3分)
A.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
B.能謗譏于市朝
C.自吾氏三世居是鄉(xiāng),積于今六十歲矣
D.故燕王欲結于君
解析 C項,“于”應譯為“到”。
答案 C
四、省略句式練
8.補充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8分)
(1)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 )而衰,三( )而竭。
(2)將軍戰(zhàn)( )河北,臣戰(zhàn)( )河南。
(3)以相如功大,拜( )為上卿。
(4)殺人如( )不能舉,刑人如恐不( )勝。
(5)及左公下廠獄,史朝夕( )獄門外。
答案 (1)鼓 鼓 (2) 于 于 (3)之,指藺相如
(4)恐 能 (5)俟、等
五、固定句式練
9.對下列固定句式的解釋,正確的一組是( )(3分)
①如……何,譯為“對……怎么辦”
②無乃……乎,譯為“恐怕……吧”
③孰與,譯為“與……一起”
④奚以……為,譯為“憑什么……呢”
⑤何……為,譯為“還要……干什么”
⑥不亦……乎,譯為“不也……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②③⑤⑥
解析?、郾肀容^,應譯為“與……比,誰……”。④表反問,應譯為“哪里用得著……呢”。
答案 C
題組二 語段練
10.閱讀下面的文段,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5分)
劉敞字原父。舉慶歷進士,廷試第一。知揚州。天長縣鞫王甲殺人,既具獄,敞見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敞以委戶曹杜誘,誘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注】益牢。將論囚,敞曰:“冤也?!庇H按問之。甲知能為己直,乃敢告,蓋殺人者,富人陳氏也。相傳以為神明。(選自《宋史劉敞傳》)
【注】 傅致:羅織。
甲知能為己直,乃敢告,蓋殺人者,富人陳氏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為己直”,結合語境翻譯為“為自己伸冤”;“乃”,才;“……者,……也”是判斷句。
答案 王甲知道劉敞能為自己伸冤,才敢告知真相,原來殺人的,是姓陳的富人。
【參考譯文】
劉敞,字原父??贾袘c歷年間進士,殿試獲得第一名。做揚州知州。天長縣審問王甲殺人一案,案件已經審結,劉敞見到王甲并體察到了他的冤情,王甲害怕官吏,不敢自白冤情。劉敞把這一案件交給戶曹杜誘(重新審理),杜誘不但不能為王甲平反,反而羅織罪證使案件更不可破。將判決關押,劉敞說:“王甲是冤枉的?!庇H自查究訊問這一案件。王甲知道劉敞能為自己伸冤,才敢告知真相,原來殺人的,是姓陳的富人。這件事被相互傳告,人們認為劉敞明智如神。
11.閱讀下面的文段,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6分)
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jié)儉力行重于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以此三世顯名于諸侯。
(選自《史記管晏列傳》,有刪節(jié))
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jié)儉力行重于齊。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者……也”是判斷句;“事”,侍奉;“重于齊”是被動句。
答案 晏嬰字平仲,是春秋時期劉國萊地夷維邑人。侍奉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因為節(jié)儉,身體力行,在齊國被人尊重。
【參考譯文】
晏嬰字平仲,是春秋時期劉國萊地夷維邑人。侍奉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因為節(jié)儉,身體力行,在齊國被人尊重。他擔任齊國宰相之后,吃飯每頓不吃兩種肉,姬妾不穿絲織物。他在朝廷上,國君有跟他說話,他就直言回答;國君沒有跟他說話,他就直道而行。國家有道,就服從命令去做事;國家無道,就衡量命令,酌情而行。因此連續(xù)三朝在諸侯中聞名。
12.閱讀下面的文段,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5分)
謝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歸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殮以嫁時之衣,甚矣吾貧可知也。
(節(jié)選自《歐陽修全集》)
殮以嫁時之衣,甚矣吾貧可知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兩處倒裝為重點:“殮以嫁時之衣”,介賓短語后置;“甚矣吾貧可知也”,主謂倒裝。
答案 我用出嫁時的衣服(給她)穿上入棺,我的貧窮超乎尋常,就可以知道了。
【參考譯文】
謝氏生于一個富盛的家族,她二十歲嫁給了我,過了十七年就去世了。死后,我用出嫁時的衣服(給她)穿上入棺,我的貧窮超乎尋常,就可以知道了。
13.(xx新課標全國卷Ⅰ)閱讀下面的文段,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6分)
越五日,無肯承其事者。傅曰:“吾為太子傅,當同生死。金人雖不吾索,吾當與之俱行,求見二酋面責之,庶或萬一可濟?!彼鞆奶映?。
(節(jié)選自《宋史孫傅傳》)
金人雖不吾索,吾當與之俱行,求見二酋面責之,庶或萬一可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不吾索”是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不吾索”即“不索吾”;“俱”,一起,一同;“庶或”,差不多,或許;“濟”,成功。
答案 金人雖然沒有點名要我,我卻應該與太子同去,求見兩名首領當面指責他們,或許有成功的可能。
【參考譯文】
過了五天,沒有愿意承擔藏匿太子這件事的人。孫傅說:“我是太子傅,應當和太子同生共死。金人雖然沒有點名要我,我卻應該與太子同去,求見兩名首領當面指責他們,或許有成功的可能?!庇谑歉S太子出城。
14.(xx安徽卷)閱讀下面的文段,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5分)
(梁熙)舉順治三年鄉(xiāng)試,又十年成進士。出知西安之咸寧,誓于神,不以一錢自污。視民如子,治行冠三輔。官咸寧半載,入為云南道監(jiān)察御史。
(選自錢仲聯主編《廣清碑傳集》,有刪節(jié))
出知西安之咸寧,誓于神,不以一錢自污。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于”,向;“誓于神”即“于神誓”;“污”,玷污;“自污”即“污自”,賓語前置。
答案 (梁熙)出任西安府咸寧知縣,向神靈發(fā)誓,不會因一文錢而玷污自己。
【參考譯文】
先生通過了順治三年舉行的鄉(xiāng)試,又過了十年考中進士。(梁熙)出任西安府咸寧知縣,向神靈發(fā)誓,不會因一文錢而玷污自己。他愛民如子,政績位居西安第一。先生在咸寧做官半年,回朝后又做了云南道監(jiān)察御史。
15.閱讀下面的文段,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5分)
詔以立(指傳主趙立)守楚州。……承、楚間有樊梁、新開、白馬三湖,賊張敵萬(指盜賊首領)窟穴其間,立絕不與通,故楚糧道愈梗。
(節(jié)選自《宋史趙立傳》)
賊張敵萬窟穴其間,立絕不與通,故楚糧道愈梗。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窟穴”是名詞用作動詞,建造巢穴;“絕”是副詞,堅決;“與”后省略了“之”字;“?!笔亲枞囊馑?。
答案 盜賊張敵萬在這中間建造巢穴,趙立堅決不跟他往來,所以楚州運糧的道路更加阻塞。
【參考譯文】
皇帝下令讓趙立守衛(wèi)楚州?!兄?、楚州之間有樊梁、新開、白馬三個湖泊,盜賊張敵萬在這中間建造巢穴。趙立堅決不跟他往來,所以楚州運糧的道路更加阻塞。
16.閱讀下面的文段,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5分)
沈甸華之卒也,潛齋不食二日,敬恒問曰:“朋友之喪而若此,無乃過歟?”潛齋喟然嘆曰:“為其無以為喪也。”敬恒曰:“請為先生任之。”殯葬皆出其手。潛齋不肯輕受人物,惟于敬恒之饋不辭,曰:“吾知其非不義中來也?!比痪春悴桓叶嘤兴鶎?,每時其乏而致之,終其身無倦。潛齋之歿,敬恒執(zhí)喪如古師弟子之禮。
朋友之喪而若此,無乃過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喪”,動詞,去世;“無乃……歟”,固定句式,恐怕……吧。
答案 朋友去世(您)竟然(悲傷)成這樣,恐怕有些過分吧?
【參考譯文】
沈甸華去世,潛齋兩天沒吃飯,敬恒問他說:“朋友去世(您)竟然(悲傷)成這樣,恐怕有些過分吧?”潛齋感慨嘆息說:“因為我沒有辦法為他辦理喪事?!本春阏f:“請允許我為先生主持這件事?!睔浽岬氖聞斩加删春悴俎k。潛齋不肯輕易接受別人的東西,只有對敬恒的饋贈不推辭,說:“我知道他的錢財不是靠做不仁義的事得來的。”然而敬恒不敢多拿出東西來,每每等到潛齋匱乏的時候送給他,終其一生,從不倦怠。潛齋死后,敬恒執(zhí)行喪禮如同古代老師和弟子的禮節(jié)一樣。
題組三 綜合練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題。(19分)
葉衡字夢錫,婺州金華人。紹興十八年進士第,調福州寧德簿,攝尉。以獲鹽寇改秩,知臨安府于潛縣。戶版積弊,富民多隱漏,貧弱困于倍輸,衡定為九等,自五等以下除其籍,而均其額于上之四等,貧者頓蘇。征科為期限榜縣門,俾里正諭民,不遣一吏而賦自足。治為諸邑最,郡以政績聞。
擢知常州。時水潦為災,衡發(fā)倉為糜以食饑者,或言常平【注】不可輕發(fā),衡曰:“儲蓄正備緩急,可視民饑而不救耶?”疫大作,衡單騎命醫(yī)藥自隨,遍問疾苦,活者甚眾。檄晉陵丞李孟堅攝無錫縣,有政聲,衡薦于上,即除知秀州。
除太府少卿。合肥瀕湖有圩田四十里,衡奏:“募民以耕,歲可得谷數十萬,蠲租稅,二三年后阡陌成,仿營田,官私各收其半?!睆闹?。
除戶部侍郎。時鹽課大虧,衡奏:“年來課入不增私販害之也宜自煮鹽之地為之制司火之起伏稽灶之多寡亭戶本錢以時給之鹽之委積以時收之擇廉能吏察之私販自絕矣”仍命措置官三人。
丁母憂。起復,除樞密都承旨。奏馬政之弊,宜命統制一員各領馬若干匹,歲終計其數為殿最。李垕應賢良方正對策,近訐直,入第四等,衡奏:“陛下赦其狂而取其忠,足以顯容諫之盛?!蹦速n垕制科出身。有言江、淮兵籍偽濫,詔衡按視,賜以袍帶、鞍馬、弓矢,且命衡措置民兵,咸稱得治兵之要。訖事赴闕,上御便殿閱武士,召衡預觀,賜酒,灑宸翰賜之。
拜右丞相兼樞密使。上銳意恢復,凡將帥、器械、山川、防守悉經思慮,奏對畢,從容賜坐。講論機密,或不時召對。
上選使求河南,衡奏:“司諫湯邦彥有口辨,宜使金?!卑顝┱垖Γ瑔査郧?,既知薦出于衡,恨衡擠己,聞衡對客有訕上語,奏之,上大怒。即日罷相。年六十有二薨。
(節(jié)選自《宋史列傳第一百四十三》)
【注】 常平:常平倉。
1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年來課入不增私販/害之也/宜自煮鹽之地為之制/司火之起伏/稽灶之多寡亭戶/本錢以時給之/鹽之委積/以時收之/擇廉能吏察之/私販自絕矣/
B.年來課入不增/私販害之也/宜自煮鹽之地為之制/司火之起伏/稽灶之多寡/亭戶本錢以時給之/鹽之委積以時收之/擇廉能吏察之/私販自絕矣/
C.年來課入不增私販/害之也/宜自煮鹽之地為之制/司火之起伏/稽灶之多寡亭戶/本錢以時給之/鹽之委積以時收之/擇廉能吏察之/私販自絕矣/
D.年來課入不增/私販害之也/宜自煮鹽之地為之制/司火之起伏/稽灶之多寡/亭戶本錢/以時給之/鹽之委積/以時收之/擇廉能吏察之/私販自絕矣/
解析 根據名詞“司火”“亭戶”“私販”、虛詞“也”“之”以及對稱的句式斷句。(正確標點:年來課入不增,私販害之也,宜自煮鹽之地為之制,司火之起伏,稽灶之多寡,亭戶本錢以時給之,鹽之委積以時收之,擇廉能吏察之,私販自絕矣。)
答案 B
1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攝尉”之“攝”,指暫代官職。古漢語中,表示暫代或代理官職的詞還有“行”“署”“權”“假”“守”等。
B.“檄”與“牒”“移”都是古代官府往來文書的文種名稱。其中“檄文”多用于聲討和征伐;“牒書”與“移文”都是用于不相統屬的各官府之間的行文,“牒書”上行、下行、平行文都用,而“移文”只是一種平行文書,多用于曉諭或責備。
C.“丁憂”,指遭逢父母的喪事,為父母守喪,也稱“丁艱”“居喪”“苫塊”“服闋”。依照古禮,父母死,子女得在家守喪三年,不出行,不婚娶,不赴宴,不應考。母喪稱“丁內艱”,父喪稱“丁外艱”。
D.“宸翰”,指帝王的墨跡(文章或手書)。《林黛玉進賈府》中,“榮禧堂”三字之后的又一行小字“萬幾宸翰之寶”中的“宸翰”也是此意。
解析 C項,苫,草席;塊,土塊。古禮,居父母之喪,孝子以草薦為席,土塊為枕,所以,“苫塊”是為父母守喪時的禮節(jié)。服闋:指服喪期滿。
答案 C
1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葉衡關心百姓疾苦。在任于潛縣令時,曾把五等以下應交的賦稅的份額均攤給前四等,使貧民得到解脫;在常州任上,他積極應災救民。
B.葉衡能夠唯才是舉。李孟堅在代理無錫縣令時,有很好的為政聲譽,葉衡就向皇上舉薦;李垕在應賢良方正對策時亢直敢言,葉衡上奏勸說皇上賜他制科出身。
C.葉衡富有治軍之才。他在任樞密都承旨時,有人反映江、淮一帶士兵名籍造假現象泛濫,皇上下詔讓葉衡考察巡視,并且命令葉衡安置民兵,人們都稱贊他抓住了治軍要領。
D.葉衡深得皇上賞識。皇上駕臨偏殿檢閱武士時,特意讓葉衡參與觀禮,賜給他酒,皇上考慮軍機大事時,也常常召見他參與研討,而且葉衡的很多諫言,皇帝都欣然采納。
解析 B項,“葉衡上奏勸說皇上賜他制科出身”無中生有,葉衡上奏只是希望皇上能“赦其狂而取其忠”,是出于對李垕的愛護。
答案 B
2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戶版積弊,富民多隱漏,貧弱困于倍輸,衡定為九等,自五等以下除其籍。
(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衡發(fā)倉為糜以食饑者,或言常平不可輕發(fā),衡曰:“儲蓄正備緩急,可視民饑而不救耶?”(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戶口簿上累積弊端,富戶大多隱瞞漏報,貧弱戶為重復繳納(賦稅)所困,葉衡把民戶定為九等,從五等以下除去他們的名籍。
(2)葉衡開倉煮粥給饑民吃,有人說常平倉不可以輕易打開,葉衡說:“儲蓄糧食正是預備緊急的事情,怎可看著百姓挨餓而不救助呢?”
【參考譯文】
葉衡字夢錫,是婺州金華人。紹興十八年進士及第,調任福州寧德縣主簿,代理縣尉。因捕獲鹽寇改官,任臨安府于潛縣縣令。戶口簿上累積弊端,富戶大多隱瞞漏報,貧弱戶為重復繳納(賦稅)所困,葉衡把民戶定為九等,從五等以下除去他們的名籍,而把他們應繳納的份額均攤給上四等的民戶,貧窮的人頓時得救。征收科稅定下期限在縣衙門口張榜(公布),讓里正告訴百姓,不派一個官吏而賦稅自然收足。治績成為各縣中最好的,郡長官把他的政績向皇上報告。
提升為常州知州。當時發(fā)大水造成災荒,葉衡開倉煮粥給饑民吃,有人說常平倉不可以輕易打開,葉衡說:“儲蓄糧食正是預備緊急的事情,怎可看著百姓挨餓而不救助呢?”瘟疫大起,葉衡單人獨騎命令醫(yī)生跟隨自己,到處訪問疾苦,救活的人很多。官府發(fā)文讓晉陵縣丞李孟堅代理無錫縣縣令,治理有聲譽,葉衡向皇上推薦,就授為秀州知州。
葉衡授任太府少卿。合肥臨湖邊有圩田四十里,葉衡上奏說:“招募百姓耕種,每年可收谷數十萬,免除租稅,二三年后田地定下規(guī)模,仿照營田方式,公家私人各收一半?!被噬下爮牧怂?。
葉衡授任戶部侍郎。當時鹽稅虧欠很多,葉衡上奏說:“近年來賦稅收入沒有增加,是私商販鹽妨害了它,應從煮鹽的地方就對它管制,管理鹽鍋的生火滅火,核查鹽灶的多少,鹽戶的本錢按時發(fā)給他們,鹽聚集多了就按時收購它,選廉潔能干的官吏訪察他們,私販自然會絕跡。”于是任命了措置官三人。
葉衡遭逢母喪。復職后授任樞密都承旨。上奏馬政的弊端,應當命令每一個統制分頭管領馬匹若干,到年底計算馬匹數目排定優(yōu)劣。李垕應賢良方正科對策時,近于亢直敢言,列入第四等,葉衡上奏說:“陛下赦免他的狂妄而選取他的忠誠,足以顯示陛下包容諫言的隆盛?!庇谑琴n李垕制科出身。有人進言江、淮兵士名籍作偽泛濫,下詔讓葉衡考察檢視,賜給他袍帶、鞍馬、弓箭,并且命葉衡處理安置民兵,人們都稱贊他抓住了治軍的要點。葉衡辦完事入朝覲見皇上,皇上當時駕臨偏殿檢閱武士,召葉衡參與觀禮,賜他酒,皇帝親自寫字賜給他。
葉衡拜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噬弦庵緢詻Q、專心一意恢復國土,凡是將帥、武器、山川、防守都經過思考,奏對結束,從容不迫地賜他座位。研討談論機密大事,或者隨時召他進見。
皇上選派使節(jié)出使(金國)要求歸還黃河以南的土地,葉衡上奏說:“司諫湯邦彥有口才,適宜出使金國?!睖顝┱埱竺嬉娀噬希瑔柶鹋汕渤鍪沟脑?,知道是由于葉衡的推薦,惱恨葉衡排擠自己,聽說葉衡對客人說過誹謗皇上的話,報告了皇上,皇上大怒。當天罷免了葉衡的相位。六十二歲時葉衡去世。